作者:张晓栋 日期:2022-01-14 02:27:10
一个85后女生偶然获得《五马路:从外滩到跑马厅》电子版,就到这条路上游走半天。或许有一天,这条小路上我们会看到一个个捧着这本的行人,可不要见怪噢。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忧伤。许多年前《洋泾浜:上海往事》一书出版后,《新京报》一个月内连续三周登榜,电视、电台连轴做节目,而我的目光停留在遥远边疆报刊微微蓝调的书评标题上。八年后的今天,在张晓栋著的《五马路--从外滩到跑马厅》一书中,我用此句作为全书的结语,以示对远方迟到的致敬。
五马路,海派文化的原点,长时间被我们选择性的遗忘。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曾驻足于此,胡适和陈独秀在这里争论主义,苏曼殊来此寻找茶花女喜爱的玻璃纸糖……这些历史故事,你或许没有听说过,我用八年时间为你们采撷。
19世纪60年代美国纽约曼哈顿的第五大道形成初期,它的建设者就相信这里最终会成为世界商业的中心。现代城市发展的起飞跑道一旦建成,一切就容不得人们停下来思考。在历史发展的后150年,全世界的目光果然聚焦在那里。是它,让纽约成为美国的纽约;是它,更让纽约成为世界的纽约。同一时期,我们将目光转向东方,在西人称之远东的中国上海也诞生了一条马路————五马路,它以非同小可地承载着当时城市的梦想。早期,在五马路侧旁,人们先是开设了茶楼,它高台建构————一个非常传统的城市标志,由此,城市拥有非凡的新视界。在它的召唤下,一些多数属于娱乐领域而非商业经济领域的项目被引入,成为近代城市娱乐文化的开端。李鸿章,王韬,康有为,孙中山,蔡元培,黄炎培,于右任,陈独秀,苏曼殊,蒋介石,胡适,等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标志性人物,大都在五马路这个文化舞台上亮相,留下了深厚的历史足印。这个西人排列的五马路,今天成了人们了解上海、研究近代上海文化流变的驿站,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五马路--从外滩到跑马厅》由张晓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