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琨 日期:2023-02-21 11:56:02
台湾与东北,虽相距千里,却都曾是日本殖民地,有着相似的被殖民经验。本书特色在于跨区域研究台湾与伪满洲国戏剧文学,以并置观察的方式研究两地殖民地文艺政策与戏剧播迁史。殖民时代文化的一大特点是动荡激变。首先,殖民统治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文艺政策。比如,殖民统治初期,两地传统戏剧繁荣发展,这一方面由于殖民当局的怀柔政策,并认为传统戏剧的娱乐性不会威胁其殖民统治,另一方面传统戏剧中鲜明的民族性给予殖民地人民以精神寄托;到了殖民后期,当局却对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戏曲进行。其次,殖民时代尤其是殖民初期戏剧与被殖民前的文化传统有着很大的文化粘连,新旧剧的交混以及其关系地位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殖民地的时代特征;而光复初期的“去殖民”亦迅速影响两地戏剧生态。如,伪满洲国与台湾都广泛存在着一批维护传统文化的文人,这在满人穆儒丐、台湾人洪弃生等的戏剧经验中都可体现,他们对于新旧剧的态度极富时代特征。伪满洲国时期曾有名为《过渡时代》的协和剧,它宣扬“殖民国策”,强调伪满洲国是处于自野蛮至文明的过渡时代,其背后是附逆“国策”的殖民逻辑;在对其批判的同时我们也可发现殖民地的一种时代特征——过渡,但这种“过渡”的意义,是体现在传统与现代的激变下,殖民地所存在的畸形的多重文化碰撞,以及外力干扰下“新与旧”“东与西”的复杂矛盾。
该书聚焦殖民时代台湾与东北的新剧,关注殖民地文艺政策与戏剧的关系,考察跨地域的戏剧播迁与新剧接受,以及跨时代的戏剧流变,是以戏剧切入殖民地文化历史文化现场。基于台湾与东北两地文艺创作的“被殖民同构”,作者运用注重东亚视野内跨区域戏剧互动关系的方法,通过搜集当时两地报刊、杂志、个人日记等资料,从戏剧剧场切入将两地并置观察,拨开历史云雾明晰两地戏剧发展状况,探微烛隐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文化生态。研究发现引领两地戏剧思潮并对新剧产生*重要影响的部分,不是直接来自殖民统治者,而是双双绕道中国大陆。两地作为边缘区域,文化上都遵循着新文化运动由中心到边缘的传播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