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中山 日期:2014-03-14 09:53:13
《建国方略》孙中山著。主要由《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部分组成,并特别收录了《建国大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总理遗嘱》这三篇民国时期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
《孙文学说》从心理建设角度论述“知难行易”的哲学思想。《实业计划》是一份全面快速进行经济建设的宏伟纲领,提出了发展中国经济的远景规划,其中包括建设铁路十万多公里,建设华北、华中、华南三大世界级港口等项目。第一次把经济建设放到首位,第一次提出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经济战略思想。《民权初步》是《建国方略》的社会建设,是一部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论著,叙述了政府的组织、运作和普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应?握的具体民主原则、程序和方法,反映了孙中山倡导的民主政治思想。书的最后,
在《建国方略》里,孙中山先生从思想层面到经济层面,再至政治层面,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系统化的详细设计,被民国政府标榜为立国的第一指导纲领,具有深刻的时代色彩,是一份标志性的重要史料文献,同时也是研究民国史、近现代史的必读经典。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
——孙中山先生临终遗嘱
目录:
第一部分
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
自序
第一章以饮食为证
第二章以用钱为证
第三章以作文为证
第四章以七事为证
第五章知行总论
第六章能知必能行
附录陈英士致黄克强书
第七章不知亦能行
第八章有志竟成
第二部分
实业计划(物质建设)
自序第一部分
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
自序
第一章以饮食为证
第二章以用钱为证
第三章以作文为证
第四章以七事为证
第五章知行总论
第六章能知必能行
附录陈英士致黄克强书
第七章不知亦能行
第八章有志竟成
第二部分
实业计划(物质建设)
自序
篇首
第一计划
第一部北方大港
第二部西北铁路系统
第三部蒙古、新疆之殖民
第四部开浚运河以联络中国北部、中部通渠及北方大港
第五部开发直隶、山西煤铁矿源,设立制铁炼钢工厂
第二计划
第一部东方大港
第二部整治扬子江
第三部建设内河商埠
第四部改良现存水路及运河
第五部创建大士敏土厂
第三计划
第一部改良广州为一世界港
第二部改良广州水路系统
第三部建设中国西南铁路系统
第四部建设沿海商埠及渔业港
第五部创立造船厂
第四计划
第一部中央铁路系统
第二部东南铁路系统
第三部东北铁路系统
第四部扩张西北铁路系统
第五部高原铁路系统
第六部设机关车、客货车制造厂
第五计划
第一部粮食工业
第二部衣服工业
第三部居室工业
第四部行动工业
第五部印刷工业
第六计划
第一部铁矿
第二部煤矿
第三部油矿
第四部铜矿
第五部特种矿之采取
第六部矿业机械之制造
第七部冶矿厂之设立
结论
附录一关于广州至重庆与兰州支线之借款与建筑契约草案
附录二驻京美国公使芮恩施复函译文
附录三美国商务总长复函一通
附录四意大利陆军大臣嘉域利亚将军复函
附录五北京交通部顾问之铁路专门家碧格君投函
附录六美国名士寓居罗马以世界中都计划著名之安得生君复函
第三部分
民权初步(社会建设)
序
卷一结会
第一章临时集会之组织法
第二章永久社会之成立法
第三章议事之秩序并额数
第四章会员之权利义务
卷二动议
第五章动议
第六章离奇之动议并地位之释义
第七章讨论
第八章停止讨论之动议
第九章表决
第十章表决之复议
卷三修正案
第十一章修正之性质与效力
第十二章修正案之方法
第十三章修正案之例外事件
卷四动议顺序
第十四章附属动议之顺序
第十五章散会与搁置动议
第十六章延期动议
第十七章付委动议
第十八章委员及其报告
卷五权宜及秩序问题
第十九章权宜问题
第二十章秩序问题
结论
附录章程并规则之模范
附编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建国大纲
总理遗嘱■孙中山早年一直被人称之为“孙大炮”,以当年人们的眼光,孙的许多言论设想确有其不可想象之处。然而,站在当今中国发展的水平上,再来看孙中山当年的那些“大炮”,尤其是概括了孙中山对未来中国建设理想设计的这部《建国方略》,我们或许应该为孙中山的诸多远见而叹服。——杨奎松(北大历史系教授)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的主要著作,集中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建设计划和民主理念。它为中国的现代化勾画了前所未有的宏伟蓝图,也提出了富于辩证思想的长远指导方针。历史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其所设计的混合经济模式以及使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互相为用”的思想,将在人类的文明进化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杨天石(民国史专家)
■与《实业计划》中那些宏大的规划相比,我更欣赏他的《民权初步》,一个古老民族从学习如何开会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节开始,也许比通往富强的大梦更重要。与五权宪法相比,我更欣赏他的三民主义。主义与否倒在其次,民族、民权、民生三个词确实抓住了中国问题的关键,百年变迁,民族问题早解决了,民生问题也在解决之中,今天迫切需要面对的乃是民权问题。——傅国涌(著名独立学者)
■从《建国方略》中可以看到孙中山的理想。孙中山的伟大在于让民主宪政成为近代以来中国普通百姓的理想,他在西方通行的政治结构中,极富智慧且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提■孙中山早年一直被人称之为“孙大炮”,以当年人们的眼光,孙的许多言论设想确有其不可想象之处。然而,站在当今中国发展的水平上,再来看孙中山当年的那些“大炮”,尤其是概括了孙中山对未来中国建设理想设计的这部《建国方略》,我们或许应该为孙中山的诸多远见而叹服。——杨奎松(北大历史系教授)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的主要著作,集中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建设计划和民主理念。它为中国的现代化勾画了前所未有的宏伟蓝图,也提出了富于辩证思想的长远指导方针。历史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其所设计的混合经济模式以及使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互相为用”的思想,将在人类的文明进化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杨天石(民国史专家) ■与《实业计划》中那些宏大的规划相比,我更欣赏他的《民权初步》,一个古老民族从学习如何开会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节开始,也许比通往富强的大梦更重要。与五权宪法相比,我更欣赏他的三民主义。主义与否倒在其次,民族、民权、民生三个词确实抓住了中国问题的关键,百年变迁,民族问题早解决了,民生问题也在解决之中,今天迫切需要面对的乃是民权问题。——傅国涌(著名独立学者)■从《建国方略》中可以看到孙中山的理想。孙中山的伟大在于让民主宪政成为近代以来中国普通百姓的理想,他在西方通行的政治结构中,极富智慧且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提出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的五院构想,并在事实上成为一个可以运行并展示了活力的政治制度。——谢泳(厦大人文学院教授) ■今天我们读到《建国方略》,实在要惊叹孙中山的远见卓识,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系统、准确的经济发展现代化蓝图。对比此后中国所走过的经济发展和强国之路,竟与孙中山所勾画的宏伟蓝图,不谋而合。——陈东林(社科院当代所二研室主任) 第一章以饮食为证
当革命破坏告成之际,建设发端之始,予乃不禁兴高采烈,欲以予生平之抱负与积年研究之所得,定为建国计划,举而行之,以冀一跃而登中国于富强隆盛之地焉。乃有难予者日:“先生之志高矣、远矣,先生之策闳矣、深矣,其奈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何?于初闻是言也,为之惶然若失。盖“行之惟艰”一说,吾亦信而无疑,以为古人不我欺也。继思有以打破此难关,以达吾建设之目的,于是以阳明“知行合一”之说,以励同人。惟久而久之,终觉奋勉之气,不胜畏难之心,举国趋势皆如是也。予乃废然而返,专从事于“知易行难”一问题,以研求其究竟。几费年月,始恍然悟于古人之所传、今人之所信者,实似是而非也。乃为之豁然有得,欣然而喜,知中国事向来之不振者,非坐于不能行也,实坐于不能知也;及其既知之而又不行者,则误于以知为易、以行为难也。倘能证明知非易而行非难也,使中国人无所畏而乐于行,则中国之事大有可为矣。于是以予构思所得之十事,以证明行之非艰,而知之惟艰,以供学者之研究,而破世人之迷惑焉。
夫“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一语,传之数千年,习之遍全国。四万万人心理中,久已认为天经地义而不可移易者矣。今一旦对之日“此为似是而非之说,实与真理相背驰”,则人必难遽信。无已,请以一至寻常、至易行之事以证明之。
夫饮食者,至寻常、至易行之事也,亦人生至重要之事而不可一日或缺者也。凡一切人类、物类皆能行之,婴防除——出母胎则能之,雏鸡一脱蛋壳则能之,无待于教者也。然吾人试以饮食一事,反躬自问,究能知其底蕴者乎?不独普通一般人不能知之,即近代之科学已大有发明,而专门之生理学家、医药学家、卫生学家、物理家、化学家,有专心致志以研究于饮食一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