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鸿召 日期:2014-08-15 15:09:32
天堂,是一种社会理想,是一个时代社会的精神高地。有天堂的人生是幸福的,有天堂的时代社会肯定有其崇高伟大之处。
延安十年(1937—1947)。曾经有过天堂般的岁月。把此十年放置到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去考量,此前一百余年是连续战败,无数屈辱;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我们终于告別了“挨打”的命迭;此后六十余竿是发愤图强。改革开放。我们基本解决了“挨饿”的问题。在跨越“挨打”、“挨饿”的历史坎坷后,我们如何在世界面前拥有体面和尊严。避免“挨骂”的、运,延安的天堂般岁月及其沉痛的侧面,是一份极具典型意义的历史标本。
作者简介:
朱鸿召,1965年生,安徽庐江人,198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居上海,主要从事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社会历史文化研究和现代城市文化研究。相关著述有《延安文人》(《延河边的文人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延安有星辰》,相关编译有《众说纷纭话延安》、《延安访问记》、《王实味文存》、《博古,39岁的辉煌与悲壮》、《圣地不再遥远》等。
目录:
春之篇
春脉为弦,琴瑟淙淙,青草阳光,杂花生树
延安的天堂岁月
农民要上天,赶紧搭云梯
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权建设的一波三折
夏之篇
夏脉似洪,浩浩荡荡,一河大水,来盛去衰
安吴青训班,用政治教育塑造革命战士
延安鲁艺,把学校教育归并政治体制
边区农校,隐约的身世与显明的效益
秋之篇
秋脉若浮,厌厌聂聂,如落榆荚,如送归鸿
同志,拿路条来
脱下裤子割“尾巴”
人事档案如影随形春之篇
春脉为弦,琴瑟淙淙,青草阳光,杂花生树
延安的天堂岁月
农民要上天,赶紧搭云梯
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权建设的一波三折
夏之篇
夏脉似洪,浩浩荡荡,一河大水,来盛去衰
安吴青训班,用政治教育塑造革命战士
延安鲁艺,把学校教育归并政治体制
边区农校,隐约的身世与显明的效益
秋之篇
秋脉若浮,厌厌聂聂,如落榆荚,如送归鸿
同志,拿路条来
脱下裤子割“尾巴”
人事档案如影随形
冬之篇
冬脉如石,潜龙在渊,一元复始,山高水远
伐木烧炭的两种阐释
延安新建筑与旧城墙里的意识形态
中西医在延安开始结合
后记:从城市到乡村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