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徒雷登 日期:2014-08-19 12:07:43
这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博士写的一本在华回忆录。全书共15章,前12章中司徒雷登回忆了他的在华经历,后3章则是他的反思与总结。全书记述了作者对其个人事业的选择、传教士在中国的使命、燕京大学的创建历程、二战期间被日军软禁的经历以及二战后担任美国驻华大使所参与的对华事务等。作为一个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司徒雷登的这部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本身也是很好的史料,对于我们了解20世纪上半叶的那段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
司徒雷登(JohnLeightonStuart,1876-1962),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燕京大学创始人,国府迁台前最后一任美国驻华大使。1876年6月生于杭州,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1904年开始在中国传教,曾参加建立杭州育英书院(即后来的之江大学)。1908年,应南京金陵神学院聘请,司徒雷登携妻儿离杭赴任。1919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8月离开中国。1962年9月19日逝于美国华盛顿。
目录:
我的家庭
1.总统的表亲/003
2.父亲和母亲/005
3.父亲的失败和母亲的成功/006
4.我的童年:社戏与美食/007
5.父母的陈列品——四兄弟/009
6.成为正常美国男孩的开始——学校/012
恰同学少年
1.进退两难/016
2.教师生涯——潘陶普斯学院/019
3.何去何从/021
4.“跃进运动”的成员之一/025
5.中国传教,我准备好了/028
我的家庭
1.总统的表亲/003
2.父亲和母亲/005
3.父亲的失败和母亲的成功/006
4.我的童年:社戏与美食/007
5.父母的陈列品——四兄弟/009
6.成为正常美国男孩的开始——学校/012
恰同学少年
1.进退两难/016
2.教师生涯——潘陶普斯学院/019
3.何去何从/021
4.“跃进运动”的成员之一/025
5.中国传教,我准备好了/028
重返中华之旅
1.开始传教和最大的障碍——语言/030
2.走入金陵神学院/034
3.基督教青年会产生的影响/037
4.内部矛盾/038
圆梦燕京大学
1.建校始末/044
2.穷学校/048
3.选定校址/049
4.为了燕大而“乞讨”/051
5.新成员黄国安/055
6.来自哈佛的支持/058
7.教育成就/061
8.“世界大学”——燕大/066
9.校训/069
10.可贵的友谊/070
11.尊师重道的中国人/072
燕京人
1.中国文化/078
2.品位中国/080
3.家庭/082
4.两位总统/085
5.60大寿/086
中国的达官显贵
1.留学生归国/092
2.风云20世纪初/093
3.爱国学生/095
4.颜惠庆、陈树藩/096
5.乱世军阀/098
6.张作霖和张学良/101
7.军阀冯玉祥/103
8.其他高官/105
9.委员长蒋介石/106
10.挚友傅泾波/110
11.曾国藩的女儿/112
孤岛作战
1.被日本人严密监控的燕大/114
2.四次长时间审讯/117
3.蒋介石和我/118
4.第一位燕大的日本学者/120
5.周以德/122
6.避难所——燕京大学/123
重生
1.从校长到阶下囚/126
2.囚禁之初/127
3.1500夜,拼字而过/129
4.恐慌相伴/132
5.假新闻/135
6.有条件的投降/136
7.释放/139
8.重生的燕大/140
9.感染“重庆咳”/142
10.战后回到美国/144
入主大使馆
1.将军落空的愿望/148
2.南京/150
3.美国新驻华大使/152
4.计划失败/153
5.通过新宪法/155
6.被泼冷水/157
7.拜谢同仁/158
8.得到中美两国民众认可的大使/159
希望破灭
1.归去/162
2.美国对中国的政策/163
3.解说“三条路线”/163
4.派别/166
5.来去匆匆的魏德迈使团/167
6.学生的运动浪潮/169
7.荣誉市民/170
8.农民/171
9.选举和通胀/173
10.军事、经济大崩溃/175
11.全民恐慌/177
12.美国救兵/179
13.孙科内阁/180
14.走下政坛的蒋介石/182
15.来自美国的联合军事顾问团/183
16.梦想/187
前路坎坷
1.走过1948/190
2.一团混乱的国民政府/191
3.代总统李宗仁/192
4.挂念燕大/193
5.美方情况/194
6.我与共产党之间的关系/195
7.上海的和平代表团/196
8.我眼中的美国军人/198
9.变身婚礼主持人/199
10.极度恶化的中国局势/200
11.坐镇幕后/201
12.那年复活节/202
13.最后通牒/205
14.无能的国民政府/206
15.混乱的南京/208
竹幕之后
1.吵醒/210
2.工作打折/211
3.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对比和反思/212
4.黄华/215
5.上海的情况/216
6.书之静美/217
7.体验上海/218
8.等候撤离/221
梦留中华
1.回到华盛顿/226
2.闭门谢客/227
3.白皮书/228
4.我的不安/232
5.不承认新中国/234
6.争论/235
7.执政党——共产党/237
8.因病辞职/239
归隐
1.中国,我的第二故乡/244
2.挚友傅泾波/245
3.无常的人生/248
抉择的十字路口
1.美国如何对待中国/250
第一章我的家庭
1.总统的表亲
我的父母是英勇无畏的欧洲拓荒者的后代。我的祖先阿契博德斯图亚特是出生在乌尔斯特兰登得里的苏格兰人,如果没有他,我们的家族是不会出现在北美大陆上的,他是家族中登上美洲大陆的第一人。据闻,他带有贵族血统,他是奥奇垂男爵的后裔,曾经被封为“斯图亚特堡伯爵”。他来到美洲大陆,是因为卷入了一场反抗宗教迫害的造翻运动,不得已才背井离乡逃到了宾夕法尼亚州西部。和他同来的还有他的两个兄弟,大卫和约翰。在他们来到美洲的七年后,其他的家人才来到这里与他们团聚。而后,他在弗吉尼亚州的韦恩斯博罗附近建立了自己的农场。他有四个孩子,四个孩子又分别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家庭,其家族后裔的足迹遍布了美国东部和南部的各个角落。阿契博德的后人之一亚历山大斯图亚特曾经担任菲尔莫尔内阁的国内事务秘书长和弗吉尼亚州的教区长等职务。而阿契博德的另一个后人,曾经是联邦骑兵将军,他就是J.E.B.斯图亚特将军。他是个风光无限的人物,据说他在一次战争中受伤,在他被人抬下战场前,他愤怒地冲着准备撤退的士兵大喊:“回去!回到战场上去!执行军人的使命,像我一样!”
约翰斯图亚特居住在弗吉尼亚州奥古斯塔郡的沃克湾,后来又搬迁到司当顿定居。他的孙子罗
伯特斯图亚特是一位牧师,隶属于基督教长老会。他曾经躲在一辆隐蔽的四轮马车中,勇敢地从弗吉尼亚河谷潜入肯塔基的蛮荒之地(后来成为弗吉尼亚的一部分),参与了在肯塔基的莱克星顿创建特兰西瓦尼亚学院的工作。后来,他担任这所学院的拉丁语和希腊语教授,并曾一度担任校长一职。
罗伯特斯图亚特后来娶了汉娜托德为妻。汉娜是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之妻玛丽托德的姑妈。于是,罗伯特的儿子大卫,也就成了林肯总统的表亲,而大卫就是我的祖父。罗伯特的另一个儿子约翰T.斯图亚特毕业于中央学院,毕业后他搬到了伊利诺伊州的春田郡居住。后来,他成为了林肯的法律合伙人。有意思的是,斯图亚特家族与林肯家族的诸多关系,是我第一次从中国回到美国时才听说的,那年我11岁。这对于当时居住在阿拉巴马州莫拜尔的我们来说,十分惊人。我们由中国回来已经够引人注意了,而与林肯家族的关系,足以给在南部的我们招来杀身之祸。
斯图亚特女子学院的创始人及第一任校长是大卫托德斯图亚特,他是女子教育的先驱者。这所学院位于肯塔基州的谢尔碧维尔。大卫托德斯图亚特的儿子约翰林敦斯图亚特,就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于1840年12月2日出生在谢尔碧维尔,他曾在宾州的华盛顿与杰弗逊学院、肯塔基州的中央学院读书,并于1861年毕业于此。毕业后,他留在那里做了一名教师。四年后,父亲结束了教课生涯,进入普林斯顿神学院深造。1868年,父亲在普林斯顿神学院毕业。多年后,当父亲回忆起那段时光时,依旧感慨万分,是倪维斯影响了父亲的人生观,父亲到中国传教的信念也始于倪维斯博士对于中国激动人心的言论。毕业的那年,父亲成为新南方基督教长老会海外传教委员会首批赴华传教士中的一员,他跟随两位同事一起去了中国。从纽约上船,途经巴拿马海峡、旧金山,两个月后,他们抵达了最终的目的地——上海。
父亲的传教事业一共从事了46年,在这46年里,他始终都留在最初开始的地方——位于上海西南120英里的杭州。
2.父亲和母亲
1868年,父亲来到杭州传教,那时的他孑然一身。前任传教士因斯里牧师告诉父亲,如果想要更好地了解中国、学好中文,必须“到中国人中间去生活”。我的父亲听从因斯里的建议,为了更贴近中国人的生活,他在一个鸦片烟馆的楼上租了一套房子。此外,父亲还雇用了一个没受过专业训练的厨师来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在中国生活五年后,父亲的健康出现了问题,他被送回美国休养。不久后,他恢复了健康。短暂的休养生活让父亲深刻意识到:如果想以后不再被健康问题所困扰,他就必须结婚。而后,玛丽路易莎霍腾就成了我的母亲。我的外祖父古斯塔夫霍腾是位法官,同时也是莫拜尔郡教育体系的创始人之一。他曾经担任过该市的市长。南北战争结束后,南部积贫积弱,人称“玛丽小姐”的玛丽霍腾创建了一所私人女子学校,并以自己的名字为其命名。这所学校后来成为了亚拉巴马知名的教育机构。很多南方的求学者慕名而来,引起了北方教育观察者的侧目。此后,人们都称赞玛丽霍腾是“非凡的女性”。人们建议她去德国深造,可她最终还是选择了远赴中国,跟随她未来的丈夫去那个神奇的东方国度。远赴中国前夕,玛丽白戈碧小姐接手了玛丽霍腾的学校,在那之前她是玛丽霍腾的助手。随着她的接手,学校也正式更名为“白戈碧女子学校”,这个名字一直用到25年后学校不复存在的时候。
玛丽霍腾,我的母亲,她在结识我父亲之前,曾经有过一位做联邦海军军官的未婚夫。遗憾的是,在莫拜尔湾的一次军事行动中,这位军官不幸牺牲。母亲去海外传教,是否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今天已经不得而知。当母亲决定去海外传教时,她的大多数朋友都反对这个决定。朋友们认为母亲的决定过于轻率,但是母亲并没有听从朋友们的建议,她没有动摇去中国传教的决心。当母亲下了决定后,就立即与海外传教会的秘书长约翰雷登威尔逊商议去国外传教的事情。威尔逊建议我的母亲去参加一次传教会的例会,然后再决定如何处理。也就是在这次例会上,母亲邂逅了我的父亲——刚刚从中国归来的年轻传教士。这位正在考虑“婚姻大事”的年轻传教士,在遇到母亲后,很快坠入了爱河,他们相爱了。直到今天,我常常猜想父母为我取名为“约翰雷登”是不是在向“媒人”约翰雷登威尔逊牧师表达感激之情?在年轻传教士们看来,威尔逊博士极富魅力和感染力。内战之前,他在非洲从事了多年的传教工作。回到国内后,他担任海外传教会秘书长一职。最初,他在基督教长老会供职。内战开始后,他留在了南方。
1874年,父亲带着他的新娘第二次回到中国。这一次,他又回到了过去传教的地方——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