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德勇 日期:2014-08-19 12:53:45
《旧史舆地文录》编著者辛德勇。
《旧史舆地文录》是辛德勇教授的历史地理研究论文集,共收入论文15篇,从传统文献出发,于细节处中发现问题,在梳理古今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地理学知识,独辟蹊径,为前人聚讼不已的问题提出新的解释。
作者代表作有《隋唐两京丛考》、《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中国历史地理与地理学史研究》和《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等。
作者简介:
辛德勇,1959年生,东北人。1988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2年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教授。2004年调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兼事中国地理学史和中国地图学史研究。主要学术兼职有《历史地理》主编、国际史学刊物《中国史学》副主编等。已出版的书籍,有《隋唐两京丛考》、《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黄河史话》、《未亥斋读书记》(初集、二集)、《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两京新记辑校、大业杂记辑校》、《读书与藏书之间》。其他主要学术论文,有《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两汉州制新考》、《阴山高阙与阳山高阙辨析——并论秦始皇万里长城西段走向以及长城之起源诸问题》、《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的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的战略地位》、《准望释义——兼谈裴秀制图诸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谓沈括制图六体问题》、《唐人模勒元白诗非雕版印刷说——兼论中国早期书籍雕版印刷技术在世俗社会的传播扩散过程》、《重论明代的铜活字印书与金属活字印本问题》、《重谈中国古代以年号纪年的启用时间》等。
目录:
越王勾践徙都琅邪事析义
一、勾践徙都于琅邪
二、迁都琅邪的政治地理背景
三、越都北移时间
四、琅邪位置祛疑
五、赣榆“秦始皇碑”与秦“东门阙”之本来面目
六、越人的航海能力与勾践迁都路线
七、苏北海岸的自然环境与秦始皇因航海北上而颠簸致死的真相
八、简短的馀论
王翦南征百越战事钩沉
陆梁名义新释——附说《禹贡》梁州与“治梁及岐”之梁
一、清代以前对“陆梁”的解释
二、顾颉刚等人所创新说
三、论“泽梁”与“陆梁”
四、说《禹贡》梁州与“治梁及岐”之梁越王勾践徙都琅邪事析义
一、勾践徙都于琅邪
二、迁都琅邪的政治地理背景
三、越都北移时间
四、琅邪位置祛疑
五、赣榆“秦始皇碑”与秦“东门阙”之本来面目
六、越人的航海能力与勾践迁都路线
七、苏北海岸的自然环境与秦始皇因航海北上而颠簸致死的真相
八、简短的馀论
王翦南征百越战事钩沉
陆梁名义新释——附说《禹贡》梁州与“治梁及岐”之梁
一、清代以前对“陆梁”的解释
二、顾颉刚等人所创新说
三、论“泽梁”与“陆梁”
四、说《禹贡》梁州与“治梁及岐”之梁
秦始皇禁祠明星事解
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
述明代戍卫长城之南兵
一、南兵北戍的历史背景
二、浙江地区的武勇风尚
三、浙江士兵的军事素质与作战能力
四、浙兵外调的内在动因
五、结语
论细柳仓与□邑仓
一、细柳仓
二、潋邑仓
三、细柳、潋邑两仓的军事地理和经济地理地位
西汉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一、自然航道的变迁与人工运渠的开凿
二、水上运输及其相关设施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航道概况
二、航运状况
三、船只与航运管理
隋唐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一、自然航道状况与人工运渠的开凿
二、航运状况及相关设施
三、船只与航运管理
论《两京新记》的文献学史意义与文本整理研究问题
一、《两京新记》在中国古代城市志书中的地位
二、《两京新记》的文本流传与校勘整理研究
三、《两京新记》研究与《唐两京城坊考》的修订
古都西安的兴起与变迁
一、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二、古都的兴起——“文王作丰,武王治镐”
三、从栎阳到成阳——秦都的定立
四、汉长安城的兴建和发展
五、隋大兴城与唐长安城
六、五代以后的城市变迁
七、新时代的展望
长安城寺院的分布与隋唐时期的佛教
宋金元时期的西安历史地理研究
一、关于基本历史地理文献的研究
二、关于城市平面布局形态的研究
谈唐代都邑的钟楼与鼓楼——从一个物质文化侧面看佛、道两教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一、尘世章法
二、释家制度
三、道从于佛
四、融俗人老
五、三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