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为什么总挨打:靖康耻的前前后后


作者:独孤慕雨  日期:2014-08-19 13:04:00



一个创造出令后人无限遐思灿烂文明的国度,为什么会在女真铁骑的进攻下,如此的不堪一击?这一切难道真的是后人所言,因为大宋的“积贫积弱”?或者是宋王朝文恬武嬉的原因导致?本书还原历史真实,从赵佶的意外即位开始写起,直至宋钦宗的靖康二年为止,努力展示四十余年间宋、辽、金三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大事,深度挖掘辽、北宋的灭亡真实原因,对华夏历史上这一段令所有人不能释怀的痛苦做一个全景展示。
  作者简介:
  本名张国保,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七十年代生,自由职业,专攻宋史,已出版作品有《赵匡胤》、《赵光义》、《单挑大宋朝——王安石变法》等数部作品。
  目录:
  第一章后遗症
  少年天子的烦恼
  司马光重返朝堂
  适得其反的拍马
  北宋最大文字狱
  关键是教育皇帝
  不合时宜的东坡学士
  哲宗皇帝的大婚
  宫斗
  驾崩
  第二章新君登基
  一语成谶
  皇帝换了人来当
  粉墨登场
  长胡子的太监第一章后遗症
  少年天子的烦恼
  司马光重返朝堂
  适得其反的拍马
  北宋最大文字狱
  关键是教育皇帝
  不合时宜的东坡学士
  哲宗皇帝的大婚
  宫斗
  驾崩第二章 新君登基
  一语成谶
  皇帝换了人来当
  粉墨登场
  长胡子的太监
  付出总有回报
  什么是臭味相投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大官与小民
  太监与公驴的故事
  大宋足球先生
  折腾
  如此父子,如此兄弟第三章交恶
  七年之痒
  以宦官为使介
  北国之行
  南归?叛逃?
  惊动中央的美男子
  高学历的太监
  造翻者与麻烦制造者
  让历史告诉未来
  战前动员工作
  众寡悬殊的PK
  做官的终南捷径
  无敌公公
  历史的拐点
  我的中国心
  讨价还价
  致命的失误
  求人不如求己第四章 风雨欲来
  摩尼教不是魔教
  造翻的终极目标
  村长也是干部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多子不一定多福
  命运多舛的太子爷
  西行漫记
  远征前夕
  亲情、友情不值钱
  艰难的选择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五章落井下石
  了无生趣的皇帝
  冲突
  怎能不挨刀
  大宋外交家的风采
  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次北伐
  有奶便是娘
  醉翁之意
  家贼难防
  老来匆匆
  童贯的如意算盘
  天不祚尔
  竹篮打水
  不知先生何以教我
  第六章弱国无外交
  丢了西瓜捡芝麻
  吃人也不嘴短
  贪得无厌
  借东西的学问
  光复情结
  做戏要做足
  张觉的如意算盘
  意外之变
  为虎作伥
  偷鸡不成的结局
  愚不可及第七章 大厦将倾
  与虎谋皮
  事与愿违
  远遁
  反水
  各怀鬼胎
  细节决定成败
  名将风范
  内禅闹剧 于动荡的历史时代中,一个国都的沦陷,一个王朝的灭亡,更能唤起读者代入感,对历史,命运,未来的思考。通俗历史书里头再没有比《靖康耻》思考的更深邃的了。
  ——《族天下》作者王展威
  北宋是当时世界上头号经济强国,有着最先进的工具,最厉害的武器,最丰富的资源,最庞大的军队,缘何屡遭游牧民族欺凌,以至不停的割地赔款、最终亡国?有宋一代,并非教科书上说的“积贫积弱”,怎样看待这段历史,值得反思。
  ——长江出版集团编辑田敦国
  北宋,从来就不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宋太祖虽然结束了唐代之后混乱的割据局面,却仅统治了中华的农耕地区——宋周边同时存在着数个少数民族政权,可谓虎狼环伺。北宋富裕,皇帝不思进取,朝臣内讧不断。靖康耻,并非一天铸成!
  ——《中华传奇》总编张道文于动荡的历史时代中,一个国都的沦陷,一个王朝的灭亡,更能唤起读者代入感,对历史,命运,未来的思考。通俗历史书里头再没有比《靖康耻》思考的更深邃的了。
  ——《族天下》作者王展威
  北宋是当时世界上头号经济强国,有着最先进的工具,最厉害的武器,最丰富的资源,最庞大的军队,缘何屡遭游牧民族欺凌,以至不停的割地赔款、最终亡国?有宋一代,并非教科书上说的“积贫积弱”,怎样看待这段历史,值得反思。
  ——长江出版集团编辑田敦国
  北宋,从来就不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宋太祖虽然结束了唐代之后混乱的割据局面,却仅统治了中华的农耕地区——宋周边同时存在着数个少数民族政权,可谓虎狼环伺。北宋富裕,皇帝不思进取,朝臣内讧不断。靖康耻,并非一天铸成!
  ——《中华传奇》总编张道文
  幽燕之地自唐末就被契丹占领,煌煌大宋国泰民康,几代帝王居然没能将其收复。胡马奔腾,遗民泪尽。国不知有民,民安知有国?时隔多年后,燕地已是“先老消落,后生不识,慕恋之心,日远日忘。”之于今天,足以发人深省。
  ——《血战缅甸》作者安于道引子梦里花落知多少?
  北宋元符三年春,(公元1100年)一个令所有臣民感到震惊的消息迅速从开封城向全国传播开来:大宋第七任官家赵煦——万寿无“僵”了!
  官家刚刚才二十五岁,正是风华正茂年纪。虽然不论走卒贩夫、还是贵为天子,永远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但是赵煦的死除了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总是让人心中感觉有些可惜,用“英年早逝”一词来形容最为恰当。
  《宋史》赞曰:
  哲宗以冲幼践阼,宣仁同政。初年召用马、吕诸贤,罢青苗,复常平,登良俊,辟言路,天下人心,翕然向治。而元祐之政,庶几仁宗。奈何熙、丰旧奸枿去未尽,已而媒蘖复用,卒假绍述之言,务反前政,报复善良,驯致党籍祸兴,君子尽斥,而宋政益敝矣。吁,可惜哉!
  《宋史》的杂芜历来为学者所讥,姑不论,此妙文为何人所书,但尽信史书所载,便不如无史。
  单说赵煦生平。观史可知,有宋一代,有许多的赵姓皇族尽是早夭之人。后世亦有人断言道“此为家族基因遗传所至”,相信这些专家定不会信口雌黄,做出这样的结论,自然有它的道理所在。综观各类书籍所载,对于哲宗的死,简而言之——事出有因,郁郁而终。
  哲宗既非长子,又非嫡出。只是因父皇弃世之时,他的五个哥哥早夭,在神宗皇帝其他健在儿子当中他年龄最长,因此得以继位为帝。即便如此,哲宗继位也不是顺顺当当的,其中,宣仁太皇太后功不可没。
  神宗皇帝三十六岁弃世,赵煦虽最年长也只是个十岁的孩子。神宗的两个弟弟正值壮年,对于皇位生出觊觎之心,也是自在情理之中。
  宣仁太皇太后在心中是否曾有过—“赵煦是个孩子,日后便于受自己操控”的心思,我们无从知晓。不管如何,在宣仁太后和一众臣子齐心努力之下,赵煦被拥立为帝顺利接班。宣仁太皇太后也就顺理成章的临朝称制。
  这里有必要对这个当年真正的“老佛爷”身世加以剖析——宣仁太皇太后姓高,出身高贵,远非现代人所言三代才可以成就的贵族可比。高太后的曾祖高琼乃是太宗朝名将。母亲为北宋太祖开国时元勋曹彬的孙女,姨妈更是仁宗朝的曹皇后。乃是辈辈红、根正苗红的贵族血统。
  幼年之时,她就与英宗住在宫中,曹皇后视若已出。后来二人成年,仁宗与曹皇后作为证婚人和司仪亲自为二人主持婚礼。当时民间有“天子娶妇,皇后嫁女。”之说。
  这种世家大族与皇家的联姻无疑是有助于巩固高太后在宫中的地位的。高太后在经历了仁、英、神宗三朝发生的仁宗立储、英宗濮议风波和神宗朝的熙宁变法等事,对于其间种种政治斗争手法、便是看也早已是烂熟于心。
  作为政治经验丰富,政治斗争手段老到的个中翘楚,她不甘心情愿只做壁上观、做个事不关已的看客。对于这个寂寞的女人来说,有事可做总比眼见着步入风烛之年等死强之百倍。
  “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对于神宗的两个弟弟来讲,他们之间的PK根本就不会是在一个重量级别。哲宗皇帝的顺利登基一事可以视为她牛刀小试而已。第一节:少年天子的烦恼
  高踞皇帝龙榻之上的赵煦,接受文武百官的拜见之际,听了下面山呼万岁的声音,心中对于自己祖母感激之情真是如滔滔江水,哪知这种感激之情,并不能长久。
  时间不久,少年心中的落寂之情随了年齿的增长日益强烈。心中对于祖母的猜忌和怨恨早就冲淡了心中的感激之情,甚至怀疑当初她选择自己做皇帝的动机所在:何以会置二子于不顾,一意要立自己为帝!
  原来是朝中文武,见过新君叩拜起身后就发现了一个值得深思的事情——做为十岁的孩子,怎么会有如此合身的小龙袍?众人一番思索之后,已知此事太皇太后早有预谋。对于新帝的登基,作为臣子如何自处?众臣子心照不宣后迅速达成了惊人的一致性。
  太皇太后虽表面上宣扬自己心性好静,无意听政,但绝不会把手中的权力之杖轻易丢开。军国大事尽由她会同几位大臣处置,年少的哲宗只有知情权和沉默权。对于年少的天子,大臣除个别老成持重的人,尚心存敬重持礼甚恭之外,其他人可以用“目无君上”四字来做形容。
  朝堂之上,年少的天子座位与太皇太后座位相对。也不知道是哪位心胸促狭之辈生出如此主张?是以年少的天子只要是上朝,他所见到的只能是臣子的背与臀。大臣们从来都是向太皇太后奏事,背向哲宗,更不会向少年早请示晚汇报。年少的皇帝,也只有隐忍不发。日子一久,他就可以从那班大臣的背臀之丰腴,大小形状分辨出是哪一人!
  太皇太后既有显赫的身世,对于神宗时候王安石的变法很有看法也是情理之中。神宗朝之时,囿于宗法,她强自忍了这些年,早已然是忍无可忍。不在沉默中死亡,就是在沉默中爆发。如今大权在手的她当仁不让的选择了爆发。可是如果冒失的尽废新法于大行皇帝尸骨未寒之际,怎么说也应该心存忌惮之。这个心计深沉的老妇人老谋深算,如何可以使自己的政令畅达,且对活人死人全有个交代,的确是个颇具挑战性的政治难题。
  万幸的是,办法总要比困难多些,对于她这种高智商的政治女强人来说,这种小问题根本不会成为问题!她在垂帘听政之始,就早已想好了一个人为已所用。这个人便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一流历史学家,二流政治家。曾经的砸缸少年——司马光!
  人们经常会为了自己的郁郁不得志而懊恼不已!有理由相信司马光也是如此。
  当他在洛阳埋首一心修著《资治通鉴》(书名为神宗所提)之时,有时也会为自己被驱逐出汴梁而感慨良多。此老的道德文章我不敢做任何的品评,若非神宗皇帝的大逝,有可能他此生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既使是他这般通晓各朝历代兴衰之人突然面对政事的突变、历史的不确定性也让他始料未及!
  听闻到神宗弃世的消息,司马光即刻进京奔丧。东京城之中百姓夹道欢迎,望尘而拜,守门的卫士也行标准的注目礼。更有小民大声呼喊“相公勿归洛阳,留相天子,活我百姓!”
  没有资料证明第一个呼喊之人是何许人也!只能猜测到当时拗相公——王安石的变法不是走入了死胡同,便是有许多的扰民之处。否则普通民众断不会有如此的呼声!
  司马光一路风尘来到东京,鞍马劳顿尚未及休息,就有太皇太后的使人前来奉命拜访。太皇太后此举也是‘打鬼须借钟馗’之意。司马光一见之下,仿佛如瞌睡的人得了一个枕头!他连上数道表章:
  一者:广纳谏言!(惜乎哉老先生不久之后便自打耳光,执政之后独断专行,更无半分广纳谏言的意思。)
  二者:尽废新法。
  做为反变法的急先锋,司马光对于变法的看法一直是‘深恶痛绝’必欲全废方称心!对于王安石的新法,他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去反对。
  司马光复出与太皇太后一拍即合,更成了在神宗朝尽为变法派所打压官员的福音!以他为保守派官员代表和太皇太后强强联手,一门心思要“尽废新法”!
  得知司马光进京的消息,变法派官员蔡确、章惇、韩缜等人心中的恐慌可想而知。面对强大的对手卷土重来,与其束手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眼见了风雨欲来黑云压城,众新派人物利用舆论炮制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理论来保护变法的继续实施。众变法人物扛起了孔圣人的大旗,祭起“孝字”法宝,不可谓不高明!
  宋自太祖立国以来,特别重视和强调封建孝道,声称乃是“以孝治天下”。变法派如此作为,自以为得计,期盼在与司马光为首的保守势力争斗中胜出一招半势。
  哪得知司马光老先生早已非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他根本不与变法派做正面交锋,只是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一面先把神宗先帝与王安石、吕惠卿等人分开。只说新法尽是王、吕等人所为。接下来强调太皇太后如此行为乃是“以母改子”绝非哲宗小皇帝的“以子改父”。
  把新法强自和神宗皇帝撇清,然后分而制之。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既绕过“孝”的雷区,又堵得变法派无路可退。
  时间不久,司马光便以门下侍郎的官职重新入朝。他是否也志得意满地说过“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不得而知。可是他当时确有些英雄寂寞,睥睨群臣的意思!
  毕竟如今在朝的变法派与王安石相比不异于天壤之别。同时与司马光联袂入朝的还有被任命为尚书左丞的吕公著。少年天子才记得清了这个老先生的背与臀,哪料得他一口气举荐数人入朝。背对了少年天子而立的众臣子,忽而换了新臀与无数的新背。一时又把少年心中刚刚记忆的东西变得纷乱繁杂起来! 







阅读提示:为什么总挨打:靖康耻的前前后后的作者是独孤慕雨,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为什么总挨打:靖康耻的前前后后下载地址

上一本:湘人手札:曾左彭胡书信珍迹
下一本:十八件事读懂中国史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