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来清,苏州市农业委员会 日期:2014-08-19 13:08:34
《苏州农业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现代理念和方法,实事求是,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载苏州市农业各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和实用性相统一。《苏州农业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2005年苏州市行政区划所辖5个县级市、7个区为界。历史上难以析出今境域内的各类统计数字,择其要而如实记载,以完整反映历史面貌。“苏州市”或“全市”指行政辖区内所包含的地域,“城区”指沧浪、平江和金闾三区。《苏州农业志》以“统合古今,详今明古”为原则,正文年代断限,上限不定,力求追溯事物(件)起始发端,突出文化底蕴;下限至2005年12月31日。大事记、局党政领导延伸至2007年。全文立足当代,突出近代,着重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尤其是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来苏州农业各业新的发展和变化。《苏州农业志》采用卷、章、节、目结构,结合苏州农业的主要特点和2005年苏州市农林局职能分工的实际,以事分类,横分纵写,纵横结合,分设8卷,卷下平列设章,章下设节、目,个别目设子目。志首设大事记。为加强宏观叙述和整体性,卷下设概述,章、节下序视情况而定
目录:
大事记
第一卷综述
概述
第一章农业自然资源
第一节地形、地貌
第二节土地
第三节地表水
第四节地下水
第五节气候
第六节动植物
第七节自然灾害
第二章农业生产关系
第一节古代农业
第二节近代农业大事记 第一卷综述概述第一章农业自然资源第一节地形、地貌第二节土地第三节地表水第四节地下水第五节气候第六节动植物第七节自然灾害第二章农业生产关系第一节古代农业第二节近代农业第三节当代农业第四节农业税第三章农业区域、区划第一节农村行政区域第二节农业区划第四章农业生产第一节产业结构第二节主导产业与区域布局第三节产业功能拓展第四节产量、产值与农民收入第五章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节规模经营基地第二节龙头企业第三节市场建设第四节中介(合作)组织第六章外向农业与农业综合开发第一节外向农业第二节农业综合开发第七章农产品质量建设第一节管理机构第二节农业标准化第三节产品认证第四节市场准入第五节投入品监管第六节优质农产品直供第八章农业法治第一节法制建设第二节农业综合执法第三节法律法规授权执第九章农业科技第一节农业服务体系第二节农业品种更新第三节农业科技更新第四节农业知识更新第十章农业行政机构 第二卷种植业概述第一章农田耕作制度第一节历史演变第二节类型第二章大宗作物第一节水稻第二节三麦第三节棉花第四节油菜第五节丰产活动第三章特种作物第一节席草(蔺草)第二节苎麻第四章土壤与肥料第一节土壤第二节肥料第五章种子第一节品种选育第二节良种繁推第三节种子管理第六章植保与植检第一节测报第二节专业化防治第三节蝗害与防治第四节虫害与防治第五节病害与防治第六节草害与防除第七节外来有害生物发生与防除……第三卷渔业第四卷林业第六卷园艺第五卷畜牧第七卷蚕桑新中国成立后,在苏州地委领导下,经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农业生产力得到解放,同时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兴修水利,加快建立服务体系,推广良种,开展技术培训和高产试验,改革耕作制度,发展农业机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57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35.69万吨,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7.22亿元,分别比1949年增长61.52%和76.53%。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各地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变革生产关系,使初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新型生产关系受到挫折,农业生产力受到破坏,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加上旱涝等自然灾害,导致农业连续三年减产,农村和城市出现粮食、副食品供应紧张的局面。1961年冬始,苏州地委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制,恢复按劳分配制度,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放在首位,鼓励发展农村家庭副业,粮食、水产品等总产量快速增加,农业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1966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27.35万吨、水产品总产量34185吨、主要畜产品——猪年出栏120.93万头、栽桑养蚕收入750万元,分别比1957年增长67.55%、10.19%、199.33%、33.45%;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13.71亿元,比1957年增长89.89%;农民人均收入150元左右。“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排斥多种经营,把农民家庭副业当做资本主义批判,突出单一农业、单一粮食生产,粮食虽增产,但经济效益不高,出现“高产穷队”现象。1978年以前,全市农业总产值始终徘徊在14亿元上下,增长极微,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一直停滞在200元以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在1982-1986年中央连续出台的关于农村工作5个“一号文件”的指引下,苏州利用中央将其定位为沿海经济开发区的优势,农村生产力不断加快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1986年起,在各项“三农”政策的激励下,苏州农业不断顺应改革大潮,广泛开展“丰收杯”、“吨粮杯”等“五杯”竞赛活动,全面推广“四新”技术(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新肥药),逐步建立“五有六统一”(有健全的组织、有固定的人员、有相应的农机、有配套的设施、有规范的制度,统一作物布局、统一留种供秧、统一机械作业、统一水浆管理、统一防病治虫、统一肥药供应)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稳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稳定发展粮棉油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积极实施“菜篮子”建设工程,改革农产品流通制度。到90年代中期,全市农业产业结构得到快速调整,高效农业的结构框架初步建立,经济作物比重不断增长,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增加,生产呈现多品种、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态势。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苏州农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依托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发展高效种养项目,调高农业整体产出效益,高效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深加工农产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比重、“三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在农业投资中的比重等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注重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加快形成主导品种和优势产业,高效特色农业逐渐形成;培育农产品加工体系和市场体系,鼓励组建各类优势农产品行业协会,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体系初步建立;坚持多渠道招商引资和扩大优质农产品出口,增强外向型农业发展动力;引进并研制开发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农机具,不断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稳步提高。进入21世纪,围绕“到2010年率先实现高水平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宏伟目标,全市农业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科技化、生态化、标准化、外向化和法制化“六化”战略,产业结构和功能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以生产功能为主的传统农业向融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明显加快,全市农业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主导产业日趋合理。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苏州农业主攻粮食生产,建设商品粮基地,粮棉油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裕。1985年开始,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号召,起步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调减粮食播种面积,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推动水产、畜牧、蚕桑、蔬菜等发展。1992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宏观指导、积极调整、因地制宜、稳步前进”的工作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丰产示范活动为突破口,加快引进推广先进“四新”技术,积极发展“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