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嘉蔚,窦坤 日期:2014-08-19 13:09:43
本书为大型图片集,共收有500多幅从未公诸于世的清末民初老照片,选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立图书馆的莫理循档案。
莫理循(1862~1920),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1897~1912),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1912~1920)。他在北京居住了20余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他身后留下的图片资料约3000余幅。旅澳历史画家沈嘉蔚从中精选主要部分并作了必要考证。本画册分为《北京的莫理循》、《世纪之交的战乱》、《目击变革》三册,含庚子事变纪实、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变迁、清末民初民情风俗、莫理循与中国仆人的友谊、莫理循与清民初在华洋人等专题内容。除老照片外,编者还精选了少量文物照片,如孙中山于1906年印的钞票;大清邮票上加盖中华民国邮戳的明信片;李鸿章、辜鸿铭等人的大红名刺等。此书为历史工作者与爱好者提供了历史文献的文字所不能提供的直观图像资料,适合专业与业余研究者、各类图书馆与文科院校作为常备工具书。
作者简介:
沈嘉蔚,1948年生于上海。历史画家与肖像画家。曾因油画《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1974年)与《红星照耀中国》(1987年)而知名。1989年初移居澳大利亚至今。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澳大利亚国立肖像馆与欧、美等地博物馆均收藏有他的油画作品。1995年创作的一幅历史画获澳大利亚玛丽?麦格洛普艺术奖第一名。2005年受澳大利亚政府委托,为丹麦王妃画像。作画之余发表文史随笔及专业论文数十万字。现与妻子和女儿生活工作在悉尼南郊的邦定纳艺术村。窦坤 历史学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社会科学》编辑部副编审。已翻译、著述出版有《北京的莫理循》《莫理循眼中的近代中国》《莫理循与清末民初的中国》和《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等著作,并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目录:
《北京的莫理循》
前言/阿拉斯戴厄·莫理循
序/尼古拉斯·周思
看得见的历史/沈嘉蔚
1894,莫理循的中国之行
中国的莫理循
莫理循的中国大家庭
莫理循的图书馆
莫理循结交的中国人士
《世纪之交的战乱》
莫理循与在华洋人
基督教在中国
北京的列强使馆被围
八国联军攻占津、京
使馆解围与庚变善后《北京的莫理循》
前言/阿拉斯戴厄·莫理循
序/尼古拉斯·周思
看得见的历史/沈嘉蔚
1894,莫理循的中国之行
中国的莫理循
莫理循的中国大家庭
莫理循的图书馆
莫理循结交的中国人士
《世纪之交的战乱》
莫理循与在华洋人
基督教在中国
北京的列强使馆被围
八国联军攻占津、京
使馆解围与庚变善后
“庚子之变”后的北京
两宫回銮
“莫理循的战争”
《目击变革》
古老中国的风土人情
西北民众肖像
思茅民俗
蒙、藏、滇边的政情
酷刑在1905年废止
立宪政、兴洋学、发股票、办铁路
编练新军
慷慨就义的革命者
慈禧太后大出殡
扑灭鼠疫
辛亥革命与孙文的纸币
袁世凯步向帝制
编后记
重印修订说明
第三版修订说明来自澳大利亚的莫里循被称为“北京的莫理循”或“中国的莫理循”,当年北京的王府井大街曾一度叫做“莫里循大街”,他对中国怀有深刻的感情,他的足迹远到西北和西南,他的镜头留下那一时代不同社会阶层的面貌,记录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1894年,年轻的莫里循就来到中国长途旅行,沿着长江,一直深入到西南边陲。1897年他成为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进入中华民国后,他应袁世凯之聘出任总统顾问,他在中国度过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这一时期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发生的变化之剧烈,甚至可以说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莫理循有职业记者的敏锐,也有相当清醒而自觉的历史感,他似乎知道自己所目睹、所经历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无论他留下的照片,还是他保存下来的请柬、便笺、股票、银票、名片、入场券等等看似不起眼的东西,都是重要的证物。
百年后的今天,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的《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三大本图片集向我们打开了一个世界,那是一个活的近代中国,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那个时代底层老百姓的苦难与挣扎,看到上层达官贵人的奢侈和傲慢,看到世纪之交的那场动荡——使馆区被围困时的真实状况,看到八国联军铁蹄踏进北京时的场面,看到慈禧太后重返北京和她出殡的那些镜头……这些照片所呈现的细节,往往能让人感叹不已。我看到他拍下的西北民众的那些肖像,男女老小,特别感到震撼。1902年1月,惊魂已定的慈禧太后带着她挟持的光绪帝从西安回到北京,在大批士兵马队护送下,乘着马车、轿子一路风尘颠簸而来,远处冰面上是三三两两跪着的顺民,总觉得弥漫着一股凄凉之意。相比之下,八国联军的军容、枪械和刺刀,他们的飞扬跋扈,踏入异国之都如入无人之境的狂态,都足以让一个古老民族在感受到屈辱的同时,重新思考未来,思考我们如何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问题。
莫理循目击了晚清以来的一系列变革:立宪政、兴学堂、发股票、办铁路、练新军……1907年,远在新疆也成立了具有近代议会性质的谘议局,图片集中有一幅“新疆谘议局”门口的照片,虽然房子是那么起眼,像个普通的北方农家院落,光秃秃的枝桠,一片冬天的荒凉。在广西桂林的一次官方集会上,高悬着“立宪万岁”的匾额。会场上不同的服装就是一个新旧交替时代的风景,一边是穿清朝官服的大小官员,一边是穿着新式校服的小学和师范学堂学生。1909年11月9日,在慈禧太后的葬礼上,我们还可以看到新军士兵已剪去了辫子。然而变革来得太晚了,任何良药也救不了一个垂危的病人,辛亥革命的发生是不可回避的。莫理循以记者的身份介入这一重大的历史进程,并为袁世凯登上历史的大舞台立下了汗马功劳。袁世凯最终以民国总统而称帝,回到王朝的老路,这是莫里循这个“高等政治顾问”所意料不到的,也是他不能同意的。
从1913年到1915年,蔡锷和莫理循有过来往,莫理循文件中保存有蔡锷给他的便笺、请柬。目睹英年早凋的蔡锷英气勃勃的手迹,我想起的是莫理循和袁世凯的那一番对话:1916年2月7日,其时蔡锷在西南举起护国反袁的旗帜已有一个多月,莫理循直截了当地告诉袁,国内普遍同情蔡锷,“我接到的每一个报告都是如此,无论中外,都赞同他”,并认为可能会重演辛亥革命的一幕。然而,袁对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北洋军极为自负,他不仅想当然地认为可以将装备很差、兵力薄弱护国军镇压下去,而且主观臆测“蔡锷有野心”,他向莫理循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蔡锷会统治中国吗?”莫理循对此未予理睬。一心想当皇帝的袁世凯至死都不能明白,蔡锷反对他称帝的目的竟然是“为国民争人格”。
莫理循保存了1913年10月10日出席袁世凯就任正式总统的“庆祝券”、“国庆观礼券”,还有1916年元旦邀请他出席“朝贺典礼”的请柬、礼节单,总统“府”改称为新华“宫”,不过请柬没有将时间称为“洪宪元年”,而是照旧叫“[民国]五年”,不知是不是失误?总之,看上去是那样的不伦不类。
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12月9日 傅国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