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根 日期:2014-08-19 13:17:34
本书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详细介绍了左宗棠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对左宗棠的一生进行了全景展示,让读者更加真切地去了解左宗棠一生的智慧。
他出生于晚清动乱年代,青年时期怀才不遇,中年步入仕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对抗太平天国、收复边疆,成为了晚清第一重臣。梁启超说左宗棠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曾国藩说左宗棠才是“当今天下第一”!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被人们誉为“再世诸葛亮”。他究竟有多彪悍?可以在战场上无所畏惧,在官场上官运亨通。
作者简介:
李根,河北张家口人,2003年毕业于中文系。自幼爱好历史和文学,阅读了大量相关文学、历史书籍,长期从事历史人物的研究,曾在《河北青年报》等报刊发表多篇文章。著有《谁搞垮了曾国藩》、《明亡清兴六十人》等作品。
目录:
壹
少年坎坷磨难多
001
贰
身无半亩忧天下
014
叁
归隐田园学诸葛
033
肆
八年幕府露锋芒
047
伍
总督闽浙当一面
074壹
少年坎坷磨难多
001贰
身无半亩忧天下
014叁
归隐田园学诸葛
033肆
八年幕府露锋芒
047伍
总督闽浙当一面
074陆
远征陕甘破回军
120柒
西征新疆建奇功
167捌
宦海沉浮心凄凉
226玖
回天无力遗憾死
241在中日两国的古代,“拼爹”远不如欧洲。由此,像一休、刘裕、年羹尧、左宗棠、蔡锷这些出身寒微的“裸体奋斗者”,才可能成功。这套丛书,让读者明白中、日两国社会曾经有过的“机会均等”。——著名文史作家、评论家十年砍柴 历史是所有人的历史,作者们有着自己的一套解读历史的方法,幽默、风趣。这种解读历史的方法更容易让读者接受。我推荐这样一套具有强烈励志色彩的读物。——著名作家岳南 我的背影,就是你的背景。我的奋斗,就是你的靠山……著名作家雾满拦江读“裸奋者”系列书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问题,还要学会借鉴经验。我们要树立这一系列书在心中的标杆,让大家重视浮躁所带来的种种问题。要通过读这些书,找到每个人多缺乏的东西,通过汲取和学习,获得新的感悟。——请史学家、清东陵原副主任、文博研究员于善浦壹少年坎坷磨难多
牵牛星也会下凡
伟大人物在降生时,总会有一些异兆。例如有人说朱元璋在出生的时候,家里红光满屋,光芒四射,结果邻居以为他家失火,都跑来救火。还有曾国藩也被说成是巨蟒转世等等。对于无神论者来说,这些作料或者是文人墨客杜撰,或者是好事之人的迎合。无非就是给伟人罩上一个神秘的光环,让别人觉得伟人从娘肚子出来的那刻起,便注定会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罢了。
所以不管是帝王还是重臣,一般都有一个不平凡的出生。你说这太俗也好,说这过于无聊也罢,反正我们的主人公左宗棠的出生也和一个很给力的梦有关。
清朝末期,湖南省湘阴县东乡左家塅的一个村子(今湘阴县界头铺镇新光村),在一处老宅子里,年近八旬的祖母杨老夫人似睡似醒,恍恍惚惚,突然看到一个神人从天而降,落在自家的庭院里,自称“牵牛星”,来拯救人世间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神仙降临,怎敢怠慢,本想好好款待一下,却一个不留神,摔倒在地,老太太被惊醒了,才发现是一个梦而已。就在此时(凌晨寅时),隔壁房中传来婴儿响亮的啼哭声,家中又添了一个男丁。据接生婆说,这个男孩很不一般,出生时,产房中出现了一片白光,如同白昼一般。
杨老夫人把这些异象和自己的梦联系在一起,左宗棠是“牵牛星下凡”的传说便流传开来。(左孝同在《先考事略》中云:“祖妣梦有神人自空中止于庭,谓‘牵牛星下凡’。”)
这一年是嘉庆十七年十月初七日(1812年11月10日)。
牵牛星又被称为河鼓,也就是牛郎星,与织女星隔河相望。传说牵牛星与织女星是一对苦命夫妻,只能在每年的七月七相会一次,可见,牵牛星是一个苦命的星星,这是否注定左宗棠要经历一番磨难呢?我们在后面慢慢道来。
传说终归是传说,如果左宗棠后来没有那么辉煌的成就,这个传说也许早被世人遗忘了。其实,道理就是这样简单,如果你红了,你火了,你了不起了,关于你的一切都会跟着耳熟能详起来。
每天都有孩子出生,相信即使在清末也不例外,不过,普通的孩子就像人世间的一粒尘埃一样,大多不会被世人记住。
而这个男孩的出生却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重重的记号,这不只是因为他的传说,单单这个名字——左宗棠就是一个传奇。百草园生活结束了
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有一个好的家风,培养出的孩子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那么,左宗棠的家风如何呢?
左宗棠的曾祖父左逢圣,字孔时,县学生员(即秀才),是一个品行高洁的书生,以“恭悫”、“诚孝”闻名乡里。他虽然家境贫困,却乐善好施。祖父左人锦(1738—1817年),字斐中,又字松野,国子监生。他著有《族仓条约》,曾经仿效古代社仓法,提议乡里一道设一座义仓,劝大家拿出一些收割的稻谷,收积起来,名为族仓。他自己带头捐谷,若遇荒年,即开仓赈济,解决族人的温饱问题。父亲左观澜(1778—1830年),字晏臣,又字春航,县学廪生。他曾自己捐献钱财倡议修建一所宗祠。可见,“居贫好施”一向是左家的传世家风。
左家还严格遵行朝廷功令,接受以朱熹《四书传注》为中心内容的封建教育,笃守封建礼法,以“忠、孝、节、义”传家。所以有这种传统的左家能培养出左宗棠这样的栋梁之才,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知道,湘阴在省城长沙北面30多里处,紧邻洞庭湖,湘江从县内贯通绕流,环境优美,交通方便,是一个真正的鱼米之乡。但在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下,这里的人们生活依然十分艰苦。
在当地,左家算得上是有一定声望的大家族了,因为左家一直秉承“耕读为业”,是一个以七代秀才传世的书香世家(先世耕读为业,以弟子员附郡县学籍者凡七辈)。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左宗棠从小便受到传统思想文化及伦理道德的熏陶。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耕”是生存之本,“读”是升迁之路,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生存形态,多少农家子弟都梦想通过这条路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左宗棠也不例外,因为他既没有过硬的后台,也没有殷实的家资。
左家虽然有祖辈遗留下的数十亩良田,一年下来也能收40多石谷子,但仅靠这些粮食来维持一个祖孙三代同堂,近十口人家的生活,也是捉襟见肘。
为了活命,更为了维护这个穷酸知识分子家庭的颜面,父亲左观澜不得不肩负重担,终日为生计忙忙碌碌。
左观澜是县学廪生(由府、州、县按时发给银子和补助生活的生员),曾在长沙岳麓书院就读,后来在家乡做了20多年的教书匠,来维持全家的吃穿费用。所以,左宗棠的童年没有大鱼大肉和山珍海味,如果遇到灾荒,只能是吃糠咽菜(屑糠为饼食之,仅乃得活)。
不过,世间的事情永远都是有得有失,艰苦磨炼是人生的一大财富,人的成长离不开艰苦环境的磨砺。所以清贫的生活让左宗棠逐渐养成了吃苦耐劳和节俭质朴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