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阳 日期:2014-08-28 08:31:25
“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以历史入小说,以小说述历史”!《假官真做(珍藏版)》是是由吉林出版集团重磅推出高阳历史小说珍藏版。《假官真做(珍藏版)》讲述了绍兴师爷,以及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从刁间、白圭、吕不韦到桑弘羊、卓王孙等由商转官的故事;形成中国官场的另一种风貌;治国须清官,也须得力助手和理财专家。
作者简介:
台湾著名作家,以历史小说著称,精通清代历史掌故。本名许晏骈,谱名儒鸿,字雁冰。笔名高阳、郡望、吏鱼、孺洪等。其代表性作品有《胡雪岩全传》三部曲、《慈禧全传》等。高阳的作品对清代历史有砉独特的研究深度,也是他最为拿手的部分。
目录:
假官真做任公与刁间买命吕不韦临邛卓家出版后记 绍兴出幕友,“绍兴师爷”,天下驰名;但亦出书办,在京的部院衙门,称之为“经承”。他们见了司官称“老爷”,身份很低,可是权力很大,此辈熟于案例,司官不能不听他们摆布,因而得以舞文弄墨,一字出入,关乎官员百姓的富贵祸福,借以敛财,一件案子捞个上千上万银子是不足为奇的事。北京外城有许多土著,住宅的门楣,毫不显眼,在地方上亦无赫赫之名,一经入内,别有洞天,虽非千门万户,而院落一个接一个,老树参天,花木扶疏,愈深入愈精致;饮食起居,为一般富贵人家所不及。此辈大都为吏部户部的书办,祖籍绍兴。书办可世袭,所以在这些人家中,自前明即在北京定居的,比比皆是。部院衙门的书办,以吏部、户部、刑部最阔;兵部、工部则要看机会,兵部遇有大征伐,工部遇有大工,如修陵寝,或者宫殿衙署失火,需要重修之类,都是他们发财的机会到了。只有礼部的书办,比较清苦。有个礼部铸印局的书办,名叫谢应龙,绍兴人,忠厚老实,不会搞钱;铸印局掌管宝玺及京内外文武衙门的印信关防,亦没有什么油水可捞。因此,谢应龙老老实实,按照定制,服役五年期满后,申请考试;考上便可派到地方上去做官,一等正八品、二等正九品、三等从九品、四等未人流。做官讲班次,最神气的是“正途”翰林出身的“清班”;而像谢应龙的这一班称为“吏员”,在地方上只能做佐杂官,即令劳绩卓著,可升知县,犹须大吏特保奉准。因为知县虽只七品,却是正印官,所以这些吏员出身的“风尘俗吏”,自嘲为“磕头虫”。但是,不论如何,一官荣华,哪怕是刚人流的从九品,一旦身故,孝子贤孙立神主,可以写上“皇清诰封圣仕佐郎某某府君”的衔头,而老百姓有事来打交道,亦须磕头称“老爷”;所以做这个“磕头虫”,亦并不吃亏。谢应龙役满报考,考了一个“三等”,在家候缺时,家乡来了一个胞侄阿毛。这阿毛一向在家种田,亦不识字;一个乡下佬,千里迢迢,上京来干什么?“我来赶功名。”进京赶考,亦谓之赶功名;谢应龙大为诧异:“阿毛!”他问:“你姓啥?”“咦!大叔,你姓谢,我当然也姓谢。”“好!你把谢字写给我看看!”“大叔,”阿毛不好意思地赔笑,“你晓得我不认识字。”“字都不识,来赶什么功名!莫非你得了痰症?”“这有个道理在内——”据阿毛自己说,有一回他到县城里去完粮,在茶馆中歇足时,有个人坐在他对面,左看右看,看之不已,最后向他拱拱手说:“老兄,我看你的相,是贵相;不出一年,必有奇遇。将来会有贵人扶助,至少亦是四五品的官。”“不要寻开心!我是种田的,一个字不识,怎么做官?”“你问我,我说不出。不过,我对我的相法,是自信得过的,一定不会错,做官要进京,”此人问说,“你在京里有没有亲戚?’,问到这话,阿毛心中一动;当时虽没有说什么,回到家自己拿镜子照一照,方面大耳,一貌堂堂,也不像是个终身贫贱的人。于是,他跟亲戚去商量,便有人说:“不错!你亲叔叔不是在部里?或许可以帮你的忙。不过,我看《千家诗》要改一改了,‘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这两句要删掉。”阿毛听不懂是在讽刺他不识字想做官的妄想,兴冲冲地筹划盘缠,好在他孑然一身,凡事可以自己做主,卖掉祖传的数亩薄田,拜托他在漕船上当水手的朋友,携带他进京来投胞叔。闻知这番经过,谢应龙啼笑皆非,叹口气说:“你早几个月来,我还可以想点办法,哪怕借几两银子,替你捐个把总,大小也是个官。现在我退役了,虽有几两银子,要当外放的盘缠;一家三口,日子过得很苦,再添上你一个累,怎么得了?”谢应龙的太太很贤惠,劝她丈夫说:“不管怎么样,总是自己人:你又没有儿子,将来要靠阿毛顶你的香烟。而且,我看他的相貌,也不像没有出息的人。”谢应龙心想,一放出去当佐杂官,总也要有帮手;老仆谢升虽很得力,只是望六之年,精力衰颓;不比阿毛年轻力壮,他所欠缺的是,肚子里“火烛小心”一团茅草。不过,这也是可以补救的。“好吧!只要你有做官的命,将来总有机会。目前,你先跟我读书。”当天便从打磨厂江西金溪人开的专卖闱墨的书铺中,买来四本蒙童所读的书,名为“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的合称。由谢升当助教,为阿毛启蒙。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