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继红 日期:2014-08-28 08:38:00
情是异乡浓,月是故乡明。主人公司徒振南离别新婚妻子邓秋月到美国三藩市谋生。在大洋彼岸,他被迫另娶。在寂寞无奈的守望中,邓秋月与小叔子司徒振江萌生情感,在怀上振江的孩子后离家出走。辛亥革命爆发后,司徒振南投入到以修铁路富家乡的事业中。为了这条铁路,他将自己的生命耗到了油尽灯枯。抗日战争爆发,司徒振江和他的亲人们与日军浴血战斗,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滔滔江水见证着这个普通农民家庭数十年坎坷的命运与坚韧的精神……
作者简介:
尹继红,尹继红1967年生,湖南醴陵人。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曾任广东省江门日报社编辑、副刊部副主任、主任、《五邑晚报》副总编辑、江门市文明办主任、江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任江门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理事。多次获广东新闻奖。有散文、小说、诗歌、报告文学在各大报刊发表。报告文学曾获广东省副刊好作品一等奖。主编的散文集《情牵五邑》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报告文学集《岁月中那棵榕树下》由珠海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乡图》纳入2011年度广东省作家协会重点作品,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上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下篇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尾声
后记《乡图》真正希望表现和完成的,是“金山客”由彼岸折返此岸的“后移民”路径图。在同类题材中,可谓另辟蹊径,也正是《乡图》的别具风格的创意亮点。
……
在我的理解中,《乡图》其实是一个有关财富与心灵、逃离与回归、屈辱与自强的故事。小说的意味由此渐入深处:檀江人捍卫的,不仅是碉楼,更是人的尊严。
——张抗抗摘自《羊城晚报》人文周刊
小说巧妙地将江门华侨历史中许多经典的画面、感人的瞬间融入主人公的曲折故事之中,让那段被尘封已久的历史又一次生动而鲜活地浮现在读者面前。情节错综复杂、曲折传奇,引人入胜,感人至深,读后令人荡气回肠。
——摘自《江门日报》
在这个时候读到《乡图》这样一部比较深度而生动地叙说这段历史的长篇小说,我认为这不仅是广东文学创作的一个收获,同时也为我们更多地关注这段历史、审视这段历史的遗留打开了一扇窗。
——章以武(著名作家、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广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乡图》真正希望表现和完成的,是“金山客”由彼岸折返此岸的“后移民”路径图。在同类题材中,可谓另辟蹊径,也正是《乡图》的别具风格的创意亮点。
……
在我的理解中,《乡图》其实是一个有关财富与心灵、逃离与回归、屈辱与自强的故事。小说的意味由此渐入深处:檀江人捍卫的,不仅是碉楼,更是人的尊严。
——张抗抗摘自《羊城晚报》人文周刊小说巧妙地将江门华侨历史中许多经典的画面、感人的瞬间融入主人公的曲折故事之中,让那段被尘封已久的历史又一次生动而鲜活地浮现在读者面前。情节错综复杂、曲折传奇,引人入胜,感人至深,读后令人荡气回肠。
——摘自《江门日报》 在这个时候读到《乡图》这样一部比较深度而生动地叙说这段历史的长篇小说,我认为这不仅是广东文学创作的一个收获,同时也为我们更多地关注这段历史、审视这段历史的遗留打开了一扇窗。
——章以武(著名作家、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广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上篇第一章
一
宽阔的檀江蜿蜒向东,冬日的阳光白晃晃地铺陈在江面上,掩盖着远处的丝丝涟漪,对岸的一丛丛茂密的野竹也被阳光染成了天空一般煞白的颜色,江面更给人一种望不到边的感觉。司徒振南用力地撑着长篙,他新婚的妻子邓秋月躬着腰一点一点地拉动着隐藏在水里的一张渔网。蓝色碎花夹袄包裹着的身体像一条鱼似地在他的眼前摆动着,透着鲜活的劲儿。他看她拉得吃力,忙放下手里的长篙去帮她。这时却有一排白花花的浪扑面而来,在他眼前满天绽放,遮挡了他的视线。待浪花落尽,船在急剧地摇晃着,那个蓝色碎花的身体却不见了。他惊愕地奋力扑入水中,看见妻子真的变成了一条鱼,被那张网紧紧地包裹着,急速地沉入到江底,很快就埋入了张牙舞爪的水草之中,消失了踪影……
这是司徒振南昨天晚上睡在檀江码头旁边一间破陋的旅馆时做的一个梦。他从梦中惊坐起来的时候,心里慌乱得像有几百条虫在身上咬着。他再也睡不着了。一闭上眼睛,他的脑子里就是那条蜷缩在渔网里的蓝色碎花的鱼。梦里的恐惧一点一点地用尖利的牙齿撕咬着他。他也像一条鱼一样蜷缩在被子里,望着黑乎乎地房顶,心里开始一遍一遍地念叨:“秋月,五年,五年后我一定回来。”
“五年,振南,五年后你一定要回来。”在十多公里外的檀江边一处叫回龙村的地方,一间土屋里,还摇曳着一点如豆的灯火。十八岁的邓秋月解开盘着的发髻,乌黑的头发软软地披了她一肩。她慢慢地用指甲刮着贴在窗户上的大红“喜”字。她的眼睛却一直落在窗外像一片羽毛一样漂浮着的弯月上。恍惚中,她感到那月牙儿在摆动,一下一下地晃荡着,她的心也开始晃荡起来,眼泪又无声地滚出了眼眶。
从两个月前振南犹犹豫豫地告诉她想跟着回乡探亲的司徒祖铭去闯金山那天起,她的心就会经常这样莫名地晃荡起来,像挂在树梢上的一片孤单的黄叶。她相信他提出闯金山的理由是充分的、堂堂正正的,是一个男人强烈家庭责任感的彰显与膨胀,他就是为了闯金山才这么急着娶她过门的。结婚后第二天,他就告诉她,家里欠了不少债。现在父亲年纪大了,弟弟还小,从此他要挑起这个家的重担,让一家人都过上好日子:“还了债之后,我要让你比村里所有的女人都过得好。”他紧紧地搂着她、亲吻着她,让她喘不过气来。那一刻,她真实地感觉自己是一个幸运的、有福气的女人。
和村里绝大多数妹仔不同,秋月对于自己嫁的这个人并不陌生。他从十岁那年开始,在她父亲的私塾里读了三年多书。振南来提亲的那天,她一直躲在里屋从门缝中看他,她觉得他还是几年前的那个样子,只不过长高了,粗壮了。虽然他离开私塾有好几年了,她感觉还是很熟悉他的。她甚至想起了许多他少年时期有趣的事情,这些都成为她想嫁给他的理由。过门那天,按照习俗,新娘子进门,做丈夫的要拿棍子抽她,意思是要将新娘子打顺服了,否则将来不听话。但是振南却只是折了根细细的柳条在她肩上轻轻地拂了一下便不肯再打了。那一刻,她的眼泪在盖头下幸福地滑落下来。她知道,他是打心眼里心疼她,这对一个女人来说,已经足够了。
这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正月的一天。虽然天气还很寒冷,海风刺骨,将空气中弥漫的海虾咸鱼味也吹得冷冷的。码头上,一清早就已经人头攒动,多数是从广东沿海汇聚到这里乘船出洋打工的男人。他们都包裹在厚厚的棉袄中,背着臃肿的包袱,这使他们每个人都显得那么沉重而笨拙。他们木然的表情也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赚钱回家的渴望以及未来之路的不可预料使每个人心里都压着一块石头。
司徒振南紧贴在司徒祖铭的身后,站在码头上。前天他们从回龙村到了县城。今天一早,他们就要乘火轮前往卑诗省。现在才是他这一段前途未卜的人生的真正开始。闻着拥挤的人群里散发出来的汗馊味,振南心里突突地跳得厉害。在经过一块刻着“海永无波”四个大字的巨石前,他看见一个四十出头的汉子正领着几个人对着水面烧香祭拜。他禁不住放慢了脚步。司徒祖铭将他一扯:“快上船占个好位置。”他忙加快脚步,踏上了摇晃着的船。
船分为两层,上面一层摆着二十多张窄窄的木板床,每个人都有一个固定的床位,船票价格比底舱的要贵十块大洋。底舱则是没有床位的,大家随便找地方躺。整个船底舱只有楼梯口透进来光线,如果盖上船舱盖,里面几乎是漆黑一片。司徒祖铭买的是上舱的票,振南舍不得多花十块大洋,便随着人流到了底舱。一下舱,大家就四处占位置,船舱里一片嘈杂喧闹。借着楼梯口的光,振南粗略看了看,底舱里估摸着有三十多人,大部分是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年轻男人,年长一些的也有四五十岁的。似乎没有女人,却看见了好些个年纪和弟弟振江差不多的孩子。他想:“这些孩子都敢去闯,我没理由混不下去。”这样想着,他的心里又添了些信心。
大约过了半个多时辰,船开始动了,船舱里一下安静了许多。这时几个汉子从楼梯口走下来,走到人堆中间,一边走一边招呼站着的人都坐下来。一个四十岁左右,身穿一件崭新对襟棉袄的汉子扯着嗓子吆喝:“都别吵了,听我说几句,我是这条船的船老大,我叫何成彪,你们叫我阿彪就行了。我们这船是加拿大远洋运输公司的,开往加国的卑诗省,可别上错了船。上错船的快点跳到水里游回去。”他哈哈笑着,额角一条长长的伤疤随着他的笑声一颤一抖的,让人心里发毛。振南认出就是刚才在岸上烧香祭拜的那个人。
只听他清清嗓子说:“大家要有个心理准备,这船去到加国如果顺利的话,大约需要三个多月时间。如果不顺利,嘿嘿,我也说不准了。我刚才烧了柱香给龙王爷。龙王爷说了,只要大家多在心里念叨几句龙王爷保佑,它就会保佑我们平安到埠。不过我得把丑话说在前头,在这船上,任何人都要听我的号令,守船上的规矩,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船老大何成彪一口气将船上的规矩都一一说了一通。振南听着,觉得他虽然规矩严,样子也有些凶,可也说明他确实是一位有经验的船老大,心里反而放心了一些。
开始的那些日子,船行驶得平稳,倒也没什么异常状况。每天两次开舱门,不少人都分批爬上去透透气,看看海景。可天天都是茫茫一片海,望不到头,没什么两样,上去透风的人便少了许多。振南却非常珍惜这难得的机会,站在甲板上活动活动筋骨,心情变得开朗很多。他甚至还主动帮着船上的伙计清理船上的垃圾。他从出发那天开始,每天坚持向司徒祖铭学两句英语,这也是他每天都要上甲板走走的原因。
躺在船舱底,每个人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也许就是睡觉和胡思乱想。特别是夜晚的时候,船舱里黑漆漆一片。听着永无休止的海浪哗哗的声音和此起彼伏的鼾声、咳嗽声,每个人心里都憋得难受,可大家互相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流,都懒得说话。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每个人的梦想都是一样的,每个人现在也都经历着同样的逐梦过程。偶尔会听到有人问身边的人:“今天是第几天了?”于是会有人回答:“第十六天。”
振南也一直在计算着日子。他的包袱里装着一包秋月给他炒的黑豆,说是万一饿得慌也可以顶一下。于是他便用黑豆来计算在船上的日子。这些日子里,在码头边的小旅馆里做的那个梦又好几次重新驾临,这使他的心一直处于慌乱之中。
他是在结婚半个月之后最终决定跟着司徒祖铭去闯金山的。在此之前的几个月里,他一直在司徒祖铭家里帮工盖楼房。每次从他那四层高的、用青砖和红毛泥盖的新楼回到自己家那间土屋里时,他都觉得自己的心像被在盐水里腌了一整天似的,说不出的难受。尽管这些年来,村里村外不少人闯金山、下南洋,赚了钱回家起屋买地,但都没有像这次这么强烈地刺激着他。司徒祖铭家的新楼气派地矗立在村后的小山坡上,神气得像一个目空一切的巨人。还有那洁白的抽水马桶和哗啦啦的水响,都像针一样扎疼着他的感官。在和父亲争执、吵闹了无数次之后,有一天父亲终于松口了:“把秋月娶进门吧,成了亲之后你再走。”
想起秋月,想起两个月来亢奋而又缠绵的新婚生活,躺在船舱里的司徒振南突然感到身上燥热起来。秋月的俊秀、秋月的温柔、秋月的眼泪、秋月光滑柔软的身体……此刻都开始滚烫滚烫地焐着他,让他对自己这酝酿了大半年的闯金山的决定忽然有了一种陌生感,他的心里又有些空落落的了。
他喃喃地对着黑漆漆的船板说:“秋月,五年后我一定回来,我一定要让你住上青砖楼,我要给你买洋服装穿,还要给你买一面镂花大镜子,有半幅墙那么大。”他的脑子里开始飘荡着秋月柔柔的歌声:
一早出门过塘边,塘中莲花香又鲜。
心想采莲手难伸,至怕莲花有藕连。
出水红莲香又鲜,枝枝红莲有藕连。
莲花牵藕牵到底,哥妹相爱要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