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腾飞 日期:2014-09-15 09:15:33
《世界历史很有趣》系列,是中国通俗讲史界代表人物袁腾飞倾力打造的世界历史书系。袁sir以独具特色的生动有趣的讲史风格,一本书讲一个国家,选取一个国家历史上最重要、最有趣、最有味的故事,知识性与趣味性完美结合,必将成为广大读者了解世界历史、增长知识的首选书系。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为系列开山之作,由袁腾飞参考上百本日本史书籍精心创作而成,资料新颖,权威可信,图文结合,有趣、有味、有料,一本书让你读懂从神武天皇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历史!
袁sir经典语录:
●日本人就这样,你把他打服了,他就变乖了,还全方位跟你学习。打从白江口海战之后,日本就开始彻彻底底地倾心向慕唐朝,一批批的遣唐使开始渡海来到长安留学。
●藤原氏世世代代出任日本的摄政和关白,摄政是在天皇年幼时替天皇执政,跟多尔衮似的;关白就是天皇长大之后,由藤原氏担任辅政大臣,还是替天皇处理朝政。所以这二三百年,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摄关政治。
●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织田信长,每逢出征,最爱唱的一首歌就是《敦盛》,歌词讲的就是平敦盛的故事。咱们活过15岁,以后每天都是赚的了,战死沙场没有什么可悲惨的,再惨你有敦盛惨吗?
●元军一看,一帮小个子骑在比狗大不了多少的马上冲着他们叽里呱啦地怪叫。蒙古人听不懂日语,更没有耐心听你说你老祖宗是谁,你打过什么仗,乱箭齐发,一下子就把吱哇乱叫的日本武士射成了刺猬。
●美国300名海军陆战队员登陆,佩里将军下令鸣枪前进,一开枪,日本所有的战马全惊了,没听过这声音,转身就跑。日本人划着小船,准备火烧“赤壁”,给美国军舰点儿厉害。美国人一开炮,打不着日本船,太小了,炮弹掀起的浪,就把日本的船全弄沉了。
●武士先是被没收了劳动工具,腰里不能插两把刀了,然后铁饭碗被砸,最后还被买断了工龄,而买断工龄居然用打白条的方式!各地士族忍无可忍,揭竿而起,最终爆发了日本历史上的最后一场内战——西南战争。
●为什么美国在战后要保留日本天皇?在日本,天皇就相当于教主,你要把他干掉了,全日本人都跟你玩命。你看这兵变,官军升了个气球,天皇说你们是叛军,兵不血刃地就平息了。
作者简介:
袁腾飞,知名历史老师,中国通俗讲史界代表人物,泰学传媒签约文化人。他引领一代讲史新风,善于以幽默犀利、灵活多变的语言风格,讲述海量的历史知识。其独特的“史话体”讲史风格,引起了千万粉丝对历史的关注,被广大读者朋友亲切地称为“袁sir”。袁sir推出的每一部新书,都会迅速跃居各大图书销售畅销榜。
现已出版:《这个历史挺靠谱》系列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系列
目录:
第一讲神话伪史奇葩事(从远古时代到平安时代)
1.这个历史不靠谱
一笔糊涂账\可劲儿造神\为保血统,宁可乱伦
2.传说中的开国天皇
上来就明抢\神武天皇是徐福?\还有一位开国天皇
怨灵贯穿日本史\中日历史不同步
3.天皇就爱把妹子
把亲妹妹当作情妹妹\皇后吃醋了\一场乱伦引发的血案
4.女天皇上位了
乱伦传统很悠久\强奸未遂告恶状\老丈人杀了小女婿
圣德太子是牛人
5.日本版“玄武门之变”
又来一位女主\苏我入鹿太狠了\地下工作者中臣镰足\政变进行时
6.中日第一战——白江口之战
皇后跟哥哥跑了\请出老妈跑龙套\头脑发热,招惹大唐第一讲神话伪史奇葩事(从远古时代到平安时代)
1.这个历史不靠谱
一笔糊涂账\可劲儿造神\为保血统,宁可乱伦
2.传说中的开国天皇
上来就明抢\神武天皇是徐福?\还有一位开国天皇
怨灵贯穿日本史\中日历史不同步
3.天皇就爱把妹子
把亲妹妹当作情妹妹\皇后吃醋了\一场乱伦引发的血案
4.女天皇上位了
乱伦传统很悠久\强奸未遂告恶状\老丈人杀了小女婿
圣德太子是牛人
5.日本版“玄武门之变”
又来一位女主\苏我入鹿太狠了\地下工作者中臣镰足\政变进行时
6.中日第一战——白江口之战
皇后跟哥哥跑了\请出老妈跑龙套\头脑发热,招惹大唐
你把他打服了,他就变乖了
7.皇室实在有点儿乱
这个天皇是汉人\不叫大王叫天皇\日本也有武则天\不惜毒杀亲生子
情人舅舅负心汉\不爱江山爱男宠\惹不起我躲得起
8.玩来玩去成了玩偶
天皇私通丈母娘\叶子之乱是闹剧\世代都做天皇的老丈人
藤原氏的摄关政治\疯子当天皇,天皇当和尚
9.日本第一恶人平将门
六亲不认杀伯父\自称天皇扯反旗\怨灵作祟很离奇
第二讲武家天下共争雄(从镰仓幕府到室町幕府)
1.武士的时代,到了
源平二姓遍天下\宁可背叛朝廷,也不背叛源家
2.天皇家的荒唐事儿
我是天皇他爹我怕谁\把亲妹妹嫁给亲儿子\生个儿子叫叔叔
复仇的机会来了\天皇变成大天狗\又是一个大怨灵
3.源平两家结梁子
处决老爹不手软\被宠臣连着扇嘴巴\别看不起初中生
也是白河留的种\平清盛位极人臣\把法皇给幽禁了
4.第一牛人源赖朝
号召天下讨国贼\一再使出美男计\凤凰男对阵富二代\富士川之战
平清盛火烧三大寺\放弃京都去西国\攘外必先火拼
5.九郎判官源义经
天狗传授的功夫\源义经的个人秀\再惨你有敦盛惨吗?\百骑取屋岛
平家政权灰飞烟灭\谁也没见过的三件神器\打了胜仗却不受待见
名将如花般凋零
6.源赖朝没有笑到最后
开创镰仓幕府\为他人做嫁衣裳\上皇想夺权\陪陛下打战玩儿
7.忽必烈远征日本
给日本人上了一课\武士打仗很好玩\被蒙古人狂虐了一通
豆腐渣工程救了日本
8.镰仓幕府烟消云散
天皇要造翻\楠木正成出山了\墙倒众人推
9.日本进入南北朝
把功臣给得罪光了\两边都是官军\楠木正成以死报国
一天二帝南北京
10.室町幕府很搞笑
色情狂祸乱京都\楠木正行战死沙场\主公怕家奴,天皇爱食言
11.“日本曹操”足利义满
将军来补锅\真的好想当天皇\睡了上皇的女人\义满死得很蹊跷
12.足利氏把自家玩废了
抓阄选将军\将军被砍成了两截儿\生出儿子就反悔\应仁之乱打七年
将军已经有名无实
第三讲乱世豪杰风云录(战国时代,群雄并起)
1.乱世枭雄北条早云
草根逆袭争天下\拉上穷兄弟一起干\仁义土豪成大事
五百人马取伊豆\小故事中有大道理
2.第一名将武田信玄
把老爹给流放了\风林火山\上洛很有诱惑力\临终留下影武者
大军云集长筱城\骑兵遇上了火枪队
3.战国军神上杉谦信
以义出兵的常胜将军\安能辨我是雄雌\岁月只是如梦中
天下第一陪臣直江兼续
4.战国武将好男色
众道男色很流行\男人之间也吃醋\把女人当作生殖工具
5.“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
尾张大傻瓜\老丈人盯上了姑爷的地盘\桶狭间一战成名
迷信暴力不可取\命丧本能寺
6.太阁立志传——丰臣秀吉
给织田信长提鞋的\统一日本不容易\只是繁华梦一场
7.第一智将毛利元就
可惜早生了三十年\不做统一大梦
8.加贺百万石——前田利家
到信长身边做小姓\像狗一样忠诚\“枪之又左”\忠诚之人靠得住
9.超级忍者德川家康
“忍者神龟”的少年时代\杀妻灭子不手软\忍者其实没那么神奇
终于笑到了最后\以“忠”为核心的武士道
10.关原之战定乾坤
石田三成三献茶\带着面纱的大谷吉继\西军没人肯出力
德川家康出险招
11.丰臣天下梦断大阪城
找个借口就开战\彻底消灭丰臣家
第四讲闭关锁国也挨打(德川幕府时代)
1.幕府与天皇掰手腕
二代将军怕老婆\削弱地方,强大幕府\天皇卖字,宫女卖身
想做天皇的老丈人\天皇退位保血脉
2.靠奶妈上位的德川家光
不受宠的竹千代\这个奶妈不简单\隔代指定接班人
处心积虑干掉亲弟弟
3.糊涂将军,荒唐大名
将军一代不如一代\妓女上街大游行\文身侍女,夜莺大人
4.赤穗四十七浪人
大名被判当天切腹\影响深远的仇杀
5.黑船来了忒紧张
日本摊上大事儿了\开国已是大趋势
6.一定要把幕府打趴下
水户藩鼓吹尊王攘夷\长州藩大败幕府军\翻译引起的战争
7.幕末风云录
武士等级很重要\尊攘派先驱吉田松阴\坂本龙马与西乡隆盛
忠于幕府的武士\新选组血风录
8.让国将军德川庆喜
将军甘当卖国贼\幕府时代的终结者
第五讲知耻后勇图自强(明治维新,跻身强国)
1.明治天皇不简单
皇室穷到家\明治其实很能装\天皇不再是宅男
集各种权力于一身
2.改革阻力真不小
白虎队少年很悲壮\终于实现大一统\被西方文明雷到了
发小之间闹矛盾\打白条买断工龄
3.最后的内战——西南战争
历史没那么浪漫\西乡隆盛起兵造翻\双方大打出手\最后的武士
统帅为何打兔子?
4.伊藤博文定君宪
脱亚入欧有市场\民权三分、君权七分的立宪
日本“易圣”高岛吞象
第六讲炮火狰狞终失败(走上对外侵略之路)
1.小日本放倒俄国熊
蚂蚁吞大象\海军打响第一枪\忽悠陆军去送死\乃木希典被坑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搬炮弹的小兵——东乡平八郎\赌徒就得运气好
一生伏首拜阳明
2.空前惨烈的关东大地震
关东成了人间地狱\军国主义者越发疯狂
3.法西斯是条不归路
下克上的巅峰之作\分头刺杀“天皇周围的坏人”\天皇为何很着急?
走上战争的不归路
●《中国青年报》:相比太多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袁腾飞致力于引导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他嬉笑怒骂的讲述风格引起了争议,但袁腾飞认为,自己的 任务只是普及历史知识,并且让这种普及变得有趣。
●《广州日报》:我们习惯于心存敬畏之心,听人正儿八经地说史,评书好听,那是野史,袁腾飞从历史中提炼出幽默来,让人听着可乐听得上瘾,还 真是难得。
●《羊城晚报》:袁腾飞感情滚烫,一口京片子生脆而凶猛,砍瓜切菜痛下针砭,如同老北京的豆汁,初入口毁人朵颐,细回味悠长绵然。
●《文汇报》:无论是虚拟世界里的网民,还是现实课堂里的学生,所有人最被袁腾飞吸引的,是他把“死去”的历史“活生生”地带到大众面前。
●《京华时报》:冷静、平和的心态,使袁腾飞将自己对历史的喜爱发挥到了一种极致,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第二讲武家天下共争雄(从镰仓幕府到室町幕府)
7.忽必烈远征日本
给日本人上了一课
镰仓幕府建立几十年之后,到了龟山天皇文永五年(1268年),也就是蒙古和南宋对峙的时期,蒙古大汗忽必烈派遣两个使臣出使日本。
可是忽必烈的使臣途经高丽,看到海面波涛汹涌,心生畏惧。今天我们看朝鲜海峡,狭窄极了,在那个年代却被人视为畏途,尤其蒙古使臣是骑惯了马的,根本不敢过海,就让高丽国派遣使臣把国书送到了日本。
国书到日本后,在日本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自平清盛以来宋日之间贸易非常频繁,而宋朝来的商人会把蒙古人的情况告诉日本人,包括蒙古人怎么攻城略地,怎么野蛮,怎么杀人……日本对蒙古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应该是很清楚的。接到蒙古国书,上到后嵯峨上皇、后深草上皇、龟山天皇,下到公卿大臣,一时间都乱成了一团。
讨论了许久之后,日本朝廷给蒙古国写了一封回书。但此时日本天皇并不掌权,权力在幕府手里,而幕府的权力又在执权北条氏手里。当时幕府执权北条时宗是个十八九岁的翩翩少年,别看他年纪小,但这个小孩不寻常,智谋广远,心机很成熟。朝廷的回书送到执权手里之后,执权不屑一顾地讲:“蒙古国无礼,没有回书的必要,甭搭理他。”以这种方式处理了蒙古的来书。
此后,蒙古数次遣使,甚至蒙古使臣赵良弼亲自到了日本国,但也只能到九州,根本就不被允许去京都,更别说去镰仓面见幕府将军。忽必烈几次遣使日本全失败了,日本国拒绝接见来使,而且也拒复蒙古国书。
日本人为什么会这样做?这缘于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也有华夷之辨的思想。在日本人看来,自己深受唐朝文化影响,又跟宋朝贸易往来频繁,自己也是小中华,而蒙古是游牧的野蛮民族。对于野蛮民族,日本根本不屑搭理,因此拒绝了蒙古来书。
公元1274年时,忽必烈已经是元朝皇帝。恼羞成怒的忽必烈派出两万五千由蒙、汉、女真人组成的元军,加上八千高丽军配合,浩浩荡荡杀向日本,准备武力讨伐。
日本几百年间,虽然也没少打仗,但是自从白江口一战败给唐朝以后,从没有遇到外敌入侵。国内虽然战乱不休,但都是日本人打日本人,耗子扛枪窝里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根本不了解外部世界军事水平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公元1019年,一支来历不明的军队袭击了日本的小岛,他们三千多人、五十艘战船,采用日本人从来没见过的集团战法,把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
当时的日本人用文字记载下了这支军队的模样:每一队七八十人,一共一二十队,一队一队地作战,不像日本人的一骑打,武士之间单打独斗。这支军队战斗力太强了,日本人甚至没有抓获俘虏,只抓了几个为这支军队带路的高丽水手。一审问,才知道这支军队是他们从来没见过的一个陌生民族,日本人管他们叫刀伊人,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的契丹人。
契丹人只是给日本人上了一课,并没有进一步进行大规模征服日本的军事行动。这一战之后,契丹人得胜班师。这对日本来讲既是幸运也是不幸,日本人在自己单打独斗的落后战法中又沉浸了两百年,直到遇到真正的对手。
武士打仗很好玩
小时候听评书演义,觉得古代打仗都是大将之间的单挑。评书里这样说,两员将领拨马出阵,一员将领问:“来将通名,本帅刀下不死无名之鬼。”对面这个就说了:“我乃大将颜良,你是何人?”“我乃汉寿亭侯关羽。”两人一照面,关羽把颜良弄死,对方的士兵就好像是来打酱油的,一看主帅被弄死了,一哄而散。甭管双方人多人少,只要主帅一死就全散了。
这种情节只出现在小说里,实际上中国古代打仗绝没有这么浪漫,打仗最重要的是士兵要排成阵,集体作战,阵形一乱基本上这个仗就没戏了。电视剧里那不叫打仗,整个儿一个打群架。有没有像中国评书演义里说的那样打仗的呢?还真有,日本人就是这么打。
日本武士必须信奉武士道精神,他们打仗非常有意思。平安时代日本武士在战场上先是远距离弓箭对射,而且双方要遵守一定的战争规则,不许射对方大将的马,只能射马上的人。你说我射他的马让他掉下来摔死,这不行!因为在日本,马是很宝贵的东西,养马必须得有草原草场,日本国土狭小,哪儿有草原?所以能够捕获战马是很拉风的事儿。
等到所有的箭射完了之后,武士们冲到一起进行肉搏战,但是必须是捉对厮杀。什么叫作捉对厮杀呢?就是找跟自己身份相同的武士厮杀,上校打上校,大校打大校,既不能大校打少校,也不能大校打中将,你的身份高了、低了都不行,一定要找和自己身份相同的人。很像我们今天的相亲现场。
武士纵马出战,先是向对方高喊:我祖宗是某某某,干过什么什么大事,官拜啥啥啥;我爸爸是某某某,干过什么什么大事,官拜啥啥啥;我是某某某,干过什么什么大事,官拜啥啥啥。
这么长的词儿一口气得念下来,而且还念不错,他们念的这个东西把老祖宗打过什么仗,自己打过什么仗,都杀过哪些人,在阵前全报一遍,没有个几分钟完不了事儿,不知道的还以为两家相亲,正在交换个人资料呢!而这个时候对方必须得耐心听着,因为一会儿你也得这么念,你如果对对方表示出不尊重,到时候你念的时候对方也不尊重。
这一长串都念完了以后,两个人互相打量,觉得身份级别都配得上,这才能开打。如果一方把另一方打下了马,胜利者会用肋差①割掉对方的脑袋,当然这个脑袋不能随便割,割之前有修养的武士会对对方说一句“得罪了”,这才能下刀子。
日本武士之间的战法在中国人看来绝对是二百五。当然战场情况是瞬息万变的,为了不使自己变成无名之鬼,也为了让对手能够看清自己的身份,很多武士都把自己的名号写在长方形的白布条上,系在头盔后面,或者别在大铠的袖子上。因此一场战争打完,满地的尸体都顶着姓名,跟现在玩的电子游戏似的。
后来日本的浮世绘连环画就是据此而来。浮世绘中每个出场的人物上方都有一个方块写着姓名,不像中国的古画,画面上几个人物如果不经过解释,不知道谁是谁。看日本画不存在不知道人物的问题,它有这个传统,一定要让自己留名。
在两个武士对打的过程中,双方的士兵都不许帮忙,谁要是帮忙谁就坏了规矩。眼看自家主将要落败了,你上去帮一把,把对方弄死,你的主将不但不会赏你,还会把你宰了。因为你让自己的主将丢脸了,你坏了他的名誉,以后他都没法见人了。
更有意思的是两个武士战斗,一方战死,脑袋丢了,割他脑袋的武士得意扬扬,而被割掉脑袋的武士家也不会垂头丧气,因为武士最好的归宿就是战死沙场。
唯一的例外是,如果高级武士被下级武士割了脑袋,这是奇耻大辱,割脑袋的下级武士从此之后平步青云得意扬扬,被割脑袋的一方可就现眼现大了。
被蒙古人狂虐了一通
元军在日本博多湾一登陆,就给日本人上了一课,日本人终于知道刀是铁打的了。
日本人从来就没有见识过各种部队统一配合的作战。当时元军用的兵器也比日军先进得多。元军使用的弓箭,射程能达到二百二十米,而日军的弓箭射程只有一百米。元军甚至还使用了名叫震天雷的火器。有一个日本武士叫竹崎季长,参加了讨伐元军的战斗。后来他让人把自己的战斗经历用连环画的形式画了下来,就是《蒙古袭来绘词》,在这个绘卷中保留了很多生动的一手资料,和今天的照片和录像差不多,里面清楚地描绘了震天雷爆炸的场面。
元军进退是以锣鼓为号令,击鼓向前,鸣金收兵。日本人从来没有使用过,马匹也不习惯,往往听见元军的锣鼓就惊退了。元军都是集团作战,摆成阵法。日本人仍然是一骑打,来将通名。
跟元军激战了一天,日军大败。虽然日本武士个人军事素质可能优于元军,毕竟元军不都是蒙古人,还有汉人、女真人、高丽人,这些人出身并不是战士,而是农民,日本参战的都是职业武士。但是,元军在战法上的优势弥补了单兵素质上的差距。梦想扬名立万的日本武士,面对元军的集团战法,遭到了惨重的损失。
人类学研究表明,镰仓时代,日本成年男性身高也就一米五左右,而且体形偏瘦,甚至到了战国时代,织田信长只有一米六九,就是日本国罕见的巨汉了,丰臣秀吉只有一米五四。日本国的马,生长在海岛上,没有草原可以驰骋。马的块头,据说也就跟中国的毛驴差不多,比蒙古马矮小得多。中国人称日本人为倭人,倭就是矮的意思。身材矮小的日本人、日本马,跟体型壮硕的蒙古人、高大强健的蒙古马比起来,不管在哪个方面都处于劣势。
日本的武士如果跟元军比赛射箭的话,好比拿手枪跟步枪对射,肯定落下风。据说元军还在箭头上涂了毒药,只要箭一射中日本武士,哪怕不是射中要害,也会让日本武士伸腿瞪眼,吹灯拔蜡。日本武士只能大骂元军卑鄙,不符合武士道精神,军人的不是,武士的不是,却没有任何破解的办法。
给日本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并不是元军甲胄武器的先进,而是元军讲究集体配合的协同战法。当武士们乱哄哄地冲向元军阵营的时候,首先迎接日本武士的是密集的箭雨。即便有人侥幸没被箭雨射中,毫发无损地冲到元军阵前,元军弓箭手迅速后撤,用盾牌保护的长矛大刀手冲上前来。任何敢于和这个铜墙铁壁单挑的武士,不是被戳成筛子,就是被剁成肉酱。
日本没有国家军队,武士都是私人部曲。而这些武士发动进攻的目的,只是为了捞点儿战利品,日后能得到幕府的封赏,改善家里贫困的生活。一小股一小股的日本武士,仨一群,俩一伙,顶多十个八个就冲向元军大队。
元军一看,一帮小个子骑在比狗大不了多少的马上冲着他们叽里呱啦地怪叫。蒙古人听不懂日语,更没有耐心听你说你老祖宗是谁,你打过什么仗,乱箭齐发,一下子就把吱哇乱叫的日本武士射成了刺猬。这些武士就跟飞蛾扑火一样,就像小小的浪花拍在巨岩上,摔得粉碎,然后再上来一拨,再摔得粉碎,周而复始。
一天下来,日军惨败!但是日本武士唯一的优势,就是不要命的狠劲,无脑拼命。像竹崎季长这样的人,带着五六个人就敢向元军发动进攻,第 一次跟元军拼命的时候被射下马来。一共带了五个郎党被射死了俩,他在地上趴着,等元军过去之后,又爬上马继续跟元军格斗。
日本就是靠这种玩命的精神,弥补了他们战术的不足,横的怕不要命的,元军占领的滩头阵地并不稳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