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墨 日期:2014-10-03 00:21:05
《口述历史杂谈》,陈墨著。本书所收录的文章,是作者从事口述历史工作8年来的一些零星文章、笔记和访谈录整理文稿。都是与口述历史相关,因之较杂,故以《杂谈》名之。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杂谈部分,是对口述历史的一些思考,这些不是学术论文,是思考随笔。第二部分是序跋及编纂说明与后记部分。第三部分是采访札记和访谈录。
作者简介:
陈墨,安徽省望江县人。1960年生,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现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文学硕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指导研究方向:中国电影史。
目录:
i大家来做口述历史(代序)
1口述历史能为历史学贡献什么?
14口述史学是什么“学”?
30人类个体记忆库是什么东西?
47自传、回忆录与口述历史
64口述历史编纂的“口语形态”问题
81艺术家与口述历史
92“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丛书”序
102《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序
128《口述历史门径—实务手册》后记
134“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编辑条例(讨论稿)
147《花季放映》编后记
161《画外心声》编后记i大家来做口述历史(代序)
1口述历史能为历史学贡献什么?
14口述史学是什么“学”?
30人类个体记忆库是什么东西?
47自传、回忆录与口述历史
64口述历史编纂的“口语形态”问题
81艺术家与口述历史
92“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丛书”序
102《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序
128《口述历史门径—实务手册》后记
134“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编辑条例(讨论稿)
147《花季放映》编后记
161《画外心声》编后记
180《散镜传奇》编后记
199《陈骏涛口述历史》采编后记
218采访胡健先生手记
227关于吴天明:未完成采访的手记
239长安女子放映队员集体访谈纪要
251西安电影资料库72届员工集体
访谈纪要
259陈燕嬉访谈录
298李露玲访谈录
336卢树坤访谈录
370后记大家来做口述历史(代序)
明眼人一看即知,这个标题是借来的。美国口述历史家唐纳德·里奇的名著DoingOralHistory:APracticalGuide,被王芝芝、姚力二位将其第二版译成汉语,书名即《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这个翻译好。
借用这个题目,是想说这么几个话题:口述历史是什么?大家来做口述历史是否靠谱、是否可行?为什么要做口述历史?口述历史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一
孩子:爸爸,你上学的时候,要是没考好,爷爷会不会打你?
爸爸:爸爸上学的时候啊……
孩子与爸爸对话,爸爸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这样的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而这,就是自然形态的口述历史。如果孩子或爸爸或旁边人将
孩子和爸爸的对话用摄像机、录音笔甚或手机记录并保存下来,这就是“做”口述历史。
可能有人觉得:这样解释口述历史,未免太过简单随意。我就换一种比较正式的说法。口述历史是什么?在我看来,口述历史是人类知识
和经验传承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求知的一种路径。按照这一界定,那个孩子与爸爸的对话中,涉及的问题包括:爸爸上学的时候是否有没考的情况?假如没有考好的话,爷爷会不会打?对于这个孩子而言,这就是在求知,在学习人生的经验,寻求成长的知识。其中或许还暗含了对爸爸因为自己考不好就打人的不满。
什么是口述历史?这个问题并无标准答案。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进行访谈,将他们参与历史大事件的经历和见闻记录下来,当然是口述历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早期口述历史工作,就是以此为依据的。英国口述史家与社会学家、社会史家合作,对产业工人、城市女仆进行访谈,让历史上的“沉默的大多数”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样也是口述历史。也就是说、产业工人、城市女仆这样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口述历史的对象。他们的人生经历、人生故事和人生见闻,也能够成为社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做,就把口述历史的
对象和范围大大扩展了。如此一来,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就有了依据。
作为一种求知路径,口述历史无非是就个人的人生经验和知识进行提问、对话、访谈和记录。如果我们真的有心求知,了解每一个人都是
社会化的产物,都是社会与历史关系网络的一个结点,都会接受社会与历史的影响并对社会和历史有一定的作用,就不难进行推理:每个人都可
以成为口述历史对象,大家都可以做口述历史采访人,这事确实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我是说,口述历史,或“做口述历史”,这事一点也不神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条件及科技水平的提高,照相机、摄像机等记录音像的器
具不再是奢侈品,能够记录音像的手机几乎已经普及,记录并收藏口述历史访谈,一点也不困难。因此说,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在理论上说,
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二
接下来的问题是:作为普通人,为什么要大家来做口述历史?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看看美国作家罗伯特·麦卡蒙的小说《奇风岁月》(Boy'sLife)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段话:“我记得很久以前曾经听人说过一句话:如果有个老人过世了,那就好像一座图书馆被烧毁了……我好渴望能够有个像电影院的地方,里头有一个有一本记录了无数名字的
目录:
,我们可以在
目录:
里找出某个人的名字,按下按钮,银幕上就会出现某个人的脸,然后他会告诉你他一生的故事。如果世界上真有这样的地方,那会很像是一座天底下最生动有趣的纪念馆,我们历代祖先的灵魂会永远活在那里,而我们可以听得到他们沉寂了百年的声音。当我走在墓园里,聆听着那无数沉寂了百年、永远不会再出现的声音,我忽然觉得我们真是一群浪费宝贵资产的后代。我们抛弃了过去,而我们的未来也就因此消耗殆尽。”我认为这话川值得所有口述历史工作者铭记。它提醒我们,口述历史不仅是一种求知路径,更重要的或许是它还能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