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家伦,罗久芳修订 日期:2015-04-25 14:36:25
《逝者如斯集》作者罗家伦先生是民国跨政学两界的重要人物,一生亲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并与民国政学两界多有往来。这本《逝者如斯集》半个世纪前由台湾传记文学初版,再经作罗久芳女士(罗家伦先生之女)亲自修订,并据罗家伦先生未及完成之口述遗稿补充相关篇目,辑录其忆往思故之文字三十余篇,以其对时人往事生动翔实之记述,勾勒一个时代之剪影。其逝者如斯,其存念者如斯。
作者简介:
罗家伦(1897―1969)浙江绍兴人,字志希。1917年入北京大学,曾参与发起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月刊,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后赴欧美留学。1926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驻印度大使。1950年到台湾后,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考试院”副院长等职,后病逝于台湾。著有《科学与玄学》、《中山先生伦敦蒙难史料考订》等。
目录:
前言
辑一对五四运动的一些感想3学术独立与新清华——民国十七年九月于国立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时演讲8炸弹下长大的中央大学——从迁校到发展15印度国旗的制定和我29
辑二詹天佑先生年谱序39从墨迹中体认到的黄克强先生41三原于右任先生墓表58吴稚晖先生的风格60《吴稚晖先生墨迹》导言63敬悼一代振奇人——张静江先生67抱任侠之气存赤子之心——为纪念张溥泉先生而作70和光而不同尘的外交斗士——哀悼郭复初先生73我所认识的戴季陶先生77商山四皓82回忆辜鸿铭先生93从蔡孑民先生致吴稚晖先生函看辛亥武昌起义时留欧革命党人动态98伟大与崇高——纪念先师蔡孑民先生107蔡元培先生的风格和远见110蒋梦麟先生传略117蒋梦麟先生《西潮》序123朱骝先先生的事迹和行谊125送给适之先生129胡适之先生出任驻美大使的经过133看完《白石老人自述》后的感想141现代学人丁在君先生的一角144元气淋漓的傅孟真149书诒天下才我为苍生哭163狄君武先生遗稿前言171坛坫风凄——凭吊蒋廷黻先生173忆志摩176敬悼刘湛恩先生185怀念尹仲容先生187
《逝者如斯集》前言
《逝者如斯集》的书名,取自“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论语》里的名言,也就是父亲罗家伦先生晚年引用来表达对老友尹仲容先生去世的悼念和感慨。父亲是很重感情的人,每逢敬爱的师长和多年的至交去世,总会用生动流畅的文字,写出他亲切的回忆,深挚的感情、敬佩和哀伤,总计有十数篇。本书从他的《罗家伦先生文存》里选出的30余篇文字中,最多的便属于这一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抗日期间,他在重庆听到老校长蔡元培(孑民)先生在香港去世的噩耗,1940年3月公祭日发表的《伟大与崇高》;还有他在一年内失去了两位北大同窗挚友段锡朋(书诒)和傅斯年(孟真),万分悲痛中一周内写成两篇长文。其他追念师友(如辜鸿铭、蒋梦麟、胡适、朱家骅(骝先)、丁文江(在君)、蒋廷黻、徐志摩等)的文章,谈的都是他们求学和从事教育工作时期的亲身经历。本书选收的虽然大半是关于人的文字,“辑一”中的四篇,却涉及与父亲特别有关的几个事件和他个人所担任过的职务,以叙说事件的角度为着眼点。第一篇是他在半世纪后对“五四运动”作出的总结,也是他因病退休前最后一篇有分量的文章。下面的两篇是关于他担任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校长的经过,呈现出他在不同的环境中为高等教育付出的心血。第五篇是他在驻印度大使任内的一件逸事,大概只有当时在场的几个人才可能记得。1926年父亲从欧美游学返抵国门,适逢政局风云突变,意外地参加了北伐阵容,担任起草文告和接收教育机构的工作。从1927年初开始,他不仅随军北上到达北平,也参加了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初期的工作,因而有机会接触到不少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元老,以及来自各方的政治和军事人物。一年半之后他重新回归教育界,北上就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但继续和于右任、吴稚晖、张继(溥泉)、戴传贤(季陶)等位前辈维持了多年的关系。在本书中回忆他们的文字里,仍然流露出他由衷的敬意和感情。另外一篇口述笔记《商山四皓》,是父亲1931年追述他对几位当年风云人物和重要事件的观察和分析,生前未曾发表。父亲晚年在台湾专心主持搜集、整理与主编近代史料的工作,前后校订和出版了百余辑文献,每册都亲自撰写前言。本书收入党史会出版的黄兴(克强)、吴稚晖墨迹序言和关于蔡元培(孑民)致吴稚晖信函的三篇长文,都是属于他研究史迹的收获。在工作范围以外,父亲一生还为人写过数十篇序跋类的文字。本书从中收入的三篇是应邀为老师蒋梦麟的《新潮》、老友凌鸿勋(竹铭)的《詹天佑先生年谱》所作的序文,与为北大老友兼同僚狄膺(君武)的遗稿所写的前言。关于《白石老人自述》的一篇,则包含了回忆和书评的性质。作为一个“新文化运动”的信徒,父亲从学生时代开始即采用白话文写作,下笔快速犀利,1919年起草的“五四运动宣言”,当时只是北京八大院校天安门游行的宣言。“五四运动”这个名词,则是父亲在当年5月26日的一篇文章里首次使用的。以后他即使公开演讲或特意安排的口述回忆,记录下来,或略微加以润色,都保存着口语的风格。从本书收入的《吴稚晖先生的风格》和纪念傅斯年、段锡朋、辜鸿铭、徐志摩、胡适(出任驻美大使)《商山四皓》等几篇里,可以看到他长期以来在构思、遣词和用字方面磨炼的过程,所形成的独特文体,被公认为“以优美而具有丰富的情感著称”。父亲少年时代受过传统的国学训练,自幼便随祖父练习绝句、律诗。进入北大他开始试作新诗,以后除了“作短诗藉纾抑郁”,或“托诗篇以誌爪痕”外,偶尔也会用古体文写作。本书中的《三原于右任先生墓表》和敬贺于老寿辰的几首诗,与“送给适之先生”的新诗,可以代表他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逝者如斯集》内各篇章完稿的年代,跨越了36年,但本书为内地首次出版,编目的排列为,“辑一”是按事件先后顺序编目,以叙说事件的角度为着眼点。“辑二”则以人物的辈分以及与父亲的关系划分,代表他怀念前辈师长好友的情感文字,不以撰写和发表文章时间为序,而以人物的生卒年排列。人是创造历史的原动力,传记在人类历史和文学领域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自从1930年代起,胡适便提出了“传记文学”理论,主张无论是自传、日记或回忆,都应该用一种“笔锋常带感情”的文字,写出既有“纪实传真”的史料价值,又有“传神写生”的文学特色。父亲一贯遵从这个原则去对待史料和从事写作,加以他的博闻强记,曾有意在口述回忆方面留下系统性的资料,以备退休后校订成书,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1962年胡适去世半年后,刘绍唐在台湾独立创办了《传记文学》月刊,惨淡经营将近四十年,去世后至今仍然后继有人,持续出版。父亲晚年一直是该刊的支持人,最后五年内曾由它发表过十篇文章。1969年父亲去世,《传记文学》刊出过多篇追念的投稿。为了纪念父亲80岁寿辰,该刊又邀请了13位他的老友参加“专题人物”座谈会,发言记录与论文编为1977年元月号的专辑。《逝者如斯集》是刘先生1967年主动为父亲编辑出版的,列为“《传记文学丛书》之十四”,也是父亲最后的一本著作。感谢高艳华女士的推荐,北京商务印书馆承诺将原书重新编排,内容略为增添,责任编辑孙祎萌女士为此书的补录调整、文字规范做了大量工作,并为了便于当代读者阅读,特为另加有关人物注释。对于商务印书馆的努力,我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正当父亲诞生115周年的时日,我欣然迎接新书与国内读者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