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中男 日期:2015-05-06 21:08:35
永乐、洪熙、宣德三朝,虽然一直未受重视,但却因其稳健且大胆的制度变革成为明代历史,甚至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永乐帝朱棣大刀阔斧地改变了朱元璋的若干政策;而其子仁宗朱高炽、其孙宣宗朱瞻基又审时度势,改变了朱棣种种好大喜功、耗费国力的做法,并且力挽狂澜在政治制度、施政理念上进行了彻底的扭转,力图使大明帝国在常态中平稳发展。
正是朱高炽、朱瞻基主政的这不折腾的十年,造就了历史上的“仁宣之治”;保证了明代此后二百多年里在多个皇帝长期沉溺游乐、不理政事的情况下,政治机制仍然能够基本稳定地运行。此外,这三朝君臣之间的关系和经历也极其曲折跌宕,事件鲜活有趣甚至令人匪夷所思,比如朱瞻基的斗蛐蛐和换皇后。作者用扎实的史料、通俗风趣的语言和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将官场政治、帝王心术、社会风气、道德观念之中的曲折、幽隐、计谋、惊悚、权变一一揭示出来。全书共33个部分,每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和前后联系呼应,以便让读者在宏阔的历史背景下,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那些人和那个时代。
作者简介:
赵中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故宫博物院《故宫学刊》执行主编,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明史研究工作,尤其侧重明代宫廷政治史、财政史及文化生活史。先后应邀在“百家讲坛”等讲述明代宫廷史专题,多次参加大英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出版《宣德皇帝大传》等学术专著3部,策划并主编“明代帝王系列传记”12种,发起并主持“明代宫廷史研究”大型科研项目,主编“明代宫廷史丛书”20种,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永乐皇帝和他的子孙:上册》
一立储之争
二监国风波
三再入漩涡
四解缙之死
五太孙崛起
六汉王被贬
七太子沉浮
八此消彼长
九浩大工程
十君臣分歧
十一政变疑团
十二一意孤行
十三协力应变
十四遗诏之谜《永乐皇帝和他的子孙:上册》
一立储之争
二监国风波
三再入漩涡
四解缙之死
五太孙崛起
六汉王被贬
七太子沉浮
八此消彼长
九浩大工程
十君臣分歧
十一政变疑团
十二一意孤行
十三协力应变
十四遗诏之谜
十五登极前后
十六停下西洋
《永乐皇帝和他的子孙:下册》
十七开启新政
十八叔侄较量
十九宣宗亲征
二十釜底抽薪
二十一折中求稳
二十二司法转折
二十三脱颖而出
二十四谁主沉浮
二十五变“相”辅政
二十六决策转型
二十七宦官分权
二十八书画群峰
二十九改立皇后
三十“促织天子”
三十一不废正业
三十二繁荣代价
三十三短暂辉煌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一 立储之争
(一)朱棣暂时不立太子,但想立老二
朱棣夺位上台后,当时争夺皇位的战争虽然结束了,但争夺下一个皇位继承权的序幕却刚刚拉开,怎么回事呢?原来朱棣当上皇帝后,从1402年的六月到永乐二年(1404)的四月,在前后长达近两年的时间里没立太子。各位知道,太子是皇帝的接班人,册立太子是一个王朝维持统治的首要条件,没有太子,谁来接班当皇帝呢?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首先册立大儿子朱标做太子,所以朱棣上台后不先立太子,本身就有些反常。况且朱棣的长子朱高炽,这时已经二十多岁了,又是当年太祖朱元璋册立的世子,就是燕王继承人,按照明朝“立嫡以长”的传统,朱高炽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完全应该顺理成章地当上太子。
1.文武百官请求立老大朱高炽当太子,朱棣不同意
但朱棣登极后不但没有立即册立朱高炽为太子,反而多次拒绝了臣下的有关建议。永乐元年(1403)的上半年,文武百官加上朱棣的一帮兄弟亲王等人,曾经连续三次上表请立太子,朱棣虽然表扬这些人是为国家着想,但是对于立太子的请求就是不答应,还找了一些堂而皇之的理由加以搪塞,什么长子“智识未广、德业未进”,能力水平都很有限,短期内不可能一下子担当起太子的重任,还需要由一些高人来培养和教育才行等等(《明太宗实录》卷一六)。一句话,就是不同意先立老大为太子。这时候有个人看不下去了,镇远侯顾成,这个人是个高级将领,最早参加政府军讨伐朱棣,又最早被朱棣俘虏,他被俘后就投降了朱棣,然后一直留在北平,辅佐朱高炽坚守北平城,是朱棣非常器重的一个将领,后来被封为镇远侯,奉命驻守贵州。
大概是顾成觉得自己很早就归附了朱棣,后来又辅佐朱高炽坚守北平城有功,说话还算有点分量,再加上顾成跟朱高炽交情比较深,立朱高炽当太子当然对他有利,于是就在永乐元年的九月份,顾成给朱棣写了封信,没敢先讲立太子的事,而是说了驻守贵州的几件事,最后拐弯抹角地顺便提了一句,请陛下“早立东宫以定国本”,该立太子了。不料朱棣给他的回信中,只是对顾成隆重表扬一番,还赏给了他一大笔钱财,但却一个字都没提立太子的事(《明太宗实录》卷二三),好像根本没看见,弄得顾成很没面子。同时,朱棣一直把朱高炽留在北平,而没有召他来首都南京,等于把他晾在一边了。
这还不算,更有甚者,朱棣还向大臣征求意见:你们看立谁做太子最合适啊?很显然朱棣不想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不然他就不必征求意见了。各位可以想象,朱棣的这种态度,很可能使朱高炽受到痛苦的煎熬,不仅是很郁闷,甚至可能是绝望,因为他本来是最有资格当太子的,可是现在呢,几乎被父皇踢出局外了。那么当时在朱棣眼里,还有谁可以作为太子的人选呢?朱高炽作为长子,为什么不能顺利当上太子呢?
2.老二朱高煦曾为朱棣夺位立过大功
原来朱棣有四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和朱高燨。除第四子不知何人所生并且早死之外,其余三个都是徐达的长女,就是后来的徐皇后生的,各有特点。其中老大朱高炽为人内向,做事比较慢,身体可能患有肥胖症,长得体态臃肿,行动笨拙,不善骑射;老二朱高煦为人矫捷凶悍,据说腋下有几块癣,当时称为“若龙鳞数片”,应该是一种皮肤病,但长期受到朱棣军事活动的影响,身材高大,善于骑射;老三朱高燧为人较为精明,善于讨好朱棣(《明史诸王传》)。三个儿子中朱棣最喜欢的是老三朱高燧,最为器重的是老二朱高煦,最不喜欢的恰恰是老大朱高炽。那么同样是自己的孩子,朱棣为什么会器重老二朱高煦呢?
因为在朱棣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中,朱高煦作为朱棣的得力助手,勇猛善战,功勋卓著,为朱棣“靖难”成功帮了大忙。高煦曾多次在朱棣战败之际,甚至差点被敌人追杀时,率骑兵部队勇猛冲杀赶来救援,不仅救了朱棣一命,有时还使燕军反败为胜。其中较为典型的一次,是朱棣起兵后不久的白沟河之战。白沟河大致位于现在河北中部的雄县和定兴之间,大约在1399年冬季,也就是六百多年前,白沟河两岸都是战场。
朱棣率燕军与李景隆的政府军大战于白沟河。李景隆人多势众,几十万军队列阵数十里,命令士兵向冲过来的朱棣一队人马射箭。箭像雨点一般射过来,朱棣所骑的战马连续三次被射倒,他也连换了三匹战马,冲锋陷阵打了半天,自己带的三袋箭也都射光了,于是就抽出宝剑冲杀,后来手里的剑也卷了刃,被敌军追着打(《明通鉴》卷一二)。
估计朱棣的马也中箭跑不动了,来到一处堤坝下面就上不去了,眼看就要被追兵赶上来,前锋的枪尖几乎就要刺到朱棣了。朱棣连忙跳下马跑上堤坝,然后举起马鞭子摇晃,假装招呼后面的部队。堤坝下的追兵怀疑有埋伏,没敢继续追,但大队人马都堵在那,准备冲上去。恰在这时,朱高煦率领一队骑兵冲了过来,救下了朱棣。
朱棣当时可能有些奇怪,就问朱高煦说,其他将领都在鏖战,你怎么来了?朱高煦说:我听说父王你才领了几个骑兵,居然同敌人大队人马周旋,我是怕你有什么闪失,所以就来了。朱棣一听很高兴,老二来的可真是时候啊。于是他就对高煦说,我打了半天可是打累了,你就继续进攻吧!于是高煦就率领这一千多名精锐骑兵杀了过去,最终打退了敌人(《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
还有东昌之战、浦子口之战等战役中,朱高煦都有类似的表现。当时战役的规模比较大,双方每次都有十几万、几十万兵力投入战斗,交战的范围可能达到方圆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像朱高煦这样的将领肯定会独当一面,混战之中可能与朱棣拉开较远的距离,甚至会暂时失去联系,因此不可能随时关注和了解朱棣的作战情况,但高煦几乎每次都是主动地率领一些机动骑兵部队,在战败以后及时地出兵援救朱棣,事先并没有准备。
3.老二才是朱棣最想立为太子的人选
从这些情况看,朱高煦这个人至少有几个特点:第一,意志坚强,善于打硬仗,并且很有毅力,常常是在打败了以后还要顽强作战,绝不轻易放弃,可以说朱高煦的这个特点几乎就是他父亲的翻版。各位知道,朱棣就是这样一个打仗异常勇猛、从不放弃的人。看来朱高煦是多多少少继承了朱棣的特点,打仗勇猛,意志坚强。
第二,朱高煦在燕军里具有较高的、很特殊的地位,可以指挥和调动机动骑兵部队。各位知道,骑兵部队在冷兵器时代,是极其重要的兵种,而机动骑兵部队相当于后备军,打胜了不用,但是打败了可就非常有用了,没有主帅的命令,一般的将领是不可能轻易调动这支部队的。而燕军可以说是朱棣的私人部队,是家兵,朱高煦作为主帅的儿子,可以在没有主帅命令的情况下,指挥和调动机动骑兵部队,由此可见高煦在燕军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号召力。
第三,这个人比较有全局观念。你看,每当朱棣打了败仗、最需要援助的时候,并且是在事先无法预料的情况下,高煦几乎每次都能及时地出兵救援。可见这个人很清楚,父亲在什么时候最需要他。当然,这里面还有一层原因,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父子关系以及朱高煦对父亲的关心,也是他能及时救援朱棣的重要原因。总之一句话,没有朱高煦的英勇善战,朱棣的夺位之战是否成功,恐怕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可以这样说,朱高煦为父亲夺取皇位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这样一个儿子,朱棣当然非常高兴,因为每一次胜利都意味着他向皇位又迈进了一步,因此他格外器重朱高煦,甚至在几次战役取胜之后,一高兴就给朱高煦一个非常大的承诺:将来得了天下,我要传位给你!原话是:“勉之,世子多疾,如得天下,以若为嗣。”(《国榷》卷二)意思是,好好干!你大哥身体不好,将来我夺了天下,就立你当太子!这些话朱棣曾多次明确说过,《明史》等书里都有类似的记载。
虽然这种许诺不乏政治利诱和一时冲动的成分,但也不可能完全是空头支票,尤其是几次关键性战役的胜利,朱高煦充分展示了自己英勇善战的本事,受到了朱棣极大的赏识和器重。他感到朱高煦很像自己,并且对自己的事业很有利,因此将来立朱高煦做太子的许诺,应该是朱棣的真心实意。正是因为有了父亲的许诺,朱棣登极后朱高煦才较为狂傲,朱棣对他也较为纵容。因此从这些情况看,朱高煦才是朱棣最想立为太子的人选。
(二)朱高炽的优势与朱棣的顾虑
那么朱棣的长子朱高炽除了身体臃肿、性格内向之外,是否还有一些优势呢?有!同二弟相比,朱高炽虽然不是勇猛善战,但却拥有两个别人无法忽视的优势:一是他是太祖朱元璋当年亲自册立的燕王世子,就是燕王的王位继承人;二是他当年曾率北平老弱军民,打败了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进攻,保住了燕军的老巢——北平城。
1.朱高炽的优势之一:朱元璋册立的燕王世子
先说第一点,就是朱高炽被皇爷朱元璋册立为燕王世子。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当年朱元璋为了考察和培养孙子们,经常把他们召入京师,让他们到自己身边读些书、做点事,给以磨炼,借以查看他们的人品和才干。有一天,朱元璋召来了朱高炽等几个孙子,要他们分别去检阅守卫京城的京营军。别人都忙着去检阅,要以办事迅速来讨好皇爷。可是只有朱高炽仍和平时一样不紧不慢,比别人回来都晚。
皇爷朱元璋可能有点不高兴,于是派人把朱高炽叫过来问他:“你怎么迟到了?”朱高炽不紧不慢地回答说:“因为早上天气太冷了,我让那些士兵吃过早饭再检阅,所以迟到了。”听朱高炽这么一说,朱元璋高兴了,对他表扬了一通,认为这个孙子不错,能体恤下属,品行宽仁(《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实际上朱高炽之所以检阅迟到,也许是因为他性格内向,做事一向迟缓,上面的话不过是临时的借口,但这话却使朱元璋很满意,也留下了好印象。
还有一次,朱元璋把一些奏本交给朱高炽,要他代为分检一下。高炽也聪明,选了一些与军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奏本送上来,这就先投合了皇爷朱元璋的心思。奏本中有些错字,朱元璋为他指出来并问他:“你大概没有看见吧?”朱高炽或许做事马虎真没看见,或许有意这样顾大局而不拘小节,但他的回答却很妙:“我不敢马虎,不过我觉得这样的小错处,实在不值得给皇爷您添麻烦。”(《明仁宗实录》卷一)
这句回答更赢得了朱元璋的欢心,加深了对他朱高炽的好印象,觉得这个孙子善于辨别轻重缓急,做事有板有眼,又是燕王朱棣的长子,因此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元璋亲自册封朱高炽为燕世子。由此可见,属下给领导做事,一定要先弄清领导的意图,分别轻重缓急,只要抓住要害就行,不能什么都顾。这样才能让领导满意,领导才能信任你、器重你。
2.朱高炽的优势之二:坚守北平的战功
除了身份上的优势之外,朱高炽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死守北平的战功。当年朱棣起兵后,朱高炽曾率北平的老弱守军万余人,打退了李景隆五十万政府军的进攻。各位可以想象,一万多人守北平,居然打退了近五十倍敌人的进攻,在当时许多人看来,也是一件了不起的战功。
当时北平的一万多名军人都是老弱,朱高炽本人也没打过仗,没有守城的经验,但他能虚心向城中有经验的老兵和其他人请教,充分发挥这些人的作用。尤其是他的母亲,也就是徐达的长女、后来的徐皇后,率领北平的妇女家属积极支持朱高炽,加上朱棣选派的姚广孝等人尽心辅佐,朱高炽率北平军民在危急之时,多次击退了敌方的进攻。那么在北京保卫战中,朱高炽都干了哪些事呢?
一是偷袭敌营。朱高炽连续多次晚上派人偷袭敌营,搅得敌方几十万人夜间不辨敌我,自相残杀,到了天亮一看,才知道上当了。这样一连多日敌方士兵夜里都休息不好,白天打仗没劲,敌方统帅李景隆没办法,只好退兵十几里(《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
二是严加守备。朱高炽在北平守将的协助下,把守城的各项事务,都安排得非常到位,充分利用这一万多名老弱军人严加守备。有几次敌方几乎要将北平几个城门攻破了,但都被朱高炽指挥守军打退了。
三是浇灌冰城。当时北平的气候比现在还要冷,几乎是滴水成冰。朱高炽就利用这个条件,下令全城军民连夜打水浇灌城墙,一夜之间,北平的城墙都冻成了冰墙,又厚又滑,敌人根本无法攻城,梯子搭不上城头,人也爬不上去;加上政府军多为南方人,经不起北平的严寒天气,估计也没有及时配备棉衣,因此冻死不少,手脚冻坏的更多了,战斗力大为下降。后来朱棣的军队赶来,朱高炽就派城里的部队与父亲里外夹击,终于打退了敌军,保住了北平城(《明通鉴》卷一二)。
其实那些善于干事的人,自己不一定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干,只要能利用和发挥团队的优势,就能干成别人办不到的事。朱高炽守北平就是这样,一个腿脚不好、不会打仗、不会守城的人,居然打了胜仗守住了城,可见朱高炽还是有些过人之处。
如果北平被攻陷,朱棣就失去了老巢,军需、粮饷和所有的家眷都被一窝端了,那这个仗还怎么打,“靖难”之战必败无疑,朱棣又怎么可能会最终当上皇帝呢?因此,战后一些人甚至连朱棣本人也承认,高炽坚守北平的战功几乎无人可比,更是别人无法超越的一大优势(《明史纪事本末高煦之叛》)。
3.朱棣立老二的想法受到亲信阻挠
尽管朱高炽拥有这些优势,不过其实大家都清楚,朱棣喜欢和器重的是老二朱高煦,一直都想立他当太子,这是明摆着的事。只是朱棣的想法运作起来并不顺利,首先在他的亲信那里就遇到了阻力。隆平侯张信是朱棣的重要亲信,他原来是朝廷派到北平监视朱棣的将领,“靖难之役”前建文帝曾有密诏给张信,命令他和其他将领控制朱棣,但张信却暗中向朱棣通风报信,使朱棣逃过一劫。后来朱棣夺位成功,非常感激张信,称他是自己的恩人,并且认为张信通风报信的功劳不在“靖难”诸将之下,因此慷慨地把张信封为隆平侯。就连诸王兄弟有什么隐私,朱棣都派张信去暗中调查,可见对他非常信任(《明史张信传》)。
据说一开始朱棣曾经私下征求张信的意见,要立高煦当太子,但张信不同意,还不高兴地随口顶撞朱棣:“这事关系相当重大,哪能随便这么干呢?!”结果惹得朱棣一怒之下拔出佩剑,当场砍掉了张信的几颗牙,弄得张信满嘴冒血,溅了一身(陈沂《畜德录》)。这个故事不一定完全真实,但也说明朱棣想立高煦的决心有多大。
既然你朱棣最想立老二朱高煦为太子,那就立吧,你是皇帝,理论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就连夺取皇位这么难的事都办到了,想立老二当太子难道还能比夺位更难吗?何必非要征求大臣的意见呢?况且朱棣本人是靠武力夺取皇位的,以老四的身份夺了侄儿建文帝的天下,这个实际行动已经打破了立老大的传统规则,就是说朱棣现在已是皇帝,完全有权不立老大了,那么他为什么不直接立老二朱高煦呢?他有哪些顾虑呢?
4.朱棣有顾虑,必须争取文臣势力的支持
每一个人都有难事,虽然贵为天子也不例外。其实朱棣顾虑的原因很简单,他在夺位之后,必须争取得到文臣以及各方政治势力的支持。各位知道,朱元璋是打天下的开国皇帝,所以明初洪武时期武将的作用大、地位高;但是打天下的任务完成以后,治理天下的文臣的地位和作用有所提高,所以武将的作用和地位自然下降。建文帝上台后,国务活动以和平建设为主,调整了明初的许多东西,后人称为“建文新政”。新政的执行者,也就是文臣的地位和作用,都比洪武时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朱棣夺位称帝后,虽然名义上指责建文新政,也推翻了建文帝的许多做法,但整个社会的局势毕竟已是和平时期,文臣集团尤其是前朝遗留下来的上层精英群体,就成为朱棣必须依靠的政治力量。如果朱棣非要顶着压力强行册立老二,势必会得罪这帮文臣,非常不利于将来的统治。况且朱棣是靠暴力夺取皇位的,属于非正常渠道,名不正言不顺。你从侄儿手中夺了皇位,虽然打了靖难的旗号,可傻子也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啊,许多人当时就认为,朱棣的皇位来路不正。因此在朱棣称帝后,有一大批建文旧臣自杀的自杀,弃官的弃官,种种迹象表明,朱棣的夺位行动不完全得人心,并且已经失去了一批支持者。
这还不算,朱棣上台后又杀掉了一大批朝中的不合作者,对建文忠臣及其家属进行了极为野蛮、残暴的迫害。最有名的是灭了方孝孺的十族,比古代最残暴的灭九族还多一族,破了一个灭族的纪录,简直令人发指(《明史纪事本末壬午殉难》)。这样一来,他又失去了一批支持者。就是说,朱棣在上台初期,统治基础并不稳固,这对他是很不利的。朱棣用残酷的手段镇压对手,只是靠强力暂时控制住了局面,这样下去不可能维持政权的长久。
此外,朱棣即位后的政权班底有许多是燕府旧人,就是他夺位前当燕王时期的老部下,如果他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不顾这些人的意见硬来,非要强行册立老二为太子的话,那么势必会失去这些老部下的支持。前后加起来,朱棣就要连续失去三批支持者,得罪人太多,那样对他的统治更是不利。
大家知道,一个国家、一个政权要想维护持续的统治,必须得到最大多数政治势力的支持,拥有雄厚的、足以支撑这个政权进行运转的社会基础才行。朱棣是个政治家,不可能不懂这一点,因此在上述情况下,他必须考虑如何争取各种政治势力的支持,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当务之急就是收买人心,稳定政局,不能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一意孤行,再同这些人闹僵,因此朱棣必须征求这些人尤其是建文旧臣的意见。在究竟立谁当太子的问题上,众位大臣又是什么意见呢?其中大部分人都主张册立老大朱高炽,只有少部分武将主张立老二朱高煦。虽然老大、老二都有支持者,但是哪一派的势力更大呢?
(三)朱高炽的支持势力大,选立太子出现僵局
1.老大的支持者实力相对雄厚
老二朱高煦的支持者主要是一批武将,其中代表人物是邱福。这个人是朱棣起兵夺位的主要将领,朱棣上台后封他为第一武臣,封号是淇国公。他和一批武将多次劝说朱棣立老二当太子,对朱高煦更是一口一个“二殿下”(《明史纪事本末高煦之叛》)。
这些人同朱高煦在夺位之战中可谓患难与共,是一同拼杀出来的生死兄弟,因此当然希望老二朱高煦当太子,这对他们日后的发展极有好处。但武将集团并非全部拥立朱高煦,其中成国公朱能就没有明显的倾向,“靖难之战”的另一大将张玉之子张辅,也没有拥立朱高煦,并且有些瞧不起他。因此,高煦支持者不多,并且重量级的人物极少,群众基础不是很雄厚。
相比之下,老大朱高炽的支持者,却占大多数,主要来自文臣集团,并且有许多重量级人物,如金忠、解缙、黄淮等人。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文臣们的意见非常统一,占有优势,并且态度很坚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