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改革的教训:打捞中国历代沉没的改革


作者:李仕权  日期:2015-06-13 22:18:3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他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对于中国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而言,最重要的命题之一就是:如何从中国历代的改革中汲取有益的借鉴?
  管仲、商鞅、汉武帝、王安石、雍正等的变法或者改革,已经被大写特写,而除了这些,历史上还有更多大的改革,它们的价值,在无形中被我们所忽略。
  知古鉴今,本书就是去打捞那些更有价值的“沉没的改革”,包括:史上第一次全面改革“周厉王改革”,让秦国实现超级逆袭的真正起点“秦献公改革”,让汉朝比汉武帝时更鼎盛繁荣的“汉宣帝改革”,官不聊生中让民安生的“汉明帝改革”……
  在娓娓道来的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改革故事中,我们会发现,历史总是那么巧合,它们提供了惊人的切实的经验和教训,给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国人以启迪与警鉴,使我们更加智慧地面对当下和未来。这正是《改革的教训》一书有识、有趣、有料之所在。
  作者简介:
  李仕权,生于1982年。武汉大学学士、硕士,中国社科院博士,现任《人民日报》头版副主编。曾在2010年推动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成为当年“十大文化事件”之一。
  目录:
  自序改革的教训
  导论打捞沉没的改革
  第一章周厉王改革:史上第一次全面改革
  国人暴动其实是贵族政变
  周厉王真的不是周扒皮
  周厉王改革动了贵族的奶酪
  西周财政悬崖愈演愈烈
  杀父之仇居然也共戴天
  越级爱国遭遇人人喊打
  宣王中兴是沾厉王的光
  小结:历史耻辱柱,放下周厉王
  第二章秦献公改革:秦国超级逆袭真起点
  秦献公带领秦国完美逆袭自序改革的教训
  导论打捞沉没的改革
  第一章周厉王改革:史上第一次全面改革
  国人暴动其实是贵族政变
  周厉王真的不是周扒皮
  周厉王改革动了贵族的奶酪
  西周财政悬崖愈演愈烈
  杀父之仇居然也共戴天
  越级爱国遭遇人人喊打
  宣王中兴是沾厉王的光
  小结:历史耻辱柱,放下周厉王
  第二章秦献公改革:秦国超级逆袭真起点
  秦献公带领秦国完美逆袭
  废人殉补三百年人口欠账
  与墨家一拍即合相见恨晚
  设改革特区搞“一国两制”
  户籍连坐“发动群众监督群众”
  “万般皆下品,唯有军功高”
  商鞅变法是秦献公改革“升级版”
  小结:秦国崛起了,墨家消失了
  第三章汉宣帝改革:正本清源成就最鼎盛
  汉宣帝时更胜汉武帝时一筹
  “暗战”霍家积累改革权威
  正本清源从“打老虎”开始
  正本清源在整顿吏治中深化
  正本清源在经济调整中升华
  正本清源在经营西域中拓展
  小结:汉武帝梦想,汉宣帝实现
  第四章王莽改革:在模仿中走进死胡同
  “儒经钻研透,当官如捡豆”
  官僚世族渐成割据之势
  这个官二代不一样
  人气王高票赢得皇帝选举
  学汉武帝利用匈奴转移矛盾
  改革是场“汉武帝模仿秀”
  改革仅仅搭建了“纸牌屋”
  小结:模仿汉武帝,却成替罪羊
  第五章汉明帝改革:官不聊生中让民安生
  光武帝时期“日子好混官好当”
  根基不稳的东汉王朝
  “小时了了,长大仍佳”的汉明帝
  官不聊生之只给宗室“半碗饭”
  官不聊生之“朝中有人也不灵”
  官不聊生之“如履薄冰官难当”
  让民安生之“绝不折腾老百姓”
  让民安生之“借兵打仗安定边疆”
  小结:官不聊生时,百姓幸福日
  第六章隋炀帝改革:急于求成中功败垂成
  被关陇集团把持的隋朝朝政
  消除贵族对农户的“剪刀差”
  营建东都跳出关陇“包围圈”
  开运河打通帝国“任督二脉”
  改官制开科举打破门阀垄断
  隋朝并非“被政绩工程拖垮的王朝”
  急功近利中功败垂成
  小结:他罪在当代,却功在千秋
  第七章唐武宗改革:拨乱反正赢中兴局面
  晚唐皇帝不如亡国之君
  反宦官专权匡正朝局
  反四风纠正政风积弊
  反腐败斧正官场沉疴
  反仕途太滥导正入仕门径
  反寺院经济厘正财税来源
  反藩镇割据扶正中央集权
  唐宣宗尽反会昌葬送改革
  小结:一任一蓝图,规划成鬼话
  第八章宋仁宗改革:扭扭捏捏的庆历新政
  肖邦也弹不出范仲淹的忧伤
  被“朋党”帽子压垮的改革派
  改革动了士大夫最大的“奶酪”
  听政的太后扳不倒地方的贪官
  宋朝“三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官商勾结洞开“政商旋转门”
  内忧外患下“出笼”庆历新政
  耳根子软的宋仁宗缺主心骨
  庆历新政对王安石变法投石问路
  小结:守成之贤主,改革之懦夫
  第九章明孝宗改革:抢在革命之前搞改良
  终止“只知有厂卫,不知有朝廷”
  终结“纸糊阁老”和“泥塑尚书”
  清理官场的绿色通道“传奉官”
  借两京御史案过滤言路噪音
  改革财税堵住损耗“无底洞”
  打响明朝商人翻身解放第一枪
  兴修水利实现“大灾无大难”
  知耻而后勇勤政现中兴
  明武宗好逸乐让改革灰飞烟灭
  小结:抢在革命前,大力搞改良
  结语别让今天的改革沉没在明天的历史中
  后记替这个残酷的世界给自己一记温柔的耳光前言改革的教训
  多年以后,道光皇帝批准《南京条约》这个近代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时,准会想起祖父乾隆皇帝带他接见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那是1793年9月的一天下午,马戛尔尼在热河(今承德)避暑山庄借向乾隆祝寿(八十大寿)之机递交了国书,提出通商要求,但遭到了拒绝。在回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复函中,乾隆说了这么一句著名的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究竟从什么时候、是什么原因使天朝上国一步步陷入被动挨打局面的?当道光皇帝思考这一问题时,他会无数次地想起那个遥远的下午,却从来没有从中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仿佛批准《南京条约》和那个遥远的下午就像“鱼与飞鸟,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不可能
  有任何瓜葛。殊不知,草蛇灰线,伏脉千里,那个遥远的下午早已为《南京条约》埋下伏笔。
  不会吸取经验和教训的人,他通向成功的道路是遥远的。同理,不会吸取经验和教训的改革,通向成功的道路也是遥远的。
  本书要说的,正与此相关。改革的教训
  多年以后,道光皇帝批准《南京条约》这个近代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时,准会想起祖父乾隆皇帝带他接见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那是1793年9月的一天下午,马戛尔尼在热河(今承德)避暑山庄借向乾隆祝寿(八十大寿)之机递交了国书,提出通商要求,但遭到了拒绝。在回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复函中,乾隆说了这么一句著名的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究竟从什么时候、是什么原因使天朝上国一步步陷入被动挨打局面的?当道光皇帝思考这一问题时,他会无数次地想起那个遥远的下午,却从来没有从中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仿佛批准《南京条约》和那个遥远的下午就像“鱼与飞鸟,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不可能
  有任何瓜葛。殊不知,草蛇灰线,伏脉千里,那个遥远的下午早已为《南京条约》埋下伏笔。
  不会吸取经验和教训的人,他通向成功的道路是遥远的。同理,不会吸取经验和教训的改革,通向成功的道路也是遥远的。
  本书要说的,正与此相关。
  永远都无法让螃蟹蛙跳
  谈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第一个问题是:应该主要吸取中国历史
  上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还是其他国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让我们先看一个跟螃蟹有关的故事。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你好,我要到河
  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到达
  河边了。”螃蟹走了老半天,可是连河的影子都没见到。后来,螃蟹
  又遇见青蛙,就埋怨青蛙:“你害得我好苦,我走了老半天,连河的
  影子都没看到。”青蛙摇头笑着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
  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了。”
  这个故事也可以反过来讲,变成青蛙向螃蟹问路,但核心却不
  变——要“走自己的路”。
  中国发展的道路,中国改革的道路,何尝不是要“走自己的路”。
  故事正着讲,如果西方发达国家是青蛙,那么顺着它指的道路,中国
  这只螃蟹,是到达不了代表成功的河岸的。故事反过来讲也一样,如果西方发达国家是螃蟹,那么顺着它指的道路,中国这只青蛙,也同样抵达不了代表成功的河边。必须明白,永远都无法让螃蟹擅长蛙跳,也永远都无法让青蛙习惯横爬。
  归结为一句话: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十几亿庞大的人口,中国这样一个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超大规模国家,不可能亦步亦趋走别人的路,只有坚持走自己的路,用独特的制度文明、独有的价值追求、独到的文化范式,才能给予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美好的未来。
  教训往往比经验更管用
  在此基础上,第二个问题是:应该主要吸取中国历史上改革的经验,还是教训?恐怕是教训,原因有三:
  其一,经验总结得多,教训汲取得少。
  当说起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时,往往说的都是那些成功的或者基本成功的改革,绝大多数写中国历代改革的著作和文章,侧重的都是那些广为人知的成功改革,主要是谈经验。这就造成对中国历代改革的经验总结得多,教训吸取得少。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短板效应”警示我们,在汲取中国历代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时,我们最应该做的功课,是补齐对教训汲取不够的“短板”。
  其二,经验侧重顶层设计,教训关注具体落实。
  翻翻写中国历史改革的著作和文章就会发现,对经验的总结侧重点在顶层设计,突出改革的整体性、关联性、匹配性和衔接性,彰显举措的针对性、合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但对改革措施的细节和落实的重视不够。可是千条万条,不落实就是白条;千招百招,不落实就是虚招。对教训的反思,恰恰较为重视改革举措的贯彻落实。综观古今中外的改革,大多数的落实情况都很糟糕,以至于根本轮不到拼顶层设计。
  其三,经验往往不管用,教训却常常很顶用。
  经验要怎样才会起作用?要符合很多前提条件,经济方面的、政治方面的、社会方面的、文化方面的等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世易时移,彼时得出的经验,由于众多条件发生了变化,此时不一定管用。但教训就不一样了,它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讲究,不需要各种条件的协调配合,只要有一点符合了,就有可能被触发,“很顶用”地起作用,时刻准备着再次给你一个“下马威”。
  也就是说,在同等的情况下,教训往往比经验更管用。正所谓: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但昨天的风雨,仍能泥泞今天的道路。
  本书要谈的正是“改革的教训”,而且是中国历史上改革的教训。
  这些教训只是冰山一角
  那么,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历史上的改革给了我们哪些教训?
  总结归纳难免挂一漏万,特别是对历史的概括。因为“历史嘲笑一切试图强迫将其纳入理论范式和逻辑规范的举动;历史是对我们概括化的大反动,它打破了全部的规则;历史是个怪胎”。尽管如此,仍值得一试。
  比如,有一个改革的教训是——缺少群众基础,没有人民支持,再好的改革也只是空中楼阁。
  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暗喻了这个道理。安泰俄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巨人,他是大地女神盖亚的儿子,力大无穷,只要与大地保持接触,就不可战胜,因为他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大地女神那里获取力量。后来,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将安泰俄斯举到了空中,使其无法从大地女神那里获取力量,便将他扼死了。其实,大地女神暗喻的就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一切改革的力量源泉。
  西周的周厉王改革揭示了这个教训。由于脱离了人民群众,周厉王虽然身为高高在上的天子,推行改革却十分无力,还被守旧的贵族发动政变赶下了台,流放至死。要进行改革的周厉王,就像一只奢华却不自主的风筝,其实就是东方的安泰俄斯,一不接人民群众这个地气,就脆弱得不堪一击。
  再比如,有一个改革的教训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当内忧还没积重难返时,当外患还没黑云压城时,当政治还算清明时,当经济还在发展时,当社会还能稳定时,不抓住时机改革,等到国家元气大伤,人民水深火热,起义暴动呈星火燎原之势时,才想起改革来,还能补救什么呢?
  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中国方正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6页。
  王莽改革就是如此。西汉末年,由于皇帝荒淫无道,错失改革时机,整个社会沦为一个千疮百孔、危机四伏、不可救治的烂摊子,没有了回旋余地,无论是拿着“新船票”的王莽,还是拿着“旧船票”的刘姓皇族,都无法阻挡西汉这条破船要沉的命运。于是,王莽的改革就成为这样一种“历史的行为艺术”:王莽拿着一个叫改革的气球,要穿过一个种满仙人掌的花廊,结果其实早已注定,能够撑多久,那只能看他的造化了。
  还比如,有一个改革的教训是——改革要做到“蹄疾而步稳”,不能坏了节奏、失了章法,乱成一锅粥。
  改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都不可小觑,必须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做到“蹄疾而步稳”,否则就会步子不稳、后劲乏力,甚至葬送改革前途。
  隋炀帝改革就吃了这个亏。隋炀帝推行的改革,在当时可谓力度大、程度深、站位高、谋划远,但他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关联性、系统性认识不够,没统筹好主次顺序坏了节奏,没协调好轻重缓急失了章法,有的改革急于求成,有的改革仓促推进,没能做到“蹄疾而步稳”,结果改革马失前蹄——栽了!
  还比如,有一个改革的教训是——改革要见成效往往是“病去如抽丝”,但颠覆改革成果却“病来如山倒”。
  改革是针对问题产生的,是要解决问题的,而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改革不可能立竿见影,不能够药到病除,只能在久久为功中一个一个克服困难、一个一个解决问题,正所谓“病去如抽丝”。但要颠覆改革成果却容易得多,正所谓“病来如山倒”。
  唐武宗改革就遭遇了这个问题。唐武宗励精图治,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系列拨乱反正式的改革,创造了唐朝后期最为平稳安乐的一段时期,成为“灰暗晚唐”的一抹亮色。可唐宣宗继位后,把唐武宗推行的改革悉数废止,将改革大业葬送殆尽。于是唐武宗改革沦为这样一个历史情景:唐武宗像一个街头的绘画家,他把安史之乱后的历史涂鸦,变成了凡·高笔下宁静的绚烂星空。只可惜,他离开之后,不断有人来涂鸦。
  ……
  这些教训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改革的教训在时光深处等你,等你在后面的章节中自己发掘,这将比我为你概括总结的精彩千百倍。★综观古今中外的改革,大多数的落实情况是如此糟糕,以致于根本轮不到拼顶层设计。
  ★改革如果不能改变利益集团格局,不能重构社会结构,那么,所取得的成效都是暂时的,所收获的功效都是脆弱的,最终逃不脱失败的结局、沉没的命运。
  ★每个个体,无论是不是既得利益者,都有自己的利益,都可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阻碍改革——就算舍弃的只是很小的一块“奶酪”,而得到的将是更大的一块“蛋糕”。
  ★让很多改革者时常感到沮丧的是:本该对改革充满热情的改革受益者即广大民众,却往往“装睡”——或者遇见问题绕着走,或者碰到矛盾躲着走,或者看见困难低头走。内忧外患下“出笼”庆历新政
  冗官、冗兵、冗费,官商“勾肩搭背”,
  “政商旋转门”转个不停,两者配伍生下的“怪胎”就是外强中干的大宋帝国——表面上看富庶强盛,实际上不堪一击。
  表面上看,11世纪的大宋帝国堪称那个时代无与伦比的富强之邦。
  国土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而且是东亚大陆气候最宜人、物产最丰饶的国家;人口超过1亿,而且是当时世界上文明素质最高的人口;超过7亿亩的农田,每年可以生产超过6000万吨的粮食和3000万束草料,“苏湖熟,天下足”,每年的粮食等物资都有可观的富余;每年茶叶的产量超过2.5万吨,绢帛产量超过1000万匹,这些商品被源源不断地卖往世界各地,也为帝国带来了可观的财富;钢铁产量超过15万吨,这在当时的世界属于天文数字,直到1911年清朝灭亡,钢铁产量也只有13.2万吨;建造业也很发达,排水量超400吨的远洋帆船、高120米的塔、长达1200米的大桥都已经在宋朝成为现实;国家财政也很可观,11世纪中期,大宋朝的年财政收入突破4000万两白银(根据可比价格换算),而清朝最多时也只有4858万两白银。值得注意的是,宋朝的疆域和人口均只有清朝的四分之一左右。
  矛盾的是,宋朝又是历史上少有的积贫积弱、被动挨打的朝代!在对外战争中,几乎从未捞到过好处,结局不是割地就是赔款。
  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宋辽缔结条约规定:宋朝每年送给辽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史称“澶渊之盟”。后来到了宋仁宗时期,辽国又提出增加岁币,在“澶渊之盟”约定的基础上,每年增加银10万两、绢10万匹,史称“重熙增币”。值得说明的是,在“重熙增币”中,宋朝是向辽国“纳”岁币,即岁币是宋方上纳给辽方的,不是赠送的。对这种充满侮辱性的要求,宋仁宗也委曲求全答应了。
  公元1044年(宋仁宗庆历四年),宋朝与西夏达成和约。和约规定:夏取消帝号,宋册封其为夏国主,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7万两、绢15万匹、茶3万斤;另外,每年还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22000两、绢23000匹、茶1万斤。
  不仅外患深重,内忧也不轻松。宋仁宗亲政后,小规模农民起义和小股兵变相继爆发,而且“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
  激烈的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交织在一起,震动了宋朝朝廷。正是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势下,在改革呼声的推动下,宋仁宗“遂欲更天下弊事”,起用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实行改革,推行庆历新政。庆历新政,除了上文讲到过的吏治改革,还有以下几点:
  厚农桑,即重视农桑等生产事业。要求各级政府和官员,要着眼长远着眼根本,把促进农业生产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切实落实奖励农耕、扶助农桑、兴修水利等政策。
  减徭役,即减少农民的徭役负担。要求将各州军的使院和州院并为一院,以减少公家的徭役需求;将户口少的县裁减为镇,将多个户口稀少的县邑合并为一个,以减少冗员,减轻百姓供养负担。另外,还有一些杂役,政府能通过其他方式解决的,如派州县闲散的士兵,就尽量不折腾农民,让农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
  重命令,即严肃对待和慎重发布朝廷命令。宋朝有一个弊端,就是“文山”,朝廷今天下发一个文件,明天下发一个文件,地方再用文件落实文件,结果文件成山,但政策却没有落实。针对这种情况,范仲淹提出,朝廷今后颁行条令前必须反复论证,审定成熟后再颁发;而颁发后就不得再更改,而且要严格贯彻落实,否则予以严惩。
  推恩信,即广泛落实朝廷的惠政和信义。以往朝廷的有些惠民政策被地方截留,“中梗阻”严重,“最后一公里”不畅,让惠民政策落空。范仲淹提出,要派遣巡察使巡视各地,监督检查各种惠民政策是否贯彻落实到位,杜绝阻隔皇恩的现象发生。
  另外,还有一个没有得到推行的改革措施,即修武备、整治军备。针对军费开支过大,范仲淹主张部分恢复府兵制,在京城附近地区招募强壮男丁,让他们农忙时务农(每年三个季度),农闲时练兵(每年一个季度),寓兵于农,既可以节省给养之费,又可以充作京畿卫士,辅助正规军。这项改革措施,宋仁宗没有应允,也就没有推行。
  耳根子软的宋仁宗缺主心骨
  内忧外患下出笼的庆历新政,为何仅仅过了两年就夭折了呢?
  这得从宋仁宗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起。毕竟,改革能否持续、彻底地推行,关键在于最高统治者的态度和决心。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具体事例看看宋仁宗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一件事:宋仁宗吃到沙子却不声张。
  宋仁宗有一次用膳,吃着吃着,突然嘎嘣一声吃到了一粒沙子,他赶紧吐出来。在旁边伺候的宫女吓坏了,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宋仁宗连忙说:“千万别声张我曾吃到沙子,这可是死罪啊。”面对这样一个突发事件,宋仁宗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的牙痛和难受,而是他人因此而可能遭遇的惩罚,确实是个“心地仁慈的人”,这么评价宋仁宗应该算中肯。







阅读提示:改革的教训:打捞中国历代沉没的改革的作者是李仕权,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改革的教训:打捞中国历代沉没的改革下载地址

上一本:唐史并不如烟
下一本:任务:活着再见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