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晓翔 日期:2015-06-13 22:20:07
从1944年5月到1945年5月,处于绝望中的德国空军,竭力挣扎。面对占据绝对力量优势的敌人,德国空军试图通过改组部队、发展新式飞机、研发导弹等手段,重新赢得优势。为此,在战争的最后一年,德国空军几乎取消了它的轰炸机部队,依靠战斗机从事包括对地攻击在内的大部分作战任务,同时在科技领域投入巨大资源。
本书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德国空军这段夹杂着希望走向毁灭的历史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既能从书中感受到战略轰炸的威力,又能对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有更深的感触与思考。
作者简介:
孙晓翔,资深军事历史研究爱好者,拥有历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多集中于海军、空军史领域,曾在《战舰》、《现代舰船》、《舰载武器》等杂志发表文章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十字路口
第二章夏季灾难
诺曼底战役
崩溃的东线
帝国保卫战
第三章喘息与重组
轰炸机/战斗轰炸机
导弹空袭第一章十字路口
第二章夏季灾难
诺曼底战役
崩溃的东线
帝国保卫战
第三章喘息与重组
轰炸机/战斗轰炸机
导弹空袭
战斗机部队
阿登反击战
第四章迈入1945年
人民战斗机
次世代项目
导弹/火箭项目
火箭战斗机
第五章走向深渊
塌陷的夜空
绝望的空袭
最后的空战
第六章最后一幕
附录德国空军最后的实力统计
参考文献
槲寄生轰炸机
所谓“槲寄生”原本是指一种小型灌木。它通过寄生在杨树等树木的树枝上存活。所谓槲寄生飞机即指将2架或多架飞机组合成1个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所有飞机引擎都会开启,但只会优先使用1架飞机所携带的燃油,以保证另一架飞机可以飞行更远的距离。所以槲寄生飞机的好处即在于,可以在不制造更大型飞机的前提下,增加飞行距离。这种概念起源于30年代的英国。当时,为实现跨大西洋直航,英国人率先使用了此种技术。随后,苏联人又将这一概念运用于军用航空。他们在四引擎的TB-3型轰炸机的机翼下挂载了2架伊16战斗机,再由后者携带2枚250公斤重的炸弹,由此构成了一种远程轰炸机。在临近空袭目标时,TB-3会施放两侧机翼下的伊16,后者依靠自身动力完成投弹任务,然后自行返航。在巴巴罗萨战役初期,苏联空军曾利用此种槲寄生轰炸机对罗马尼亚的油田进行过数次轰炸,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随着大量基地沦陷敌手,苏联空军最终失去了空袭罗马尼亚的前沿机场。槲寄生轰炸机随后也销声匿迹。到1942年,随着战略形势逆转,德国空军也开始探索槲寄生飞机的实用性问题。最初的设想只是利用此种技术增强远程空运能力,即利用1架小型飞机和1架大型滑翔机组成1个飞行器。前者提供动力;后者负责运载。但是最终,德国空军决定利用槲寄生技术发展“超级轰炸机”。
这也是一种被寄予高度期望的武器系统。它由1架Ju88轰炸机和1架Me109战斗机组合而成。Ju88的飞行员座舱和相关设备全部被拆除,并换上了1个威力巨大的炸弹。飞行员坐在Me109的座舱内操纵整个组合体。到达目标上空后,他将以15度的倾斜角度瞄准目标,然后拉响爆破索,使其战斗机与下面的轰炸机分离。轰炸机将继续飞向目标,而战斗机高速返航。到1944年春天,槲寄生组合试验已告完成,并开始制造首批15架飞机。
除了以上这些被认为最具发展潜力,且最为出名的飞机项目以外,德国空军还在做着对当前正在服役的一系列飞机的改进,包括Me109、Me410、Fw190,以及Hs129。其中尤其以Fw190的改进工作,成效最为卓著。
1944年春天,2种Fw190的发展型号正在准备进入量产。第一种是装备Jumo213引擎的Fw190D型战斗机。这种液冷引擎取代了原先的BMW801型星型空冷引擎。更强劲的动力使其可以对抗喷火IX型和美军的野马C型战斗机。这2种飞机都是英美空军当前的最新式飞机。尽管性能上能与之抗衡,但是Fw190D仍然只是一个过渡,德国人真正期待的是Fw190的终极改进版Ta152。它拥有一个更长的机翼,以牺牲Fw190原先出色的滚转性能为代价,换取更好的高空性能,能够与野马H型和超级马林的怨仇战斗机比肩。预计Fw190D和Ta152都将于1944年底开始交付。
至于已经显露出疲态的Me109,鉴于其较小的机身不可能容纳下一个比DB605更大的引擎,所以该机发展至G型时,其技术潜力已经被挖掘殆尽。但是在当前紧迫的战局之下,德国人还是想方设法使该机型继续在一线服役,为此必须针对某些性能进行优化,以适应特定的任务。例如,许多Me109G-10型安装了GM1型燃料箱。里面充填了一氧化二氮,以便提升引擎的高空输出功率。这是对抗美军重型轰炸机的前提。至于武器方面就必须做出牺牲。为了减轻重量,只装备2门20毫米机炮和2门13毫米机炮。Me109G-6型则用1门MK108型30毫米航炮替换了原先的2门MK151型20毫米航炮。这也是出于对抗美军重型轰炸机的考虑。很快,作为G型的完善化终极版,Me109K型也即将下线。这是Me109系列中的最后一个大量服役的型号。MK108型30毫米航炮已成为标配,但是只能携带65发炮弹。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除了各式飞机以外,德国军方还在导弹领域投入巨额资源,用于研发一系列的产品。其中最为著名的V1巡航导弹和V2弹道导弹已经进入量产。在德国中部哈尔茨山中,有一处距离地表50米深的大型地下化工程设施。这里原先是一个地下油库,现在被改造成地下工厂,负责生产V1和V2导弹的弹体部分。它们在几周之内即可亮相。除此之外,德国空军还有大量的地对空导弹和空对空导弹发展项目,也在快马加鞭地进行当中。其中至少有3种已接近实用化,并准备量产。它们是:对付低空目标的“蝴蝶”地对空导弹、对抗高空目标的“瀑布”地对空导弹和由战斗机携带的X-4型空对空导弹。
希望在眼前,深渊也在眼前。在这个命运的十字路口,德国空军将与对手进行一场意志、科技和决断力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