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永年 日期:2017-02-18 12:24:04
近年来,有关中国各方面改革问题的争论不断,政治改革话题更是越来越敏感,改革受到了来自既得利益群体的阻力。中国改革的困难现状该如何克服,本书中讨论了改革实践“从何而来”与“向何而去”。从三个步骤,即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来讨论了中国改革的进程。本书中,作者结合了新加坡等国家的改革经验,深入讨论了中国改革三步走的可行性和实践性。
作者简介:
郑永年,中国问题专家,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主编。曾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1995~1997)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的资助。
近年来,先后出版专著20多部。其中英文著作7部、中文著作22部,包括《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中国的“行为联邦制”:中央-地方关系的变革与动力》《通往大国之路》《中国改革三步走》《关键时刻:中国改革何处去》《大格局:中国崛起应该超越情感和意识形态》等。先后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近年来对改革的争论
一、政治改革话题为何变得越来越敏感?
二、如何克服执政者的“思维危机”局面?
第二章中国改革模式的逻辑
一、分解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优劣何在?
二、中国改革的第三步:主体性政治改革阶段
第三章中国改革的三个步骤
一、经济改革:目标就是要“过河”
二、社会改革:以建设消费社会为目的
三、政治改革:以贤能政治和选举民主为核心
第四章改革的现状和动力
一、改革的现状:如何理解“无改革”下的经济高速增长
二、四大阻力让改革执行举步维艰
三、顶层设计及其挑战
四、“新常态”下的改革不作为
五、改革不作为的制度要素
六、必须进行的体制改革
第五章社会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
一、以社会管理取代“维稳”,实现“强政府、强社会”的目标
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拥有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
三、分税制再改革:中央政府应承担起社会建设的主要责任
四、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回到过去与全面私有化都不可行
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举国体制导致的“国富民弱”
第六章中国共产党与政治改革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模式的核心和政治改革的核心
二、治权的开放性是中国传统政治的显著特征
三、中国当代政党制度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根源
四、中国共产党知名品牌的开放性政党制度
五、政治开放性不足的消极后果:体制性腐败与党内民主的滞后
六、新加坡的经验:执政党吸收社会精英的维持开放性
七、基本国家制度的开放:人大、政协功能的完善与司法相对独立
第七章民主化及其未来
一、如何才能走上优质民主之路?
二、为民主划定边界:泛民主化并不可取
三、解决民生问题是实现优质民主的前提
四、培养中产阶级的关键不是“杀富济贫”,而是提高劳动者收入
五、简短的结论:“中国政治从何而来”与“中国政治向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