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德)施米特 日期:2017-02-18 12:46:36
本书共收入影响深远的论著6篇,另有3篇附录共计9篇论著,6篇论著按出版年代先后顺序排列分别为“政治的神学”、“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政治的概念”、“合法性与正当性”、“游击队理论”、“政治的神学续篇”。本书的出版为国内学界提供了研究施米特的政治法学,进入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纵深并对其审慎思索的机会。
作者简介
施米特1888年出生在德国西部的一个小镇,天主教徒,从小喜好文学、艺术、音乐、哲学、神学。在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一边研究新康德主义法理学,一边写论瓦格纳的华彩文章。1916年,施米特发表了一部从政治哲学角度论诗人多伯勒的长诗《北极光》的专著,从此开始了其长达半个世纪的政治思想生涯。
目录:
政治的神学:主权学说四论(1922)(刘宗坤译)
第二版序(1933)
一、主权的定义
二、主权问题作为法律形式和决断问题
三、政治的神学
四、论反对革命的国家哲学(迈斯特?波纳德、柯特)
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1923)(刘锋译)
附录 教会的可见性:经院学思考(1918)(刘锋译)
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等译)
重版序(1963)
一、国家的和政治的
二、划分敌友是政治的标准
三、战争是敌对性的显现形式
四、国家是政治的统一体,因多元论而出问题
五、决断战争和敌人
六、世界并非政治的统一体,而是政治的多样体
七、政治理论的人类学始基
八、伦理与经济的两极导致的非政治化
1932年版跋
增补附论(李秋零译)
一、国家的内政中立化概念的各种意义和功能概观(1931)
二、论战争概念与敌人概念的关系(1938)
三、国际法的不牵涉国家的各种可能性和要素的概观
中立化与非政治化的时代(1929)(刘宗坤译)
一、嬗变的中心领域的阶段后果
二、中立化和非政治化阶段
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
引言:与其他国家类型(司法型国家、政治型国家和管理型国家)相对的立法型国家的合法性制度
一、议会制立法型国家的合法性制度
二、魏玛宪法的三种特别立法者
结语
重印附言(1957)
游击队理论(朱雁冰译)
――“政治的的概念”附识(1963)
前言
引论
1808-1813年(游击队)的起点状况一瞥
我们的观察视域
游击队员的字义
国际法地位一瞥
理论的发展
普鲁士对游击队品质的错误态度
1813年普鲁士观念的游击队及其向理论的转化
从克劳塞维茨到列宁
从列宁到毛泽东
从毛泽东到萨兰
晚近阶段的视角和概念
空间视角
社会结构的崩溃
国际政治环境
技术视角
合法性与正当性
实际的敌人
从实际的敌人到绝对的敌人
政治的神学续篇(吴增定译、墨哲兰、王前校)
――关于终结所有政治神学的传说(1970)
给读者阅读方向的提示
引言
一、关于彻底终结神学的传说
1、传说的内容
2、巴里恩对政治神学的批判
3、各种终结传说的当前现实性(迈尔、费尔、托匹茨)
二、已成传说的文献
1、材料的形成和时限
2、政治的神学的插入句:王者君临而不统治
3、从政治方面对材料和提问的限定:君主制
4、从神学方面对材料和提问的限定:一神论
5、政治神学的肇始者:尤塞比乌斯
6、尤塞比乌斯与奥古斯丁对峙
三、传说的结论命题
1、结论命题的陈述
2、结论命题的说服力
跋:问题的当前状况――近代的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