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经君健 日期:2017-03-06 01:23:09
贱民的存在,是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本书从法制史、社会史和经济史等不同角度,特别从制度方面对清代的贱民进行考察,首次从等级的角度指出贱民在清代社会中的地位以及贱民等级内的等第划分。本书对清代的奴婢、堕民、丐户、九姓渔户、疍户、乐户、佃仆等各类贱民的来源、身份特征、法律地位、社会地位,以及法律身份解放的过程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前人未曾论及的问题以及不同于前人的见解。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清代等级制度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目录:
清代的等级结构——代绪论
第一节 清代社会的一般构架
第二节 贱民等级
第一章 清代的奴婢法
第一节 主奴法
第二节 逃人法
第二章 清代奴婢的来源
第一节 战俘
第二节 被官兵掠卖的良民
第三节 被领取的孤儿
第四节 被遣发的罪犯
第五节 投充人
第三章 庄头和壮丁
第一节 庄头的法律地位
第二节 所谓“壮丁”
第三节 奴仆壮丁的法律地位
第四章 官衙中的奴仆
第一节 家人和长随
第二节 衙役、捕役和仵作
第五章 清代的奴婢买卖
第一节 有关买奴的规定
第二节 奴婢买卖
第三节 红契奴婢与白契所买之人
第六章 清代奴婢脱离主家的法律
第一节 奴婢赎身
第二节 奴仆开户
第三节 奴仆放出
第七章 清代奴婢的特征和奴婢政策的发展
第一节 清代奴婢的特征
第二节 清代奴婢政策的发展
第八章 特定地区的贱民
第一节 堕民、丐户
第二节 九姓渔户
第三节 疍户
第四节 乐户
第五节 乾隆三十六年条例
第六节 佃仆
结论
第一节 清代贱民等级的特点
第二节 贱民等级的存在是封建国家的普遍现象
第三节 清代等级制度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