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士奎 日期:2018-11-12 10:17:32
本书重点研究并叙述了晚清时期、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中国的对外文学翻译活动和主要内容,并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重点研究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翻译环境、文本选择原则、翻译策略、译作接受情况及其在塑造中国文化形象中所起的积极作用等,并从中总结出可以借鉴的经验,以期提高目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外译文学作品质量、以及文化输出效果。本书主要以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为考察对象,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参考价值。
中国文学走出去——从晚晴到建国后三十年期间的经验当前,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问题已成为学术领域的一大热点。实际上,自晚清以降,已有许多有识之士在“送出”中国文学方面做过积极尝试,且有不少成功的先例。因此,梳理前人经验,总结过往经验和教训,对施行和推进当下文学和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马士奎和倪秀华的专著《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文学翻译研究》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或对翻译、汉学和文学等领域的研究者有所裨益。本书对从母语到外语的翻译行为的性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且分三个阶段,即晚清和民国时期、建国后十七年和随后的十年,对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对外文学翻译活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作者重点关注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翻译环境、文本选择原则、翻译策略以及译出作品在塑造中国文化形象中所起的作用等。全书内容丰富,资料新颖、翔实,案例颇具代表性,所总结出的不同时期对外译介经验有一定借鉴价值。作者在史料挖掘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该研究涉及的年代跨度较大,尤其晚清和民国时期的翻译现象比较零散、复杂,涉及人员和机构较多,各大图书馆对早期译出作品收藏很不完整,同时外译作品的影响也不易跟踪,研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在本书中,蔡廷干、张则之等多位被历史湮没的翻译家及其译作首次浮出水面。本书既有对三个阶段对外文学翻译现象的全景性描述,又有不同时期的典型个案研究。如作者着墨较多的早期蔡廷干所译《唐诗英韵》、“十七年”时期沙博理所译《林海雪原》和20世纪70年代集体翻译的《*诗词》等,都可以让我们获得对当时文学外译状况的比较清晰的认识。作者对新中国成立前后对外文学翻译的特点和利弊作了总结。早期的外译活动主要表现为一种自觉的文化、文学和学术行为,主要是参与者个人兴趣和文化责任感的反映,这种相对比较零散的翻译行为的弊端在于缺少全盘规划,文本选择方面有时失于片面,重复翻译现象也相对较多。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对外文学翻译传统的根本变化,对外文化宣传的政治功能得到强化,计划体制下高度集中、统一、高效的国家翻译模式取代了自发性的个人行为,外译规模迅速扩大,但过多的意识形态色彩和对目标读者需求的忽略也会成为译作接受的障碍。百余年来,中国学人将大量本国文学作品译入英语等语言,为国外读者认识和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渠道。一些译作产生过较大反响,但如果以作品域外接受情况作为外译活动成功与否之参照的话,应该说效果明显低于预期,我们的慷慨“赠与”远没有获得目的语文化同样积极的反应。梳理这段历史,可以发现我们并不缺少输出文化和文学的意识,更不缺少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同时也有一批既有奉献精神,又具备相当外语水平和翻译能力的学者,但长期以来在译前、译中和译后诸环节均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对外翻译投入与效果远远不成正比。梳理史上译人译事,总结过往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以期提高当今文化和文学“走出去”的效果,正是本书的目的和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