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纪荣 日期:2018-11-12 11:13:20
乡村社会的改造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政府对乡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土地制度、生活方式、经济结构、社会教育及各利益团体间的协调等方面做出努力。本书利用1927~1937年南京政府推动的农村合作化资料,利用实证分析和历史比较方法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描述出这一时期农村合作运动相对完整的运行机制,提供了南京政府农村合作政策的产生及演变过程,对当今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合作化健康发展有借鉴作用。
乡村社会的改造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政府对乡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土地制度、生活方式、经济结构、社会教育及各利益团体间的协调等方面做出努力。本研究选择1927-1937年间南京国民政府与农村合作社发展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不仅是因为这一时段内的农村合作运动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运行机制,农村合作社曾经相对发达;更因为南京国民政府作为这场运动的实施者和推动者,曾经付诸于一系列措施和方法,经历了一个相对清晰的发展过程,并将“农村合作社发展”提升到了“国家建设”这一历史高度,以此来解决民生问题(或“三农问题”)。也许这场农村合作运动的“结果”不尽如人意(并未导致乡村社会结构的质的变迁),但其发展“过程”本身还是值得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