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诗锦 日期:2021-08-20 03:26:06
本书稿是教育部2008年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20世纪上半期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以晏阳初定县实验为例》(08JA770011)的很终研究成果。自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国门始,在某种意义上,中国近代史就成了一部社会启蒙的历史,从洋务运动而戊戌变法,自清末新政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再到乡村建设运动,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也日益深化,学习西方的程度也日渐深入,由器物而制度,由制度而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优选的知识分子很终认识到了改造“人”的重要性,开始“走向民间”。乡村启蒙因而也就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启蒙的崭新内容。20世纪20、30年代遍及中国大地的“乡村建设运动”,即是这一思潮的具体实践。与此同时,不管乡村建设派是否自觉,他们的活动客观上也担负着重组国家与社会的历史使命。从长时段来看,1850年代至1949年的近百年间,一方面由于上层制度的西化变革与基层社会未变这一现实,另一方面也因为太平天国以来地方势力日益坐大的局面,中国一直面临着一个“国家再造”或社会整合的课题。如何动员民众参加现代国家的重建,重新整合“国”与“民”的关系,实际上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大命题。本书的目的,即是要将晏阳初的乡村启蒙和改造活动置于这一大背景下,考察其在20世纪的国家与社会重新建构与整合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对晏阳初的乡建理念及其在定县的实践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一方面勾勒了晏阳初乡建活动的背景,探讨了其乡村启蒙理念的特色,并较为系统地描述了平教会在定县的具体活动;另一方面则对定县实验与中央政府、与地方实力派以及与当地乡绅和民众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剖析,重点分析了乡绅及民众对平教会的态度,以此揭示定县实验成败的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