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声健 日期:2014-07-20 23:58:46
本书收录了郭声健老师2012年8月以来的70多篇教育教学杂谈随感,包括与全国各校音乐院系教师、学生的交流历程及成果,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温馨故事等,全书将这些内容归为四个部分:享受教学实践的点滴温暖、享受教学交流的能量传递、享受教学研究的理性沉思、享受教学理想的感召激励。<br>
作者简介:
郭声健,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粤港澳音乐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成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入选专家,广东省学校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出版专著10多部,主编教材数十册,主持课题10多项,发起创办“两岸四地学校音乐教育论坛”,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起草多个国家艺术教育法规文件。<br>
目录:
序爱是一份阳光雨露
1.享受教学实践的点滴温暖
我想上课
致2013级大一新生的信
信、信任、信心
新生第一课
给诗祺的回信
再致亲爱的同学们
师生对话录
欣慰与感动
最后一课
温暖的红领巾
我是想给老师一个惊喜
好与不好学生都将铭记
序爱是一份阳光雨露
1.享受教学实践的点滴温暖
我想上课
致2013级大一新生的信
信、信任、信心
新生第一课
给诗祺的回信
再致亲爱的同学们
师生对话录
欣慰与感动
最后一课
温暖的红领巾
我是想给老师一个惊喜
好与不好学生都将铭记
让老师倍感欣慰的一句话
至高荣誉
冷与暖
越挫越知足
课程班的编外生
导师的美好期待
2.享受教学交流的能量传递
一位新教师与我分享的感动
容我俗一把
无奈的“妥协”
来自教师节的正能量
可敬可爱的骨干们
这个待遇你值得拥有
偷着乐
好文章可遇亦可求
一天憋不出几个字
老革命遇到新问题
一个特别的请求
给实习生的回信
致教育硕士
与年轻教师聊困惑
“破茧”之悟
一位音乐支教者的来信
没有多媒体教学能否玩得转
换一双眼睛看纪律
这份愧疚很珍贵
被学生围抢的新人
当老师的最大好处
国培讲座开场白
共鸣就是希望
永远的鞭策
3.享受教学研究的理性沉思
访罗恩
为课堂纪律支招
好教师语录
好教师好在哪
没有第二次机会给学生留下第一印象
《正能量》的启示
解读《小麦的难题》
享受阅读
每个人都需要写好的两本书
不费力又讨好的音乐教学境界
优秀教师都知道的一条经验
情绪失控
公开课的功利性
如此“把脉问诊”
莫让教案成八股
说课四忌
让音乐带给孩子们快乐吧
钱艺考
梦想的力量
听“莫扎特”会不会让宝宝变聪明
伯克利的教育理念
校长的“架子”
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印象
在中奥音乐教育论坛上的发言
入职教育要从大一抓起
4.享受教学理想的感召激励
音乐教育理想国
我们需要一个这样的地方
关注教师心灵
魅力彰显与享受教学
师者的品格
总有一件事情能够让学生记住
最美丽的丑小鸭
爱,教育之源
后记
教授是在晚上十点左右收到小雅来信的。他不停地擦拭着眼泪,一遍遍默读着小雅的来信,唏嘘不已,感慨万千。他要立即给小雅回信,告诉小雅她是他教过的最棒的学生,也是他见过的最美的“丑小鸭”。然而,当在键盘上快速键入“小雅”二字之后,他突然停了下来:我这算什么呢?对一个被自己早已忘记的人,我有如此褒奖她的资格吗?<br>
小雅毕业的那一年,正值教授最风光的时候。博导教授、教学名师等头衔接踵而至,报考他硕士博士的人排着长队。他上过小雅班上的课,对小雅在课堂上的发言以及提交的作业印象深刻,认定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做学问的好苗子,所以当他得知小雅获得保送研究生资格时,曾主动找小雅谈过,但当时的小雅面露难色,欲言又止,教授意识到实际上小雅回绝了他,这令其自尊心受到打击。小雅如此的“不识抬举”让教授的确有些不快,以至于后来小雅给他打电话时他只是哼哈地应付了一下,没有给小雅太多说话的机会,甚至在小雅离校时发给他的信息也好像没有回复。不过,教授还清楚地记得,小雅在信息里保证适当的时候一定会向教授解释清楚的,但教授不再想要听小雅的解释,他要忘了她。<br>
很显然,小雅的来信不仅让教授又记起了她,而且还让教授为当年在她面前表现出的虚荣和失态深感愧疚。当初为何没想到去了解小雅那欲言又止背后的故事?为何把自己那份可怜的自尊看得比一个学生的未来还重?他在书房里来回走着,心情无法平复。只见他走到书柜前停了下来,看到这些年让自己引以为傲的那些被人称为“海量”的科研成果,他摇了摇头,轻蔑自嘲地一声叹息,问自己:我的哪一本书、哪一篇文章又能够和小雅的故事相比?这些所谓的科研成果,除了让自己获得了学术地位,究竟又影响了几个人?他突然觉得不想再多看一眼那些自以为是的“学术垃圾”,于是,眼光又不经意地移向了摆放在书柜中显眼位置的一张合影上,那是不久前他邀请导师来游玩时与先生师母的合影,就在接到小雅的来信之前他还自我欣赏着这张足以表明自己尊敬师长的佳作呢。他轻轻地把照片从书柜里拿出来放到了书桌的抽屉里,因为小雅的故事让他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敬爱老师,什么才是最伟大的师生之爱。<br>
这些年教授在外讲学多,从音乐教学理念到教学内容方法可谓是轻车熟路,讲起来头头是道,他的讲课每每也能受到一线教师的欢迎,而他的那份成就感也随着讲学机会的增多与日俱增,但就在这个晚上,教授似乎彻底地否定了自己。音乐教育的理想和真谛是什么?当前我们一线音乐教师最缺的又是什么?一个对唱歌有着心理障碍且跑调的语文老师能够用音乐让对未来近乎绝望的孩子获得新生,这又说明了什么?等等这些更应该值得探讨交流的话题自己在讲学时又有过多少的涉及?甚至自己对这些问题是否真正懂得?与此同时,在教研活动的功利性肆意膨胀的今天,教授也偶尔参与辅导一线老师设计公开课或参赛课,有时候为了抠一句师生对话、掐一个音符时值,为了琢磨评委的喜好特点甚至会吹毛求疵,挖空心思,其精益求精的程度比音乐表演家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投入如此大的精力来设计教学,又有多少人是真正为了学生在着想?这样的教学打磨和精雕细琢究竟又有多大的意义?音乐教育最需要的爱心和激情在我们的教学中又体现几何?又有多少人想到过在广大农村地区还有那么多孩子根本就没有上过音乐课?……<br>
夜深人静了,教授的脑子依然是那么地亢奋却又是那样的冷静,这其中更多地是对自己这些年教学科研工作的深刻反思与真心悔悟。他无法不让自己去跟刘老师、小雅老师做比较,可越是比较越让自己感到自惭形秽,格外渺小。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大学教授有成千上万,又有几个人能够像刘老师、小雅那样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教授此刻更是在扪心自问:在刘老师和小雅面前,我又算得了什么?<br>
心思如此地沉重,看来是无法按时入睡的了,教授便索性打开了电视。电视上刚好在重播“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这是教授一直喜欢看的一档教育公益类节目,但此刻他的感受却非同寻常。这个夜晚,在教授的心目中,那些最美乡村教师就是最优秀的中国教师;最美乡村音乐教师,就是最优秀的中国音乐教师,无论是跑调的刘老师还是兼职的小雅,或许他们自身的专业素质不尽如人意,也都没有得到过任何赛课、艺术节、科研论文评比的奖励,但他们就是优秀音乐教师的最杰出代表,他们才最值得我们去追踪学习研究,最应该赢得掌声荣誉奖章,也最需要我们去理解关爱支持。在当下这种“恃强凌弱”与“分数至上”的教育评价体制下,作为一个高校音乐教育学者应该学会踏踏实实地接一接地气,老老实实地向一线教师学习,特别要为这些最美乡村教师做点有益且实实在在的事情,因为,这么多默默无闻甚至被人们遗忘的优秀乡村教师我们不能只靠媒体去“寻找”,从事音乐教育事业的每一个分内人更应该对此有起码的担当。<br>
关上电视,教授如释重负地快步走到书桌前。他决定第二天一早独自驱车前往小雅的学校,他要当面送上自己对刘老师的一份敬意与感谢,以及对小雅的一份歉意与关怀,当然也想给他们一个小小的“意外”,唯有如此,他才能够给自己难以平复的心一个踏实而满意的交代。虽然他从未有过5个小时的长途开车经历,但他相信若想期待见到自己敬重的人,这根本就不算什么距离。<br>
于是,教授给小雅回复了下面这封平生写得最简短的邮件:小雅:来信收悉,甚多感慨,择时见面详聊。<br>
教授是九点钟出发的。从省城到小雅学校说是五个小时车程,但对教授这种生疏的驾驶技术而言,能六个小时抵达就很不错了。本来他也想到要找一位研究生开车陪他一起去,但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因为他不想让刘老师和小雅觉得自己像领导似的带着随从去他们学校视察工作,还是自己开车去给人的感觉更好。他就不相信开几个小时车会比做学问还难,更不会设想在路上会碰到什么麻烦。然而麻烦偏偏就找上了他,在离小雅学校大概还有不到三公里的地方,轮胎爆了,这辈子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状况的教授这下可犯了难。本来他完全可以给小雅打个电话请她找师傅来解决问题,但他不能这样做,因为他一定要带给小雅一个“意外”(surprise)。于是,他打研究生的电话,请学生一步步指导他操作,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把胎换好。<br>
五点钟左右,教授平安抵达小雅的学校。一位小同学将他引到教导主任办公室,是的,小雅现在做领导了。教授慢慢推开办公室虚掩的门,只见小雅正在埋头批改作业,便轻轻地叫了一声“丑主任”。小雅抬起头,惊呆了!“教、教授,是您……”“没错,是我啊”,教授微笑地朝小雅点点头,双手下意识地向前伸了伸。只见小雅把手中的笔一丢,快步跑上来拥抱着教授,并靠在他的肩膀上喃喃自语:“您、您怎么来了?看了、您的信,我、我还准备下周……。”教授分明听出小雅在抽泣,便故意逗笑着说:“怎么啦,见到我,20年前的老毛病又犯了?”这或许是教授所接受的第一个拥抱,此时此刻他深深感受到了拥抱的巨大力量,正是这个拥抱在温馨和无声地传递着他们对彼此的歉意与敬重,拥抱是世界上最近、最温暖的距离……<br>
小雅显然是兴奋过了头。她一没倒茶,二没请坐,甚至连话都没说就撇下教授跑啦。当然他很快又回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个人,不用说那是刘老师。来之前,教授想象过刘老师的摸样,真的很神奇,眼前的她和教授想象中的刘老师几乎一模一样——一个外表温柔但内心强大的知性女人,稍有出入的是比想象中要显得更健康更精神一些。握着刘老师的手,教授眼中充满了一种莫名的崇拜,这对于一位知名教授来说恐怕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在教授心中,刘老师就是从屏幕上走下来的现实版最美乡村教师。<br>
乡村的夜晚是如此的安静,仿佛为故事中三位主人公的相聚过滤了全部的杂音,好让他们彼此静静地倾听对方的心声。那顿晚餐,在教授看来是在大城市的任何高档酒楼会所都无法享受得到的。刘老师一一介绍说:这是绝对的土鸡肉,那是溪里的小鱼仔,这些蔬菜则是老师们带着高年级同学在校园后面的菜园子里种的,供应全校师生绰绰有余;至于小雅的厨艺,您尝尝看,那可是在我病重期间她刻苦钻研的结果。教授逐一品尝着这些城里人难得享用的绿色食品,细细体会着这对母女的深厚情谊,然后像变魔术式的从包里掏出一瓶红酒说:我血压高,已有好几年不沾酒了,但今天我特意从家里带了一瓶来,要好好敬你们两位,刘老师您就以茶代酒吧。第一杯敬我心目中的最美教师刘老师,感谢你养育了优秀的小雅;第二杯敬我心目中的最美学生小雅同学,你是我们母校的骄傲。刘老师和小雅的情绪显然受到了教授的感染,也都爽快地举起了酒杯。刘老师说:我身体没有大碍,今晚我想喝酒,教授您是我在这里工作20年迎来的第一位大学老师(这句话让教授听得好惭愧,如今有多少这样的乡村学校成为了被高等教育遗忘的角落),您是我们最尊贵的客人,我敬您!小雅说:您今天的突然降临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事件,感谢您给我如此美妙的surprise,我要敬您三杯!<br>
晚餐之后,小雅去厨房收拾,随后下到班上检查寄宿生的晚自习了,教授和刘老师便开始了交谈。其实不能算是真正的交谈,因为整个晚上几乎是刘老师在独自诉说。<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