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兆霞毛刚强陈志永 日期:2014-07-28 02:04:18
本书以武陵山区(贵州)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度的实地调查,总结当地的扶贫开发经验和教训,从理论上深入分析社会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内在关系。并基于对当前我国扶贫开发所处的新阶段、武陵山区面临的新问题以及扶贫开发先行先试对创新的要求,提出“一个新基金、四个新机制”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孙兆霞,女,汉族,1958年生。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全国模范教师,贵州民族大学中国西部社会建设调查研究暨实验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农村社会学、屯堡研究等。从事贵州农村发展研究近30年,20世纪80年代曾参与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在贵州的研究活动。在陆学艺先生领导下,带领团队与王春光团队进行合作研究15年。主持、参与课题多项,出版多部专著(合著),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陈志永,男,1976年2月生,云南曲靖人。贵州师范学院区域旅游研究所所长,贵州省人类学学会副会长,管理学硕士、教授,贵州省优秀教师,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孙兆霞,女,汉族,1958年生。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全国模范教师,贵州民族大学中国西部社会建设调查研究暨实验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农村社会学、屯堡研究等。从事贵州农村发展研究近30年,20世纪80年代曾参与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在贵州的研究活动。在陆学艺先生领导下,带领团队与王春光团队进行合作研究15年。主持、参与课题多项,出版多部专著(合著),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陈志永,男,1976年2月生,云南曲靖人。贵州师范学院区域旅游研究所所长,贵州省人类学学会副会长,管理学硕士、教授,贵州省优秀教师,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民族大学中国西部社会建设调查研究暨实验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乡村旅游、景区治理等。已出版专著多部,在《旅游学刊》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管理》全文转载多篇。代表性论文有《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阶段性演化分析与产权困境》《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管理体制变迁实证分析—红枫湖的个案》《基于核心力量导向差异的贵州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比较与剖析——以贵州天龙屯堡、郎德苗寨和西江苗寨为例》《乡村旅游地产品差异化经营不足的深层原因透析——基于产权经济理论与农民行动理论的双重视角》《农村经济精英与乡村旅游发展初探》等。
毛刚强,男,出生于1970年,贵州人。贵州民族大学中国西部社会建设调查研究暨实验中心副主任,法学博士,社会工作专业副教授,贵州社区建设与乡村治理促进会常务副理事长。拥有十余年反贫困与社区发展工作经历,是贵州民间公益的主要推动者,也是贵州本土专业性、职业化民间公益组织和社会服务组织的主要推动者。曾在贵州50多个村开展过农村社区工作,培育、支持过贵州20余家社会工作机构、各种专业性社会服务组织、发展机构的成立与发展。
目录:
第一部分总报告
第一章项目研究基本情况/001
第二章世界银行“贵州省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实施历程/009
第三章“社区参与”评估:专业视角呈现/021
第四章世行项目“社区参与”的正面效应/090
第五章世行项目“社区参与”的问题分析/099
第六章从世行项目的“社区参与”看贵州乡村旅游发展/116
第二部分基线调查报告
第七章世行项目堂安村基线调查报告/128
第八章展溜村基线调查报告/242
第三部分分村评估报告(部分)
第九章纳蝉村世行项目社区工作评估报告/315
第十章怀恩堡村世行项目社区工作评估报告/332第一部分总报告
第一章项目研究基本情况/001
第二章世界银行“贵州省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实施历程/009
第三章“社区参与”评估:专业视角呈现/021
第四章世行项目“社区参与”的正面效应/090
第五章世行项目“社区参与”的问题分析/099
第六章从世行项目的“社区参与”看贵州乡村旅游发展/116
第二部分基线调查报告
第七章世行项目堂安村基线调查报告/128
第八章展溜村基线调查报告/242
第三部分分村评估报告(部分)
第九章纳蝉村世行项目社区工作评估报告/315
第十章怀恩堡村世行项目社区工作评估报告/332
第十一章季刀村(上寨)世行项目社区工作评估报告/348
第十二章巫包村世行项目社区工作评估报告/361
参考文献/377
跋【周俭】/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