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彬 日期:2014-10-12 23:09:23
本书旨在激活新闻史的生命力,力求形成一幅新的、活泼泼的、洋溢着生气、焕发着魅力的“新闻社会史”图景。既使学人受益,也使业者受益;既有助于新闻传播研究,也有益于新闻传播实践。
作者简介:
李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主要著述《传播学引论(增补版)》、《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媒介话语:新闻与传播论稿》、《全球新闻传播史》、《中国新闻社会史》等。
目录:
开场白
第一讲远古回声青灯残卷话新闻
漫谈历史与新闻
先秦/汉魏/隋唐
邸报话题
古代报纸的两条脉络
第二讲西风东渐新闻传播发新枝(1815—1895)
外报:近代报刊的先导
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点石斋画报》
“自强”与国人自办报刊
王韬及其《循环日报》(1874)
第三讲天崩地坼清末民初涌高潮(1895—1919)
戊戌变法:第一次办报高潮
睁眼看世界的“三部曲”/《时务报》与“时务文体”从《清议报》到《新民丛报》/维新派新闻思想
辛亥革命:第二次办报高潮开场白
第一讲远古回声青灯残卷话新闻
漫谈历史与新闻
先秦/汉魏/隋唐
邸报话题
古代报纸的两条脉络
第二讲西风东渐新闻传播发新枝(1815—1895)
外报:近代报刊的先导
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点石斋画报》
“自强”与国人自办报刊
王韬及其《循环日报》(1874)
第三讲天崩地坼清末民初涌高潮(1895—1919)
戊戌变法:第一次办报高潮
睁眼看世界的“三部曲”/《时务报》与“时务文体”从《清议报》到《新民丛报》/维新派新闻思想
辛亥革命:第二次办报高潮
小册子与“苏报案”/邹容:“革命军中马前卒”《民报》VS《新民丛报》/于右任及其“竖三民”革命报刊与武昌首义
五四运动:第三次办报高潮
历史扫描/新闻专业主义/新闻教育和研究/职业记者
第四讲风雨苍黄(上)独立自由求解放(1919—1949)
革命报业
大革命年代/“一社一报”/延河水宝塔山延安整风与《解放日报》改版/人民广播事业/记者节“新华社最好的记者”/范长江与邹韬奋/外国记者与中国革命影像中的中国革命/革命X战争×新闻
第五讲风雨苍黄(中)无可奈何花落去(1919—l949)
“党国”报业
“党国”事业与“党国”报业/“一报一社一台”新闻统制/抗战英烈、报界豪杰/雾锁山城“大后方”的新闻教育/覆亡前夕/从《长河》看媒体
第六讲风雨苍黄(下)说项依刘我大难(1919—1949)
民间报业
都市生活与商人报刊/新闻商人成舍我国闻通讯社与早期《大公报》/新记《大公报》/张季鸾胡政之/是是非非《大公报》/《观察》与“中间路线”《新民报》与《文汇报》/自由主义与文人报刊
第七讲红日初升(上)民族国家谱新章(1949—2009)
新中国剪影
……
第八讲红日初升(中)新闻社会奏交响(1949—2009)
第九讲红日初升(下)改革开放话今朝(1978—2009)
结束语
后记
跋第一讲远古回声青灯残卷话新闻
漫谈历史与新闻
历史与新闻有着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人们不是爱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吗?历史也好,新闻也罢,归根结底都在同事实打交道,它们的本体都是事实或真事,而不是虚构的“假语村言”,不同于小说、童话、戏剧等虚构作品。换言之,历史和新闻都必须是事实,是实际发生的事情,这是从本体方面来说的情形。另外,从主体方面讲,历史和新闻都涉及叙事,也就是说历史和新闻都得通过主体的叙述才能呈现出来,才能为人所知。不管是历史学家还是新闻记者都不得不叙说,不得不讲一套有头有尾、起承转合的故事。英国史学家屈维廉说过:“就历史的不变的本质来说,它乃是‘一个故事’……历史的艺术始终是叙述的艺术,这是最基本的原则。”而这个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新闻记者。当然,新闻的叙事不同于历史的叙事,比如史家往往通过各种历史文献或档案资料等讲述故事,而记者常常得到事情发生的现场,通过实地的采访才
能讲述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