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光沪 日期:2014-10-27 01:22:02
作者何光沪先生属于“文革”结束后中国第一批宗教学者,堪称三十多年来中国宗教学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人。作者既侧重于对宗教学原理及宗教哲学的理论探究,更注重对中西历史、文化及社会问题的观照与探讨,故其学术论著深具问题意识与超越精神,兼顾观念澄清与思想创新。书中文章,无论长短,皆意涵深远、文辞优美,散发着思想的深邃与人性的温热。本书为作者2003年至今重要文章的首次结集。
诚如作者所言:“学术,来源于人生,也归结于人生。我的全部努力,不仅是为了好的学术,更是为了好的人生。”
作者简介:
何光沪,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宗教学原理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基地研究员;曾在美国哈佛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等学术机构任访问研究员或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宗教学、宗教哲学、基督教神学、宗教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研究。
著有《三十功名尘与土》、《多元化的上帝观》、《百川归海:走向全球宗教哲学》、《月映万川——宗教、社会与人生》、《天人之际》、《何光沪自选集》、《有心无题》、《信仰之问》等;译有《宗教哲学》、《二十世纪宗教思想》、《基督教神学原理》、《现代基督教思想》、《探索人性》、《探索神性》等;主编《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两卷、《蒂里希选集》两卷、《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宗教学小辞典》、“宗教与世界丛书”、“宗教学译丛”、“基督教经典译丛”等。
目录:
自序:点燃自己的心
辑一仰望星空
千年流布,互动共鸣
——宗教与中国社会/003
中国神学与中国社会
——回顾与展望、特征与趋势/015
汉语神学的历史、现状与前景/030
基督宗教与中华文化/043
从凤凰涅槃到凤凰共舞
——中国宗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053
自序:点燃自己的心
辑一仰望星空
千年流布,互动共鸣
——宗教与中国社会/003
中国神学与中国社会
——回顾与展望、特征与趋势/015
汉语神学的历史、现状与前景/030
基督宗教与中华文化/043
从凤凰涅槃到凤凰共舞
——中国宗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053
从中国的现代性反思宗教改革/077
基督教对社会的适应与促进
——以基督教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之关系为例/093
癌症与重生
——罗马帝国、西方文明与基督宗教的关系/108
辑二大千世界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的对话性格/127
建构汉语神学的意义和展望/129
爱、欲与性的泛滥/131
“和睦”、“有福”与“神的儿子”
——关于《马太福音》五章九节的思考/135
信仰与自由的三个层次/141
贵阳的纪念塔,国人的历史观/148
中国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153
从“相适应”到“作贡献”
——基督教会与中国社会/158
祸福与信仰
——从基督教的角度看/162
辑三书里书外
接受“被接受”
——《恩宠与勇气》中译本序/171
“我们”都是人
——《地狱的思想》中译本序/174
认识别人难,认识自己更难
——《日本人的灵魂——世界中的日本宗教》中译本序/178
爱,才是活着
——《四种爱》中译本序/181
文人学者之表率
——《佛教十二讲》中译本序/183
人物背后的历史,铸就事业的精神
——《盐与光》中译本序/186
小书本,大学科
——《基督教神学》中译本序/189
人类思想中的和平保障
——《促进宗教或信仰自由》中译本序/194
“逃脱自我,进入他者”的好向导
——《自我与他者:C.S.路易斯的“他者性”美学思想》序/197
走出象牙之塔
——《当代北京的基督教与基督徒》序/202
“我是谁”?
——《皈信?同化?叠合身份认同——北美华人基督徒研究》序/207
“日新,日日新”
——《生命的转化与超拔》序/211
永恒的生命之泉
——《东风破——〈论语〉、〈圣经〉对读》序/214
“他像植在溪边的一棵树”
——《信仰二十讲》序/217
用灵魂品味神恩
——《一字一国度——神味诗选集》序/225
自由让人成为人,自由不是靠别人
——《踉跄集》序/228
历史的真实,人类的良心
——《虎贲独立师——国民革命军第102师抗战纪实》序/232
大爱重铸希望
——《鞋子太大》读后/236
辑四吾道不孤
怀念沈宣仁先生/241
另一种好老师
——纪念王玮兄/246
三件小事见师心
——怀念任继愈先生/249
世不再出晏阳初
——在晏阳初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53
钦佩?感谢?学习
——祝贺方立天老师从教50周年/256
方立天:活在著作中的真学者/259
胸怀坦荡,刚正不阿
——怀念吕大吉老师/261
C.S.路易斯:难得的良师,诚挚的益友/264
马丁?路德?金:为公正而奏响的音符/270
麦奎利:虔敬的灯塔,世界的光荣/276
辑五谈天说地
人性为什么被扭曲
——宗教哲学与当代社会生活/293
宗教在中国
——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虚拟对话/321
追求正义就是大爱
——宗教与现代社会/328
人心无法安宁,社会就无法和谐
——深圳《晶报》演讲周专访/334
一个宗教学者眼中的媒体责任/338
当代中国的信仰结构/353
返本开新,回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371
基督教是正能量/388
附录:小事记(1979-2014)/405现在,有些人一旦自称信了什么,就以得道者自命而居高临下地俯视他认为的“无信仰者”,甚至神学未入门就忙着当起宗教审判官。然而,信仰追求超越,与利益无关;信仰出自心灵,并非挂在嘴上;信仰自能律己,更应宽容待人。光沪兄热心于各种宗教文化间的对话与理解,他的著述不但推进了基督教神学及宗教理论的研究,而且为不同文化中一切追求真信仰者,以及对关心世俗社会进步和人类未来福祉的普通人,提供了诸多启示。
——秦晖
吾国能讨论形而上的思想家少而又少,故弄玄虚者当然不在此列。而得其真味的学者也常常难脱深奥晦涩的文风。光沪之出类拔萃在于能将艰深的形而上问题讲得清澈明了,且能将中西神学哲学的辨析密切结合当下的世道人心。故其言其文是珍贵的,听其言读其文是享受的。
——郑也夫
现在,有些人一旦自称信了什么,就以得道者自命而居高临下地俯视他认为的“无信仰者”,甚至神学未入门就忙着当起宗教审判官。然而,信仰追求超越,与利益无关;信仰出自心灵,并非挂在嘴上;信仰自能律己,更应宽容待人。光沪兄热心于各种宗教文化间的对话与理解,他的著述不但推进了基督教神学及宗教理论的研究,而且为不同文化中一切追求真信仰者,以及对关心世俗社会进步和人类未来福祉的普通人,提供了诸多启示。
——秦晖
吾国能讨论形而上的思想家少而又少,故弄玄虚者当然不在此列。而得其真味的学者也常常难脱深奥晦涩的文风。光沪之出类拔萃在于能将艰深的形而上问题讲得清澈明了,且能将中西神学哲学的辨析密切结合当下的世道人心。故其言其文是珍贵的,听其言读其文是享受的。
——郑也夫
既有执信心灵,又有开放胸襟;既有本土情怀,又具世界眼光;既喜仰望星空,又愿脚踏实地。何光沪教授已经为中国读者贡献了许多很好的基督教思想和宗教哲学译著,而在这部反映他多年思想求索的文集中,我们还可领略一位有深厚学术功底和思想力量,在真理之路上不倦探寻的行路人的所忧所虑、所思所望。
——何怀宏
何光沪教授以宗教学者名世,但他却不只是一位宗教学研究者。对他来说,宗教现象并非凝固的历史与文化,而是凝聚了人类信仰与希望之火的生命经验。他真正关注的是人的苦痛和幸福,对宗教问题的思考则是他表达这种关注的一种方式。透过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思考的深度和关注的温度。
——梁治平
光沪为文像他的为人,坦荡虔敬。听他讲话,会想起沙漠教父,沉静中带着热忱,深邃里裹着纯真。那年巴黎音乐节,他在莎士比亚书店门口与人和歌,路人侧目,以为对面巴黎圣母院中跑来个修士。他搞宗教学,学科与秉性相契,莫过于此。《秉烛隧中》是他的新文集,这书名就是光沪一生的志向。烛光爝火,虽不裨日月之明,然一灯如豆,亦会照亮黑暗。
——赵越胜自序:点燃自己的心
一
1997年北京三联书店出了我的杂文集《有心无题》,1999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了我的学术论文集《何光沪自选集》,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了我的两本文集《月映万川》和《天人之际》,2006年又将前一本收入该社精品“社科学术文库”重新出版,但仍然限于2003年以前的文章,而201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十功名尘与土》,所收也多是2003年以前的旧文。所以,读者手里的这本书,才是2003年至今近十二年,我的大部分文章的第一次结集。
这十二年,是我从满头青丝,迅速转变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十二年。
之所以迅速地苍老,从表面来看,大概是因为从社科院少有的“悠闲”(一周只到院里半天),转入了大学里常见的忙碌(常叹“才开学,怎么就到了期末?”)——这是我同意调动时预计到的。从深层来看,也许是因为杜甫写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变成了“国在山河破,城春草木稀”——我虽不“感时花溅泪”,却常常“感时不赏花”。从自己的生活方式来看,前年查出了心脏病,看来不排除是我写文章过于“用心”的缘故。
以前,我不屑于“心之官则思”之说,因为相信现代科学关于大脑管思维之说。最近,反思自己著作很少、写作极慢的实情,以及自己写作不仅是用脑,更是调动全身心的实情——尽管没达到福楼拜“头上冒汗、肌肉凸起”的地步,却慢到了欲守编辑之约,欲遵夫人之嘱而不能的地步,我越来越体会到了写作是“劳心”,是“费神”,一点不假。
二
中文的“心”字,绝不只是,甚至首先不是指理智或理性。心同脑并列,意义包括良心、情感、道德等。我想,写文章、做学问要“用心”,不应该仅仅是要专心、要用功的意思,还应该有为文为学必须基于道德或道义的意思。所谓“文以载道”,作者必须先求“道”、先知“道”;所谓“道德文章”,所指不应是为人为文是两件事,而应是道德必须进入文章。道,是宇宙之大道,而德,则是道在世间之流行。
中文的“神”字,也绝不只是,甚至首先不是指天上的神。它最初意指神妙莫测、神奇难解,后来还常指精神、灵魂等。我想,既然“文如其人”,而人为万物灵长端在内涵精神,那么,写文章也应该有“神”,有精神,有灵魂。做学问,同样如此。
当然,古今中外,产生过无数大义凛然而又文采斐然的“载道”文章,为人传道解惑,在思想的暗夜中点亮真理的烛光。然而,也有无数矫情造作或似是而非的谎言谬论,混淆概念颠倒是非,以一己之迷惑加重众人之迷思,以致遗祸人间。从韩退之迷惑千年读者的两面文章,到张伯伦教授影响希特勒的学术著作,种种例证,不胜枚举。
前一种文章不但用“心”,不但有“神”,而且载“道”,而且有“光”,因而有益于众人。那正是我十二年来,三十年来,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
三
小时候读过高尔基的《丹柯》——一位年轻人,为了给同伴照亮险境迷途,点燃了自己的心??
那种意象,只要进到心中,谁能忘掉?
现在,我想到了另外一种意象:
一群人在长长的隧道中行走,伸手不见五指,跌跌撞撞,踉踉跄跄。每一个人都看不见同行者的面孔,也不知道同行者的名字,只能听见碰壁和摔倒的声音、受伤和饥渴的呻吟,甚至哀怨和绝望的恸哭。每一个人都只能不停地前行,无法去帮助别人;最要命的是,每一个人都不知道何处是尽头,甚至不知道有没有尽头??那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突然,有几个人,有的在前头,有的在后面,有的在中间,高高地举起了点燃的蜡烛。
烛光微弱,摇摆不定,不时有风袭来,吹灭烛光。秉烛者必须时时用手掌或身体小心翼翼地呵护它们。但是这些烛光,毕竟照亮了周围。人们看见了脚下的路,看见了同伴的脸。人们在一些面孔上看见了勇敢,在一些面孔上看见了坚强,在一些面孔上看见了信心,在一些面孔上看见了希望、友好和爱。人们甚至能够互相鼓励、互相搀扶、互相帮助??那又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在人类历史上,这样的隧道是常有的,这样的行程是常见的。这样的秉烛隧中,虽不太多,却也不时突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都会出现。秉烛者令我们深深地仰慕,更值得全人类深深地感激,因为他们不像比干,剖出心是给纣王,他们是丹柯,点燃心是为了大众!
列维纳斯说,他人的脸是神的命令。我想,那烛光的来源,只能是信仰的对象;那烛光的指向,当然是希望的尽头;而那烛光的效果,就已经是在激发爱心了。
2014年9月18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