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兆成,王日根 日期:2015-11-08 19:12:15
本书简介:
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本书即为爱新觉罗·玄烨的传记,详细叙述了康熙的帝王生涯,突出介绍了在极其复杂的形势下,康熙帝为稳定局势,发展经济,保卫边疆,采取了一系列的断然措施,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
目录:
第一章幼童登帝位少年显英才
一、幼儿生活
二、八岁践祚
三、四臣辅佐
四、智除鳌拜
第二章运筹帷幄灭三藩
一、藩地似王国尾大不掉势难制
二、假戏真做——撤藩
三、吴藩倡乱
四、全面周密的战略部署
五、平息耿藩反叛
六、消除尚藩从乱
七、陕甘兵变辅臣就抚
八、荆岳对垒下的拉锯战
九、岳州决战收复湖南、广西第一章幼童登帝位少年显英才
一、幼儿生活
二、八岁践祚
三、四臣辅佐
四、智除鳌拜
第二章运筹帷幄灭三藩
一、藩地似王国尾大不掉势难制
二、假戏真做——撤藩
三、吴藩倡乱
四、全面周密的战略部署
五、平息耿藩反叛
六、消除尚藩从乱
七、陕甘兵变辅臣就抚
八、荆岳对垒下的拉锯战
九、岳州决战收复湖南、广西
十、进军四川、云贵吴藩覆灭
第三章清郑之间时战时和剿抚兼施终统台湾
一、郑经被驱守台清廷持和谈判
二、郑经乘乱再攻闽粤康熙择将复逐澎台
三、郑氏内争自相残杀康熙慎选帅才征台
四、澎湖决战告捷台湾和平就抚
第四章黑龙江上下之一河一溪不可少弃之于俄罗斯
一、哥萨克匪帮步步深入侵掠黑龙江
二、谋求和解与周密备战反击
三、两次雅克萨之战
四、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第五章三次亲征平定噶尔丹之乱
一、亲善和睦的民族政策
二、首次亲征击溃噶尔丹于乌兰布通
三、深入瀚海尽歼噶尔丹精锐
四、四处堵截噶尔丹穷蹙自杀漠北统一
第六章扶持达赖、班禅整治西藏
一、西藏的基本形势及对策
二、真假达赖喇嘛之争
三、平定西藏
第七章重视经济与民生
一、中止圈地和投充鼓励垦荒
二、轻赋
三、蠲赈
四、恤商
五、移风易俗
第八章严吏治辨赏罚源清则流洁
一、清初吏治积弊
二、康熙严饬吏治举措种种
三、清官宜扶贪官宜惩
四、熙朝吏治的成效与缺失
第九章选专才亲指挥潜心治黄淮
一、治河必得股肱心膂之臣
二、庙堂时注黄淮事今日安澜天下知
三、从“无定”走向“永定”
第十章理学治国
一、尊孔重儒推崇程朱
二、经筵日讲资治辅政
三、博学鸿词罗致耿介
四、文网广织消弭反侧
第十一章尊教徒学西方重国格
一、唯是是从
二、心倾科技
三、用其所长
四、重国格
第十二章多嗣的家庭和康熙离世
一、康熙的成长环境与嗜好
二、康熙教子
三、皇太子废立风波
四、康熙之死与雍正嗣位
后记精忠叛乱给清廷以重大压力和巨大危害。但康熙始终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吴三桂。对于精忠,康熙采取征剿与招抚交替使用的两手策略,以便在政治上分化瓦解敌人,最大限度地孤立吴三桂。在策略上,则采取先剪除侧翼,最后集中力量消灭吴三桂。
针对精忠的军事动向,康熙命令定南将军希尔根、平南将军赖塔、平寇将军根特巴鲁,分别由江西、浙江、广东三面进剿;遣扬威将军阿密达、镇西将军席卜臣、安南将军华善、镇东将军剌哈达等各统领大兵驻扎江南京口等处,以备调度征剿;并敕杭州、镇江水师分防海疆。为了充分发挥前线统帅“指挥调遣,无至牵制,守御征剿,足增威重”的作用,康熙特遣懿亲王、贝勒、公、贝子前往统帅征剿。他授予和硕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固山贝子傅喇塔为宁海将军,并调驻守江南的喀喇心、土默特兵征浙江,又命安亲王岳乐统师驻南昌,简亲王喇布驻江宁。
对于敌人营垒中的人,康熙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分别对待。他一面下诏削除精忠王爵,收禁其在京兄弟;一面发布文告,宣布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赏,不行株连的政策。诏令说:“凡被贼迫胁之官员兵民,有能擒斩精忠投献军前者,优加爵赏;或以兵马城池纳款者,论功叙录;或力有不逮自投来归者,亦免罪收用;其原系所属之人、见为直隶各省文武官员者,概从宽宥;虽有父子兄弟见在福建者,亦不株连”。
即使耿精忠本人,只要投诚,也给予宽容。康熙向兵部与平南将军赖塔、浙江将军图喇、浙江总督李之芳等反复指出,耿精忠同吴三桂虽然都是叛逆,但各自具体情况又不尽相同,要分别对待。他认为耿精忠自其祖父以来,效力清廷,经历三世,积四十余年,而吴三桂则是中途投诚,同清廷的历史关系,没有耿精忠那么深厚;其次耿精忠的谋叛“必系一时无知,堕人狡计”,是附从,吴三桂则是首倡变乱,附从不能同“素著逆谋,首倡叛乱者比”;所以,清廷将吴三桂子孙正法,而耿精忠在京诸弟,照旧宽容,其所属官兵亦未加罪。因此,对吴三桂必须实行坚决征剿,耿精忠如能“革心悔祸,投诚自归,将侵犯内地海贼,进剿图功,即赦免前罪,视之如初”。康熙还特遣工部郎中周襄绪同精忠护卫陈嘉猷一起携带敕文,赴福建招抚耿精忠,耿精忠却将周、陈二人扣留下来,拒绝投降。
六月,康熙再谕兵部和康亲王,耿精忠祖父投诚效力,系累世旧勋,不能因精忠之罪牵连他的祖先,一旦大兵平定闽省,“其祖父骸骨仍许收葬”。七月,康熙又给精忠弟等平反。他指令吏部、兵部说:“昭忠、聚忠及族人等与精忠道路远隔,实未同谋,一律从宽释放,官复原职”。八月,康熙又遣聚忠去精忠军前,传达谕旨,精忠若能悔罪率众归诚,许以恢复王爵,仍旧镇守福建,所属人员各守原职,兵民人等照前安插。倘能消除“海寇”,优加爵赏。先前钦差大臣周襄绪等被扣留于闽,亦不追究。但聚忠至衢州,精忠不纳,反命部属江元勋、徐文耀等扼守关隘,肆虐如故。
不过,康熙实行招抚政策,是同军事征剿结合进行的。应该说,政治是不流血的斗争,招抚是征剿的继续。不论征剿与招抚,其目的都是为了消灭敌人。
为此,康熙特别提醒将军督抚,招抚不能脱离军事征剿,招抚必须结合军事征剿同时进行,切不可因实施招抚政策,“而误进剿事宜”。耿精忠“若仍执迷,肆逆不悛,其藩下官兵有心存忠义者,或擒斩耿精忠,或率众来降,俱优加赏赉,即只身自归者,亦收留抚恤”。
康熙十三年(1674年)7月,曾养性率兵数万,进攻衢州。浙江总督李之芳、将军赖塔率总兵官李荣、副都统胡图直逼敌人营垒。之芳亲冒矢石,执刀督阵,部属请他稍避敌锋,之芳大声疾呼:“全军司令在吾,退即为贼承,今日胜败,即吾死生矣!”守备程龙畏怯,之芳立斩军前,麾众越壕拔栅。自七月十二日至十八日,前后五次会战,大败敌兵,乘胜收复义乌、汤溪、寿昌、淳安。十月,耿军都督周列、副总兵秦明又率兵二万,由常山进犯衢州,清副都统喇哈达、胡图等统兵大败耿军于焦园等地。
与此同时,耿军连续数次组织兵力进犯金华,亦被清军一一击退。九月,结巢于金华郑店之耿军都督陈重不时派兵攻击清军。康亲王杰书遣副将陈世凯会同副都统马哈达等击溃陈军,随即分兵三路,连夜穷追,斩敌五千余人,焚毁郑店敌巢与蓬厂二百余处。
十月,清军在金华城外列营二十余里,打败耿军都督徐尚朝等马步兵五万人的进攻,斩敌三万余人。紧接着清军又在积道山、竹园村、马涧等地,连续击退耿军,大破木城,杀敌万余人。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亲王遣都统马哈达由金华进军处州。清军在通向处州的要道桃花岭上,击败耿军守将总兵沙有群部,占据处州。曾养性率部退守仙居,在城外扎立十三营盘。清副都统穆哈林分兵三路,亲率先头部队攻入第一营,后续部队迅速挺进,耿军节节败退。清军兵临城下,曾养性坚守城池,屡招不降,清兵架上云梯,三面攻城,耿军不能抵挡,打开西门遁逃,清军收复仙居。曾养性退据黄岩。
黄岩凭山带江,耿军水陆扼险,清兵不能飞渡。贝子傅喇塔令人探得从土木岭逾茂平山,可达县境。于是组织兵士悄悄地伐木运石,开通栈道,出敌不意,突然出兵破敌二十五营,飞速围困黄岩。曾养性惊慌失措,乘夜突围,从水路逃到温州。贝子傅喇塔从楠溪沿山至青田渡江抵温,耿军赴上塘抵御一傅喇塔预先在绿嶂的宝胜寺埋伏甲兵,然后遣兵与耿军交锋佯败,诱敌尾追,退至绿嶂,号炮一响,伏兵俱出,耿兵首尾不能相顾,溺死及被杀伤者无算。养性闻报,就在温州城周围加强防御工事,令温州西南城外房屋尽行拆毁,把屋柱运到西城,从陡门头至三角门一带,构筑木城;又运粗石墙于陡门头,隔河一带筑造石城;从陡门头起至三角河止,离石城掘河数丈,将泥运入笔中,筑起泥笔城。这时,傅喇塔已发大兵直至郡西山,屯营于君子峰上。君子峰中有瓯浦岭,其东南角三峰连续,直达温州护国寺,称万丈平山。傅喇塔常常登上顶峰,相度形势,俯视温州城,了如指掌。
他每日令各旗兵丁用大炮轰击城中,耿兵惊慌。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七日夜,曾养性部署兵力在西山邻近的阳岙、吕家岙、净屿寺等山下埋伏,于二更时分,潜出三角门,水陆并进,投强火烧清军各营盘。傅喇塔立命夸兰达丹母布、总兵陈世凯等迎战,用大炮打沉不少耿军船只。傅登高了望,一面用诱敌计,故意让下营烧毁,移居上营,谨守要隘;一面亲督大军,下山杀敌。一时耿军溃乱大败,清军追至将军桥及灰桥等处,扼其归路,耿军大都堕入水中,被斩首二万余,将军桥、姑娘庄、新桥一带大河内,积尸填溢。曾养性堕马,浮水逃入温州城中,浚壕增陴固守。城之四周皆水,清军不能陆攻,久围不下。
驻扎在衢州的耿军马九玉部也不断失利。康熙十四年(1675年)二月,赖塔遣总兵王廷梅分路冲杀,打败屯兵于衢州南山一带的耿部运粮军。五月,清兵分路击败耿部分扎在衢州的大埂村、上路源、硖口、汤溪、周寮和黄塘等沿河各个据点的驻军。八月,又在衢州北元口山区击溃专门破坏清军粮运的李廷魁部,焚毁他的木城。衢州危急。
耿藩与郑经的联盟维持不久,由于郑经向精忠借漳州、泉州召募军队,遭到耿精忠拒绝,郑、耿关系迅速恶化。康熙十五年(1676年)五月耿精忠因郑经夺取漳州、泉州、汀州诸府,突然撤走江西建昌的耿继祚部。康熙获悉,马上指令康亲王杰书说:“耿精忠撤建昌诸贼,其为海寇所逼无疑,我兵宜乘机前进,其令大将军杰书……酌量招抚,勿坐失事机”。并命令杰书等撤除温州围军,移师攻取福建。
浙督李之芳向杰书建议:“进取之路,不在温、处,而在衢。马九玉死守河西,难猝破。然其南江山,西则常山,皆问道可袭。我兵一进,使彼首尾受敌,即河西之垒,不能独完。”康亲王采纳了李的意见,同傅喇塔合军直捣仙霞。清军先击溃驻扎在衢州大溪滩的林福部,切断耿军饷道,乘胜收复江山县之后,康亲王密谕随征福建的左总镇兵刘显芳、满洲副都统胡图,乘夜出兵,向九龙山挺进。刚巧,马九玉亦遣军来劫寨,两军相遇江上,彼此莫辨,清军连发大炮攻击,耿军怆惶溃退。原来马九玉立营在九龙山顶,山下密布梅花,桩,用来阻挡清军,出兵时,仅开一径,兵士鱼贯而行,兵一出,随即闭关。这时,耿军兵溃关闭,败卒散处山下,进不能越江以劫营,退不能归营以自守。清军奋力进杀,连发大炮攻击,耿军精锐尽被歼灭。次日,清军火焚九龙山的耿军营垒,马九玉仅以三十骑逃遁。清军收复常山后,长驱奔向仙霞关,分路夹攻,耿军参将金应虎等献关迎接清军。清兵急遽进军福建。
蒲城石塘系由浙入闽的要隘,耿精忠命都尉连登云等重兵盘踞,阻扼清军入闽。傅喇塔令副都统倭申巴图鲁、总兵陈世凯、温处道姚启圣等分路进剿,自辰至晚连破九营,直抵石塘,焚毁木城,攻拔蒲城县。
……P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