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思聪,马文蔚 日期:2015-11-08 19:12:24
周思聪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她是在中年(却不幸成为她的晚年)结交了马文蔚(时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这个从未向她索过画的朋友,也许因为是同龄人,更多的是心有灵犀的同气相求,成为无话不谈的知音,同住京门,但见面不易,她们便在信笺上互相倾诉和倾听。
马文蔚珍存的周思聪来信,在1980年代前期*为集中,1983年有31封,1982年竟有40封,那时周思聪虽也疲劳苦恼,有一次快一个月了,无法动笔,还要面对墙上一大堆索画的条子,而“无数件琐事像许多砖块,团团围住。有老人、孩子和病号拖住,不忍逃走”,但她自己还没被病魔缠住。后来类风湿闹得手指僵直,浑身疼痛,雪上加霜,她就不止于精神的挣扎了。
然而,周思聪正像我们在她的画作中体会到的,她执著地热爱生活。患病后有一年2月,她在信上写:“春天又悄悄向我们走近了。这回能留驻几天么?或许。”接着她写:“有人说,人生就是匆匆忙忙向墓地奔去。我不想这样生活。”
她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反正不是她每天寝馈其间的生活。对后者,她在信里留下这样率真的描述:“生活是多么奇特又捉弄人,人们真是可笑,活在世间忙忙碌碌,凭着小聪明,得名又丧格,自我感觉那么好,还有人愿为其牺牲,而又有人怀着大智大勇进了棺材,于是另一些人假惺惺哀悼之后,又兴致勃勃去干害人的勾当去了。怀着鬼胎,又彼此文明地招呼着。只有孩子做不出,可他们将会长大。”“我自己也弄不懂,有时觉得周围的一切都美好,有时又觉得那么糟,好像四季的轮回,我的心境反复无常。有时觉得一切都无所谓,有时又是那么在乎。”
这些袒陈可以说是“原生态”的,不同于一切学习会上的发言和一切表态的套话(这些她不会说)。这反映出她灵魂中真实的矛盾。
相关推荐:
大象人物日记文丛:巴金日记
大象人物日记文丛:刘节日记
大象人物日记文丛:聂耳日记
大象人物书简文丛:缘缘堂子女书
大象人物书简文丛:蔡其矫书信集
大象人物书简文丛:常任侠书信集
大象人物书简文丛:范泉晚年书简周思聪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她是在中年(却不幸成为她的晚年)结交了马文蔚(时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这个从未向她索过画的朋友,也许因为是同龄人,更多的是心有灵犀的同气相求,成为无话不谈的知音,同住京门,但见面不易,她们便在信笺上互相倾诉和倾听。马文蔚珍存的周思聪来信,在1980年代前期*为集中,1983年有31封,1982年竟有40封,那时周思聪虽也疲劳苦恼,有一次快一个月了,无法动笔,还要面对墙上一大堆索画的条子,而“无数件琐事像许多砖块,团团围住。有老人、孩子和病号拖住,不忍逃走”,但她自己还没被病魔缠住。后来类风湿闹得手指僵直,浑身疼痛,雪上加霜,她就不止于精神的挣扎了。然而,周思聪正像我们在她的画作中体会到的,她执著地热爱生活。患病后有一年2月,她在信上写:“春天又悄悄向我们走近了。这回能留驻几天么?或许。”接着她写:“有人说,人生就是匆匆忙忙向墓地奔去。我不想这样生活。”她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反正不是她每天寝馈其间的生活。对后者,她在信里留下这样率真的描述:“生活是多么奇特又捉弄人,人们真是可笑,活在世间忙忙碌碌,凭着小聪明,得名又丧格,自我感觉那么好,还有人愿为其牺牲,而又有人怀着大智大勇进了棺材,于是另一些人假惺惺哀悼之后,又兴致勃勃去干害人的勾当去了。怀着鬼胎,又彼此文明地招呼着。只有孩子做不出,可他们将会长大。”“我自己也弄不懂,有时觉得周围的一切都美好,有时又觉得那么糟,好像四季的轮回,我的心境反复无常。有时觉得一切都无所谓,有时又是那么在乎。”这些袒陈可以说是“原生态”的,不同于一切学习会上的发言和一切表态的套话(这些她不会说)。这反映出她灵魂中真实的矛盾。相关推荐:大象人物日记文丛:巴金日记大象人物日记文丛:刘节日记大象人物日记文丛:聂耳日记大象人物书简文丛:缘缘堂子女书大象人物书简文丛:蔡其矫书信集大象人物书简文丛:常任侠书信集大象人物书简文丛:范泉晚年书简大象人物书简文丛:来燕榭书札大象人物书简文丛:施蛰存海外书简大象人物书简文丛:写给巴金大象人物书简文丛:佚简新编大象人物书简文丛:芸斋书简续编大象人物书简文丛:远书大象人物书简文丛:徐悲鸿书信集致路翎书信全编大象人物书简文丛:汤炳正书信集
本书简介:
本书收录了周思聪从1980年到1992年写于友人的书信,其真诚、直率,以及内中包含的人格力量、犀利的见解,经过岁月的淘洗,非但没有褪色,反而更加光鲜;尤其是对阻碍社会进步、制约艺术发展的意识形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顽固积习,她反应敏锐,恶之尤深。
作者简介:
周思聪(1939~1996),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著名女画家。天津市宁河县人。周思聪是我国20世纪美术史上杰出的女画家,一生留下了不少极具影响力的佳作。她的艺术生涯中,她曾受教于蒋兆和、潘絜兹、叶浅予、李可染等画坛大家。从她进入中央美院学习到进入北京画院工作,这几位大家一直关注指导着她的艺术,成为她毕生的艺术导师。几位大家和她互励共勉,以才相惜。她用自己的画笔以独特的方式感谢慰藉师长,而且其《画家蒋兆和像》、《长白青松》、《李可染先生肖像》等具有感谢慰藉意义的作品背后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代表作《人民和总理》分别参加了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及北京市美展,均获一等奖。《人民和总理》是画家周思聪在1978年创作,表现了邢台地震后,总理第一时间赶去灾区视察慰问。
目录:
沉默者心语(代序)
编者说明
一九八0年(一封)
一九八一年(二十四封)
一九八二年(四十封)
一九八三年(三十一封)
一九八四年(九封)
一九八五年(七封)
一九八六年(九封)
一九八七年(十三封)
一九八八年(五封)
一九八九年(一封)
一九九一年(一封)
一九九二年(一封)
后记沉默者心语(代序)编者说明一九八0年(一封)一九八一年(二十四封)一九八二年(四十封)一九八三年(三十一封)一九八四年(九封)一九八五年(七封)一九八六年(九封)一九八七年(十三封)一九八八年(五封)一九八九年(一封)一九九一年(一封)一九九二年(一封)后记文蔚:
昨天在画院泡了一整天。法定的“学习”,当然无话可说。我便自己想心事,一面想着你也许会来电话,而传达室又会煞有介事的回答:学习时间不找人!又想了我的构图,我的孩子。降温了,她们幼儿园的暖气不太好,忽然又想到在西安的那些天,话剧《彭德怀》。
会上有人规规矩矩呆若木桩,有人慷慨陈辞唾沫飞溅,有人察言观色,有人暗自发笑,有人聊天,有人入静。就这样演了八个小时乱七八糟的“电影”,宣布“散会”,“下周无事不得请假!”然后我们逃走的动作都格外利索。
天收到你的信:培蒂“没有住处”。难道去留学,国家连这点事都不管?她自己无亲无靠,如何解决。我们干着急。
上面是昨天写的,有人找我,只得暂停。再来信时谈谈你自己,我想知道。我们一见如故,而我对你除了我看见的以外,几乎一无所知。仅从培蒂那里听说一星半点,怎能满足?我有个感觉,我们早就应该是朋友,所以现在已经是老朋友了。
我惯于用形象表现自己的感受,而极不善于用语言表达,常常是语无伦次。你别见怪。
《美术》杂志再出版,恐怕是面目全非了。我在西安时同去的有《美术》的记者。当时《光明日报》一位记者传达了×××的报告,当下包括《美术》在内的三四个记者都立即断言:已决定发出的稿子恐怕要收回来了。“回京后怎么办?”他们都发了呆。当时我立刻想到话剧《彭德怀》。他们要倒霉了。在西安我接连看过两个彭总的话剧,一个叫《彭总故乡行》,是业余剧团在“扣工资”的窘境下排演的。一个叫《彭德怀》,是西安话剧团原来演《西安事变》的一班人演出的。由杜鹏程经手搞的剧本。后面这个剧是正面描写,很大胆。几个重要角色:康生、毛泽东、江青都出场了。……关于彭总的剧,常常座无虚席。七天前就没票了。尽管演技等都很粗糙,但群众爱的是真理。
你也不要把写信当负担,高兴就写点,不写我也不会怨你。这就是“淡如水”,几年不通信也是好朋友。
思聪1,29[1981]
文蔚:
我终于收到培蒂的信了!是托人捎来的,恰好有人回北京。她谈到伦敦很美,“但终究是异国,一切都是陌生的”,她已经在想念祖国了,可怜的朋友。我多么想写信给她,可是她竟忘了给我地址,怎么办?你有办法么?赶快告诉我。
春节,一切都乱糟糟的,我不喜欢这个春节。想到去年那个值得回味的春节,那个下雪天,在画院小小的传达室,我好象[像]又回到了少年时代培蒂信中也提到那天,那天只有文蔚不称心。
这几天家里不断来人,都是嘻嘻哈哈的吃喝呀,拜年呀,我连静下来写信的时间都难找,头昏脑胀了四五天,终于熬过去了。
今天我去画院布置习作观摩,是我的习作,我们是轮流观摩。这两周轮到我了,都是些悲苦的形象。你愿意看看吗?如果你星期六上午或中午有空能出来,就到画院找我。习作就在沙井胡同北屋,约四五十张。
有事不能来的话,我也不白等,我就在雨儿胡同画画,下午三点去接小女儿。
读了你的信,我有点激动。其实我第一次见到你也是对你有好感的,除了我的直觉以外,培蒂说你当过“反革命”,我就明白你是不会附势趋炎的人,这给我好感。只是你的职业,这“记者”二字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我信任你,这你感觉到了。我是不会对别的“记者”(或不是记者)谈那些心底的话的。除了我所爱的人以外,你应当是最了解我的了。你谈到有人说你“清高”,我没有这印象,这说明你没有对我清高。你不会这样。
我很高兴,我有两个朋友。一个是老的新朋友——培蒂,一个是新的老友——文蔚。由于我在生活道路上经历过一些坎坷、教训,曾使我灰心。我羡慕孩子,甚至崇拜孩子。他(她)们纯洁、真挚。现在我做不到了。我何尝不渴望得到诚挚的友谊,我竟一直认为这是不可能有的了,现在看来我错了。有一点你说错了,其实,我也是“穷人”,比你还要穷。我懂的太少了,是个“画呆子”。我所以要画,是因为我喜欢美的东西,凡是美的,都喜欢。
思聪2,11[1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