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冠任 日期:2015-11-16 16:44:46
《蒋介石在台湾》前四部出版后,持续畅销书销售排行榜,深受读者好评。在此基础上,我们隆重推出《蒋介石在台湾(第5部):大改革与金门炮战》。第五部沿袭前四部的内容和特点,首次披露蒋介石在台湾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详解台湾内政外交的历史内幕,较好地诠释了蒋介石的个人性格及其这一时期的执政策略和思想,准确、全面描述了20世纪中叶台湾经济腾飞前后的历史图景。全书注重史料研究,内容力求真实可靠,写人叙事立场中立,是一本研究和了解蒋介石和台湾历史的优秀作品。
本书简介:
蒋介石统治大陆22年(1927年—1949年),统治台湾25年(1950年—1975年)。台湾时期是他一生不可或缺的时期,也是一个较有作为的重要时期。
《蒋介石在台湾》是记述蒋介石在台湾25年大型全景式史实著作,首次披露蒋介石台湾秘史,真实介绍台湾“复兴”历程。本书为《蒋介石在台湾》第五部,主要叙述1958年—1959年间蒋介石由于误读美国两岸政策而引起台湾内忧外患及其应对之策。在多方逼迫下,俞鸿钧贪腐案继续发酵,俞鸿钧被迫辞职。蒋介石启用王云五进行行政改革,并与陈诚因人事安排产生矛盾。蒋介石误读艾森豪威尔的两岸政策,重提“反攻大陆”口号,引发海峡两岸炮战,并在与大陆对抗中陷入劣势。美国政府不支持蒋介石的“反攻”口号,多方制衡,最后迫使蒋介石签订《“中”美联合公报》,宣布放弃“武力反攻”“国策”,在阵痛中台湾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全书史实准确,内容详实,是一部研究蒋介石在台湾历史的佳作。
为了说明当时的历史现实,本书引用了不少台湾版资料和蒋介石等人的言论,其中不少对大陆和中共及其领导人污蔑性称呼和错误说法,请广大读者加以辨别和批判。
作者简介:
陈冠任,中国现代史、民国史学者,著名畅销书作家,代表作《蒋介石在台湾》(1-5)、《治国录:毛泽东与1949年后的中国》(1-4)、《国殇2》、《国民党十大王牌军》等。
目录:
上篇人事变动的背后
1.俞鸿钧只获最轻的“申诫”处分/003
奇怪的处分结论/003
蒋介石的悲观/006
俞鸿钧终于撂挑子/009
2.蒋介石派“书商”搞行政改革/011
王云五的名声本来很臭/011
王云五的“行政研究”/015
王云五怎么成了“政改黑马”?/025
3.又埋下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深水炸弹/031上篇人事变动的背后
1.俞鸿钧只获最轻的“申诫”处分/003
奇怪的处分结论/003
蒋介石的悲观/006
俞鸿钧终于撂挑子/009
2.蒋介石派“书商”搞行政改革/011
王云五的名声本来很臭/011
王云五的“行政研究”/015
王云五怎么成了“政改黑马”?/025
3.又埋下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深水炸弹/031
4.在支持与质疑之下的王云五/038
5.财政和经济部长双双换马,俞鸿钧内阁危机加剧/047
尹仲容的背后和徐柏园的背后/047
王德溥主动“牺牲”,逼徐柏园下台/061
6.春夏之交却是“多事之秋"/077
俞鸿钧还在推诿责任,蒋介石忙于纠偏/077
胡适高论“民主”和“自由”,让蒋介石很难堪/083
蒋介石会见外国记者们/090
峰回路转/099
7.尹仲容与外汇改革/103
尹仲容的“贪腐”阴影/103
外汇改革迅即展开/105
余波不兴/112
8.蒋介石和毛泽东对于原子弹战争的看法完全不同/115
9.蒋、陈为教育部长人选发生分歧/124
俞鸿钧终于垮台/124
张其昀办教育不切实际/126
对症下错药/130
10.蒋介石为任命王云五副院长与陈诚怄气/140
蒋介石关切行政改革/140
“天道酬勤”不是假话/150
11.“外交部长”降格为“驻美大使”/158
叶公超去职已成定数/158
董显光“大使”:平均一个礼拜1.25场演讲/162
蒋经国首次进“行政院”/169
12.第二次党员重新登记,剑指CC派/173
13.制止工厂倒闭潮/185
工商业难以为继/185
突然取消三军休假/189
把批评当作鼓励/191
14.行政改革:裁撤了经安会/195
中篇金门炮战
1.蒋介石的增兵和国共空战/211
金马前线:蒋介石安置了三分之一重兵/211
俞大维的金马之行又启动/217
2.战事不期就打响,并且是空战/220
危机以来第一场空战:“零比三”的败绩/220
奇怪的军事会议/223
新战士与老王牌的较量/226
八一四空战:台北满街鸣放鞭炮/231
3.蒋介石视察金门:“把毛泽东打恼最好”/235
4.金门炮战突然爆发/246
炮战不期而至/246
俞大维“碧血染征袍”/249
蒋介石准备“搬家”了/258
5.八二四,也没安宁/263
6.蒋介石的战略判断和制敌方略是什么?/271
7.财经改革节外生枝/277
撤销经安会引发的人事问题/277
警总司令两个半月就换人/285
8.二次台海危机/287
“驻美大使”正式宣誓就职/287
“‘国军’大捷”/290
9.金门运补的尴尬/298
海陆两军总司令吵架/298
中共宣布12海里领海宽度/301
蒋介石决定启用陆战队/307
“狗臭屁的护航啊!”/311
10.宋美龄声称要打核战争/316
11.蒋介石亲自监督“轰雷计划”执行/327
“务必要不惜代价达成使命”/327
蒋经国去金门勘查运炮路线/334
巨炮太沉,被迫推延/338
金门局势的问答/341
“‘轰雷计划’全部竟功”/345
12.世界空战史上首次空空导弹实战记录是蒋介石创写的/349
13.巨型炮带来了莫大的振奋/354
巨型炮威力国共的说法不一样/354
俞大维否决了打原子弹的思想/360
“金门保卫战的胜利”/362
下篇杜勒斯的施压
1.两个大“乌龙”/375
“蒋介石探病病人就死”之谜团/375
中共米格飞机“投诚”/380
2.杜勒斯放了一炮,蒋美矛盾又起/383
美国反而要求蒋介石从金马撤军/383
杜勒斯对蒋介石“国策”的重击/388
叶公超遭冷遇/396
蒋介石公开表示“坚守金马外岛的决心”/399
叶公超的忙碌/405
3.中共突然转了向/407
停战,反而吓坏了胡琏等人/407
蒋介石也很意外/411
美国也转了向/418
4.热闹背后的隐忧/425
张道藩与“战斗文艺”/425
阅兵典礼上却唯独不见“国防部长”/429
金门之战的“三大意义”/432
胡琏也不干了/437
蒋介石声称:要“更坚强的迎接第二回合的攻击”/442
蒋介石曾经给过杜勒斯冷遇/444
5.杜勒斯访台三次会谈:要对中共打原子弹/447
第一次会谈:杜勒斯说蒋介石“要挑起世界大战”/447
第二次会谈问:“阁下是否要吾人对大陆发动一项核子战争?”/455
第三会谈会谈:逼蒋介石“放弃武力”/460
6.“不凭借武力”引起风波:再也回不去大陆了/469
7.死守金马,选大将好难/478
8.台美对《“中”美联合公报》解释的纠纷/483
9.蒋介石的熄火剂:“消灭‘奴役人民,毁灭文化’的人民公社!”/488
张春生“范例”的尴尬/488
宣传心战对准了大陆的“人民公社”/493
叶公超开始失去蒋介石的信任/496
公报没有缓和金马守军的困境/498
10.“补救之道”在“自强”:行政改革继续推进/500
11.宣传战如火如荼:蒋介石真放弃武力“反攻”了?/507
《蒋介石在台湾》之所以热销,一这是台湾和大陆两岸首部研究蒋介石台湾历史的著作,填补了蒋介石台湾历史研究著作的空白;二以客观公允的笔调评述蒋介石功过,体现史学界对蒋研究的深入和理性化思考;三蒋介石时期的台湾高层政要,对许多读者来说是新面孔,而他们的历史作为和台湾经济腾飞紧密联系在一起。
——香港《文汇报》
如何评价蒋介石,是两岸当代历史研究的热点之一。《蒋介石在台湾》是近年来两岸研究蒋先生集大成的作品。
——台湾:吕芳上
《蒋介石在台湾》站在大历史的维度,对蒋中正和台湾历史进行了较为客观、公允的评价,代表了大陆对蒋介石看法正在发生着改变。
——台湾教授刘文照
《蒋介石在台湾》之所以热销,一这是台湾和大陆两岸首部研究蒋介石台湾历史的著作,填补了蒋介石台湾历史研究著作的空白;二以客观公允的笔调评述蒋介石功过,体现史学界对蒋研究的深入和理性化思考;三蒋介石时期的台湾高层政要,对许多读者来说是新面孔,而他们的历史作为和台湾经济腾飞紧密联系在一起。
——香港《文汇报》
如何评价蒋介石,是两岸当代历史研究的热点之一。《蒋介石在台湾》是近年来两岸研究蒋先生集大成的作品。
——台湾:吕芳上
《蒋介石在台湾》站在大历史的维度,对蒋中正和台湾历史进行了较为客观、公允的评价,代表了大陆对蒋介石看法正在发生着改变。
——台湾教授刘文照
其实,蒋公对台湾有很大的贡献,台湾如果没有蒋总统,就没有今天的繁荣。
——蒋介石秘书王正谊
当年先生提出建设台湾为三民主义模范省,把台湾作为民生主义的试验场,60年代以后,全力建设台湾,目的都是要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国民所得……台湾一跃为亚洲四小龙。
——蒋介石秘书楚崧秋
叶公超的忙碌
这种“黑暗”在华盛顿那边是得不到解决的。因为“驻美大使”叶公超还处于被陈诚“降职”的不满之中,且正忙于安排自己的情人“蔡小姐”赴美事宜。叶公超虽然官至高位,家庭生活却不和谐:
袁永熙小姐与叶公超1931年结婚,育有子女多人,两人生活方式与志趣相异,常有勃齑,叶府是“一国两制”家庭,1940年以后最初在国内一在北一在南,两地相处,间有来往;1950年以后,一在国内一在国外,分处中美两国;其后叶公超在美国任职期间则一在东,一在西,他们的贺年片仍用两人名义发出,叶公超在台北或在华府,除非有重大节庆,其夫人始终伴夫出席,余日则行“一国两制”,互不影响。但人的感情生活很脆弱的,尤其这一位中国外洋名士不免寂寞孤单,在台北期间广东蔡婉君小姐常伴左右,人称“蔡小姐”或“文姬”而不名,其兄蔡惠强,黄埔海军毕业,曾在台湾海军服役。
叶公超赴任华府后,外交部径于发给蔡小姐“驻希腊大使馆武官处办事员”公务护照,留居香港或出入台湾均方便。当时国人出境旅游不易,非经核准难以外出观光、游学。
叶公超正如前任顾维钧之妻黄蕙兰描写的驻美外交官一样的风流。但是,叶公超没有顾维钧那么好运气,“后闻蔡小姐下嫁进山许绍昌,许历任‘外交部’次长、内外‘大使’要职,誉为‘外交部’一大干才”。 这是后话。
由于叶公超有情绪且很忙,对美“外交”和对于金马撤军的交涉只能照旧由台北方面进行。10月4日,按照蒋介石的安排,俞大维和参谋总长王叔铭再次与史慕德交涉。
王叔铭说:“中共因在空战失利,致使其立场削弱,将逐次减少其炮击,而借故退却,但当面的‘共军’活动,仍在增强中,昨天敌人在空中拦截我C-46机,这只是开端,情况还将恶化。”
王叔铭为什么有“情况还将恶化”之说?
因为就在前一日台湾方面就莫名其妙损失两架飞机。由于金门海上运补困难重重,10月3日,联勤总部和空军总部联合出动24架C-46飞机到金门进行空投,由48架F-86战机护航。解放军航空兵第16师第48团副团长、王牌飞行员曹双明率部阻拦,四架战机冲入国民党军队机群。结果用曹双明的话说是:“一次敲掉他两架C-46,上上下下一片喜气”,“起飞前公务员给我们沏的茉莉花茶,还热乎乎地温手哩”。
对于这一战,若干年后从上将空军司令员退休后的曹双明还不屑地说:“那次战斗不复杂,很简单……”
解放军四架飞机居然冲进48架F-86护航的机群中,并且轻而易举“敲掉”两架C-46飞机,作为空军出身的总长王叔铭的担心,完全不是没理由的。
遇到强大的解放军,美国居然逼迫蒋介石去撤军,蒋介石和俞大维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得去向美国求援。“美国通”俞大维说:“我对美国坚定政策有信心。”
接着,他说道:“‘国军’现已面临最大的艰难,国军必须度过这一漫长的过渡时期。”
然后,俞大维继续敦促史慕德,要求美国“尽一切可能,提供更多的飞机与备份零件,以维持‘中国空军’的战力”。
美国的目的是要撤军,但杜勒斯已同意补充武器为交换条件。史慕德便向俞大维保证说:“我国海军军令部长已核定补充零件,预为空战作准备。”
经过商谈,双方就目前金门防御达成以下两点协议:
一、将预计2100吨海运物资,分散在36小时运达金门,以减轻金防部的负担。
二、减少白天的空投任务,除已装载完毕、准备自由投落的飞机在本日黄昏前派出外,以后的主要作业,应在夜间执行。
但是对于艾森豪威尔要求国民党军队从金马撤军和减少兵力的讨论,双方没有谈拢。谁也没有料到,激烈的台海军事冲突居然演变成台湾方面与美国方面的矛盾,并且双方还对峙起来了。这样的局面,使得蒋介石又陷入了一种新的烦恼之中,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在俞大维和王叔铭等人研判“情况还将恶化”,蒋介石也困惑无解时,10月6日凌晨,一个惊人消息传过来:中共宣布文告:“从10月6日起,暂以七天为期,停止炮击,你们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输送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
这份文告是毛泽东草拟、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的。全文如下:
(略)
文告发表后,金门前线果然炮声沉寂,只有厦门望云岩上的高音喇叭对着金门岛一遍又一遍地广播着文告全文。中共“停止炮击金门一星期,让国民党军队休息休息,补给补给”的声音传过来,金门、马祖躲在山洞和坑道的守军一下子惊呆了,谁都不相信这是真的:中共怎么会“停止炮击”?!上下反而慌了神。有军官马上说:“这是骗局!”
但是这立即受到反驳:“这是发动新攻势前的喘息。”
而有胆小的人竟然说:“这是要我们无条件投降。”
中共福建前线的喊话站不分时间地对着金门、马祖喊话,宣告停战文告。其实,只针对美军的内容对于同为炎黄子孙的守军官兵来说震动很大。于是,急坏了金防部的胡琏等人。
金门、烈屿,大、二担的师长级指挥官,这一天最忙碌的任务,就是分别到各团,召集连长、连级以上军政干部及营级以上幕僚,向他们分析:我军初步“胜利”的因素、敌人“停火”背后的阴谋,并期勉他们提高警觉,注意防范敌人下一行动,坚持到底,争取最后胜利。
为了说服这些内心希望因此停火的官兵们,胡琏不得不拿出一个信笺,说:“‘外交部长’黄少谷数日前致本司令官的信函,请大家传阅。”
师长接过信笺传阅。
信函内容大意是:美“驻华大使”庄莱德告黄‘外长’称,“只要‘中华民国国军’坚守阵地,沉着应战,美方必予以最大支援,后勤上决不致缺乏。”
胡琏传阅黄少谷的信函,反而达成一个这样的效果:“黄‘外长’给前方将士打气,证明外交下只是内政的延长,也是军事的延长。美国和中共的‘华沙会谈’,其中的言语、动静,便随时都在牵动着我前线官兵的心。”
其实中美大使级华沙会谈于9月15日就已经开始了。虽然台湾方面提心吊胆,非常关切,事实上也没有什么大秘密。中方代表王炳南有如下记述:
1958年9月15日,中美大使级华沙会谈就在台湾海峡形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开始了。……
会场布置得既简单又考究。四张大桌子排成一个长方形,双方代表分两边相对而坐,代表团团长坐在中间,两侧分别为各自的顾问和译员。一切就绪之后,下午三点正式开会。
波兰外交部礼宾司长请中美代表团入席,我和比姆大使互相点头致意。
……
我请比姆大使先发言。他一开始就要求中国方面停止对金门、马祖几个岛屿的炮击。他说,美国承认,中美长期以来对台湾及其附近岛屿存在着严重争议,美国并不要求任何一方在这个阶段放弃自己的意见,美国的目的是消除可能被对方视为战争挑衅的行动,否则,军事行动将可能扩大。他用呆板的声调说,中美的共同任务是缓和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
他的讲话把台湾海峡紧张局势的责任有意推到中国方面,而且明显地把自己置于台湾的当然、合法的占领者的地位。
我对此早有估计,因此我很平静地反驳他,我指出他无权代表台湾当局讲话,无权提出停火的建议,我向这位新的对手庄严重申:台湾及澎湖列岛是中国的领土,解放台湾的澎湖列岛是中国的内政,包括金门、马祖。我还说收复金门、马祖这些岛屿后,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和澎湖列岛。
华沙会谈开始一段时期后,美国对台湾的态度依旧,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因而会谈又陷入程式化。我每次发言的开场白都要重申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立场,美国若不放弃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中美之间不可能解决其他问题。
9月30日,在78次会谈时,比姆提出了一个“声明草案”,后来我听说这是杜勒斯亲自精心起草的,也是他在中美会谈中最后的“作品”。“声明草案”开头用一种平行的格式说明中、美各自对台湾问题的看法,还写上苏联支持中国,接着这个草案进一步说,中国政府应停止对金门、马祖的军事活动等等。我当时没有立即答复他。我们回去后经过研究,一致认为这个“声明草案”没有什么新内容,实际上是用这种“草案”作为掩盖美国继续侵犯中国主权和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的烟幕。
我断然拒绝了这项“声明草案”。
此后的会谈几乎千篇一律。我和比姆在互相提防和抑制的气氛下,你谈你的,我谈我的。
尽管会谈没有什么效果,但它时刻牵动蒋介石和诸多人的心,使得台湾军民上下忐忑不安,生怕美国和中共达成什么秘密协议放弃了台湾。黄少谷的来函能够稳住军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