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尔兹,袁蔚 日期:2016-01-02 11:29:39
《简·奥斯丁书信集》(JaneAusten’sLetters)由迪尔德丽·勒费(DeirdreLeFaye)整理编辑(首版于1995年,后来有更新版),提供了一个非凡的窗口,使我们了解到简·奥斯丁是怎样的一位女性。简·奥斯丁的书信,曾经被她姐姐卡桑德拉(或许还有其他人)过滤过,也许是出于对于家族声誉极其敏感,也许是要维护简圣人般的形象。
感谢《企鹅人生》(PenguinLives)传记丛书的编辑詹姆斯·阿特拉斯(JamesAtlas)以及我的众多好友,他们就简·奥斯丁与我进行了长时间的、耐心的讨论,向我提供他们的意见、理解和鼓励。我欠简·奥斯丁本人的恩情则无法估量。
本书借鉴了许多其他有关简·奥斯丁的传记作品。帕克·霍南(ParkHonan)的作品(1987)、约翰·霍尔珀林(JohnHalperin)的作品(1984)和海伦·勒弗罗伊(HelenLefroy)的《简·奥斯丁》(JaneAusten,1997),都给我带来了新的视角。西尔维亚·沃纳(SylviaTownsendWarner)短短29页的《简·奥斯丁》(JaneAusten,1951),以活泼的散文风格,描绘了简·奥斯丁辉煌的一生,显示出小型传记作品的巨大魅力。每一位作家,无论是功成名就的还是渴望成功的,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不可思议的小书。*近出版的两部传记作品,不但再次提升了简·奥斯丁研究的学术水准,同时也让阅读传记作品成为一件难得的乐事。克莱尔·托马琳(ClaireTomalin)的《简·奥斯丁的人生》(JaneAusten,ALife,1997),以优雅宽容的文笔带来了崭新的心理学见解和评论。我们时常好奇于简·奥斯丁生平是否还有挖掘的空间,而托马琳已经发现了情感的细微差别,并巧妙地将其解读出来。戴维·诺克斯(DavidNokes)的《简·奥斯丁》(JaneAusten,1997),在介绍她时既注重细节也强调戏剧效果,以令人羡慕的博学,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
本书简介:
《简·奥斯丁》是普利策奖得主、作家卡罗尔·希尔兹为简·奥斯丁所作的小传,收入“企鹅人生”传记丛书。奥斯丁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1775—1815),但她的作品属于每一代读者经历的“现代”。她笔下的“小世界”或许并没有太多18世纪工业革命或拿破仑时代历史的影子,但却恰恰折射出了人们最普遍也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因此两百年来,奥斯丁在世界范围内都一直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希尔兹是奥斯丁的忠实读者,她坦言她偏爱爱玛(Emma)一角,然而作为奥斯丁研究学者和传记作者,她始终比较克制小说迷的狂热冲动可能对严谨的传记写作造成的偏执影响。对于史料匮乏的人生段落,比如奥斯丁二十五岁至三十五岁那段几乎搁笔的时光,希尔兹还是做了合乎情理的设想与尝试,然而她也直言在巨大的沉默面前,“我们的一切所知都纯属揣测”。希尔兹的诚恳,以及她与奥斯丁的共鸣,使得这部小传既有冷静的分析,又有温和的暖意。
作者简介:
卡罗尔·希尔兹(CarolShields,1935—2003),加拿大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凭借《斯通家史札记》(TheStoneDiaries)蜚声国际文坛,先后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全国书评界奖、普利策奖、奥林治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两次获得布克奖提名。希尔兹非常欣赏19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而她自己的作品也带有明显的奥斯丁式的风格,文字简洁,从容,笔下的人物没有大喜大悲的戏剧性命运,但借助略带悲悯和讽刺的语言,传达出了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流露出明显的人文主义情怀。
目录:
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序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后记第一章
今天看来,简·奥斯丁属于那个几乎遥不可及的过去。据我们所知,她没有留下日记,没有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那样的录音资料,更没有一张乔治·艾略特(GeorgeEliot)那样的照片——尽管艾略特本人矢口否认照片中的是她本人。然而,目前存世的所有资料都表明,她无疑是一位相貌平平的女子。
简·奥斯丁倔强的沉默,大大掩盖了她显然健谈的特质。在某种程度上,她不透明的生活状态,是由于和姐姐卡桑德拉(Cassandra)的生活重叠在一起,后者为她提供了伪装,或者至少说掩盖了她的生活。姐妹俩的生活彼此渗透,抵消了可供识别的部分。(卡桑德拉有一段著名评价,形容妹妹是“我生活中的太阳,快乐时锦上添花,悲伤时抚慰心灵”。)她俩相依相伴,这种命运的安排影响着彼此的生活,同时也体现在妹妹的小说中,不断引发人们对创作行为的本质提出质疑。艺术从何而来?它又怎么会源自平凡,就像这位自学成才、埋首于汉普郡(Hampshire)乡间的教区牧师之女。她究竟是什么人?她的作品究竟想取悦谁?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三个,抑或众多形形色色的无名读者?他们代代相传,以不同的音高频率议论纷纷,其影响力随着欣赏口味和价值观的变迁而悄然壮大。
简·奥斯丁存世的书信共160封,都写于二十岁以后。还有很多信件在她去世后毁于卡桑德拉之手。我们几乎可以断定,这些被抛弃的信件最能揭示真相,也最引人入胜。不管怎样,我们没有足够的机会倾听她不设防的心声。她一贯的嘲讽语气不但没有增强反而削弱了她的真实语调。她的自我描述带有保护性,不能打消人们的疑虑,对他人的描述又常常带着打趣的口吻,或者不留情面。她下笔神速以求文本能够反映自己的心声。这种书信写法,在当时颇受欢迎。所以,其看似松散而又令人屏气凝神的书信风格并非随意而为,而是深思熟虑的产物。
奥斯丁家有八个孩子,只有两人没有享受过画像的殊荣:简和她的残疾哥哥乔治(George)。我们现在有两幅卡桑德拉给简·奥斯丁画的非正式的素描像。一幅是拱背曲肩的背影图,显得人物又矮又胖,毫无美感可言。另一幅,画中人物脸庞圆润,唇型小而平直,传达出一丝心不在焉、满腹牢骚、因过于理智而落落寡欢的神情。画中的她,目光斜视,望着平淡无奇的远方。人们都说,平淡无奇是她一生的写照。侄女安娜(Anna)很崇拜她,曾经满怀崇敬地描述过这位姑姑的种种容貌特征:“她具备这么多优点,却没能成为风姿绰约的女子,这太令人费解了。”话的意思很明显,简不是美女,尽管她有幸逃过天花之疾,而很多同龄人却因此容颜损毁。奥斯丁家的一位朋友曾说,她那稚子般的神情是如此“充满活力而幽默感十足”。许多人描述过她纤细的身材,有几个人提到过她活泼的举止和敏捷的步态。她的头发是黑色还是金色?这个问题的答案因观察者距离的远近而迥然不同。不过,奥斯丁家族的后裔收藏的一绺头发证实,她留着深棕色的卷发,里面夹杂着些许灰丝。她的一位邻居是知名作家玛丽·米特福德(MaryRussellMitford)。米特福德就相当刻薄地将她比作扑克,说她“身材僵直,刻板,不苟言笑。”
读者之所以对简·奥斯丁的容貌感兴趣,有满足好奇心的成分。但主要原因是,众所周知,在她那个时代,出众的美貌偶尔也会眷顾那些像简·奥斯丁这样家产微薄的女子。美丽有价,历来如此。在安排嫁妆时,诱人的魅力也会被非正式地当成一个因素加以考虑。相反,才华却很可能会起到减分的作用。聪慧的女子往往难以驾驭,而驾驭女人是丈夫的责任。
简·奥斯丁身为“婚恋小说”作家,却终身未嫁。人们必然想知道,无论漂亮与否,她的容貌到底在其中起了多大作用。近年发现的一幅侧面剪影像,它模棱含糊的轮廓,似乎让人联想到一个面容姣好、甚至“漂亮迷人”的简·奥斯丁。此画引起的轰动非同凡响,人们满怀希望,无比兴奋。这也说明了奥斯丁深受喜爱的程度。不光读者,可能还有学者,都热切地相信上天终究待奥斯丁不薄,因为这意味着她对自己的选择拥有更多的掌控力。很多人都怀疑,卡桑德拉作为肖像画家并不可信,身为姐妹之情的见证者甚至不怀好意。可惜,这幅剪影像的来历始终未能得到证实。
简·奥斯丁因其对道德问题的高度敏感而颇受肯定,而她异乎寻常的才能是将微不足道的素材扩展开来,将几户乡村人家的社会交往转化为一出出宽幅戏剧。文艺评论家待她常常有失公允,难得问一句她是否对做的事情心中有数。她给乱涂乱写的侄子侄女们提出的写作建议扎实可靠,使我们深信她成竹在胸。她写信给侄女安娜说:“你正在愉快地为自己的人物积累素材。把人物恰如其分地嵌入设定的场景是我生平的乐事;乡村里三四户人家正是我写作的内容。”她还提醒安娜警惕“放荡的漩涡”这种小说创作的陈词滥调。她的侄子詹姆斯·奥斯丁-利(JamesEdwardAusten-Leigh)是一位颇有潜质的作家。奥斯丁跟他谈到自己的写作,将其比喻成“在小块(2英寸宽)象牙上用极其细腻的笔触轻描慢绘,花费大量精力创造出细微的效果。”
她的这种说法太过自谦。简·奥斯丁重视微观世界是很有道理的。这也是一种大胆而新颖的创作视角。这位不断质疑自己的年轻作家坚信家庭是艺术的源泉,如同每一部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在描述孩子的命运。也许有人认为,一切文学作品归根到底写的是家庭,各种文学形式的出现,戏剧、诗歌和小说,都是为了刻画上天随意指派的、离我们最近的那群人,反映家人和我们的关系,以及他们如何才能被重塑或超越。
人们普遍认为,简·奥斯丁是一个受过心理重创的心灵脆弱的人。这种模糊不清的看法令人费解,但它已经变得根深蒂固,备受重视,就差放进博物馆当作圣物供奉了。她的书信多采用防御性的口吻;她的小说风格冷静,以轻松愉快的打趣讽刺著称。这些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上述观点。但要说到这种疏离感的程度及其原因,我们也只能凭空猜测。这或许只是因为受到耳濡目染的缘故,毕竟,她生活的年代讽刺之风盛行。而且据我们所知,她的父母也都是冷静处事的人。
就连怎么称呼她,学者们的看法也不一致。不过这个问题虽然棘手却不是传记领域的新问题。传记作家兼学者约翰·霍尔珀林(JohnHalperin)通常尊称她为“小说家”,这个称呼恭敬得令人惊讶却有以偏概全之嫌,同时还有些谄媚的味道。只称呼“简”又显得太冒昧,不适合成年作家,尽管在最近出版的传记中这一称呼比比皆是。简的侄子詹姆斯·奥斯丁-利在姑姑去世很久以后写了一本著名的回忆录,其中偶尔用到这个称呼。读者能够体会出,这位19世纪的保守男子在想方设法给姑姑寻找合适的称谓时所经历的内心纠葛。称她奥斯丁女士?这让人难以想象。奥斯丁小姐?绝对不行!(只有身为长女的卡桑德拉才有资格使用这种称呼。)只称呼奥斯丁显得粗俗,这样显然会冒犯她。像一个文学管家一样,传记作家在权衡各种选择之后,只得采用不太让人满意的“简”,或是一遍遍重复全名“简·奥斯丁”,再不就只能使用笨拙而不确定的代词了。
她的传记作者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怎样才能听起来不像简·奥斯丁的口吻。她的韵律具有传染性,而且像“有人认为,有人注意到”这样不用确定人称若即若离的叙事风格也具有传染性。她闪烁其词的文风蔓行其间,极富见地又“正确得体”,与刻板的评论家的眼光大相径庭。她的沉思,镇定而从容,总是回荡在背景声中,与我们的分析保持距离,恳请我们离开,让小说自己进行下去。传记作品往往违背原作抛出一套理论,扼杀了写作本身的魅力。原作,这是一个多么简洁又有用的字眼,它与文学理论没有直接的关联。说到底,重要的是小说本身,而不是作者的日常生活,不是她与邻居一起喝的下午茶,也不是她在面包店买的奶油点心。就连那些最能披露真相的书信也必须与现存的小说区别开来。小说家乔治·吉辛(GeorgeGissing)曾经说过:“唯一好的传记,只能到小说中去寻找。”他的意思是,小说,而非传记,也许更能反映真实的人生轨迹。传记往往会被扭曲的事实和分歧的意见所左右,或者受到来自崇拜者或谴责者的影响,而小说则遵循人生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