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秉堃 日期:2016-01-06 11:46:38
1)讲述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赵起扬、于是之、英若诚、朱旭等“骨灰级”戏剧大师在不为人知的故事。,走近大师们的灵魂,看一看他们有怎样的艺术人生。
2)看一位“古稀”之年老编剧56个年头的北京人艺岁月。
3)100多幅北京人艺照片资料首次曝光。
本书简介:
本书介绍的就是一个老人艺,一个国际上承认的国际艺术殿堂。讲了十几位老艺术家的故事,他们有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赵起扬、英若诚、于是之、董行佶、林连昆、朱旭、叶子、舒绣文等等。写的是他们的艺术史,或部分艺术史,让读者走近他们的灵魂,看一看他们有怎样的艺术人生。其中,他们大部分人已经谢世,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在为他们修史,也说为老人艺修史。这些文章一部分已经在报刊上发表,今天在北京人艺建院60周年的日子里成书,是有着很大的历史意义的,因此,作者选用了《瑰丽的背影》为书名,把后人对他们的纪念和敬重写在书中。
作者简介:
梁秉堃,1936年生在北京,1954年初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现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北京市东城区文联副主席、北京市东城区文联剧协常务副主席。
目录:
自序
第一篇
建院元老
42小时谈话拼将残勇赋春风——『中国莎士比亚』的晚年生活
啊,我们的总导演!——深深怀念焦菊隐先生
山尊啊,山尊——欧阳山尊
大家都叫他老赵——赵起扬
第二篇
群星灿烂
她舍掉了三个亲人和自己——叶子的传奇
献上一束芬芳的鲜花——怀念舒绣文大姐
目.录
听来的大故事——田冲
赤子之心——怀念赵韫如
在舞台上走过——于是之自序
第一篇
建院元老
42小时谈话拼将残勇赋春风——『中国莎士比亚』的晚年生活
啊,我们的总导演!——深深怀念焦菊隐先生
山尊啊,山尊——欧阳山尊
大家都叫他老赵——赵起扬
第二篇
群星灿烂
她舍掉了三个亲人和自己——叶子的传奇
献上一束芬芳的鲜花——怀念舒绣文大姐
目.录
听来的大故事——田冲
赤子之心——怀念赵韫如
在舞台上走过——于是之
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英若诚
永远的追思——董行佶
本色的性格化演员——林连昆
话说朱旭——从话剧中走来的演员
话说后起之秀——梁冠华
第三篇
幕后英雄
舞美设计『老夫子』——陈永祥
绝人?绝事?绝活——杜广沛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冯钦
『丁道长』的故事——丁里
第四篇
良师益友
周恩来与曹禺
永不忘却的怀念42小时谈话
在周恩来总理和北京市彭真市长的亲切关怀下,1952年6月12日,新中国第一个专业话剧团体——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正式诞生了。
那是1952年夏季中普通的一天,然而对于北京人艺来说却是意义重大、要载入史册的一天。
东城区史家胡同56号大院,这里是一个有着30多间平房的院落。院子的大门座南朝北,一走进门来就可以看到一棵粗壮高大、枝繁叶茂的核桃树,树上已经密密麻麻的结满果实了。在院子的两边还有两棵芙蓉树,微风吹来,清香扑鼻。
院长办公室设在向左拐的一个东跨院里,三间向阳的高大北房,一明两暗。房子里有一大、两小的三张沙发,此刻上边坐着四个人,一位矮个儿,三位高个儿。他们是谁呢?戴金丝眼镜的矮个儿是院长曹禺,只有42岁;三个高个儿之一、同样戴金丝眼镜的是副院长焦菊隐,只有46岁;其他两位是副院长欧阳山尊和副院长兼党委书记赵起扬,前者只有38岁,后者只有34岁。最有意思的是,他们之间在年龄上是以4岁递增的:焦先生大曹禺4岁;曹禺大欧阳4岁;欧阳大赵起扬4岁。这4个人,就是后来被称为北京人艺“四巨头”的人。此刻,他们正在兴致勃勃地谈着话,议题就是:要把人艺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剧院?
谈话进行得既热烈,又紧张;既轻松,又活泼。在一个星期里,每天要谈上三四个小时,有时干脆就谈上整整一天。为了这个议题,他们共谈了42个小时之久,几乎到了一种难解难分的程度。他们每天沏上一杯茶,点上一支烟。欧阳山尊吸的是大烟斗烟丝,焦菊隐和赵起扬吸的都是香烟。只有曹禺是刚刚把香烟戒掉了,但他还总是时不时地要拿起焦菊隐或赵起扬的香烟来,放在自己的鼻子下边闻一闻,过上一把烟瘾。
“四巨头”深深感到全院有几百只眼睛盯望着这里,他们每一个人肩膀上的分量都是沉甸甸的。
“四巨头”过去都长期干过戏剧工作,有的在国统区,有的在解放区。曹禺演过戏,导过戏,更写过戏;焦菊隐当过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校长,也是导演的大师;欧阳山尊是中国话剧创始人欧阳予倩之子,同样演过戏,导过戏;而赵起扬是在延安鲁艺工作团当过研究生,并且在《白毛女》首演的时候就成功地扮演过赵大伯。
赵起扬事后回忆说:“我们这几个人,过去都干过戏,可是,谁也没办过正规的专业话剧剧院。现在,繁重的任务摆在面前,就不能不认真地想想究竟应该怎么办。”他们在一起满怀激情,又冷静思索;海阔天空,又深入探讨。最后,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的目光集中投向了莫斯科艺术剧院上,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艺术上有严格要求的剧院,是一个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理论体系的剧院,是一个艺术水平很高、且已经享誉全球的剧院。因此,应该毫不犹豫地把北京人艺建设成为像莫斯科艺术剧院那样的剧院。
就是这样,“四巨头”在建院还没有几天的时候,就已经为北京人艺勾画出一张宏伟壮丽的蓝图,准备带领大家稳扎稳打地起步前行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曹禺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十六个春夏秋冬了。他曾经对朋友说过:“我要死在前面,让痛苦留给你们!”是的,他的离开确实把痛苦留了下来,然而让我们除去痛苦的思念以外,更还有痛苦的思索,刻骨铭心的、无法回避的思索。
记得,十六年以前的冬日,巴金写了一副挽联,悬挂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追悼会的大厅里——“家宝并没有去,他永远活在观众和读者的心中!”巴金说:“话很平常,不能表达我的痛苦,我想多说一点儿,可颤抖的手捏不住小小的笔,许许多多的话和着眼泪咽进肚里。”是这样的,曹禺离开我们以后,首先继续活在他的亲人、朋友和学生的心中。近些年以来,我一直在想着: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思念这位曾经被赞誉为“摄魂者”和“中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呢?难道就是几句歌颂赞美的套话吗?或是几句照章办事的虚话?以及只是几句不关痛痒的空话?……恐怕都不是的,都不应该是的。而是,应该通过曹禺的个人形象,来全面地、认真地、深入地思索一下,在他们那一代作家、艺术家身上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沉重的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寻找历史原因——解释世界的本性,本是人类不可更改的愿望。也许,只有如此才能更有利于我国文学艺术事业的正确、健康发展。如果这样做了,那么曹禺也一定会含笑于九泉的。
我的这个想法并非没有缘由的。近日,我有幸读到了曹禺师1981年写下的全年日记。据其夫人李玉茹说:“整整一年流水账式却详尽的日记,这在曹禺来说,也是难得的资料。”“通过它能看到曹禺几十年来,忙忙碌碌、实实在在地做了许许多多,他不擅长、不熟悉,而是竭尽全力去做的工作。”“曹禺是个闲不住、管不住自己的人,巴金先生说他‘好热闹’。确实,有许多事是他愿意做,喜欢参加的。做了这些事,他的内心,又充满了矛盾、痛苦、悔恨,等等等等。”“他对自己的缺点错误,异常敏锐,比任何人看得都透彻,甚至过火。大约他是艺术家、诗人,极易夸张、偏激。然而,他的勇气是惊人的,敢于剖析自己,我仿佛看见他用尖刀扎进自己的心窝,流着血。”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部难能可贵的日记,使我们可以比较深入地走进曹禺师的灵魂,探索一些原来模糊的、不可知的东西,从而对他的真实命运,主要是真实晚年,有了进一步的、深切的了解、谅解和理解。甚至,从这里可以得出我们并不愿意看到,又无法抗拒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结论。从一定意义上看,这份日记是曹禺师给我们留下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