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为文化找出路:费孝通传


作者:张冠生  日期:2016-02-03 11:02:32



费孝通--
  他一生志在富民
  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而研究
  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大师
  他的作品是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
  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不搞花架子的领导
  20世纪40年代的著名公知
  一生为中国文化寻找出路
本书简介:
  费孝通(1910-2005)是享誉国际的学者、政治活动家,他一生留下数百万字著述,话题多而广泛。其中绵延时间最长、贯穿其一生思考的题目,是他在1920年代就开始思考的“文化自觉”问题。本书在费孝通的浩瀚学术生涯中删繁就简,梳理出一位著名中国知识分子人生追求的主线,全程描述了他持续追寻、终至实现的“文化自觉”过程,以及高度的文化自觉可以带来的眼光、见识、襟怀、境界。
  作者简介:
  张冠生,1954年生。祖籍江苏,现居北京。该读书时无书读,遂到农村种稻谷。七七级一员。当过研究机构职员、记者、编辑、公务员。曾长期为费孝通先生当助手。有文章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求是》、《东方》、《读书》、《天涯》等刊。出版有《费孝通传》、《世纪老人的话:费孝通卷》、《知道:沈昌文口述自传》、《远古的纸草》、《荀子素描》、《纸年轮》等书。
  目录:
  序言:一支史笔七十年
  上篇人生传奇
  第一章家世与童年
  一、文化生命源头
  二、大时代的气息
  三、父母都是贤达
  四、“教育优先”的家庭
  第二章中学到大学
  一、确定“唯一的责任”
  二、从医学到社会学
  三、得到名师点化
  第三章走上学术道路
  一、瑶山里的惨祸
  二、寻找文化路径
  三、写成《江村经济》序言:一支史笔七十年
  上篇人生传奇
  第一章家世与童年
  一、文化生命源头
  二、大时代的气息
  三、父母都是贤达
  四、“教育优先”的家庭
  第二章中学到大学
  一、确定“唯一的责任”
  二、从医学到社会学
  三、得到名师点化
  第三章走上学术道路
  一、瑶山里的惨祸
  二、寻找文化路径
  三、写成《江村经济》
  四、魁阁时光
  五、名声鹊起
  六、面对东西文化
  七、思索文明冲突
  第四章风雨如晦
  一、投身国家建设
  二、提出批评意见
  三、学术生涯中断
  四、苦难中的思索
  五、逆来顺受,力求自保
  六、干校家书
  第五章人生第二季
  一、第二次学术生命
  二、为乡镇企业正名
  三、促进两岸学术交流
  四、重提“文化出路”
  第六章呼吁“文化自觉”
  一、老年开始“补课”
  二、欲究“天人之际”
  三、阐述“文化自觉”
  四、回首前贤风骨
  五、教育要讲做人
  六、借重古代思想资源
  七、老人家的警告
  八、不懂装懂的背后
  第七章最后的反思
  一、“句号画在什么地方”
  二、“一国两制”的文化启示
  三、神游冥想看人类
  四、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尾声
  中篇代表作品
  圣诞节续话
  年终
  《中日战争目击记》译文前言
  中国文化内部变异的研究举例
  社会研究的程序
  社会变迁研究中的都市与乡村
  论社会组织
  复兴丝业的先声
  《花篮瑶社会组织》编后记
  再论社会变迁
  书评
  《江村经济》第一章
  禄村农田
  论旅行
  论神经战
  过年过日子与过渡心理
  狂者进取
  我们没有分别--给编者及读者的信
  西行杂写
  向西去
  邦各有其道
  初访美国?人生的另一道路
  初访美国:文化的隔膜
  初访美国?余笔
  土地里长出来的文化
  增加人口的代价
  这是什么世界
  乡土重建
  对以政治力量强迫储蓄的过虑
  美国人的性格
  乡土中国
  中国社会学的长成
  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
  知识分子问题的十二字诀
  我的第二次学术生命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孔林片思
  学术自述与反思
  下篇评价讨论
  马林诺斯基:《江村经济》序
  李友梅: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
  王铭铭:民族学与社会学
  张雨林:费孝通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谢泳:晚年费孝通
  余世存:费孝通--大师的中国荣辱
  张冠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参考书目前言实地调查是费孝通先生毕生坚持、一以贯之的学术研究方式。
  1935年,费先生初访广西瑶山,开始实地调查。2003年,他第七次访问甘肃定西,一生实地调查谢幕。时间跨度近七十年,衔接两个世纪。
  在这段历史里,费先生的际遇随中国历史起伏分出三段,每段时长二十三年左右。
  1935年到1957年,费先生进入学界,走到学科前沿,声名鹊起,成果迭出。
  1958年到1980年,费先生学术上一段可悲可叹的空白。
  1981年到2003年,费先生复得研究条件,自称“第二次学术生命”。他恢复了实地调查,以老迈之躯追踪中国社会变迁步调,提炼改革发展在其大脑中不断激荡出的命题——苏南乡镇企业(“草根工业”)、温州小商品经济、珠江发展模式、小城镇建设、城乡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生态与环境保护、农村基层直选(“草根民主”)、城市社区建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现代化与中国文化、洲际经济、地缘政治、学术反思、人文精神、知识分子、文化自觉……对这些问题,费先生皆予追踪观察、思考和阐发,留下了丰富的著述。
  看费先生的表述,除去《生育制度》一书,他很少对自己的著述表示满意。晚年里,他曾多次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开路和破题的工作”。实地调查是费孝通先生毕生坚持、一以贯之的学术研究方式。
  1935年,费先生初访广西瑶山,开始实地调查。2003年,他第七次访问甘肃定西,一生实地调查谢幕。时间跨度近七十年,衔接两个世纪。
  在这段历史里,费先生的际遇随中国历史起伏分出三段,每段时长二十三年左右。
  1935年到1957年,费先生进入学界,走到学科前沿,声名鹊起,成果迭出。
  1958年到1980年,费先生学术上一段可悲可叹的空白。
  1981年到2003年,费先生复得研究条件,自称“第二次学术生命”。他恢复了实地调查,以老迈之躯追踪中国社会变迁步调,提炼改革发展在其大脑中不断激荡出的命题——苏南乡镇企业(“草根工业”)、温州小商品经济、珠江发展模式、小城镇建设、城乡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生态与环境保护、农村基层直选(“草根民主”)、城市社区建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现代化与中国文化、洲际经济、地缘政治、学术反思、人文精神、知识分子、文化自觉……对这些问题,费先生皆予追踪观察、思考和阐发,留下了丰富的著述。
  看费先生的表述,除去《生育制度》一书,他很少对自己的著述表示满意。晚年里,他曾多次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开路和破题的工作”。
  台湾著名的人类学家李亦园院士接过费先生的话头说,费先生提出的很多课题都具有原创性,带动了同行很多人去做进一步的研究。
  翻看费先生留下的数百万字著述,话题确实多而广泛。其中,绵延时间最长、贯穿其一生思考的题目,不是民间熟知的“志在富民”,不是政界流传的“出主意,想办法”,不是他1930年代提出的“乡村工业”和“乡土重建”,也不是他1980年代提出的“小城镇”和“区域发展”,而是他在1920年代就开始思考的“文化自觉”问题。当然,作为一个明确概念提出来,并作出接近定义性质的表述,是在费先生晚年。但作为这一命题的早期呈现,在他十七八岁时写出的文章里已能读到。从那时起,费先生的心志就确定在“认识人类究系何物”前提下“为中国文化找出路”的思考上。为着实现民族的文化自觉,费先生首先向自己提出了文化自觉的任务。他写道:过去的过去罢!不住的勇敢向着坟墓奔去,就是人们唯一的道路。在这荆棘蔓蔓的人生道上,随处都给你看见许多值得留意的事情,同时启示了你宇宙人生的意义。我这愚蠢的笔,固不能在道上随处记出一些给后面很努力赶来的同类们作一些参考,但是我却又不愿这许多值得留意的东西,在未经人注意的时候,随着无名无声的浪花流星般的息灭。我自己认为这是我唯一的责任。 在费先生此后生涯中,“随处记出”“值得留意的事情”成了习惯,在“未经人注意”的事情上发现宇宙人生的意义,作出记录和解说,成了志业。
  费先生写出这段文字,是这个世界上许多值得留意的事情之一。其中明确表达的责任感,蕴含内心的历史感,高度自觉的记录意识,安身立命的自我定位,传达着青年费孝通的心志,预示着一支史笔的诞生。
  这支史笔从此历七十余年沧桑而初衷不改,忠实记录下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变迁过程,至白首而未倦。同时,也记录了费先生自早年到暮年漫漫文化自觉之旅的全程。
  从留意这段文字开始,体会费先生一生执笔不辍的文化价值,感受他的人格因素,应该比较容易找到门径,也能较深理解费先生毕生追寻的文化自觉对于每个社会成员“人之为人”的积极意义。
  上个世纪末,费先生说起书写他的传记的意义,有这么一句话:“人家看看我的一生怎么过来的,想想自己,能受点启发,就不错了。”
  是为序。张冠生
  2012年5月13日夜 







阅读提示:为文化找出路:费孝通传的作者是张冠生,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为文化找出路:费孝通传下载地址

上一本:断头王后
下一本:气质柴静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