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北大访师记


作者:邹士方  日期:2016-02-11 12:39:04




本书简介:
  我们倾其一生也许与伟大无缘,永远与平凡为伍,但真正的伟大对我们是一种号召,是一个鼓舞,是一面镜子,是一个高尚的境界。正如已故作家汪曾祺所言,泰山既不能进入我们内部,我也不能成为泰山。山自山,我自我,不能达到物我同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高山仰止,也许是一种大超然。
  作者简介:
  邹士方,知名作家、美学学者、艺术评论家、画家、摄影家。1949年6月出生于北京,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7级)。师从美学大师朱光潜和宗白华及美学家杨辛、叶朗教授,被学术界公认为是朱光潜、宗白华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曾任北京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副校长,《民主》杂志副主编,《音乐生活报》高级编审,《中国画廊》杂志副总编辑,人过五十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编辑,北京市杂文学会理事,中华湖社画会理事,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香港东方文化中心书画研究部研究员。现为《中华盛世》杂志执行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出版著作200万字:美学专著《朱光潜宗白华论》(1987与王德胜合著)、《宗白华评传》(1989),散文随笔杂文集《春天的问候》(1987),散文集《名人纪实》(1988),散文摄影集《北大访师记》(2012)。出版画集《万紫千红》(2004)和连环画《映山红》(撰文1977)。另外发表新闻、散文、评论、杂文、随笔、诗歌等数百篇200余万字。《中国哲学年鉴》、《中国新闻年鉴》以及冰心、季羡林、端木蕻良、吴祖光、常任侠、李泽厚、蒋孔阳、管桦、蒋星煜、赵清阁、郁风、张允和、吴小如、刘章对其著作均有评介。
  目录:
  自序
  铮铮铁骨:倔强梁漱溟
  神完气足:三松堂内冯友兰
  丰采雍容:王力读书乐
  谦恭劲健:作为倾听者的周培源
  温馨如昨:阳光中的朱光潜
  安详“佛头宗”:冬日里的宗白华
  贝叶传经:冯定手捧《平凡的真理》
  孤寂而落寞:俞平伯晚年写真
  情投意合:冰心的老伴吴文藻
  高蹈而深邃:贺麟在宾馆
  虚怀若谷:钱钟书的随意照
  布衣本色:季羡林的两个瞬间
  老而弥坚:侯仁之的工作照
  严谨质朴:任继愈的生活照自序
  铮铮铁骨:倔强梁漱溟
  神完气足:三松堂内冯友兰
  丰采雍容:王力读书乐
  谦恭劲健:作为倾听者的周培源
  温馨如昨:阳光中的朱光潜
  安详“佛头宗”:冬日里的宗白华
  贝叶传经:冯定手捧《平凡的真理》
  孤寂而落寞:俞平伯晚年写真
  情投意合:冰心的老伴吴文藻
  高蹈而深邃:贺麟在宾馆
  虚怀若谷:钱钟书的随意照
  布衣本色:季羡林的两个瞬间
  老而弥坚:侯仁之的工作照
  严谨质朴:任继愈的生活照
  面团团如富家翁:启功的真实照
  实事求是:邓广铭治史
  真力丰沛:周汝昌居家照
  奇人奇美:飘逸文怀沙
  中西合璧自翩翩:绅士罗大冈
  学者和诗人:艺术氛围中的常任侠
  乐观睿智:百岁数学家徐献瑜
  主角形象:李赋宁与外宾交谈
  不苟言笑:吴小如做主持人
  伉俪情深:访李泽厚夫妇
  另类“伟人”像:茅盾在病中
  淡泊宁静:冰心在寓中
  黑白神韵:病中的沈从文
  高昂着的头颅:胡风肖像
  乐观谦和:冯至坐拥书城
  超凡脱俗:吴组缃的特色照
  天真、淘气和幽默:萧乾的笑
  惬意悠然:曹靖华和猫
  拘谨内敛:卞之琳的逆光像
  老与小,相映成趣:杨晦的生活照
  个性跃然:李霁野的坐姿照
  温文尔雅:翻译家闻家驷
  坚定而执着:章廷谦的病榻照
  传奇人物:“潜伏者”赵荣声
  将军本色是诗人:儒将李瑛
  无画处皆有画:刘海粟说艺术
  工作即生活:刘开渠在家中雕塑
  娴淑端庄:徐悲鸿夫人廖静文
  困顿和傲气:真我欧阳中石
  蔼然似春:与萧劳合影
  大家闺秀:张充和与姐姐元和、允和
  “弥勒佛”造像:笑口常开费孝通
  传神写照:王昆仑在会上
  淡定背后的不平:风云罗章龙
  实活中:中庸张申府我第一次拜望冯友兰先生是同北大77级同班同学一起去的,那是由我们的小组长杨利川同学安排的。我与杨利川住同一宿舍,关系很好。我知道哲学大师冯友兰是我们哲学系的教授,但我们1978年入学时,他已不上讲堂,无缘相见,觉得遗憾。1980年春天,有一天我同杨利川谈起这个遗憾,杨十分热情地说,他可以帮我安排见见冯先生。我喜出望外。5月的一天下午,在杨利川的安排下,我们小组一共八个同学到燕南园拜望了冯友兰先生。走进小院,就见到几棵碗口粗的松树。后来知道因为这松树,冯先生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三松堂。院子不大,安静而整洁。一座联体小屋现于眼前,屋多窗。杨利川敲了屋门,冯友兰先生的女儿、作家宗璞出来开门。她戴着一副眼镜,十分儒雅。说不上热情,但礼貌周到。她获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的《弦上的梦》我早已读过,因此对她有一些亲切感。她把我们让进客厅。客厅是地板地,家具古色古香,多宝格里摆放着一些年代久远的瓷器工艺品,还挂着一只精致的小葫芦。几个沙发平添了现代气氛。不一会儿,宗璞陪着父亲从别的房间来到客厅。冯友兰先生笑容满面,和蔼可亲,没有一点大学者的架子。他身穿一套合体的布衣布服,整洁、干净、利落。头发花白,面色红润,神完气足。那时他还没有留胡须,所以没有仙风道骨的感觉。他与我们聊北大的历史,讲述北大的一些往事,他拿出一张他与老师、同学们的合影给我们看。照片都发黄了。他说他是北大哲学系的第一届毕业生,粱漱溟先生则是他的老师。我当时拿了同学一架苏联的135老相机,不失时机地按下快门。由于室内光线较暗,相机又没有闪光灯和三角架,所以我用了大光圈(4.5)慢速度(1/15秒)抓拍。冯先生与同学们一起看照片的几张曝光不足,画面也有点虚。冯先生个人的几张只有一张令人满意,那是他右手抚肩,左手抚沙发,爽朗大笑的瞬间。人物表情、动作自然传神,场景氛围十分贴切。这是我为冯友兰先生拍的第一张成功的照片,可能也是所有冯先生照片中最生动的一张。因为我看过他许多照片,还没有这样生动的生活照。这也是我生平第一张人像作品。在没有任何支撵点的情况下,完全手持相机,居然没有颤动,看来我的技术还算过硬。访谈结束后,冯先生和宗璞送我们到屋外,宗璞为我们八个同学与冯先生拍了一张合影,冯先生身板挺直,还是那么笑容可掬。后来我把这张照片给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看,他作了这样的评语:“这幅作品拍出了整天在抽象思维中生活的严肃的哲学家的慈爱风趣的一面。完全用室内自然光拍摄,十分不易,背景处理也符合人物身份。”1981年10月我手持自己购买的《宗璞小说散文选》(北京出版社出版)到冯寓,请宗璞为此书题款签名。以后我同她通过几封信。宗璞的字很有骨力。……







阅读提示:北大访师记的作者是邹士方,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北大访师记下载地址

上一本:文艺大师的印象
下一本:此生只为麦穗忙:刘大钧传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