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建迅 日期:2016-05-12 20:52:57
★BBC.塞缪尔·约翰逊奖入围作品★牛津学者巴特利特"托尔斯泰逝世100周年"献礼之作★随书附托尔斯泰各个历史时期珍贵照片及其年表、家族树、英文原版资料出处★全方位还原托尔斯泰的真实一生★更精良的内容,更简洁的篇幅,更亲民的价格,尽在托尔斯泰大传全新修订版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之间,更喜欢托尔斯泰,更喜欢《战争与和平》。 ——习近平(文艺座谈会)
本书简介:
1910年11月,列夫·托尔斯泰伯爵客死在俄国一个偏远的火车站。弥留之际,世界很多媒体的记者云集于此。晚年托尔斯泰眼中的贵族家庭生活已腐朽不堪,他最终决心离家出走,却在途中病倒不治。托尔斯泰身处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这个俄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而又令人着迷的时期。无论是同时代人还是评论家,都将他奉为世界文学巨擘。托尔斯泰毕生都在反抗,他背叛文学成规,否定传统教育,打破家庭桎梏。巴特利特这本独具一格的传记,重新解读了这位迷人而又骇人、睿智而又乖戾的时代巨匠。
作者简介:
(英)罗莎蒙德•巴特利特牛津学者,俄国文化史专家,在托尔斯泰和契诃夫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其《安娜•卡列尼娜》最新译本被列入“牛津世界经典丛书”,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因其深刻的见地和优雅的文笔享誉欧美。
目录:
年 表(1)
引 言(1)
第一章 祖辈:托尔斯泰家族和沃尔康斯基家族(9)
第二章 贵族的童年(25)
第三章 沦为孤儿(42)
第四章 青年时代(51)
第五章 地主、赌徒、军官和作家(62)
第六章 文学的角斗士和悔改的贵族(87)
第七章 丈夫、养蜂人和史诗诗人(110)
第八章 学生、教师和父亲(133)
第九章 小说家(160)
第十章 朝圣者、虚无主义者和农夫(188)
第十一章 教派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和宗教圣愚(220)
第十二章 长老、变节者和沙皇(258)年 表 (1) 引 言 (1)第一章 祖辈:托尔斯泰家族和沃尔康斯基家族 (9)第二章 贵族的童年(25)第三章 沦为孤儿 (42)第四章 青年时代 (51)第五章 地主、赌徒、军官和作家(62)第六章 文学的角斗士和悔改的贵族(87)第七章 丈夫、养蜂人和史诗诗人(110)第八章 学生、教师和父亲(133)第九章 小说家(160)第十章 朝圣者、虚无主义者和农夫(188)第十一章 教派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和宗教圣愚(220)第十二章 长老、变节者和沙皇(258)后记 布尔什维克的元老(313) 注 释 (341)前言引 言
1895年1月,俄国的隆冬季节,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离开莫斯科,准备去几个老朋友的乡间庄园小住几日。他刚刚又和妻子为一本小说的出版事宜吵了一架,引 言1895年1月,俄国的隆冬季节,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离开莫斯科,准备去几个老朋友的乡间庄园小住几日。他刚刚又和妻子为一本小说的出版事宜吵了一架,城市让他感到窒息。他想穿上旧皮衣戴上旧皮帽远离人群和高大建筑,在冷冽的空气中远距离地散几次步,好让自己的头脑放松一下。几位主人已将庄园内的几条小路打扫干净,但是托尔斯泰并不喜欢走人工修建的道路。即便是在年近七旬的高龄,他仍然喜欢在荒野中漫步,他总是大胆地走出栅栏门,双脚迈进深雪之中,朝着眼前的某个方向随意而行。一天傍晚,家中几个年轻的晚辈本想追随他的足迹,但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他们发现他那双裘皮靴在松软雪地里留下的每对脚印的间距都是那样大。1无法跟上托尔斯泰的步伐,这是与他同时代的许多人的共同感受,因为他在一生中的各个方面都迈出了别人无法超越的步伐。年轻时他有过宏伟的抱负,但未能实现,偿清巨额赌债后,他转而创作篇幅特长的几部长篇小说,并生育了一大群孩子。每次和几个儿子一起骑马外出,他总是纵马疾驰,令他们难以跟上。后来他成为国家的道德领袖,并且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之一。自从伊凡大帝在16世纪相继征服三位蒙古可汗并且创立了幅员辽阔、多民族聚居的俄罗斯帝国之后,凡事追求规模和等级便成为俄国人的显著特征。彼得大帝巩固了这一传统,他用创纪录的时间在芬兰沼泽区建起了圣彼得堡新都,使辽阔的空间成为圣彼得堡的典型特征。18世纪末叶卡捷琳娜二世逝世时,俄国也已经成为世界上极其富有的国家。贵族们竞相建造豪华宅邸,他们搜集的艺术品,其奢华气派的程度,远甚于欧洲许多国家贵族的珍藏,生活上也是极为阔绰讲究。然而,贫困在俄罗斯同样普遍存在,造成贫困的是不人道的等级制度,全盘接受欧化、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极少数的贵族凭借这种制度统治失去自由的农奴,迫使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下苟且度日。托尔斯泰既是这种文化的产物,同时也可能最生动地表现了这种文化。很多了解托尔斯泰的人都注意到他那极其敏锐的感知能力。他敏于感受身体和情感的细微变化,其精确程度实不亚于一张石蕊试纸,他的作品之所以读起来如此扣人心弦,正是因为他在创作过程中对人类行为不断变化的这些细节发现与表达的能力均已发挥到极致。他笔下人物的思想观念既独特又具有共性。托尔斯泰的超强的敏感还体现在另一方面:他在一生中的不同时期代表了从“悔悟的贵族”至“圣愚”等无数种俄国人的典型形象。只有俄国才能产生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也只有托尔斯泰才能几乎同时被视为沙皇一般高贵和农民一般普通的人物。托尔斯泰家的祖宅坐落于风光优美的雅斯纳雅•波良纳,从他出生在长期居住于此的贵族家庭起,到82岁最后一次离家外出为止,都一直过着地地道道的俄国人的生活。他年方三十几岁便出版了堪称民族史诗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不久人们便把他当作是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又将他视为最著名的俄国壮士伊利亚•穆罗梅茨——这位颇具神话色彩的中世纪勇士,直到33岁还睡在自家的砖炉上,然后又在保卫领土之战中屡创佳绩。伊利亚•穆罗梅茨是俄国传统中体力和心力强大的象征。在许多崇拜托尔斯泰的外国人看来,托尔斯泰又是俄国的同义语。“他是俄国的一部分,对于俄罗斯人的性格塑造意义非凡,对俄国的发展也有先见之明,就像克里姆林宫一样”,英国自由党官员亨利•诺曼爵士于1901年拜访托尔斯泰不久后如是写道。2同时,对于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而言,托尔斯泰“代表的不是他自己;他代表的是所有俄国人民,因为他与整个俄国同呼吸、共命运”。3托尔斯泰过的是一个俄国人的生活,但其生活经历远比其他大多数俄国人丰富,既表现出“天生的享乐主义”,也表现出“基督徒的苦行主义”,哲学家尼古拉•贝德耶夫称这是俄国人典型的特征。4起初他过着特权阶层的优裕生活,在家里接受外国教师的教育,还有农奴侍奉。19岁时成为富有的地主之后,很快表现出俄国“行为极端者”的派头,将继承的财产用于赌博和跟吉普赛女歌手鬼混。他卖掉几个村庄以偿还赌债,而且还搭上了房子。他还占女奴的便宜,从而名副其实地成为一个品德败坏的俄罗斯地主。后来他有了俄国贵族的另一个高级身份:他成了一名陆军军官。他的大部分战友退役后回到乡间庄园生活,但托尔斯泰却成为一名作家——他那一代人中最有前途的年轻作家。正是在此时刻他身上的无政府主义倾向初露端倪:他不想属于任何一家文学社团,也很快因为怪诞的观点和好斗的性格被同时代的大多数作家视为异己。他对屠格涅夫感到失望,因为屠格涅夫不像他那样对写作郑重其事,同时因为他太容易受到西欧传统的束缚。屠格涅夫的文学创作同托尔斯泰一样深系俄国,但他毕竟住在巴黎。托尔斯泰生前曾两度出国,但他的全副身心始终同俄罗斯紧密联系在一起。托尔斯泰在一些作家与哲学家的影响下日趋成熟,思想观念随之逐渐成形,他也不可避免地跻身于俄罗斯的知识阶层——那些因教育背景相似和通常对政府持批判性姿态的人们组成的俄罗斯特有的一个社会阶层。此外,他在面对俄国农民阶层时深感歉疚,因而为自己身为贵族心生悔意,觉得自己竟与不道德的农奴制同流合污,真是一种耻辱。托尔斯泰开始像民粹主义者一样视农民为俄国最优秀的阶层,认为农民是国家的未来,而且在农奴制终于被废除时致力于乡村基础教育事业,教儿童读书写字。但反复无常的他,一年后便放弃了规模正在扩大的若干所学校,转而结婚成家。他与挚爱的妻子索菲娅(索尼娅)•别尔斯琴瑟和鸣,这使他在文学上取得了堪与荷马媲美的巨大成就:《战争与和平》产生于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因为良心过度受责,托尔斯泰不愿继续走伟大小说家的人生之路。他在19世纪70年代的头5年再度投身于教育事业。这次为了辅导情况各异的俄国儿童读书写字,他设计出一套将《初级课本》和几本辅导读物合为一体的教育模式。他自学希腊语,而后相继推出用简单语言翻译的《伊索寓言》、自己创作的许多故事,以及依照俄罗斯壮士传奇和圣典片断改编的若干故事。雅斯纳雅•波良纳学校后来重新开办,托尔斯泰家族的几个大孩子则充当该校的老师。托尔斯泰在这几年最出色地履行了一个父亲的职责。他曾带领家人前往萨马拉(俄罗斯伏尔加河中游城市,旧称古比雪夫。——译注)大草原上新买的庄园,在巴什基尔人和马群的相伴下度过了一个不寻常的夏假。这种粗犷而质朴的生活方式令他陶醉,尽管他的妻子并不喜欢。70年代的后5年,事情开始遇到转折。1873年,即托尔斯泰开始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那一年,他首次代表濒临饥荒、身陷绝境的广大农民呼吁全国民众及时相助。以当时的俄国为背景的《安娜•卡列尼娜》,反映了托尔斯泰在遭遇挫折时对生命意义的求索和对死亡的思考。起初他从宗教信仰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并且像俄国各地几百万朝圣者一样,是一些神圣的修道院的常客。和许多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一样,托尔斯泰倾心迷恋奥普提纳•普斯汀修道院的几位长老——这些僧人恢复了早期教会的神父遁世苦行的传统,超然于正统教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之外,并因心灵的智慧而受人尊崇。不过在他看来,能有更多智慧与人分享的还是农民,于是他再次前往奥普提纳•普斯汀,而且是一路步行,身穿农民的衣服,脚上是一双粗布鞋,像是一个Strannik(云游四方的人)。Strannik是终生都在步行去一家家修道院朝圣、依靠旁人布施为生的一个群体。俄国人骨子里有一种四处流浪的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托尔斯泰越发渴望加入这些人的行列。很早以前他就开始穿得跟农民一样朴素,但不久他又想散尽个人的所有财产。托尔斯泰从对宗教的极度虔诚,走向极端的虚无。19世纪70年代末,他开始看到光芒,并将他的心灵之旅记录在一部以《忏悔录》之名渐为世人所知的作品中。他还对俄罗斯东正教神学理论进行了批判性研究,并且推出了福音书的一个“新的、质量较高的”译本。他在80年代成为一名基督教传教士,他宣传的基督教教义也已经过他一番追根溯源的彻底分析。同时,因为找到了新的信仰,他势必要严厉抨击他在所有的国家制度中发现的各种弊端,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君主制。此时托尔斯泰的家庭生活已变得非常紧张,在他放弃自己所有新作的版权并将全部个人财产交给家人后更是如此。他在广泛传播于俄国的民间教派信仰中找到了相似的精神,这些教派的信徒大部分是农夫,而他也渐渐变成一个新的教派信仰的领导者,尽管追随他的人大多是像他一样良心受责的贵族。这些托尔斯泰的信徒有时会竞相践行最道德无私的生活准则,放弃钱财,依靠自己的辛苦劳动维持生计,将所有人视为自己的“兄弟”。因此一个虔诚的托尔斯泰信徒甚至整个夏天都不会身穿腰部束带的长袍、头戴帽子,足登韧皮鞋,为自己不再是私有财产的奴隶而感到欣慰。519世纪90年代,托尔斯泰已经成为俄国最负盛名的人,因为他被迫写了一些极有争议的文章,阐述他对基督教、传统教会乃至俄国政府的看法,而这些文章因其曾经遭禁反而更加助长了人们的阅读热情:这些文章作为地下出版物畅销一时。1892年饥荒到处蔓延,托尔斯泰率先投入赈灾工作,从而确立了他作为俄国最伟大的道德权威人物的牢固地位。结果不断有人造访他在莫斯科的住宅,许多人只是想和他握握手。其中有一位年仅23岁、名叫谢尔盖•佳吉列夫的年轻人,有一天他带着一股平素惯有的莽撞劲,和他的表弟一起出现在托尔斯泰家门口,很快注意到托尔斯泰一身农民的装束,与他“绅士般的言行举止”很不相称。托尔斯泰此前一直在梁赞省参与赈灾工作,眼下正在家里休息,他与这两位来自圣彼得堡的颇有审美眼光的年轻人一起谈论施粥场。佳吉列夫对继母说起自己当时的印象: 我们刚刚出门走到街上,便忍不住大声惊叹:“他是一位圣人,他真是一位圣人!”我们感动得几乎流泪。这位伟人的身上有一种真诚、感人、神圣而又难以言传的气质。有趣的是,和他拥抱时我们碰到了他的胡须,过后好一阵我们都能嗅到那股气味……6 托尔斯泰在一生中的最后二三十年里接待了数以千计的来访者,他也因很少将某个陌生来客挡在门外而受到称赞。他很快开始被人们尊称为“雅斯纳雅•波良纳的长老”。托尔斯泰一生总共收到5万余封信件,其中有9000封来自国外。托尔斯泰信仰运动的著名幕后推手弗拉基米尔•切尔特科夫曾先后为托尔斯泰物色数名秘书,协助托尔斯泰尽可能多地回复各种来信(《托尔斯泰作品全集》总共收入他的8500封复信,实际数量肯定远远不止于此)。7身世显赫的切尔特科夫不仅成为托尔斯泰生前的挚友,而且还是他身后主要作品的出版者。托尔斯泰的家人常常感到自己被冷落。他的妻子索菲娅包揽了繁重的家务,几乎独自将8个子女带大,其中几个很难管教。另外她还承担了出版丈夫旧作这项艰巨的工作,从而确保家庭能够有一些收入进账,尽管托尔斯泰曾为这项收益可观的产业伤透脑筋。身为托尔斯泰家庭的一名成员殊非易事。索菲娅1892年在给丈夫的信中写道:“塔尼娅在莫斯科跟某人说,‘我真不喜欢有一个出名的父亲’。我也不喜欢有一个出名的丈夫,实话告诉你!”8最后一部小说《复活》的出版进一步提高了托尔斯泰的声誉。他出版这部小说,是为了资助杜霍博尔教派成员移居加拿大,他们在那里可以享有宗教自由而不会遭到迫害。俄国东正教教会终因托尔斯泰在书中某一章竭力嘲讽一场弥撒而被激怒,从而将其逐出教会,后来托尔斯泰加入了著名的俄国变节者的阵营——诸如史丹卡•拉辛和叶米里扬•普加乔夫等叛教者。托尔斯泰因其享有的盛名而能做其他俄国人很少能做到的事情:直言不讳。当局无法阻挠他这样做,因为他们深知,无论将他逮捕或是流放都会激起国际公愤。托尔斯泰便利用这种形势,行为举止俨若“圣愚”,以便直言不讳地指出沙皇是一个极不称职的国家领导人。在托尔斯泰生命的最后10年里,俄国人普遍觉得托尔斯泰才是“真正的”沙皇。托尔斯泰在他总共82年的一生中经历过各种生活,虽然他集中体现了普通俄国人典型的生活方式,但其中还是有一些明显的例外。比如他对造成俄国社会阶级分化的商人一向抱有厌恶的心理,对代表帝俄官僚阶层的Chinovnic,对那些raznochinets(“混杂阶级”成员),即出身社会底层、经常以激进的“欧化派”自居、急于推动社会改革的知识分子,托尔斯泰也同样表现出一个贵族特有的鄙视。托尔斯泰也绝非“奥勃洛莫夫”——俄国作家冈察洛夫创造的最有名的小说人物,书中的他懒得出奇,一直躺在床上,过了好几章才爬起来。托尔斯泰虽经多次努力,但始终未能养成最为俄国人看重的谦逊的美德,而奥勃洛莫夫却能在不经意间表现这种美德。此外,我们不妨将托尔斯泰的另一种生活经历作为补充,虽然它不是俄罗斯的生活:托尔斯泰几乎被视为车臣的荣誉公民。斯塔罗格拉德科夫斯克是托尔斯泰在19世纪50年代随军驻扎过的军事基地,此地的托尔斯泰博物馆规模不大,是车臣领土上仅有的一座在近年车臣与俄罗斯交战期间未遭关闭的博物馆,立于博物馆前的托尔斯泰塑像也一直完好无损。而位于格罗兹尼的国家博物馆却遭到亵渎。车臣国人敬重托尔斯泰,是因为他在高加索服役期间与他们交朋友(这在俄国军官中确实极为罕见,因为他们普遍瞧不起当地人),并且从正面描写他们。1994年成为雅斯纳雅•波良纳博物馆馆长的托尔斯泰后世嫡孙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说:“车臣人认为,托尔斯泰最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发生的历史事件和山里人的性格,真实地描写了他们为争取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的情景,最真实地反映出他们的宗教、民族以及其他特征。”萨莱夫迪•扎吉波夫于2008年接替其父亲任斯塔罗格拉德科夫斯克托尔斯泰博物馆的馆长,他也指出托尔斯泰与19世纪车臣的一位牧师、苏非派领袖谢克•昆塔•喀迪,两人的反战学说有一些相似之处。9斯塔罗格拉德科夫斯克博物馆经过修葺后于2009年12月重新开放,维修资金由车臣总统拉姆赞•卡德罗夫私人赞助。虽然托尔斯泰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但又始终是一个充满矛盾、颇有争议的人物。当他遇到弗拉基米尔•切尔特科夫时,他的婚姻生活已经陷入低谷,正是因为他对这位挚友过于迁就,致使本已糟糕的婚姻状况,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里更是糟得不可收拾。切尔特科夫在处置托尔斯泰遗产一事上施加的影响,意味着他对有关事件的看法,一开始就压倒了表示异议的声音,主要是已故作家可怜的遗孀的声音,他已取代了她在其丈夫感情生活中的地位。2006年为了纪念她而出版的一部学术作品集和2010年出版的索菲娅•托尔斯泰娅的第一部俄语传记,见证了苏联解体后人们态度上发生的巨大变化。10索菲娅在丈夫去世前一年显得病态多疑情绪失控,这倒是情有可原。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原谅,因为无论根据哪种说法,她的丈夫都待她很不好。他的强处也正是他的弱处,他对女性的态度总体而言无足称道。索菲娅不像她几个女儿一样主张素食,她也不想放弃金钱和私人财产;她只想保持自己业已习惯的舒适的生活方式。索菲娅是一个天分很高的女人,但她无私地放弃了自己本来可以继续培养的所有兴趣爱好,为的是接连生育丈夫想要的一个个孩子,同时帮他誊抄手稿。多年来她倾力相助的这个男人自我意识极度膨胀,竟致完全忽略了家人的需求。况且,仅仅因为他自己一心思变,就指望妻子乖乖听命于他,去过一种精神上超脱世俗的苦行者似的生活,这也未免有失公允。但是她也有过错,她性格倔强,不明白她其实也可以像切尔科夫一样控制别人。托尔斯泰遭到不少人的诋毁和诽谤。其中一位名叫亚历山大•布特,堪称辩才出众,言辞犀利,他敬佩身为艺术家的托尔斯泰,但也撰文对托尔斯泰思想家的身份进行了有力而恶毒的攻击: 他希望超越小说家的身份,甚至想当一个天才。他希望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先知或者预言家,尽管那可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他想当上帝……他想纠正上帝听任世界变得不完美和充满罪恶的错误。他,托尔斯泰伯爵……夺取上帝的神职。但这一神职已由上帝担任,而且被上帝牢牢抓住。于是托尔斯泰向上帝宣战,用各种手段与上帝较量。唉,尽管他已经发动过多次攻击,每次都用伪基督徒的言辞掩盖自己的真实面目,但每次都败下阵来。事实上,为了雪耻报复,他开始否认圣父,忽视圣子,摒弃圣灵。没有人在挫败托尔斯泰后还能一走了之。11 布特承认托尔斯泰对当今时代的许多运动产生过重大影响,诸如素食运动、反资本主义运动和动物保护运动,他的论证也很有说服力,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一个事实:托尔斯泰的非暴力哲学思想曾先后受到甘地、维特根斯坦(1889—1951,生于奥地利的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语言哲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译注)和马丁•路德•金的推崇。再者,如果单纯将托尔斯泰当作艺术家和思想家看待,就会忽略他在人道主义领域所做的重要工作。除了卷帙浩繁的小说作品之外,托尔斯泰最伟大的遗产或许是他生前对俄国人生活产生的影响。别的撇开暂且不论,单单为了三件事他就应该广受民众拥戴。一是在一个文盲大量充斥的国度致力于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准;二是在国家濒于饥荒时投入赈灾工作;三是敢于向盲目自满、腐败透顶、惯于漠视民众贫苦的政权大胆进言。无数的人接近托尔斯泰时心里暗怀疑虑,但是离开他时,就像佳吉列夫一样,已经对他的真诚信而不疑。虽然他的几个儿子时时和他唱反调,但几个女儿却对他很忠诚。无论他的一些念头有多荒唐,他对生活始终不懈的热情还是有一些感染力的。托尔斯泰的传记作者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理解一位真正高于生活的人。托尔斯泰在十六七岁开始写日记时就带着这一任务,而且从未放弃过,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尤其如此。托尔斯泰一直试图通过他的创作了解自己,无论是利用小说人物这一公开途径,还是借助带有几分私密色彩的日记。的确,正如学者伊丽娜•帕佩诺猜测的那样,他甚至想通过用日记将自己记录下来的方式,延续他在描写小说人物深浅不同的心理过程中取得的非凡成就。12如果说概括和描写他的思想发展历程是一项势将归于失败的任务,就像许多俄国人的乌托邦之梦一样,那么他思想的浩瀚深邃则让我们深信他确实具有人道精神。对于俄国从事托尔斯泰研究的一流学者而言,绘出托尔斯泰艺术和思想的发展轨迹也是一项令人生畏的艰巨任务。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托尔斯泰的前任秘书尼古拉•古谢夫在20世纪50年代着手撰写的托尔斯泰传记,虽然是一部多卷巨著,却为何定下《传记素材》这样一个低调的书名。他在1967年以85岁的高龄逝世,其时这部传记仍未告竣,由他的学生莉迪亚•格罗莫瓦•欧普尔斯卡娅接着写。她在古谢夫的四卷的基础上添加了两卷,但她同样没等这项任务完成就溘然离世,托尔斯泰最后18年的人生经历留待后人续写(这位著名的学者在2003年离世前,出版了新的百卷选定版《托尔斯泰作品全集》)。13虽然涉及托尔斯泰早年生活的资料极为有限,迫使传记作者只得依靠他在晚年编纂的时有讹误与残缺的回忆录,但有关他晚年生活的资料之丰富翔实让传记作者面临着不同类型的诸多困难。列夫•托尔斯泰毕竟早已闻名遐迩,因此作者为给这位“圣人”立传而记载许多事件时他不仅健在,且比较年轻:第一部传记出版时他刚60岁出头,而且远在德国。托尔斯泰传记中时常出现的许多俗滥的套语——“俄国的伟大作家”“雅斯纳雅•波良纳的长老”——也可能会给人一种疏远的感觉,亦如他的性格中的种种矛盾一样。托尔斯泰的一生丰富而迷人,但也在很大程度上被神化了,他本人在这一神化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托尔斯泰在婚后生活的头几年写《战争与和平》时,他往往执意让妻子陪在身边,因此索菲娅经常蜷缩在他书桌旁的一张熊皮毯上,紧挨着他的脚——这是他某次外出狩猎时缴获的战利品。14后来他独自潜心写作,但在他们的整个婚姻生活中,托尔斯泰夫妻一直都在互看对方的日记,这意味着他们在日记中倾诉的隐衷,永远不可能成为绝对的隐私。就拿索菲娅来说,她只有在写给妹妹塔尼娅的信中才会直抒胸臆;她写日记时经常有所克制和保留。至于托尔斯泰,他总是跟俄罗斯的土地和在土地上耕种的人们紧密相联,从一开始他就渴望与这些人连为一体,最后,公众与私人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他的一生就是一个俄国人的一生。刻画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托尔斯泰,质量高于我所读过的其他任何一部同类传记……我们仿佛能够置身其中,洞察托尔斯泰每一阶段的生活……巴特利特好像总是从容不迫,用足够的时间为我们描绘一幅幅画面,让我们嗅到了俄罗斯泥土和青草的芳香。——A.N威尔逊,《金融时报》 本书令人赞叹,比传记更传记,比评论更评论……信息密集,超越传统传记体;见解深刻,比枯燥的文艺评论更深地抵达了他创作源泉的幽密之处。传主一再触及人类的灵魂,而本传记则亲密触摸了传主的灵魂。——《星期日电讯报》 一部经过翔实考证、可读性很强的作品,介绍了这位世界文坛巨匠……对于潜心钻研托尔斯泰伟大作品的读者而言,阅读本书实为明智之举。——《爱尔兰审查报》 用平实易懂和充满智慧的笔触,展现了十八世纪初到二十世纪末俄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风貌,巴特利特的优美文笔和平实风格贯穿始终。——《独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