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建业 日期:2016-07-11 11:57:37
他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学家和人口学家,曾任北大、浙大校长。他提出“综合平衡理论”,并为之抗争到底。他被誉为“中国人口学*人”,却因《新人口论》饱受争议60年。他坚持真理,严谨治学,对我国的经济、教育、人口理论研究以及政策制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经历了三个时代,跌宕起伏,极具传奇色彩。他就是马寅初。图文典藏版《马寅初传》得到马寅初家人认可的传记版本,首届中国传记文学“东方杯”获奖作品,通过大量首次公开的历史资料,全面、系统地还原了历史上真实的马寅初,真实再现了旧式知识分子的胆识与风骨。
本书简介:
马寅初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学家和人口学家,是举世公认的“学术泰斗”、“一代师表”。他的名字和中国人口问题紧密相连,半个多世纪以来,曾几次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甚至轰动了世界;他一生坚持真理,严谨治学,在经济、教育、人口理论研究及人口政策制定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一生历经三个时代,跌宕起伏,极具传奇色彩。图文典藏版《马寅初传》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马寅初坎坷而光辉的一生。书中细致描绘了马寅初与毛泽东、周恩来、陈云、陈毅、邓颖超等知名人士的交往,以及同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斗争,全面披露了中央为马寅初平反的内情,充分反映了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命运、生活道路和品格风范,以及中国近百年来风云激荡的历史。作品以饱满的激情给人多方面的教益和启示,告诉我们应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怎么才算度过了有意义的一生。
作者简介:
杨建业笔名杨泉,高级记者、传记作家、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5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外交部工作;近40年间,曾先后任新华通讯社记者、副主编、副处长,《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局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正局级调研员、局长、巡视员,新华社香港分社正局级高级研究员等职务;长期以来,接触、研究并采访过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科教文等领域的知名人士,写有大量的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内参、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及新闻理论文章,发表、出版的作品总计近700万字。主要代表作有《马寅初传》、《黄昆传》、《姚雪垠传》、《风云人物采访集》、《李鹏》、《延河之子李鹏》、《耕耘外宣,奉献人生》、《怎样采写教育新闻》、《新闻采访与写作》等;作品曾在全国范围内多次获奖。
目录:
第一部早年岁月(一八八二年至一九三六年)
第一章“我要读书”……………………………………003
第二章一根灯芯………………………………………009
第三章在大洋彼岸………………………………………013
第四章婚姻与家庭………………………………………024
第五章“一不做官,二不发财”………………………032
第六章南下………………………………………………039
第二部民族忠魂(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九年)
第七章大难不死…………………………………………049
第八章严正声明…………………………………………054
第九章“言人之不能言”………………………………058
第十章重大转折…………………………………………062
第十一章同蒋介石决裂…………………………………066
目录:
第一部 早年岁月(一八八二年至一九三六年) 第一章 “我要读书”……………………………………003第二章 一根灯芯 ………………………………………009第三章 在大洋彼岸………………………………………013第四章 婚姻与家庭………………………………………024第五章 “一不做官,二不发财”………………………032第六章 南下………………………………………………039第二部 民族忠魂(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九年) 第七章 大难不死…………………………………………049第八章 严正声明…………………………………………054第九章 “言人之不能言”………………………………058第十章 重大转折…………………………………………062第十一章 同蒋介石决裂…………………………………066第十二章 被捕……………………………………………075第十三章 投入集中营……………………………………082第十四章 “明师永寿”…………………………………090第十五章 软禁歌乐山……………………………………099第十六章 重登山城舞台…………………………………105第十七章“马首是瞻”…………………………………114第十八章 第二次“失踪”………………………………123第三部 岁寒青松(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〇年) 第十九章 轮船底舱的“厨师”…………………………129第二十章 出任浙江大学校长……………………………136第二十一章 开国大典……………………………………141第二十二章 在京、沪、杭之间奔忙……………………148第二十三章 重返北大……………………………………158第二十四章 七十多岁的“小学生”……………………165第二十五章 和平使者……………………………………170第二十六章 治学篇………………………………………177第二十七章 《新人口论》………………………………183第二十八章 风云突变……………………………………197第二十九章 在权力与真理面前…………………………202第四部 小院春秋(一九六〇年至一九七八年) 第三十章 寂静的小院……………………………………215第三十一章 进亦忧,退亦忧……………………………220第三十二章 长长的手稿…………………………………226第三十三章 火与血………………………………………230第三十四章 医学史上的奇迹……………………………236第三十五章 练身篇………………………………………243第三十六章 恩人周恩来…………………………………250第五部 重见天日(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二年) 第三十七章 他没有被遗忘………………………………261第三十八章 中南海的春风………………………………265第三十九章 轰动的新闻…………………………………270第四十章 真理的胜利……………………………………273第四十一章 部长探病……………………………………283第四十二章 百年大寿……………………………………286第四十三章 最后人生……………………………………295第六部 尾声第四十四章 盖棺论定……………………………………303第四十五章 浩气长存……………………………………309第四十六章 巨大影响 永恒丰碑………………………313马寅初生平活动年表…………………………………………………325马寅初主要论著………………………………………………………331原版后记………………………………………………………………333再版后记………………………………………………………………337附录:采写马寅初……………………………………………………341 前言再版前言
长篇传记文学《马寅初传》,在1985年10月刚写完就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支持,受到许多出版社的关注,报刊的刊登、连载;《马寅初传》出版后,报刊媒体更是广泛宣传、报道;不仅广大读者欢迎、喜爱,而且还得到领导同志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1986年9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马寅初传》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为该书题写了书名:“马寅初传”(见本书封面),并题词“坚持真理,严谨治学”,高度赞扬马寅初先生一生。该书出版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播发消息,《人民日报》刊发书评,很快被抢购一空;1987年又重印,后以《马寅初》为书名,被列入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名人传记丛书,1993年3月第三次重印。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从1987年2月24日开始,在早上、中午和晚上各占30分钟的小说连续广播节目中,用24天时间,向首都和全国的广大听众连续播诵全书;后来,在时过四年多之后,应广大听众要求,该台在1991年4月又重新广播全书一次。
北京外文出版社认为《马寅初传》写得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该出版社1987年9月决定:将中文版的《马寅初传》翻译成英文出版。再版前言长篇传记文学《马寅初传》,在1985年10月刚写完就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支持,受到许多出版社的关注,报刊的刊登、连载;《马寅初传》出版后,报刊媒体更是广泛宣传、报道;不仅广大读者欢迎、喜爱,而且还得到领导同志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1986年9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马寅初传》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为该书题写了书名:“马寅初传”(见本书封面),并题词“坚持真理, 严谨治学”,高度赞扬马寅初先生一生。该书出版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播发消息,《人民日报》刊发书评,很快被抢购一空;1987年又重印,后以《马寅初》为书名,被列入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名人传记丛书,1993年3月第三次重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从1987年2月24日开始,在早上、中午和晚上各占30分钟的小说连续广播节目中,用24天时间,向首都和全国的广大听众连续播诵全书;后来,在时过四年多之后,应广大听众要求,该台在1991年4月又重新广播全书一次。北京外文出版社认为《马寅初传》写得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该出版社1987年9月决定:将中文版的《马寅初传》翻译成英文出版。1991年6月28日,在首届中国传记文学“东方杯”传记作品评奖活动中, 《马寅初传》连同王朝柱的《李大钊》、聂荣臻的《聂荣臻回忆录》、马烽的《刘胡兰传》等12部书籍一起被评为优秀作品,获得优秀创作奖。这次评奖活动由首都的人民出版社等38家出版社、报刊及文学研究机构联合举办; 获奖作品是由作家、文艺评论家、著名学者组成的25人评委会,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版的近200部长篇传记、回忆录、自传中评选出来的,前后历时两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在七年之中,先后印刷3次《马寅初传》(其中一次被列入中国现代名人传记丛书,以《马寅初》为书名重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在四年之中,两次播诵全书,但仍不能满足广大读者和听众的需求;在《马寅初传》出版11年之后,河北省的花山文艺出版社在1997年3月以《马寅初》为书名,把它纳入著名民主人士传记丛书再次出版,在国内外发行。此外,从2002年至2010年的8年间,有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等5家地方电视台先后6次采访我,谈有关对马寅初先生的采访报道和《马寅初传》内容和创作的情况,并都先后录制成音像电视片,在国内外向观众播放。如,2005年6月,为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央纪委监察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四集文献电视纪录片:《陈云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二集“拨乱反正”中,记述了陈云冲破重重阻力,领导中纪委为马寅初平反一事。我作为这一重大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曾被联合摄制组多次采访,最后被录入电视片,有几分钟的镜头,载入史册。2013年6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领导又找我谈话,说他们要再一次出版发行《马寅初传》一书。《马寅初传》一书在写完和出版后,近30年来,先后被许多报刊纷纷刊登、连载、评论,受到4家出版社青睐,广播电台广播、中央及5家地方电视台反复宣传报道,可谓久盛不衰! 这是为什么? 这说明:马寅初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他对国家贡献巨大,他的精神伟大;他虽然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马寅初的精神不死,浩气长存,他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里! 这次承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再版《马寅初传》,借此机会我又对全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增订,进行了必要补充和修改;新增加了39张有关马寅初的照片,如1979年6月21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陈云在作者写的题为《马寅初的家属希望尽快为马落实政策》的新华社内参上的批示手迹:“耀邦同志,马寅初的问题,应该平反,如何请酌。”还如,1949年10月1日,马寅初与其他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马寅初站在毛主席近旁,亲耳聆听毛主席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文字方面,这次再版我又新增加了“第四十六章巨大影响永恒丰碑”,把这一章放在全书正文的最后,成为全书的结尾。这一章有8000多字,内容主要写马寅初先生去世以后的事情,尤其是在马寅初去世4个多月后,党和国家采纳了他在《新人口论》中的建议,在1982年9月把“计划生育政策”确定为我国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以及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八大、到2014年3月的“两会”召开、32年以来的执行情况。读者可以把此章作为马寅初的后传来读。此外,新增加了有将近4万字的《附录》。这个名叫“采写马寅初”的《附录》,是我2012年写的回忆录,全文共分五部分。文中详尽地说明了我撰写《马寅初传》的历史由来;采访和写作的全部过程,创作的体会和经验;发表、出书的详细情况,各界反映及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还首次全面、系统地披露了中央为马寅初先生平反的整个过程,堪称珍贵的历史文献;也叙述了从1979年至今35年来,我一直为采访、写作马寅初,研究、宣传马寅初所做的一切工作……《附录》中所讲述的这些情况,也是多年来《马寅初传》许多读者、听众和观众来信中提出的问题,借这次再版的机会,我把它作为《附录》收入书中,也算是对广大读者朋友的一个答复。这次再版的《马寅初传》,总计有69张有关马寅初的珍贵工作和生活照片,全部插入书中,配合内容;并且在全书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同过去出版的几个版本相比,这次再版的更加图文并茂,完整、圆满。在这次《马寅初传》再版的时候,我要特别感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李乃君总编辑,该出版社大众出版中心主任王彦浩、策划编辑杨云,我的朋友、中国当代著名传记作家陈廷一编审,编辑赵甲思、李鹤;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一些同志参与了本书的打字、校对,我的夫人魏穆紫和次子杨峥亦再次参加出书工作,在此也向他们致以衷心的谢意。 杨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