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晓敬 日期:2016-07-24 19:55:00
齐晓敬编著的《朱德的青少年时代》是共和国领袖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朱德的青少年时代》记述了朱德同志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如何开始了革命的道路。
本书简介:
齐晓敬编著的《朱德的青少年时代》是共和国领袖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为了深切缅怀革命伟人朱德的丰功伟绩,纪念这位从四川走出去的人民军队的总司令,齐晓敬编著的《朱德的青少年时代》讲述了朱德苦难的童年、艰辛的求学经历和青年时代追求真理、报效祖国、成长为一名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
目录:
一、佃农的儿子
二、苦难的童年
三、疑问与仇恨
四、听“老织匠”摆龙门阵
五、穷人的孩子求学
六、悲惨的除夕夜
七、民主思想的启蒙
八、科学信仰的发端
九、参加科举考试
十、走向新世界
十一、教书风波
十二、讲武堂的高材生
十三、参加同盟会
十四、铁血男儿
十五、两枚勋章一、佃农的儿子
二、苦难的童年
三、疑问与仇恨
四、听“老织匠”摆龙门阵
五、穷人的孩子求学
六、悲惨的除夕夜
七、民主思想的启蒙
八、科学信仰的发端
九、参加科举考试
十、走向新世界
十一、教书风波
十二、讲武堂的高材生
十三、参加同盟会
十四、铁血男儿
十五、两枚勋章
十六、滇南游击战
十七、护国讨袁
十八、鏖战纳溪
十九、镇守泸州
二十、护法靖国
二十一、徘徊歧路
二十二、赋诗言志
二十三、良师益友
二十四、维持补救
二十五、抛官弃禄
二十六、从上海到北京
二十七、远涉重洋
二十八、异国入党
二十九、初识马列
三十、职业革命家
三十一、为革命而系狱
三十二、在莫斯科学习军事
三十三、投入大革命的洪流
三十四、创办军官教育团
三十五、直面白色恐怖
三十六、扶助工农
三十七、南昌暴动
三十八、井冈山会师
私塾里除了朱家三兄弟以外,还有不同年龄的16个学生,都是小地主的孩子。在这些地主子弟眼里,农民家的孩子来读书,其可笑程度等于牵来三条水牛读经典。农民、苦力和工人这些用手干活的人是不能期望他们用脑子的。于是,他们给朱家三兄弟起外号,并奚落、侮辱他们。朱家兄弟在笑骂声中.忍让了好几个礼拜。然而,忍让总是有限度的,代历终于和一个地主娃娃打了起来,只一拳就把那个地主娃捶倒在地。这时,其他地主娃娃自恃人多势众,吵吵嚷嚷,摩拳擦掌,拥上前来,跃跃欲试。代凤和朱德见他们有意干涉,也加入了战斗。兄弟三人年龄虽小,人数虽少,却真能打,把那群地主少爷赶得鸡飞狗跳。
在那权势即真理的社会里,恶意挑衅的学生逍遥无事,遭受凌辱的朱家兄弟却受到先生的惩罚——伸出手来挨板子。开始,朱德对这不公平的惩罚委屈得哭了。可是当他看见那群地主娃娃在一旁窃窃高兴的时候,便强止住呜咽,让眼泪无声地淌在脸上。年幼的朱德开始亲身尝着这不公平社会的凌辱。接着,那群地主娃娃又嘲笑朱家兄弟受处罚的事,继续挑衅。朱家兄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又和他们大打一场。结果,又受到先生的惩罚。可是,这一次谁也没有哭一声。地主娃娃看到如此光景,也就不敢再欺凌朱家兄弟了。经过斗争,捍卫了穷人的尊严,捍卫了穷孩子求学的权利。
朱德学习十分勤奋,每天上学爬琳琅山,来回好几趟。夏天琳琅山上,毒蛇出没,随时都有遭受袭击的危险。冬天朔风怒吼,雪飞路滑,稍一不慎,就会摔到山下去。家庭生活困难,自然条件恶劣,在学校里又遭受侮辱和欺凌。恶劣的环境更磨炼了朱德的意志,他十分珍膳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更加勤奋学习。无论是阴雨连绵的雨季,还是烈日当空的酷暑、风雪交加的严寒,朱德从来没有辍过学。放学回家除参加劳动外,每天读书到深夜。一年就读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大学》。朱德在同学中年纪最小,识字很多。他还利用课余时间,美化校园,亲手栽的核桃树、香樟树至今仍然挺立在琳琅小学(原药铺垭私塾旧址扩建而成)的门前,枝繁叶茂,直插蓝天。
朱德在药铺垭私塾读了一年,因家庭生活困难,大哥代历被迫停学了。他的伯父想,既然已经花了这么多的学费,何不找一个较好的学校呢?当时。“丁阎王”办有一个家塾,私塾先生还是一个秀才,听说有点学问。于是。多次向丁家请求,才获准代凤和朱德转到“丁阎王”的家塾就读。狠心的“丁阎王”不仅残酷地剥削朱德的祖辈和父辈,而且还丧尽天良地盘削这两个七八岁的小学生。丁家规定仍要缴纳跟药铺垭私塾一样的学费,但每天只许听半天课。无可奈何,也只好接受。入学后,朱德兄弟被分配坐在课堂最靠里的一张书桌,光线很暗,而且从来就没有人在这里坐过。丁家私塾有36名学生,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游手好闲的少爷,从不认真读书,不管犯什么错误,先生对他们绝不处罚。可是朱家兄弟稍有一点差错,轻则遭受训斥,重则挨打受骂。事情就是这样的不公平,环境也这样的不顺心意。但是,朱德和哥哥却奋发用功,珍惜每一寸光阴。没过多久,私塾先生就对朱家兄弟亲切起来了。三年内,朱德学完了《四书》《五经》《幼学琼林》等中国传统教育的经典,并能用学得的东西写出通顺的小文章。
在丁家私塾,丁家的少爷们骄横恣肆。朱家兄弟虽然尽力克制,但那群地主娃娃还是不断地进行挑衅,他们恶意地把“朱”写成“猪”,把朱德的名字朱代珍写成“猪代珍”,来侮辱这两个农家子弟。有一天,朱德上学时,从家里梨树上摘下一个梨带到学校去吃。休息时,丁家一个娃娃走过来,一把将梨抢去,张口就啃,还蛮横地说:“你还配吃梨!”真是岂有此理!朱德久在心头的怒火一齐集中在拳头和脚上,把那个地主娃娃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朱德回忆在丁家私塾读书时说:“我六岁时,进了一个姓丁的地主家塾,他要我缴学金。待我很坏,好像他开这个私塾是一种慈善事业似的。我在家里吃饭,在家里睡,每天得走三里路。放学后,我作各种劳作,如挑水、看牛等等,我在这个家塾里读了三年书。”
那个社会,穷人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也“没有吃梨的权利”,甚至到河里游泳也要受气。朱德家附近没有河,夏天要到离家两里远的新河去游泳。这条小河却被几个姓张的地主娃娃霸占着。去河里游泳时,他们先下河,并威胁穷孩子说:“河是我家的,哪个敢先下河,把水搅浑了,就要遭打。”穷人家的孩子心里不服气,但也没有胆量去“违犯”地主娃娃的这个“规矩”。即使先来,也要在岸上等着。
P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