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席圣文 日期:2016-10-05 11:15:07
雷军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企业家。他对用户和市场需求是非常敏锐及有见地的,而现在他有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愿望,要去创造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 作为一个极富传奇性的企业家和投资人,雷军一直是中国互联网和创业圈风口浪尖上的人物,2010年创立小米后,他更为人所知的则是“雷布斯”的名号和一系列颠覆性的营销创举小米公司的裂变式成长,体现了互联网模式的巨大威力,更体现了雷军颠覆式管理思想的非凡魔力:既颠覆了企业文化的生成模式,又颠覆了企业的产品开发模式,还颠覆了企业的盈利模式,更颠覆了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模式外在光环之下。本书想为读者揭示出这个时代弄潮儿如何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也可以把它当作一部互联网营销和创业的案例分析,相信互联网从业者、创业者,还有小米公司的忠实“米粉”,都会受益良多。
作者简介:
席圣文,著名传记作家,中国商报新闻出版总社资深财经编辑,具备十余年的财经媒体工作经验,采访过数十位著名企业家,创作过十余部企业家传记。著有《资本教父孙正义》《霸道总裁刘强东》《疯狂斗士周鸿祎》《野蛮CEO雷军》等著作。
目录:
第一章:武大学霸——广埠屯“蹭”电脑的大学生
1.野蛮CEO的年少岁月
2.广埠屯“蹭”电脑的大学生
3.热爱编程的浪漫情怀
4.被不正当竞争击垮的“三色”公司
第二章:加盟金山——用十六年做一个关于金山的梦
1.金山王国的第六名员工
2.“盘古兵败”又如何?
3.重整旗鼓,再回金山
4.十六年功成身退缅怀青春
第三章创建小米——不做中国的苹果,要做世界的小米
1.最初的梦想,最后的创业
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以“须弥山”为志向的小米诞生
4.小米是一家“铁人三项”的公司第一章:武大学霸——广埠屯“蹭”电脑的大学生
1.野蛮CEO的年少岁月
2.广埠屯“蹭”电脑的大学生
3.热爱编程的浪漫情怀
4.被不正当竞争击垮的“三色”公司
第二章:加盟金山——用十六年做一个关于金山的梦
1.金山王国的第六名员工
2.“盘古兵败”又如何?
3.重整旗鼓,再回金山
4.十六年功成身退缅怀青春
第三章创建小米——不做中国的苹果,要做世界的小米
1.最初的梦想,最后的创业
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以“须弥山”为志向的小米诞生
4.小米是一家“铁人三项”的公司
第四章技术创新——颠覆,是小米的灵魂
1.小米VS苹果
2.创业公司的创新之路
3.小米的DNA就是互联网的DNA
4.颠覆与创新,让全世界都知道小米
第五章雷周之争——两位业界大佬的恩怨情仇
1.分野并非一日铸就
2.傅盛奇袭周鸿祎粮草大营
3.雷周卡位,移动互联网之争
4.口水之王的廉价表演
第六章商战博弈——前风口上的资本布局
1.雷军VS黄章: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商业对决
2.小米主人与董明珠的磕磕碰碰
3.腾讯与金山的前尘往事
4.防守者三星与追赶者小米
第七章:创业军规——挑战自己,永远没有时间表
1.生命中的那些转折点
2.找到梦想中的“三色”
3.雷军成功的“秘密武器”
4.激情才能成就事业
第八章经营模式——雷军的移动互联网战争
1.超出用户预期才是好产品
2.积累人脉获益多
3.眼睛能够容下沙子
4.用互联网的方式来做手机
第九章粉丝营销——从粉丝中来,到粉丝中去
1.“雷布斯”效应
2.像明星一样与粉丝做朋友
3.每个粉丝都是产品经理
4.把粉丝经济当作战略
第十章饥饿营销——用“痛点”激发市场的“痒点”
1.永远在饥饿,永远在缺货
2.从供应链掌控全局
3.小米营销的主要阵地
4.小米的饥饿营销能走多远
第十一章小米文化——有一种叫“小米”的生活方式
1.小米,为发烧而生
2.塑造独有的粉丝文化
3.构建完善的服务网络
4.恰到好处的“文化洗脑”
第十二章生态建设——全力打造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商业模式
1.小米外生态:撒豆成兵,调兵遣将
2.小米内生态:野蛮生长,完善体系
3.移动互联网新商业模式的四大特征
4.搞定智能设备的三大痛点
第十三章战略投资——做一名只出钱不管事的投资人
1.投资熟人:他做什么我都投
2.七千万活跃用户的YY语音
3.从山上往山下冲要容易得多
4.帮忙不添乱
第十四章雷氏管理——用“毁三观”的管理法则让大家感到成功
1.扁平化能够提高企业效率
2.领导力强才能管理好公司
3.实行透明的利益分享管理机制
4.雷氏管理重在沟通
第十五章雷氏文化——职员感受是拴住人才的红绳
1.重视人才,企业才能发展
2.企业文化是拴住员工的红绳
3.“口水战”,那不是企业该做的事
4.谢谢你批评我
第十六章团队建设——不要完美劳模的“豪华战舰”
1.怎样做好团队建设?
2.个人因团队而强大
3.企业要有自己的“豪华团队”
4.团队建设的“四大误区”前言谁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是却可以决定将来的出路。雷军,这个互联网行业中的“大佬”,和大多数人一样,出生在一个很普通很平凡的家庭。但是,他的人生似乎注定将比一般人要精彩得多。
1969年12月16日,雷军出生在湖北省仙桃市沔阳县的一户教师家庭。如今,虽然离乡已有20多年,但他仍说着一口浓郁的仙桃口音。仙桃属于古“云梦泽”,位于江汉平原中部,农商业很发达,在湖北省县级市中经济实力最强。雷军自幼就很聪明,喜欢下围棋,读古诗词。1987年7月,他以超过当年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10分的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
大学一开始,雷军就对本专业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大一下学期开始学专业课,他更是一头扎了进去。有时候为了能抢到最好的位置,每天早晨不到7点,他就已经到教室占座谁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是却可以决定将来的出路。雷军,这个互联网行业中的“大佬”,和大多数人一样,出生在一个很普通很平凡的家庭。但是,他的人生似乎注定将比一般人要精彩得多。
1969年12月16日,雷军出生在湖北省仙桃市沔阳县的一户教师家庭。如今,虽然离乡已有20多年,但他仍说着一口浓郁的仙桃口音。仙桃属于古“云梦泽”,位于江汉平原中部,农商业很发达,在湖北省县级市中经济实力最强。雷军自幼就很聪明,喜欢下围棋,读古诗词。1987年7月,他以超过当年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10分的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
大学一开始,雷军就对本专业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大一下学期开始学专业课,他更是一头扎了进去。有时候为了能抢到最好的位置,每天早晨不到7点,他就已经到教室占座位去了,周末也经常要自习到晚上10点才回寝室。
一次,朋友王川送给他一本书,名字叫《硅谷之火》。在乔布斯等人的影响下,雷军萌发了一个世界级的梦想。《硅谷之火》讲的是言论自由运动时期,乔布斯、比尔·盖茨等人在硅谷发起的一场能够带来计算机技术变革的一场运动。那些激动人心的创业故事,彻底点燃了雷军的激情,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乔帮主”那样创办一家世界级的公司。从此,为了这个梦想,雷军更加刻苦学习了。聪明肯干的学生一直都是特别受老师青睐的,于是,很多老师都将他当成得意门生,甚至还把自己机房的钥匙给他。最多的时候,他同时拥有三个老师的机房钥匙。能够在老师实验室名正言顺地“泡”机房,绝对是一件好事。
大一结束的时候,雷军的成绩全年级第一。但他感觉到,计算机其实并不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不去实践,考再高的分都没用。所以,从大二开始,他就经常到“武汉电子一条街”“混”技术。
那时候,雷军经常背个大包,在街上帮别人装软件、修机器、编程序。慢慢地,技术越来越娴熟,街上的很多老板都认识他,喜欢请他帮忙,他在那条街上“混”得很不错。
在“混”技术的过程中,让雷军最纠结的是包太重。那时候还没有编程接口资料和电子图书,而且纸质书的内容经常出错,他不得不同时带着三本大书互为参考。为了给自己“减负”,雷军决定自己动手,写一本没有错误的编程教材,还可以给那些像他一样热衷计算机的人带来便利。1992年,他和朋友合著的《深入DOS编程》完成,成为风靡一时的“编程宝典”。
在电子一条街“混”的时候,雷军结识了那里的名人王全国,两人成为了好朋友。后来,雷军产生了创业的想法,王全国全力支持并拉着朋友李儒雄加盟,没多久,一家名为“三色”的公司正式成立了。他起名为“三色”的原因是“我们的世界就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演变过来的”。可是,公司真正运作起来却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一来他们没有投资人;二来还不确定主营的方向。后来,经过长时间的探讨,他们决定开发汉卡。就这样,无意中接的第一笔生意赚的五千元成了他们的运营成本。虽然汉卡做得确实不错,但是因为当时盗版的泛滥,他们的产品一问世就被复制出来,并且价格更低,质量也不错。半年之后,众多问题堆积的“三色”不得不宣告破产。虽然这次创业没成功,却丰富了他的工作经验,也算是有所得了。
1992年,毕业一年的雷军毅然辞掉了北京一家科研所的工作,受“伯乐”求伯君的邀请加入金山软件公司,成为它的第六名员工,担任金山软件开发小组负责人。那时候,他每天连续工作14个小时以上,周末都不休息。一开始,金山公司在国内市场上的地位很高,可随着微软在中国市场上的逐渐强大,金山的地位很快便降了下来,雷军不得不带领着团队重新拯救金山。那段时间,他几乎以金山为家,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6、17个小时,最后终于使它摆脱了困境。
就在金山重回正轨后,雷军的创业之梦又复活了。1999年,在金山工作任务并不繁重的时候,他找到高春辉,决定和他一起做一个专业的下载网站——卓越网。卓越刚开始创立的时候,没有任何收入,可是每月维持运营的费用却高达20万元,但雷军依然没有放弃。终于,半年之后,卓越网在CNNIC的网站排名上排到第33位,成为知名的中文软件下载网站。2000年,他将卓越网转型成为一家B2C电子商务网站,全面停止原有的下载服务和TI资讯内容,主营图书和音像制品。一年后,卓越网便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大的两家网上书店之一。但就在这个时候,国际巨头网站亚马逊盯上了它。经过长期的磋商,2004年,亚马逊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卓越网。虽然从始至终,雷军都不想卖掉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但是他必须从大局出发。
卓越网被收购的同时,金山在他的带领下很快就推出了“金山影霸”“金山毒霸”等一系列市场反响很好的产品。之后,雷军还带领它进军网游市场,开发出《仙剑奇侠传》这样的经典之作。
2007年,金山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后的第二天,雷军却以身体不适为由辞去了所有的职务,这一度在行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离开金山之后,雷军开始改做“天使投资人”,为那些像他一样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提供创业资金。3年的时间里,他先后投资了凡客、乐淘、多玩网等17家公司,包含了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等领域。但是,即便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雷军还是不知足,因为志不在此。一直以来,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像乔布斯那样办一家世界一流的企业。于是,一代“商业帝国”小米科技就诞生了。
小米科技成立后,雷军决定只做一件事,就是把手机做到“另类极致”。所谓“另类极致”,就是把小米手机的硬件配置做到极致。小米M1刚刚发布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硬件配置都远远高于市场上的其它手机,小米用户们也因此将M1称为“手机神器”。
作为全球第一家以低成本定价的手机企业,小米在30个小时之内就卖出去40多万部,销售额达到8亿多元。直到2014年12月,小米的估值有450亿美元,美国《华尔街日报》称它为“全球估值最高的科技创业公司”。在种类繁多的中国互联网领域,小米无疑是一颗最闪耀的新星,从它诞生的那天开始,就始终以最闪亮的光芒紧紧吸引着别人的目光。当然,人们也牢牢记住了“雷军”这个名字。1.野蛮CEO的年少岁月
1969年12月16日,雷军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剅河镇赵湾村。沔阳地处江汉平原中部排湖北岸,风光秀丽,民风淳朴,农商业比较发达,属于湖北省县级市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这里就有人在这开荒种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属于楚国的地界,所以,很多互联网行业里的人都称雷军是“楚国狂人”。雷军在他的故乡度过了9年的童年时光,这9年时光沉积了雷军很多童年的乐趣。
据说,雷军自小就脑子灵光,特别喜欢发明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有一次,他看到妈妈每天都要忙到很晚才开始点火做饭,就想着自己做一盏灯给她照明。于是,他买来做灯要用的材料。不过几天的时间,他就做好了一盏灯。每天晚上,雷军就提着那盏灯跟着妈妈围着灶台转悠。村里人都夸雷军聪明,说他长大了肯定能有大出息。
9岁那年,雷军跟着一家人迁往县城居住,他作为插班生进入了建设街小学读书。雷军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一直到五年级他的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因此他还得到了很多“三好学生”大红花,这些大红花据说直到现在还一直被雷军的妈妈给细心地保留着。
1984年,雷军从沔阳县师范附属学校初中毕业,考入了当地最好的沔阳中学(现在的仙桃中学),这所学校每年都会有很多人考上好的大学。雷军在读中学的时候围棋下得很好,还曾获得过学校的围棋冠军。他也很喜欢文学,尤其钟爱古代诗词,他最喜欢的词人就是南唐后主李煜。在这期间,雷军虽然爱好广泛,但他还是以学业为主,所以,他的学习成绩依然能够名列前茅。
可是,尽管当时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但是在雷军的内心深处,每每回忆起这段时光,仍然有些许的遗憾。后来,他在回忆时说,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自认为是生在红旗里,长在红旗下的一代接班人,做什么事都应该端端正正,有规有矩的。他也一直坚信并践行着这样的规矩。但是,在以后的道路上,他所信仰的这个规矩被现实一次又一次地无情击破。这对于一个思想单纯,热情向上的年轻人而言是个多么无情的打击啊!这让他发现,原来他在学校里所学习的那些东西在社会上有时候是行不通的。
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家庭、国家甚至是时代,这些都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但是,这些因素又时常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性格和未来。雷军是一个普普通通拥有血肉之躯的凡人,所以,他也无法脱离这样的时代宿命。不过,虽然我们不能决定何时出生,也不能决定何时死亡,但是我们却能决定怎样活着。从出生到成长,从小学到大学,从一名普通的员工到一家上市公司的CEO,雷军一直勤勤恳恳,循规蹈矩地生活着,从来都没有怀疑过他从小所接受的那些价值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他开始不断地自我怀疑和否定。
比如说,他去过香港之后才发现,电影上的那些镜头都是骗人的,香港并不是一个到处都是小混混,动不动就有帮派在街头拼杀的地方。也正是这些与印象相矛盾的认知,让雷军的内心充满了晦涩感。
在担任金山总经理的那段日子里,雷军就常常反思:当你坚信自己很强大的时候,你就会全身充满力量,任何困难都压不倒你;但是当你成功了之后,你才会发现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曾是遍体鳞伤。这个时候,你就会看看身边的那些成功者,然后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别人的成功看起来就那么轻松呢?反思之后,雷军通过不断的参透,最终参透出那句名言:“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这或许就是雷军的人生感悟,也可以说是他多年商海拼杀的痛苦领悟。
1987年9月,雷军考上了湖北武汉大学,开始了4年的大学生活。就是在这一年,雷军无意中得到了一本书,也正是这本书让雷军认准了以后自己要坚持的道路。他曾在回忆时说道:“王川给了我一本名叫《硅谷之火》的书,当时是两块钱一本。从此,乔布斯给了我一个伟大的梦想,而我要追寻的东西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梦想。”
《硅谷之火》的内容讲述的是在言论自由运动时期,乔布斯和比尔·盖茨等人在硅谷发起的一场能够带来计算机技术变革的一场革命。其中那些激励人心的创业故事彻底点燃了埋藏在雷军内心深处的火苗,他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乔布斯那样创办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在青春激昂的岁月里,雷军就能萌生出这样的梦想,不得不说,雷军今天的成功是他命中注定的结果。
大一快要结束的时候,雷军各科的成绩依然是名列前茅。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计算机似乎并不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没有实践去检验一番,考再高的分数都是没有用的,高分只能算是“纸上谈兵”。因此,从大二上学期开始,雷军就经常到武汉电子一条街去“混”技术。那个时候,他经常背着一个大背包,在街上摆摊帮别人装电脑、修机器和编写程序。由于雷军本来就特别喜欢动脑子,慢慢地,他的技术也就越来越熟练了。当时,在他时常摆摊的那个地方有很多商店老板都认识他,他们时不时就请雷军帮忙修修电脑什么的,完事后还请他吃顿饭,就这样,雷军凭他的功夫在武汉电子一条街“混”得还很不错。
很多人都知道,雷军的口才在商业界那是非常了得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好口才也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靠他后天锻炼出来的。
大二那年,雷军已经是当地计算机界小有名气的反病毒专家了,湖北省公安厅还专门请他去作过反病毒讲座。雷军当时很是激动,提前准备了好几页演讲稿,决心要那天好好发挥一番。但是,两个小时的讲座,他只用了短短的15分钟就把稿子给念完了,还剩下那么多时间怎么办?雷军就只有把稿子再从头念一遍,可以想象当时的场面是有多么地尴尬了。不过,雷军在读中学的时候就非常的喜欢文学,一直以来他都有写文章的爱好。所以,“反病毒讲座”的尴尬事件发生之后,雷军为了锻炼自己的口才,就时常将自己写的文章投到报社杂志上。刚开始,没有一篇文章能够发表。后来,雷军仔细地分析了每家报社的类型之后就有针对性地投稿,不久就有文章陆陆续续地在报纸和杂志上刊登了出来。也就是通过这种方法,雷军的口才才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
2.广埠屯“蹭”电脑的大学生
1987年7月,雷军和当时许多的高考生一样走进了高考的考场,考试成绩出来以后,雷军超出当年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10分。但出人意料的是,雷军没有选择人们心中最高的那两座学府北大和清华,而是选择了武汉大学,并且就读的是武汉大学计算机系。那么,当初雷军为什么要选择武汉大学呢?
第一,武汉大学是一所百年高校,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它是由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在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同时也是全国最早就建立计算机系的高校之一;第二,武汉大学校园内风景优美,四季如春,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之一,被称为“世界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其中,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更是衬托了学校的典雅和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典范。尤其是武汉大学校园内的樱花,大约在每年三月下旬开始开放,吸引了无数国内和国外的游客前来观赏。在这里读书,每天就像生活在童话世界里。所以,从这种环境里走出来的学生,性格不仅自强不息,而且更加平衡内敛。这也正契合了人们对雷军的评价:无论多成功,永远都是一副低姿态。
但是,校园里学到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也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雷军觉得,学校外面的世界一定更精彩,也更广阔。如果非要等到毕业之后再去了解这个世界,或许那时候就晚了。于是,从1989年起,他就经常一个人往外跑,并称自己这是要“独闯江湖”。
他当时独闯江湖的“装备”,在现在看来显得有些寒碜,但是对当时的雷军来说,这些装备已经是不错的了。那时,他全部的家当就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和一个破背包。雷军说那时候偷车贼很多,他怕自己那辆破车被别人偷了去,还给它加了两把锁,每次锁完之后还要检查个三四遍,生怕自己没锁好给了小偷可乘之机。他背的那个破包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是两个磁盘以及几本编程书。但是,可别小看了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在雷军眼里可都是无价之宝,正是有了这些东西,他才可以随时随地地帮别人修理电脑,并和那些电脑高手交流技术经验。也就是在那时候,雷军骑着那辆花了40块钱从旧货市场上淘来的二手自行车,背着装满磁盘和参考书的米黄色破包,开始了自己闯荡“武汉电子一条街”(也就是今天的广埠屯IT数码一条街)的生活。
“武汉电子一条街”被誉为武汉的“中关村”,80年代末期,在“学海淀经验,建武汉硅谷;北有中关村,南有广埠屯”思想的指引下,武汉就有了这条街。这里大大小小的电脑公司有数百家之多,还不包括那些从事电脑买卖的小店铺,还有一大批IT创业者和职业者。在这样的一大群人中,雷军其实并不算出众。但是即便如此,他还是坚守着自己最初的梦想。这样的精神,是值得现在的大学生多多学习的。
雷军闯荡“武汉电子一条街”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蹭”电脑。当初,他在电子一条街转悠的时候,认识了街上的一名工程师,这位工程师所在的公司有很多展示机和样机,雷军就打着兼职的幌子来接触电脑,有时候还确实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刚开始,公司只管一顿午饭没有工资,但是随着公司业务的增长,雷军也开始获得了一些报酬。
1989年春,雷军在电子一条街上转悠的时候认识了这条街上的“知名人物”,也就是他后来的创业伙伴——王全国。
王全国比雷军大四岁,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在已经并入了武汉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他当时还在一家校办的电脑公司里负责技术支持方面的工作。很快,这位比他年长的留校老师和雷军成为了好朋友,后来他们还一起开发产品,甚至一起创业。当时市场上的盗版产品非常多,要防止盗版,电脑软件就必须通过磁盘加密。所以,当年7月份他们就开始合作编写一款加密软件“BITLOK0.99”,它主要是用来防止盗版,保护电脑软件的知识产权的。只用了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他们就开发出了这款产品。当时刚好有一部来自罗马尼亚的动作片《神秘的黄玫瑰》正在热播,这部片子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叫“黄玫瑰”的强盗与当时的腐败政客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因为他们都很喜欢剧中的“黄玫瑰”这个角色,所以他们就把BITLOK0.99命名为“黄玫瑰小组”。
“黄玫瑰小组”很快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但是,这款产品也招来了“投机者”的疯狂解密,于是,雷军就和他们展开了一场紧张而又激烈的较量。雷军为了阻止解密高手们的解密,还专门为此做了20多种加密程序。虽然最后这场较量并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但却激发了雷军无限的斗志。但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后来这款软件居然卖得非常好,为雷军赚了几百万。这也是雷军人生当中的第一桶金。
王全国回忆他和雷军相识的过程时曾说:“1989年前后,计算机系统里并没有软件流通的正规体系,也没有互联网,所以大家就只有拿着各自手里所拥有的东西来进行交流。那个时候我手里的软件非常多,雷军手里也有很多,我们就经常交换来用,所以就这样认识并熟悉了。我记得我们差不多是1989年的2、3月份认识的,然后在一起相互交流,后来就一起开始合作开发了。当时他给我的感觉是特别地聪明,也特别地好学。”
雷军在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不仅拓宽了人脉,还积累了知识,更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和他的同学相比,他的成长要快得多。后来,他在回忆电子一条街上的生活时说道:“更早接触社会对大学生来说就意味着更早了解这个社会,以后,也会少吃点亏。如果当时我不是早早地就接触了社会,或许我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所以说,如果学校是求学者人生中的第一个课堂,那么,社会就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二个课堂,而且在这个课堂里,你可以学到之前你绝对学不到的东西。当然,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地方,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只有多多了解它,才不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处处碰壁。
1989年底,计算机病毒在国内一出现就吸引了雷军的注意力。为了防止学校的机房被染上病毒,雷军和他的同学冯志宏合作开发出了“免疫90”这款产品,这同时也是雷军编写的第二款带有商业性质的电脑软件。回忆起当时和雷军的合作,冯志宏感慨地说道:“当时计算机病毒一下子就流行起来了,正好我们两个都有要做一个杀毒软件的想法,又是认识很久的好朋友,就这样合作了。因为寒假的时间比较长,我们最终就决定在寒假开发它。但是,由于当时一些条件的限制,我们就只能在学校外面的一家公司找了一台机器进行分工合作开发程序。还记得那时候武汉的冬天特别地冷,我们每天都要从学校骑车到那家公司去上机,手上和脚上都生起了冻疮。因为刚好放寒假,学校的食堂不开火,外面吃又太贵,我们就只能自己动手煮方便面吃。”直到很多年后雷军还说:“冯志宏煮的方便面非常好吃。”
“免疫90”是用PASCAL写的,可以解决和查找当时发现的所有病毒。雷军直到现在对这个程序还是记得十分清晰:如果电脑感染上病毒,这个软件就可以像抖落衣服上的灰尘那样把病毒给清理干净,因此它具有很强的杀毒功能。另外,它的样本库还能在中英文交替的情况下显示,用户甚至可以用手工的方式来增加病毒库。
这款软件当时卖260元一套,上市后在武汉一下子就卖出了几十套,雷军他们每人赚了好几千块。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下,它还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一等奖。
雷军还在《计算机世界》等刊物上发表了很多篇关于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文章,成了当时小有名气的“反病毒专家”。最让他难忘的或许还是在学术刊物《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上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因为它入选了第一届青年计算机大会论文集。之后,他和冯志宏还合作开发了RI内存清理软件,它能够将扩展内存和常规内存自动释放,然后解决电脑死机的问题。最后,他还十分大方地将这款软件免费开放,于是RI很快就流行开来,成为那个时代程序员手中必备的一份计算机应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