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干生/编者:徐贲 日期:2017-02-22 12:40:44
这里记忆的是一个经历了从四十年代抗日战争到九十年代“后文革”的文化人。他“既无旧恩可报,也无新功可求”,大半生都在小心翼翼地躲避思想罗网和政治漩涡。他以自己的为人处事实行了孔子所说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在政治清明的时候,用心做事、谨言慎行;在政治黑暗的时候,守拙安愚、有所不为。他痛苦于内,宁静于外,养成一种可称为“犬儒”的淡泊和怀疑。这种清醒自明帮助他度过苦闷迷茫、坎壈困顿的岁月,而终于没有变成一个忧郁者和厌世者。惟如此,才有了这里的文字见证。
在我居住的这个冷酷险恶的社会里,我必须绝口不表露自己的灵魂,也绝不诉说自己的愿望。一旦让人们瞥见我天性中较高尚的一面,他们就会把我撕裂成纷纷的碎片。
——罗庚?史密斯《白日梦》
作者简介:
徐干生(1920-1998) 江苏淮安人,1945年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从1938年开始在章靳以主编的《国民公报》副刊“文群”、夏衍主编的《野草》、《大公报》副刊“文艺”、《诗月报》、《珞珈周报》、《中国诗艺》等报刊上以王璠、秦淮碧、乐山等笔名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诗作如《俚歌》、《河边》、《高音诗》等先后收入了《中国现代格律诗选》、《中国四十年代诗选》和《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诗歌第一集、第二集》。1949 年后有诗作发表于《雨花》,另有《阮诗臆绎》(将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译成新体)发表于《中华文史论丛》。本书收录了他经挚友保存到“文革”后的抗战时期的文学作品,“文革”期间的检讨、劳改日记和“文革”后的作品、翻译和回忆。
编者简介:
徐 贲 1950年出生于苏州,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著作包括: 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 Democracy、《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文化批评往何处去:一九八九年后的中国文化讨论》、《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全球正义和公民认同》、《在傻子和英雄之间:群众社会的两张面孔》。
目录:
编者前言
编者序言:从40年代走来:文字与记忆
代序:复归的素人
第一部分:文学梦痕
火烧的山
索居
夏日
快乐(外三章)
俚歌
高音诗
商籁
卡桑特娜八唱
在阳光照耀的大路上(里尔克)
当我俩分别时(拜伦)
给乡亲们
诗人巴比塞的教训
谈少年的老人
微醉的军医官
方振邦在车上
诗人麦卡多(马力奈尤)
罗庚·史密斯小品
第二部分:剖心洗脑
1.日记一:1966年8月21日至1966年12月30日
2.日记二:1968年9月11日至1969年1月31日
3.我的经历
4.自我检查
5.我讲过的一些黑话和当时的心理活动
第三部分:文字见证
奴性平议
共同语言
博士的鼻子(萨克斯)
愚人赞(伊拉斯谟)
阮诗臆绎:咏怀八十二首
穷途
“文革”亲历纪略
行客
哲学生的告白
无尽
掩卷
一角
寂寞
谣曲
小路
断肠山
黄昏
爽约
方阵
岁月之流
苏州建城二千五百年
八声甘州寄北:怀J-SWei
水石战场歌
孔融故事
嵇康故事
美薄葬
示长子
示大八弟
狼与狼与羊
娱神小景
散文翻译话旧
一首佚诗的传奇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