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茵 日期:2017-02-22 13:00:24
永州在湖南的南部,古称零陵,缘名于舜帝。潇湘二水在这里交汇,是由湘入桂的要道。古代的永州是历代王朝放逐贬官的蛮荒之地,公元805年冬天的一个黄昏,因永贞革新失败而被放逐的柳宗元逆湘江而上,悄然来到了永州赴任永州司马。
柳宗元到了永州以后,由于一心盼着北归,一直没有寻找固定的住所。他最初寄居在永州城南潇水东岸的龙兴寺,此后不久又从龙兴寺搬到了高山寺。
高山寺在唐代称为法华寺,建于唐代中期,寺庙的规模要比龙兴寺大很多。每当黄昏来临,寺庙击鼓鸣钟的时候,在全城都可以听到,故名“山寺晚钟”,是永州八景之一。
公元809年,柳宗元到永州已经五年,按照唐代惯例,贬官二至五年后可以“量移”,也就是调任一个好一点的地方,恰逢这一年又册立太子大赦天下。但朝庭明文规定,“八司马”不在宽赦之列。北归无望的柳宗元就从高山寺搬了出来,定居在潇水西岸的冉溪,并把冉溪改名为愚溪。
柳宗元之所以把它称之为“愚”,意思就是自己太愚蠢了,得罪了朝庭才来到这种蛮荒之地,因此,这里的山水也跟着自己变愚了。其实,他用的反语,只是借此表达自己的愤怒罢了,其它称为“愚”的还有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桥,合愚溪称为“八愚”,并作八愚诗刻在溪石上。今天能够看到的只有愚溪和愚桥,还有重修的愚亭。
柳宗元的《八记》是山水游记的典范,文简意赅,各自成篇,但又前后连贯。人们对永州的印象也大多是这些游记所形成的。但《八记》描写的景物因年代久远,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小石城山还与原景较为接近,其余的西山、西小丘、袁家沟、石渠、石涧、钴母潭,甚至最负盛名的小石潭都已经很难看到它们的原貌了。
小石城山在明代的时候修了一座“芝山庵”,所以又名芝山,今天的永州市芝山区也就得名于此。
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已经是日薄西山,不幸的王朝总上演着不幸的宫廷往事却也总制造着一种无心插柳的文坛盛宴。谁也没有想到,包括柳宗元自己,这段在中国历史上极为平常的贬谪往事,成就了柳宗元,也给永州留下了最深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