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拓蕪 日期:2017-02-22 13:02:47
「代馬」系列的散文,文字質樸無華,以最真實的方式,向讀者娓娓道出那段大時代下最不起眼,卻也最動人的故事。作品中重現了當年的生活情境,也顯示出時代的真實面貌,文字毫無矯飾,銳筆縱橫,盡情奔放,不但細緻描摹了生活的表態,更深深刻示出生命的神髓。
作者在此書「後記」中對「代馬輸卒」加以補充:「這個代表戰火、離亂、死亡、荒謬、無奈的軍中基層職稱,早被歲月淘刷得屍骨不存了,只我這個不相識的倖存者把他們音容實貌記錄了一些,讓以後的人多少窺看一些民國三十年代的種種,那個荒誕不經,混蛋透頂的年代竟是這般的令人難以置信,但都是血淋淋,實實在在的的確確的一小頁歷史。」由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知道,作者的創作目的,無非是要為歷史作一些見證。而「性情直托,具見肺肝」應是張拓蕪散文的最大特色。
作者简介
作者張拓蕪,民國17年06月28日生,籍貫安徽省涇縣。筆名有:沈甸、左殘、屯墾等。他僅受過小學四年、私塾兩年之教育,12歲即離家當學徒,15歲參加抗日游擊隊,16歲正式參加國軍,從二等兵幹起,經歷文書士、駕駛士、康樂士、班長、編撰官、節目組長等職,軍旅生涯卅一年。五0年代初對文藝產生興趣,習作新詩,參加現代派,以沈甸之名寫詩,曾獲國軍文藝金像獎短詩第二名、教育部金鐘獎、警總銀杯獎。六十二年自軍中退伍,同年中風左殘,但殘而不廢,與困境摶鬥不懈,其「代馬輸卒」散文系列,描寫軍中生活與人物,實為當代大兵文學之經典之作,該作並獲文復會散文金筆獎(民66年)。中風之後,猶能發出生命的光熱,寫出如此動人的作品,實在值得敬佩。目前專事寫作,以此維生。民國83年5月獲國家文藝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