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阳 日期:2021-11-18 19:08:41
本书是一部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著作。作者以当代法国诗人、画家亨利·米修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作为研究个案,追溯了米修从初识中国到迷恋中国文化,一步步走向中国智慧的探索历程,阐述了米修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过滤、吸收及其成果,评析了个人媒介在中西文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米修在文艺创作实践中对中国道家思想和中国艺术奥秘的领悟和借鉴,探讨了外国作家对中国思想和艺术的沟通和融会特征,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双向互动的实质及其规律。
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关系的研究是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的重要分支。运用比较文学理论来研究外国作家对中国文化的接受、过滤和融会及其规律,将会丰富和发展文学理论,弘扬中国文化,指导文学批评实践,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借鉴。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法国当代诗人、画家亨利·米修(Henri Michaux,1899-1984)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亨利·米修在当代文学和绘画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在法国,自从安德烈·纪德发现米修以来,对米修的研究不断深入。学者们大都从心理学、语言学角度研究米修及其作品,很少涉及米修与中国的关系。程抱一、赵无极对米修的思想和创作进行过评介,并论及米修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米修本人指出,“从‘道’的角度读我的诗更能抓住要义,胜过语言学和心理学分析”。这就确认了他与中国思想的联系,指明了米修研究的方向。在中国,杜青钢在其专著中考察了米修与中国的关系,分析了米修的诗歌所呈现出的东西方文化特征。
本书主要从米修与中国的事实联系入手,探讨米修和中国思想与艺术的深层文化因缘,并试图探讨下列问题:米修通过何种途径不断吸取中国智慧的营养?米修如何实现对中国文化的接受、过滤和融会?中国思想和艺术对米修的文艺创作产生了何种影响?
本书努力把文学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结合起来,把握中法文学文化相互碰撞、吸收、交融的规律,力求超越一般的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为人们运用新观点、新方法研究外国作家作品提供借鉴。
本书第一章考证了米修与中国的事实联系,探讨米修如何认识中国,并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米修自少年时代就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米修在亚洲旅行期间研读了老子,这标志着米修文学创作的转折。本书评述了米修与华裔学者程抱一、画家赵无极的密切交往,试图说明:米修与这些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精英交往密切,从而比其他法国作家更为深刻地感受中国。米修描写了当时的中国和中国人形象,表明了他对中国的深入了解。本书特别提出并阐释了中西文化交往中的媒介作用,希望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文化媒介研究”。
本书第二章认为,米修以敏锐的洞察力认识到西方文化的缺陷,希望用东方智慧来排解西方人在现代社会的困惑。本书评述了米修对中国思想的接受、过滤及其融会,分析了米修作品中包含的中国式睿智、精炼、辩证成分及其特点。本书以具体实例说明,米修一生致力于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人类的命运,并主要从中国道家的宇宙论中获得了教益。米修运用诗、画两种形式来表达他对现实世界的感受和对生命及艺术的追求,其作品体现了他努力“与道融合”、“以诗演道”的特征,本书重点探讨米修对中国智慧的追寻,力求把握中西文化交流的实质。
本书第三章探索了中国文化艺术对米修文艺创作的具体影响。作为艺术家,米修特别注意吸收中国艺术的营养来增加其艺术表现力。本书分析了米修的代表作《一个野蛮人在亚洲》和其他作品,论述了中国戏剧、音乐、文学、绘画给米修带来的全新感受,说明中国文化艺术给了米修新观照、新语言,使他以独特的眼光、独特的方式来反映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的困惑和追求。本书力求通过对米修艺术观念的分析,为研究现代西方艺术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