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文心侠骨


作者:陶钢  日期:2021-12-17 03:50:01




  梁羽生生于蒙山、长于蒙山,自小就聆听长辈们讲述苏元春的故事,英雄的事迹永驻心田。正因为如此,他笔下的故事往往在国家民族面临危机的时候,便会出现顶天立地、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力挽狂澜于既倒。这是中华民族侠义精神的传承。
  因有苏元春等成功榜样的影响,在18世纪下半叶那风云变幻的年代,蒙山男儿向往那种上马能拉弓,下马能挥刀,叱咤风云,豪气冲天的军旅生活。把练武术视作强身健体、锄强扶弱、伸张正义、保境安民、保家卫国的一种技能,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尚武风气。
  从地域概念上讲,由于蒙山处于大瑶山区边缘,历史上该地曾发生多次农民起义,自古便是豪侠聚集之地。中原文化、湘楚文化、岭南文化在此融合,培育出当地人仗义尚武、好酒之风,且尤其注重形象和尊严。蒙山人习武,有自己的方式。每年收冬以后,蒙山热爱武术健身的人们,都会聚集在县城以及各个乡村中具有“武馆”特征的舞狮馆中练武。这些舞狮馆大都由一些有钱人家支持开办,请江湖上有名的拳师来教馆。
  舞狮队表演最精彩的一场叫“调棚”,其中有一出具有蒙山特色的民间武术表演————“敲功夫”。
  开始是一场山林游戏,说的是春节期间一位年轻灵巧的小媳妇要回娘家,只见她左手挟个花布包,右手拎把雨伞。走着走着,突然半路杀出个手持双刀的黑脸强盗,要来劫人劫物。小媳妇毫无惧色,只见她把雨伞一甩开,伞套脱落,露出的是一把亮汪汪的长剑。她东挡西挑,腾挪闪跃,刀光剑影,终于把强盗打败。不甘失败的强盗搬来救兵,一人持长矛,一人握三节棍。小媳妇也招来娘家兄弟,关刀破长矛,长棍战双刀,剑挑三节棍,三个强盗终于败下阵来,下跪求饶。
  接着是武术拳师的各种古代兵器和拳术表演,南拳北腿,武当少林,所有观众都沉醉在刀光剑影和急促的锣、鼓、镲声之中。舞狮队员以这样的表演,体现他们“强身健体、锄强扶弱、主张正义、保境安民”的尚武精神。
  梁羽生小时候过春节最喜欢看的节目就是舞狮表演。屯治村陈家门前宽阔的地坪就是狮子调棚表演的最佳场地,每到过年时,舞狮队来村里拜年,梁羽生一定会和一群小朋友一起,跟随着舞狮队,穿梭于村中各家各户看热闹。看到舞狮师傅惊险而精彩的表演,梁羽生心跳加速、激动万分;看到猴子采青得手,赢得满场掌声时,他的小手掌也情不自禁鼓得通红;待最后看到正义终于战胜邪恶,他幼小的心灵中充满了对武功高强的勇士们的崇拜。也许从那时起,他的脑海中就孕育了日后创作武侠小说时一个个奇男侠女的雏形。
  舞狮这一习俗在蒙山一代代流传下来,也孕育出不少武艺高强的拳师。在梁羽生的家乡文圩就有两位远近闻名的拳师。一位是梁羽生的亲戚,道义村的韦竹平,他曾就读于保定军校,参加过讨袁护国战争。另有一位便是享有“广西拳王”之誉的韦仕群。他曾连续挫败澳大利亚拳击冠军柯灵哥、美国选手麦基尼、广东著名拳师“出山虎”陈兴中等,出征香港、台湾等地拳坛,从未逢敌手,成为民国时期威名显赫的“拳王”,人称“南方霍元甲”。
  “传家愧我无珠宝,剑匣诗囊珍重存。但愿人间留侠气,不教狐鼠敢相侵。”百年沧桑,家乡的民俗文化、尚武传统,随着梁羽生那生花妙笔得到了升华,从而走出了大山,融人了江海。尚武传统也在一代代蒙山人中得到承传而发扬光大。
  古城的灵山秀水能够培养出这些创造了人生广阔天地的蒙山儿女,更要提到这个文风的渊源福地————鳌山文笔。
  P9-11
  梁羽生不但是一代文豪,也是香港为数不多的能载人中国文学史的作家。他出生在广西蒙山,是我最为敬重的乡贤长辈,我称他为陈伯。与这位我很敬佩的前辈交往,让我加深了对他的认识,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1980——1985年,我曾在梁羽生的家乡文圩乡工作,其中有两年是作为驻村工作队员居住在屯治村的。从那时起,工作之余我就开始搜集梁羽生的有关资料。1985年后,我调到县委统战部工作,曾参与梁羽生父亲陈品瑞的平反和落实有关政策的工作。不久后,梁羽生回乡探亲访友,并捐款给母校蒙山中学设立奖学金。我深受感动,自此便开始以轶事的形式,在报刊上发表介绍他的小文章。
  1994——2006年,我调到县政协工作。2002年,县人民政府决定在鳌山兴建梁羽生公园,由县政协具体负责实施,因此我与陈伯的联系就更频繁了,且萌生了为他写传的念头。这时,已经有刘维群、李斌、孙宜学以及费勇、钟晓毅等人写的梁羽生传记出版,还有一部渠减的《梁羽生评传》在网上流传,我都一一阅读了。与此同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著名学者钱锺书的警告:不要“把自己的写作冲动误认为自己的写作才能,自以为要写就意味着会写”。
  我有些犹豫,我是“文革”期间读高中的。恢复高考后念了中专,当时学的是机械,后来在函授大学学的是法律专业,这些都和文学无缘,能写得成吗?这时,我想到了陈伯,于是就把自己发表在《广西日报》的一篇文章《蒙山有个梁大侠》寄给他,请求教正。出乎意料的是,“大侠”很快就给我回信,信中写道:“《蒙山有个梁大侠》一文,文笔生动,也颇有意思。有些儿时往事,要不是你说起,我都几乎忘记了(例如算命先生批我活不了多少岁),除了“大侠”二字愧不敢当外,我以一个老编辑的眼来看,你是具备一定的写作才能,且具有发展潜力的。”这些话让我激动不已,我在心底对自己说,决不能辜负陈伯的期望。此后,在对陈伯持续深入的研究中,我得到了他更多的文学上的指点,也更加深入了解到这位现当代武侠小说大家的生平。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梁羽生27岁与蒙山亲人中断联系,到53岁时重新联系上,其中间隔了26年。而这26年他已从一个活泼、灵动、蓬勃向上的青少年,成了一位厚重儒雅、天下闻名的新派武侠小说开山鼻祖。算起来梁羽生一生与蒙山家乡及亲人有联系的时间共有59年,最重要的应该是他从一个小小蒙童成长为文学青年的这段时期。在此期间,他在家乡蒙山留下了很多逸闻。而这些故事,在我所读到的《梁羽生传》中叙述不多,于是我便萌生想法:何不把梁羽生和家乡蒙山有关联的人和事作为主要内容来写一本传记呢?这不仅能让世人了解一代武侠文学大师出生、成长的地方,让更多人了解、挖掘蒙山的历史文化,更能让蒙山人充满文化自信,为蒙山的下一代甚至千秋万代提供一些奋发有为的精神动力。
  2010年,《梧州人文丛书》编委会要编一套人文丛书,我有幸作为主编参与了《梁羽生》一书的编辑工作,并与人合作撰写了其中的第一部分————《梁羽生传》。但限于丛书篇幅限制,自己觉得还不尽如人意。于是,决定独自来写,便再次投入到资料的搜集、甄别、撰写工作中。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梁羽生先生的夫人林萃如女士和大公子陈心宇先生,他们在各方面都对我大力帮助和支持。否则,我是无法完成本书的写作、出版工作的。感谢香港的邝健行教授为拙作写序。感谢孙立川博士对拙作的指导,孙博士还欣然请他的好友周焜民先生为拙作题字。
  感谢徐惠兰、吴力华、阳永煊、刘海寿、秦金敏、曾凡玺等领导在建设梁羽生公园,设立梁羽生书苑过程中对我的信任。并使我与梁羽生及其亲属、故交好友有多次接触的机会,从而为本书写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平台。
  感谢渠诚先生、陈必忠先生、黄超德老师、袁烽老师、黄位权老师、黄兆文先生、黄志伟先生、黄俊玮先生、赵金宝先生和李树生先生在我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我要感谢我的表叔李申培先生,他在给我的信中写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坚持到最后才有胜利。否则,功亏一篑,追悔莫及。”劝说并激励我坚持到最后。以及我的岳父谭志华、女儿陶桃在我写作过程中的帮助。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出版的领导和朋友们。限于水平,书中难免有差错或遗漏,祈请教正为感。
  最后,希望拙作能在蒙山的文化传承中起到一点作用。因为,此书既是对人杰地灵的蒙山历史文化的记录,也是对蒙山未来再出人才的祈望。
  陶钢
  2015年夏月于蒙山







阅读提示:文心侠骨的作者是陶钢,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文心侠骨下载地址

上一本:写作就是他的生命
下一本:想念史念海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