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左玉河,李书源 日期:2021-12-17 03:51:06
二、陈景润
陈景润(1933——1996)生于中国福建福州。他主要研究解析数论,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为“(1+2)”。
陈景润发表的研究成果,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此项研究成果,在1978年陈景润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陈景润的研究成果也被称为“陈氏定理”,至今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1996年3月19日,因患肺炎去世。心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上中学时,陈景润已经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为了研究数学,他整天捧着书看,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沈老师曾是陈景润的数学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很讲究方法。一次数学课上,沈老师给他的学生们讲了一个数学故事:早在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经过反复演算,发现一种带有规律的数学现象。他提出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例如6、8、lO、12……这些偶数分别能以6=3+3;8=3+5;10=5+5;12=5+7……的形式表达,都能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但面对这样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哥德巴赫怎么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方法证明。无奈之下,他写信给俄国圣彼得堡的数学家欧拉,请求他的帮助,但欧拉耗尽余生也未证明出结果。近两百年来,各国数学家都努力去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且都为此耗费不少心血,但始终没有人能证明。因此,“任何一个大干2的偶数均可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这种有规律的现象,便成为自然科学中“皇冠上的明珠”。
从此,摘取“皇冠上的明珠”便深深地印在陈景润的心中。由于家境贫寒,陈景润高中没有读完便辍学。但他从未气馁,反而私底下更加用功的钻研数学。终于在1950年秋,陈景润以优秀的成绩被厦门大学数学系录取,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大学生。
大学优雅的环境并未止住陈景润钻研数学的脚步,他深知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便充分利用时间去搞研究。自己对于外表来说不太讲究,有时忘记扣上衣服扣子,专注读书的时候忘记了时间。读书,成了陈景润唯一的嗜好。每天的大学生活对于陈景润来说就是宿舍一教室一食堂一阅览室,其他地方很少关注。“喜马拉雅山”上的数学家
不知不觉,大学生活结束了。经华罗庚的推荐,陈景润被调到北京一家数学所里工作。由于研究数学要读外文资料,他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外语。无论出差办事,还是开会,陈景润都会挤出时间去补习外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掌握了英语、俄语、德语和法语,有能力去阅读外文资料。
陈景润长得很瘦小,由于长期拼命钻研,不注意身体,患上腹膜结核病,经常发低烧,浑身出冷汗。但他并未考虑太多,一头钻进数学王国的世界里,不断地演算着,稿纸一张接着一张,锲而不舍。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1965年他在《中国科学》上发表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1+2)”的文章,得到国内外数学界的高度评价。但他并不满足,他认为解答方法过于复杂,很多地方不够简洁。又花了近10年时间改进其研究成果,使原来长达200多页稿纸的论文,缩短到只有20多页。此后,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将陈景润的论文编进数学书中,命名为“陈氏定理”。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陈景润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他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就好像像攀登珠穆琅玛峰一样,一步一个脚印、不停地向数学高峰攀登。P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