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润泽 日期:2021-12-17 03:53:00
张炽章字季鸾,祖籍陕西榆林。榆林地区在汉朝时属于五原,是关中的高寒地区;到明朝的时候依然属于边防地区,民族矛盾突出,世代多出武官。张季鸾的父亲名为楚林,字翘轩。张翘轩少年时也曾习武,弱冠之年应童子试时三射二中,但因为坐骑受惊坠马,手臂受伤,于是弃武学文。总兵刘厚基和知府蔡兆槐欣赏他的才气,对他悉心栽培。光绪二年(1876年),张翘轩考取了进士。这在该县实在是罕见的喜事,因为从乾隆到同治的百余年里,那里的读书人中还没有出过进士。
清代读书人中了进士就有资格出任官职,张翘轩因此被分发到山东做知县。他胸怀锦绣,为官清明,但因没有背景,仕途平平,甚至还曾被革职,在山东的二十四年间,做官的时间也不过六七年。
张翘轩“庚子冬六十六岁上(1900年),病故在济南”。身后家无长物,一贫如洗。但张翘轩留给儿子季鸾一种精神财富,就是“报恩思想”。张翘轩为报答刘厚基和蔡兆槐的知遇之恩,曾在家中设立二人祭祀牌位。张季鸾后来说:“我的人生观,很迂浅的。简言之,可称为报恩主义。就是报亲恩,报国恩,报一切恩!”这种报恩主义已经超越了其父单纯的个人间的报恩,而扩大并升华为一种世界观和处世态度。
翘轩病逝后,很多人劝其遗孀王氏留在山东生活,但她坚持要将亡夫的灵柩运回老家。1901年,王氏带着14岁的少年季鸾和两个幼女到沂水辞别娘家,母子四人千里扶柩,“一路风雪向榆林”,第一次回故乡。后来张季鸾回忆:“一路的困难不必说了,到家即发生生活问题。全家箱匣中,只有几只元宝。有一处伙开的商业被人吞没,成了讼案,先母自己上堂,而命我早出游学,艰难家计,一身承当。”
这次回故乡可以看作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的开始,之后多年的困苦磨练着少年张季鸾的意志,艰难的生活让他更加体恤母亲的辛劳,而在困境中得到的帮助更使他确立了人生的态度,“感恩”!
张季鸾的母亲王夫人,是一位极慈祥平和的女性。在艰难的条件下,她让儿子去读书,这种选择对她和她的儿子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因为在旧社会,男孩子到了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该选择前途职业了。一般来说,有读书和习业两种。读书的不仅要看孩子的资质、兴趣,而且还要看家境。选择读书,不仅要请名师教授,而且家中还要有书可读;另外读书人要“十年寒窗”,家中必定要有固定收入,可以栽培得起。特别是一些贫寒子弟,一人读书,背后必定有一人甚至数人长年累月的牺牲和支持,甚至一个家族的帮衬。所以在古时,常有士子夺得功名,立于朝堂之上后,皇帝为其孤嫂寡母赏封立碑的故事。而习业,则是很多城市里贫寒子弟的出路,到个小作坊,从学徒做起,熬个两三年,出了徒,就可以有薪水赚,养家糊口了。现在张季鸾的母亲下决心让儿子读书,其实就已经下定决心要付出更大的辛苦了。
如果没有坚韧顽强的慈母,作为独子的张季鸾可能早就要去习业做学徒,挣钱补贴家用了。当然有机会读书也是因为他聪敏过人,刻苦好学。当年父亲还在世时,常教季鸾读书,他过目不忘,作文一挥而就,词意超群,为父亲所钟爱。现在,母亲下此决心,也有不想辜负先夫对唯一儿子的期许,慰祭先夫在天之灵的意思。
1902年初,张季鸾在榆林师从名儒田善堂先生就读,熟谙“四书”、“五经”,乃至《国策》、《国语》等,延榆绥道陈兆璜很赏识他的文采,又同情他家境贫困,于是把他召入道署,与自己的儿子共读。
就在张季鸾开始苦读国学,学业起步的时候,摇摇欲坠的清政府正经历着新旧势力激烈的对抗。中国社会各种力量分化组合,各种矛盾此消彼长。1902年八国联军撤离北京,慈禧和光绪自山西返回紫禁城。为实现对洋人的承诺,取消领事裁判权,慈禧宣布改革,实行新政,基本恢复了光绪皇帝在戊戌变法时期颁布的改革措施。慈禧通过经济改革,使中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无法忽视的社会力量。在教育体制改革中,清政府鼓励年轻人出国留学,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由于日本国力飞速发展,又比邻大陆,成为留学首选,1902年成了中国人东渡日本的高峰年。
政治的松动促使国内外改良派知识分子再度掀起创办报刊的高潮。除了1902年6月17日,英敛之创办的言论性报纸《大公报》外,1904年6月12日,近代中国另一份颇具影响的大型日报《时报》在上海创办,主持者为从日本回来的狄楚青;8月16日北京的彭翼仲倾其家财创办了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京话日报》;同年3月11日,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颇具影响的《东方杂志》也在商务印书馆诞生。海外流亡的改良派也创办了很多报纸,最具影响的是梁启超在横滨创办的《新民丛报》。这些报刊提倡君主立宪,改良变法,反对用革命、暴动、暗杀手段重蹈法国大革命的悲剧覆辙。同时,孙文领导的以《中国日报》为首的革命派报刊也大为发展,它们以日本为主体,遍布东南亚、美洲等地,并与改良派大论战,要求抛弃改良,进行革命。
清末十年是传媒先驱们广泛办报的活跃期,是中国新旧思想激烈交锋期。这期间,15岁的张季鸾又受陈兆璜资助到醴泉“烟霞草堂”读书,遇到了对他学识、品性、人生影响巨大的老师刘古愚。
大凡一个人,少年、青年时多受家庭和师长的影响,步入社会后,能够影响他的多是环境、朋友。因此我们考察一个人,在少年、青年时多从其家庭、学校、老师入手,特别是他非常喜欢和崇敬的师长,因为这些人的影子常常在他成年后的思想行为中得到体现。如近代著名学者,也是中国近代报人的王韬,就有其师顾惜的影子;而张季鸾成名后对其恩师刘古愚的回忆和评价,简直就是对自己人生、性格作的诠释和总结。
刘古愚,名蒉,是一位和北宋儒学大师张载志趣学行相仿佛的“关学”传人,对张季鸾学识、人生观有重大影响。张载,字子厚,关学学派创始人。该学派的基本特点是主张“学贵于有用”,比较注意观察、研究与国计民生有关的问题。青年时期的张载,对于西夏统治者不断侵扰、掠夺而造成社会经济的破坏和人民生活的痛苦满怀愤恨,对于北宋的腐朽、软弱大为不满,企图组织武装夺取洮西地区,以解除西夏统治者的侵扰。他对于当时大官僚大地主的巨额土地兼并甚感忧虑,主张用“井田”的办法解决贫富不均的问题。“关学”在当时和后来的中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张载在陕西眉县的横渠乡间讲学,其规模和南方的岳麓、东林没法比,但是,他的影响却远远超越了地域局限。
八百年后的刘古愚在醴泉讲学,条件更为艰苦,影响也很大。陕西近现代的文化名人,很多都接受过刘古愚的教育。民国时期著名的“陕西三杰”,其中两个就是他的学生:于右任、张季鸾。他们都深受老师的影响:对人生社会持进取态度,处板荡之世则谈兵论剑,由改良而趋于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