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惠主编 日期:2021-12-17 03:53:19
初得功名,十年不仕
经过这次的大考之后,包拯通过了科考,并且取得了功名。虽然他一心想要人仕并且做出一番成就来,但在他的眼中,忠孝比功名更重要。包拯取得功名的时候,已经29岁了。这个时期原本是他施展才能、实现抱负的时候,但是,看到父母年事已高,便又改变了注意,放弃了这次去任职的机会。随后,他请求朝廷给他分配一个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哪怕是职务低一点的差遣。朝廷根据实情,改派包拯为和州(今安徽省和县)税监,管理税收。而和州距离合肥只有一百多公里,如果把父母接过去也是可以的。但是,包拯父母仍然不愿意跟随他赴任。面对这样的情况,包拯认为,身为儿子,应该以忠孝为重,况且父母年事已高,更需要有人照料。同时,他认为,一个人为父母尽孝之日短,而为国尽忠之日方长啊!这就是包拯的至孝至忠,他的行事即本于此。包拯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是不可改变的。
5年后,包拯的父母相继去世。在这段时间里,包令仪夫妇曾劝包拯去走马上任,但是包拯都没有同意,而是精心地照料他们。不仅如此,邻居们也都劝他去赴任。按照当时的旧制,父母去世后,儿女要守孝三年,也叫“丁忧”。而当包令仪夫妇去世后,包拯先将他们合葬在合肥东门外八里的螺丝冈上,而包拯就在父母的墓旁搭了个草棚,恭恭敬敬守孝三年。居丧除服,一共经历了8年时间,他仍然徘徊于父母墓侧,不愿离家。这样又过了两年,前后整整10年时间。后来经过亲友们的多次劝勉,他才下决心离开故乡,回到京城等候差遣。这个时候,包拯已经39岁了,已经进入中年了。10年前和他同科考进士的人,早已经升了官职。包拯的同窗好友、一齐考中进士的文彦博后来官升至丞相,而包拯最终只升至枢密副使,相当于副丞相的官职。包拯这种虔诚地尽孝的行为,反映了他比较突出地实践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与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内涵,在包拯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而包拯这种侍养亲老,十年亡宦的做法也给他赢得了非常好的名声,并且受到当时很多大臣的赞誉。
包拯在家乡侍养双亲的时候,就是刘筠在天圣六年(1028)再次来到庐州担任知州的时期。刘筠曾经三次担任翰林学士,他期望自己能够进入两府(指中书省和枢密院,前者以宰相为首管理行政,后者以枢密使为首管理军事)担任执政官,但所得的还是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学士这样一个职位。本来他对朝廷的情况并不满意,于是他又请求出知庐州。刘筠喜欢庐州这个地方,上次就在城中筑室,并建起一个书阁,储藏真宗皇帝前后赏赐的书籍,仁宗皇帝亲自写了“真宗圣文秘奉之阁”八个“飞白”赏赐给他。这次再来庐州,刘筠知道自己健康状况不好,就营造冢墓,预作棺材,并自作《墓志铭》刻石。对于包拯来说,这次有更多接近刘筠的机会。两年之后,亦即天圣八年(1030),刘筠卒于庐州。刘筠的逝世,对包拯来说是失去了一个难得的知己。
包拯认为,居官就是要做一番利国利民的事,并不是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岂能以个人得失为念?同时,孝义高于一切,不孝的人无以为国。只有在家尽心孝敬双亲的人,才能为国家黎民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包拯从政以后,“一本于大中至正之道”。以清廉刚正立朝,与一些结党朋争、追名逐利的官僚形成鲜明的对照,可以作为忠君的典型。包拯这种传统观念,终生不渝,无论对己对人,莫不如此。
自古以来,忠孝就是人们一直尊崇的传统。包拯认为孝义高于一切,不孝的人无以为国效力。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评论包拯“进士及第,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人称其孝”。包拯的好友、同朝为官的吴奎称赞包拯:“竭力于亲,尽瘁于君。”包拯的门生张田在《包孝肃公奏议》中说:“包公一举甲科,拜八品京官,令大邑。当是时,同中第者,虽下流庸人,犹数日月以望贵仕。公拂衣去养,十年亡宦,意其心无他,止知孝于亲而为得也。已而还朝,天子器其才高行洁,处之当路。公上裨帝阙,下疗民病,中塞国蠹,一本于大中至正之道,极乎是,必乎听而后已。其心亦无他,只知忠于君而为得也。”
在真正步人仕途之前,包拯的这种忠孝之举,对他后来的仕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他的忠孝精神也是值得后世学习的。
P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