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岩,郑燕芳 日期:2021-12-17 03:53:56
第——章 苦难童年 坎坷青春(1943-1984)
小时候过的都是苦日子,所以觉得今天很幸福。觉得生活越简单越好,稍微多用一点东西都是奢侈,最奢侈的就是浪费。
————胡大白
生于忧患,苦度童年
和胡大白交往过的每一个人大都有一个感受,就是她为人的质朴和生活的俭朴。
这个“朴”字,已经成为她的生活印记,深深地镌刻在她的人生历程中,当她功成名就后,朴,已经不再是因为经济的拮据,它更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生活的简朴,更凸显了她精神世界的丰富。
然而,这个生活习惯,和她从小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胡大白的爷爷祖籍江苏,后定居郑州,是一位德高望重、关心百姓疾苦的名医,在当地百姓中威望极高。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觊觎中困之心昭然天下。
1931年,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1931年,胡大白的爷爷走完了他辛劳坎坷的一生。
天灾,人祸,家难。家境每况愈下,生活愈发贫困,这些是胡大白的父亲————当时27岁的胡问古必须面对的问题。
胡问古没有继承父亲的医术,没有一技之长,完全靠着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扛起了胡家生活的重负。
1938年,日本开始轰炸郑州,胡家和成千上万的家庭一样走上了漂泊逃难之路。
1942年夏到1943年春,河南发生大旱灾,全省夏秋两季大部绝收,惨象令人触目惊心。大旱之后,又遇蝗灾。灾民五百万,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二十。“水旱蝗汤”,袭击全省。灾民吃草根树皮,饿殍遍野。妇女售价累跌至过去的十分之一,壮丁售价也跌了三分之一。莽莽中原,赤地千里,饿殍遍地。
白修德在一本《探索历史》的书中,描述了他1943年2月亲眼所见的河南灾民大逃荒。自修德说,整整一天,沿着铁路线,“我见到的便是这些由单一的、一家一户所组成的成群结队一眼望不到头的行列”。这种成群结队是自发的、无组织的,只是因为饥荒和求生的欲望,才使他们自发地组成了灾民的行列。可以想象,他们的表情是漠然的,他们也不知道,前边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唯一留存的信心,便是他们自己心中对前方未来的希望。也许能好一些,也许熬过这一站就好了。灾民的队伍在寒冷的气候中行走。不论到哪里,只要他们由于饥寒或筋疲力尽而倒下,他们就再也起不来了。独轮车装着他们的全部家当,当爹的推着,当娘的拉着,孩子们跟着。缠足的老年妇女蹒跚而行。当儿的背着他们的母亲,在路轨两旁艰难行走在行列中,没有人停顿下来。如果有孩子伏在他的父亲或母亲的尸体上痛哭,他们会不声不响地从他身旁走过。没有人敢收留这啼哭的孩子。
而胡大白就出生在1943年全家去西安的逃荒路上。
小孩,杂物,架子车;哭声,枪声,轰炸声;枪林弹雨,尘土飞扬。日夜兼程,他们到达了第一个落脚点————洛阳。
一座石灰棚,家徒四壁,大白就降生在这样一个简陋不堪的地方。
生性幽默的父亲对着有些伤感的母亲说:“美国总统住的地方叫‘白宫’,我的女儿也出生在‘白宫’,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啊!”他索性给女儿起小名为“白宫”。
胡问古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却接受男女平等的新观念,在为她取大名时,用了族谱中男孩子的“大”字————胡大白,这个名字,也许注定了她的人生与众不同。
“小白宫”的出生让胡家成了九口之家。为了养家糊口,逃避战乱,一家人决定继续向西安逃荒。刚刚满月的“小白宫”在颠簸中完成了一个婴儿对这个未知世界的最初认知:那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中映照的满是这个世界的伤痛。
辗转奔波,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西安。在亲戚的帮助下,父母开了一家卖生活用品的杂货店。母亲守摊,照看孩子,父亲走街串巷,卖蔬菜。一家人勤劳本分,靠自己的辛苦过活。
P3-5
黄河的女儿————胡大白
在写这本传记之前,我跟胡大白校长有过一面之交,知道她倾心办学,打造了黄河科技学院这个知名的民办大学品牌,但对她的奋斗历程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并不是太清楚。在那次交往中,她简短的话语,脸上慈爱的表情,让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一种温暖和感动,我们的缘分也就从此结下了。后来我有幸成为传记作者后,曾经和本书的合作者郑燕芳老师到黄河科技学院数次,跟她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交谈,在写作过程中也调阅了大量资料,因此写这本书的过程,成为我们向一个怀着赤子之心倾心办学的女教育家崇高灵魂的致礼过程。
一个本来可以过着平静的相夫教子、搞教学研究的大学老师,却因为一壶开水落下残疾,也从此开启了她人生中充满坎坷、走向辉煌的传奇篇章。执着前行中,她竟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全国首批民办本科普通高校
————全国率先成立党委的民办大学
————全国率先把人才市场引入校园的大学
————全国率先设立国际学院接受外国留学生的民办大学
————全国率先设立民族学院,委培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民办大学
创造这许许多多第一的人,就是创办中国第一家民办高校的胡大白。她的辉煌业绩体现了她性格中最闪光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她把这种精神也深深地镌刻在黄河科技学院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中,成为这个学校的性格和标志。每次到黄河科技学院与老师和学生座谈,都能感受到他们的认真、纯真和质朴。踏实、务实、规范、充满热情,充满希望,这是我对黄河科技学院师生和校园文化的真切感受。
每次见到胡校长,她的态度都是那么的亲切温和,跟她在一起不会感到紧张和不安。她对老师、学生都非常关心,这种关心散发出母亲般的温暖和真诚,这已经成为她的个性印记,深深地镌刻在黄河科技学院师生的心里。作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先驱,国家第一所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的创办人,胡大白有着包括“中国十大女杰”在内的众多令人瞩目的荣誉,受到过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应温家宝总理的邀请到中南海谏言民办高校的现状和发展,在中国高等教育界能获得如此殊荣的校长也仅她一人。经过艰苦办学,铸就今日成就,却常怀感恩之心,向贫困残疾师生和社会奉献爱心。她对残疾学生的关爱、对教师的尊重、对家人的深深的眷顾,都凸显了她作为一个女性教育家所特有的丰富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胡大白的性格中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她在事业上永不自满,不断向新的高度攀登。她的同事说:“在学校,胡院长让我们每人都要定一个蹦起来才能够得着的目标。而对于学校,她都是提前制订每一阶段的发展目标。”胡大白对自己要求严苛,当别人都为学校办学取得的辉煌成绩而津津乐道时,她却感受到一种“沉重”,她说,“我不是一个浪漫的人,而是一个沉重的人。这种‘沉重’如影随形。”
功成名遂,有口皆碑,胡大白并没有止步。“办一所对学生最负责任的大学”,这种责任感促使她立足现实,脚踏实地,也提醒她着眼长远,居安思危。
“我非常喜欢黄河科技学院的标志,它是一轮喷薄欲出的太阳。这是我的创意。”胡大白说,“喷薄欲出的太阳最有活力、最有后劲,象征我们学校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创造性。”的确,只要来到黄河科技学院,就能充分感受到充满朝气、充满希望的气氛。
由于工作上的变故,我不得不从南京前往海南三亚工作,使得与胡校长的面对面交流变得困难,因此对她在大学治理和管理方面的许多闪光之处没有时间进行深刻的挖掘和高度的提炼,对此我深怀歉意和愧疚之情。
2013年胡校长正值70岁,2014年黄河科技大学也将庆祝建校30周年,恰好这本传记在2014年出版,成为我们向这位伟大的女性教育家致敬的一个礼物!为此我在愧疚之余也略感欣慰。
感谢我的合作者郑燕芳老师,与我一起携手,收集资料、拟定提纲、采访沟通,几易其稿,最终将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感谢黄河科技学院汤保梅老师,不辞辛苦,提供写作中的各种资料图片;感谢原胡大白传记(《青史丹心二十年》)的作者张清献老师,在本书写作中,参考了该书中的相关资料数据;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蔡开松编辑,认真翻阅,审改数遍;感谢所有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热情帮助和支持的亲朋好友!
作者
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