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澳)迈克尔·扬 日期:2021-12-17 03:54:27
“一种特殊的热情”
为什么马林诺夫斯基会成为一个人类学家?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回答起来并不容易。但如果我要拿这个问题去问马林诺夫斯基的在天之灵,我会换一种更加拐弯抹角的问法:“您为什么不因为你所选择的职业而感激您的父亲?”不争的事实是:吕锡安·马林诺夫斯基(Lucjan Malinowski)是一个大学教授,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民族志学者兼民俗学者。他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他唯一的孩子)还不满十四岁。父亲是成长中的儿子们的榜样,如果他们在儿子成年之前去世的话,很容易在死后被儿子所理想化并爱戴。然而,吕锡安几乎从来没有出现在他儿子公开或私人的回忆文字里。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人类学,马林诺夫斯基倾向于在不同的场合作出不一样的解释。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他1925年11月在利物浦给出的解释,他当时公开宣称:
如果我有让昨日重现的魔力,我会带着你们回到二十年前一座古老的斯拉夫大学城————我指的是克拉科夫,波兰古都及东欧最古老大学的所在地。我会指给你们看一个学生,他正从建于中世纪的教学楼中走出,看上去忧心忡忡,不过能让他在烦恼中聊以自慰的是他手中
抱着的那三大本绿色的……《金枝》。他“由于身体不好被要求暂时放弃”实验室研究,但“被允许采取一种更喜欢的学习方式”。阅读这部“原版英文名著”改变了马林诺夫斯基的一生:
刚一读到这部名著,我便沉醉其中不能自拔。我意识到,人类学,
就像詹姆斯·弗雷泽爵士所展现的那样,是一门伟大的科学,它值得
人们投入与任何更古老和更严密的科学相当的热忱,我急切地要为弗
雷泽式的人类学献身。尽管这一“皈依”神话引人人胜,但它并非真实可靠的史实。马林诺夫斯基说这些话的时候已经全心全意地开始了其在英国的事业,而且他如此声称的背景————忙于推广自己的功能主义革命性理论的同时正在教授一门关于弗雷泽的课程————暗示他不过是将个人神话策略性地用于对英国人类学最杰出人物的吹捧之中。巧的是,马林诺夫斯基这门大课的名字就叫“原始心理学中的神话”,他在这门课上阐释了其开创性的“神话作为合法性纲领”的理论。神话、传说以及所有关于过去的故事,包括历史在内,都具有为现实提供合法性的功能。由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在介绍这门关于神话功能的课程时运用了关于他自己的原始合法性纲领的神话,其功能就是想坚称自己确是英国学术体制的一员。
本身作为一个名人,马林诺夫斯基常常有必要在一些简要的个人自传中做些手脚(如为《名人录》、《当代传记》等所作的)。他乐于在这些情况下随意编排自己个人历史中的不同维度————同样地,他无疑十分清楚地明白,关于自己过去的故事是根据他眼下脑子里的意图来进行创造的。五十岁的时候,为了去一趟南非,他在个人简历中这样写道:
由于健康崩溃,他在地中海、北非和加那利群岛旅行了两年,并决心从事异域文化与人群的研究。如同他的好友及同胞约瑟夫·康拉德一样,他坚守的原则是:如果想当一个人类学者,那就当一个英国人类学者。当然,对旅行的强烈爱好以及后来获得的英国人身份,是马林诺夫斯基对人类学执著热情的两个组成要素。这里他又提到了自己的疾病,但没提及弗雷泽;取而代之的是颇具浪漫色彩地用康拉德的名字来承认自己的波兰血统,并无疑是想由此提醒大家他声称要做“人类学界的康拉德”。
还有另一段自传性的叙述也保留了下来,其中详述了他早年旅游和接触不同语言与文化的经历,这些经历使他产生了一种“双重人生”的感觉。这段叙述如此结尾:“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旅行过,甚至在国外生活过;其中一些人则带着一种特殊的热情将自己投入其所到的环境之中。这就是人类学者的诞生过程。”
这一“特殊的热情”从何而来?是在童年就被点燃的吗?如果是的话,父母要为影响其子女在成年后的抉择负多大的责任?并不需要转而关注传记作者应该如何理解童年的问题(早期经历可能带有多少诠释力、那些事件可能在何种程度上形塑或决定成年后的事业类型以及性与家庭生活的构成)人们就能观察到,在自传(这是一件文学工艺品,它能暗示任何人一生的内在一致性)的构成中,一种目的论的元素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童年导致“那样”的成年生活。这并不意味着在每个人的人生当中都能或者应该找到一条单一而明白的线索。虽然一个主体会有一种个人命运的感觉,但若把一个人的一生描绘成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势不可挡的单线发展过程,未免会简单得太令人怀疑了。
关于这一问题有一种更加温和的立场,承认虽然特定的幼年事件与经历可能会有重要意义,但它们似乎并不会全然对成年后的人格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心理传记学者的立场则更为绝对,这些立场与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相关。对他们来说,婴幼儿及童年时期是所有成年性格形成的根源,因此也是传记走向的根源。依照这种观念,童年即为成年之父。尽管我倾向于采用更温和的立场,但我仍不安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和许多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具有揭示性。他认为,恋母情结理论“太适于解释他复杂且常常感受痛苦的人格”。
P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