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志军,谢广田 日期:2021-12-17 03:54:31
四位诗人,应修人年纪最大,当时22岁,潘漠华和汪静之20岁,冯雪峰19岁。
应修人,1900年生,浙江慈溪人。小学毕业,去上海福源钱庄学业,后任账房。1919年五四运动中,发起组织“救国十人团”,始在《少年中国》《文学周刊》等发表诗作。次年任中国棉业银行出纳股主任。1921年,发起组织上海通信图书馆,倡导青年读书运动。次年4月赴杭,与冯雪峰、潘漠华、汪静之结成湖畔诗社,编辑出版《湖畔》诗集,为国内第一个新诗社。
潘漠华,1902生,浙江宣平(今属武义)人。1920年夏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始文学创作。曾参加组织晨光社和湖畔诗社。
汪静之,1902年生,安徽绩溪人。早年入读私塾,后人读绩溪县茶务学校。1920年夏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2年发起组织湖畔诗社。
冯雪峰,1903年生,浙江义乌人。1921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参加了文学团体晨光社。1922年春与潘漠华、汪静之、应修人结成湖畔诗社。
除了上述四人,稍后,有魏金枝、谢澹如、楼适夷、柔石(赵平复)等人加入。
诗社没有固定的组织和章程,只是一种友爱的结合,其成员绝大多数是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他们曾先后出版冯、应、潘、汪的诗合集《湖畔》(1922),冯、应、潘的诗合集《春的歌集》(1923),汪静之诗集《蕙的风》(1922)和《寂寞的国》(1927)等。1925年2月创办小型文学月刊《支那二月》,仅出两期。
他们的作品以抒情短诗为主,表现了新文学运动初期
刚刚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天真烂漫的青少年对美好自然
的向往和对幸福爱情的憧憬,独具一种单纯、清新、质朴的
美,表现了对传统封建世俗大胆反叛的精神,艺术上也较
成熟。“我们歌笑在湖畔,我们歌哭在湖畔”,表明他们诗
社的来历,“树林里有晓阳,村野里有姑娘”,表明他们诗歌
的内容。《伊的眼》:“伊的眼是解结的剪刀/不然,何以伊《湖畔.春的歌集》封面一瞧着我/我被镣铐的灵魂就自由了呢?”更体现了对爱情
的坦率。他们风格不同,或者明快,或者凄楚,或者清淡,或者天真。
他们的老师朱自清也在《文学旬刊》(1922年5月号)上撰文,充分肯定了《湖畔》这本诗集:
“《湖畔》里的作品都带着些清新和缠绵的风格;少年的气氛充满在这些作品里。这因作者都是二十上下的少年,都还剩着些浪漫的童心;他们住在世界里,正如住在晨光来时的薄雾里。他们究竟不曾和现实相肉搏,所以还不至十分颓唐,还能保留着多少清新的意态……有了‘成人之心’的朋友们或许不能完全了解他们的生活,但在人生的旅路上走乏了的,却可以从他们的作品里得着有力的安慰;仿佛幽忧的人们看到活泼泼的小孩而得着无上的喜悦一般。”
朱自清的观点,大致也是为《湖畔》,包括为后面汪静之的《蕙的风》定了基调的,这也确实是这些青年诗人的风格基调。当然朱老师也不忘在艺术上给予点评。朱老师说:
“就艺术而论,我觉得漠华君最是稳练、缜密,静之君也还平正,雪峰君则以自然、流利胜,但有时不免粗疏与松散……修人君以轻倩、真朴胜,但有时不免纤巧与浮浅……”(《“湖畔诗社”资料集》,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
在回忆“湖畔”的影响时,当时在武昌读中学的胡风曾说:
“1922——1923年时,我在武昌读中学、读到了湖畔诗社的《湖畔》等诗丛小册子。我很喜欢那里面的一些短诗,对潘漠华、应修人的更是特别喜爱,我还学着写了一些只有几句的小诗。对雪峰他们诗的认识,是我青年时期对诗的一种诱发,和后来对诗的执着的爱的萌芽。”
《湖畔》是1922年4月出版的,到了8月份,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的风》出版了,后来相关的评论便集中在这一部著作上了。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在中国新闻学种类的新诗集出版中,《湖畔》是名列前茅的。因为它只比《女神》晚了一年。十多年之后的1936年,朱自清在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说:
“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是‘湖畔’的四个年轻人。他们那时差不多可以说生活在诗里。潘漠华氏最凄苦,不胜掩抑之致;冯雪峰氏明快多了,笑中可也有泪;汪静之氏一味天真的稚气;应修人氏却嫌昧儿淡些。”
湖畔诗人的人生旅程和产生的社会影响
汪静之————一这位曾风靡五四文坛的诗人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故事。
1902年7月20日,汪静之出生在安徽绩溪县一个叫余村的山庄。父亲是个茶商,家境比较富裕。15岁时,汪静之爱上了同乡的女子曹诚英,即以诗歌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但是,曹诚英听从父母之命嫁给了本地大地主的独生子胡昭万(冠英)。不久,漂亮、智慧的曹诚英考取了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而汪静之却仍就读于绩溪的茶务学校。望着曹诚英的小照,汪静之写下了深沉的相思:“我看着你/你看着我/四个眼睛两条视线/整整对了半天/你也无语/我也无言/……”
P10-P11